教育記憶/ 畢業證上記錄的國立中學及校長

2020-07-26 杆石橋外老校園

文/姜國利

教育記憶/ 畢業證上記錄的國立中學及校長

國立六中一分校畢業證

這是一張民國時期學校畢業證。畢業證記錄的時間是:民國二十八年九月三十日,學校是國立第六中學及第一分校師範部。人物記錄是國立第六中學校長葛蒍葉 ,一分校校長蔡復元。就以上學校及校長作以簡略介紹。

一.國立第六中學是一所以山東流亡師生組成的學校

七七事變後,日本侵略軍攻佔平津後,大舉南侵。至1937年10月,日軍已跨入山東地界。此時山東省教育廳電令全省中等學校及醫專、國立山大等,組織學生老師,攜帶必要的文具、書籍南下撤退,目的地是河南的許昌、方城。自10月初起,全省各地學校在校長的帶領下,紛紛南撤。 至1938年1月,到達許昌的山東各地中等學校三十餘所,各校師生人數不等。就目前記錄的學校有山東省立一中、省立六中、省立十中、省立五中、省立四師、省立二師、省立一師、省立平原鄉師、壽張鄉師等學校。這些學校師生也較多,全省共集合三千餘師生。因這個大團體是山東省內中等學校,時稱「山東聯合中學」。山東聯合中學集合許昌後,教育廳記錄編冊,很快呈報(武漢)教育部。兩個星期後接教育部令,山東流亡師生組成「國立湖北中學」,校址湖北鄖陽(中學部),均縣(師範部),校長楊展雲。

國立湖北中學校長表

校 長: 楊展雲(鵬飛)原山東省教育廳基礎教育科長, 繼任 宋還吾、 蔣世健(代)

高中部主任:宋還吾,原山東省立濟南高級中學校長

初中部主任:孫維嶽(東生)原山東省立濟南初級中學校長

師範部主任:周超 原山東省立益都師範學校校長,繼任 楊書田(芸齋)原山東省gvc立曲阜師範學校校長

職業部主任:孟憲蓂(瑞堯)原山東省立濟南工業學校校長

教務主任:田竹橋 原山東省立菏澤中學校長

訓育主任:李仙埒(向城)原山東省立濟南高級中學教務主任

事務主任:胡幹青 原山東省立濟南初級中學事務主任

文書主任:任研佛

會計主任:方仲怡

體育主任:尚樹海 山東省體育場場長

校 醫:王老師

教育記憶/ 畢業證上記錄的國立中學及校長

流亡途中的師生

1938年4月中日臺兒莊大戰之後,徐州、開封又相繼被日軍攻陷,隴海、平漢兩線中段均告急。在這種形勢之下,偏安在河南許昌地區的山東聯合中學,無法再繼續呆下去,於是在1938 年3月南遷。在炎炎烈日之下,涉過滾滾白河,渡過湯湯淇水、滔滔丹江,到達了漢水之濱。為便於安頓,山東聯合中學師範部的師生便在湖北均縣留了下來。中學部、職業部的師生則繼續沿權水街江西上,直達湖北西北邊陲的鄖陽。在溯江而上的路途中,山東聯合中學中學的師生由河南去鄂西北時,男性師生都是身背行囊芒鞋竹杖徒步西進、部分女生及眷屬則乘漢水上木船溯江而上。但是,不幸的事情發生了,木船觸礁沉入江中,船上22名女生溺江身亡。因此事故,校長楊展雲被教育部免職。

山東省立一中國文教員李廣田聽到此慘案後,寫詩《祭奠二十二位少女》:

唯願世間完全乾枯,

也不要一滴清露,

免得它照見花影,

驚破了多淚的魂靈!

但完全乾枯又有何用?

最難晴朗的是我的眼睛,

是誰把二十二個美麗的生命,

送到寂寞的鮫人之深宮!

「俺們還不如殺敵而死!」

我仿佛聽到她們在哭訴,

當綠滿斷岸的暮春時節,

激怒的波濤化作一江寒霧!

