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人間煙火,寫紅塵故事 ︱
「
「屢獲殊榮的岡田麿裡的首次導演作品是一部深沉的、令人心碎的華麗動畫。它出色的音樂、剪輯,以及柔和的藝術風格都讓人印象深刻,毫無疑問這朵約定之花綻放得非常成功。」
——全球最大的娛樂媒體之一IGN網站
」
2019年奧斯卡最佳長篇動畫初選名單公布,曾在第21屆上海電影節獲得最佳動畫片、韓國富川國際奇幻電影節獲得兒童評委選擇獎的《朝花夕誓》赫然榜上。
《朝花夕誓》用一個傳說的框架,講述的是一個成長的故事內核。
PART 1.
·長壽的饋贈·
離別一族的孩子們呀請把希比奧爾上的故事剪去世人所豔羨的不死的血脈是我們不止的別離
我叫瑪奇雅,是傳說中的伊奧魯夫族人。
我們擁有長久壽命和不老容顏,居住在遠離塵囂之地,日日夜夜在高塔之上紡織著華美的「希比奧爾」。
有人問我什麼是「希比奧爾」,你就簡單理解為日記吧。我們擁有古老的紡織智慧,可以將曾與自己命運交織的人和事以只有本族人能讀懂的方式紡進自己的「希比奧爾」中。所以凡人都愛叫她另一個通俗的名字「昔日織」。
長老拉西奴每日諄諄告誡我:「如果在外面的世界與人相遇相識,一定不能愛上別人;愛,會讓你真正變成孤身一人。」
我自幼無父無母,跟隨族中的長老生活,我在昔日織裡找尋著父母的下落,可是得到的總是其他信息。好幾次我想問長老,我父母在何處?
看到她萬年冰山一樣的臉,總是欲言又止。
長長的「希比奧爾」上生息著眾多傳說中的生靈:生長著飛鳥般羽翼的一族、在破曉時歌唱的花兒一族、馱著貨物乘風破浪的巨魚一族……
現在他們都不在了。
儘管有青梅竹馬蕾莉雅和克裡姆日夜相伴,卻依舊感到孤獨。
我有時候也會詛咒這長久不衰的壽命,它的存在讓我更像是一個帶著哀愁的時間囚徒,讓自己永遠成為那個「被留下」的人。
我們渴望一條與普通人一樣的時間線,就像朝生暮死的世人渴望長壽。
PART 2.
·「不會再哭了,我可是媽媽啊!」·
離別一族的孩子們呀你不要愛上任何人你所愛的人終會先你而去留你落寞留你孤苦無依
梅薩蒂依靠馴養最後的傳奇生物「古龍」作為軍隊的騎乘而稱霸,而古龍種族的日漸凋零使梅薩蒂王室迫切地尋求新的力量。他們擄走族中的女性,企圖獨佔其長壽血脈。
家破人亡,我無處可去,整絕望欲自盡的時候聽見了