1938年10月間,日本軍隊沿長江溯江而上向西進攻,武漢三鎮告急。地處鄂西北的鄖陽、均縣這時已是風聲鶴唳、草木皆兵。1938年11月末,國立湖北中學再次接教育部令遷校至四川綿陽。三千多師生,有的乘船,有的芒鞋竹杖,溯江而上,歷時一個多月,到達陝南漢中。在漢中度過農曆新年,又迤邐南行,攀摩天嶺,越劍門關,於1939年2月到達四川綿陽。

山東流亡中學師生到達四川後,按照教育部安排,成立國立第六中學。校本部設在綿陽,設高中部及職業部,由原教育廳二科科長葛蒍葉為校長。第一分校設在梓潼,主要是原湖北中學時期的師範部,校長楊書田 ,繼任蔡復元。第二分校設在德陽,校長蘇鬱文;三分校設在德陽西郊的新店子,校長田修溪;四分校設在羅江縣城,校長孫維嶽。

二. 葛蒍葉、蔡復元簡介

教育記憶/ 畢業證上記錄的國立中學及校長

原山東省立濟南師範學校校長蔡復元

畢業證上有兩位校長,分別是國立六中校長葛蒍葉和一分校校長蔡復元,在此對他們履歷以簡介:

蔡復元,字子韶,生於一八八三年,山東省高密縣蔡家莊人。一九一六年畢業於中國大學預科,入廣島高等師範肄業,一九二一赴美留學,先後就讀芝加哥大學、康奈爾大學研究院,獲碩士學位。一九二八年回國,任山東縣教育行政人員及高小教員訓練班教員,後任山東教育設計委員會委員,一九二九年任山東省工業試驗所所長、上海市工業檢驗所技士;一九三一年任安徽省質量檢定所所長,安徽省教育廳科長。一九三三年任山東省立第一師範學校校長。七七事變後,率師生流亡,一九三九年初任國立六中第一分校校長、國立梓潼師範學校校長。一九四八年任職教育部,負責師範以上學校教育事宜。後去臺灣,任職臺灣省教育廳,擔任省中小學教員檢定委員會總幹事。一九六七年五月十七日病故。

葛蒍葉,字蘭笙,一九零零年生人,山東省日照人,北京大學法律系畢業。北大畢業後留校任助教。一九二三年師從楊澄甫學拳,深得楊家太極拳精髄。上世紀三十年代初出任山東省教育廳秘書,後任教育廳初教科(二科)科長。七七事變後西遷,途中任國立湖北中學校務委員會委員。一九三八年十一月出任國立六中校長。抗戰勝利後葛蘭生回魯,出任國立六中復員籌委會主任,山東省立濟南高級中學復校籌委會主任,山東省行政訓練團教育長。濟南解放留濟南,一九五八年八月被捕入獄,一九七一年十月假釋回家。

相關焦點

  • 民國時期山東學校的畢業證及徽章
    文/姜國利民國時期畢業證上,除了學校的印章外,有的還加蓋了當地政府或者教育部門的印章。那時的畢業證,以藍色調為主,用孫中山頭像和青天白日旗做裝飾。畢業證上的字體全都是豎排,紋飾簡單拙樸,蓋的印章基本都是篆書,充滿那個年代文化氣息。清末、民初新式學堂開始,文憑應運而生,並成為重要的身份憑證和讀書人謀職、升遷的「敲門磚」。一.
  • 省立歸綏中學與國立綏遠中學
    1925年5月,歸綏中學校更名為「綏遠區立第一中學」。1929年3月,學校改稱「綏遠省立第一中學」。仍然是內蒙古西部地區的最高學府,學校校長與省教育廳廳長同級。常有先任省教育廳長,後出任歸綏一中校長的情況。1937年7月日寇侵佔華北,同年10月14日歸綏市淪陷。時任歸綏一中校長的霍世休先生(文學碩士,導師朱自清先生)暫赴北京大學教授德文。
  • 重慶巴蜀中學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國立教育學院國際業務(NIEI...
    繼高2021屆李金珉同學勇奪國際奧數滿分金牌後,巴蜀中學再傳喜訊,1日上午,在學校行政樓二會議室,巴蜀中學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國立教育學院國際業務(NIEI)舉行戰略合作網上簽約儀式。;中方代表有重慶市科學技術研究院信息中心主任、重慶科技服務大市場公司董事長韓鵬博士,巴蜀中學校長王國華,黨委書記舒義海以及學校相關部門領導,重慶眾行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等。
  • 校長免職了畢業證蓋他印章有效嗎?教委回應:有效
    教委回應:有效 網友憂心:校長免職證書無效  華龍網訊(記者 郝瑤)網友「半生緣」發帖表示:6月24日,他回墊江中學領取高三畢業證,結果發現校長(章)一欄中,蓋章人的名字還是盧傳華(如圖)。
  • 往事不會如煙(八)國立第六中學(山東中等學校流亡記憶)
    該校先命名國立山東中學,月後,奉教育部之命,編入戰時淪陷區內遷中等學校之序列,正式命名為「國立第六中學」。 該校陣容龐大,學類繁雜,初中、高中、高職、農高、前期師範、後期師範俱全,全部師生要在校食宿,川地實在找不到一處合適的地方來容納這所學校。因此,只有將此校化整為零,分成幾所分校,方才在綿陽附近的幾個縣鎮利用廟宇、祠堂、軍營、廢棄廠房安頓下來。
  • 國立麗江師範學校
    由當時大理師範學校校長汪懋祖來麗籌設。1942年正式組建成立,命名國立麗江師範學校。校址在當時國民黨31集團軍在麗江籌建的「南口新村」,位於麗江城南5000米五臺村。第一任校長為宗亮東①(北京師範大學畢業,中央研究院教育系研究生),曾一度在川黔滇邊地考察小學教育情況,對邊疆民族教育傾注了心血。
  • 鮮為人知的抗戰時期國立中學
    相比之下,國立中學就鮮為人知了。但以下名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原國務院總理朱鎔基、兩彈元勳鄧稼先、詩人賀敬之、旅美作家聶華苓、臺灣聯合報社社長劉昌平、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等,他們當年都曾就讀於國立中學。各地聯合內遷的中學,由教育部指令他們進駐後方各省的深山古寺中,組成國立中學。
  • 家長託人辦兩個假畢業證 校長印章是「周桀倫」
    華商報訊(記者 周金柱 通訊員 魯森林 徐瀟)漢中一糊塗家長,用一條中華煙託人為初中畢業的兒子和侄兒辦了假高中畢業證,校長籤章竟是「周桀倫」。  近日,公安漢臺分局七裡派出所民警工作中發現,2名男青年所持有的高中畢業證有異常。
  • 兩張畢業證 一段自貢教育史
    你可知道幾十年前的畢業證「長」啥樣,它們透露出了那個時代什麼樣的教育信息?前不久,自貢籍收藏家姜小平向鹽都市民展示了兩張不同時期的畢業證書,一張為民國時期自貢市私立蜀光中學頒發的畢業證書,另一張為新中國成立初期榮縣中學頒發的畢業證書。物能載情,物可鑑史。
  • 南安水頭中學交430元 就能拿到初中畢業證?
    閩南網4月14日訊 初三學生,本應在備戰中考,卻連學都不想上。原來,他向班主任交了430元,聽說這樣就可以拿到初中畢業證,無論成績如何。孩子這樣的狀況,讓家長十分擔心。  對此,南安水頭中學的校長解釋稱,往年確有過「春季保送生」政策,但今年尚無相關通知,收費是因老師的誤解,並表示將立刻退錢給學生。  但昨晚,記者分别致電泉州、南安兩級教育局求證,卻獲悉,從來都沒有「春季保送生」這麼一說。泉州市教育局中教科科長蔡玉霖還表示,會在今日調查此事。
  • 淮安中學首任校長伍天緯簡介
    伍天緯自幼聰明,在淮安縣立第二高等小學畢業後,入江蘇省立第九中學,繼而考進國立東南大學,師從著名教育家郭秉文先生,並受訓於國民黨中央訓練團黨政班第二期。1923年,在江蘇省立第九中學(後稱省中)在淮辦學期間,淮安縣政府在淮城鎮南隅天妃宮萬柳池另外開辦了淮安縣立初級中學。剛剛大學畢業的伍天緯即參於創辦工作,並任校長。
  • 歐洲名校——白俄羅斯國立大學
    一、白俄羅斯國立大學簡介:白俄羅斯國立大學位於歐洲東部白俄羅共和國首都明斯克市,創立於1921年10月30日。擁有20個院系、附屬中學、專業學院、3個教育實驗站、3個博物館、4個研究所、115個研究實驗室、25個研究中心、12所校辦企業。大學現在有28440名在校大學生,其中包括2000多名外國留學生。擁有7560名工作人員,其中包括:2500名教師、1900名科技人員和研發工程師。教師之中包括:13名白俄羅斯國家科學院院士、18名白俄羅斯國家科學院通訊院士、290名博士後、1370名博士。
  • 南通千名老三屆學子領到中學畢業證 補辦畢業典禮
    原標題:南通千名老三屆學子領到中學畢業證 補辦畢業典禮   南通中學昨為千名花甲老校友補辦特殊的「畢業典禮」各班班長上臺領過畢業證書。「後排的同學請不要再說話了,保持安靜」……昨天上午,南通中學禮堂,在畢業典禮主持人的召集下,780多名當年的南通中學學生安靜了下來,仍然按當年離校時的年級,找到自己的班級,端坐在板凳上。他們中,年齡最小的也已年滿60歲。  1966年、1967年、1968年從南通中學畢業的「老三屆」初、高中畢業生,共24個班級1100多名學生。
  • 中國大陸現存最早大學畢業證 西南交大的河北記憶
    中國大陸現存最早大學畢業證 西南交大的河北記憶時間:2016-06-12 12:19   來源:四川新聞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國大陸現存最早大學畢業證 西南交大的河北記憶 創建於1896年的西南交通大學,前身為山海關北洋鐵路官學堂,是中國近代建校最早的國立大學之一,也是我國礦冶工程
  • 女子託人給兒子和侄子辦假高中畢業證 校長竟是「周桀倫」
    陝西漢中一糊塗家長,用一條中華煙託人為初中畢業的兒子和侄兒辦了假高中畢業證,校長籤章竟是「周桀倫」。近日,公安漢臺分局七裡派出所民警工作中發現,2名男青年所持有的高中畢業證有異常。通過對校方等部門的走訪調查,確定畢業證系偽造無疑。「主要是發現學校公章上所刻校名與官方正式校名不符。」
  • 往事| 「安江村風波」後,呂鳳子接任國立藝專校長
    他矢志辦學的精神得到蔡元培等人的推崇,在國立藝專「安江村學潮」後接任校長之職。他提出五點「不要」,包括不要委任狀、教育部不要幹涉用人與開支等等。為了國立藝專的校務建設,呂鳳子殫精竭慮,積勞成疾,曾病倒在璧山,並落下手臂經常顫抖的毛病,導致其畫風發生巨大變化。
  • 百年中學畢業證
    共青團員張士欣的《畢業證書》,是1953年7月,由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所頒發。 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簡稱「北京師大附中」,是教育部直屬北京師範大學的第一附中,北京首批市級重點中學,北京市首批示範性高中,中國最著名的中學之一。
  • 校史 | 走近淮安縣立中學首任校長伍天緯
    淮安縣立初級中學(今江蘇省淮安中學)首任校長伍天緯即為其中之一。江蘇省淮安中學伍天緯,譜名伍寯羲,入中學改名伍五,字握洲,號鎮嶽、平方,自號天緯,後以自號行。1903年7月12日出生於淮安府山陽縣岔河鎮。父伍高桐,字茂亭,號龍門,又號柘裡(岔河古名柘塘,亦稱柘塘裡)農人。鹹豐乙卯(1855年)出生。
  • 校名更改十次,終成南京「最強」中學,其校長被稱為「數學帝」
    這所中學是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是一所具有百年歷史的中學,創設時的名稱是三江師範學校附屬中學,當時被稱為「中國基礎教育發展的縮影」,此後,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校名多次變更,初中、國立第四中山大學實考學校、國立江蘇大學實驗學校、國立中央大學實驗學校、國立南京大學附屬中學、南京大學附屬中學、南京市魯迅中學、1984年最終確定校名的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 楊斌會見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校長
    楊斌會見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校長  清華新聞網4月19日電(通訊員 張 麗)  4月14日,副校長楊斌在工字廳會見了澳大利亞國立大學(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校長布萊恩·施密特(Brian Schmidt)教授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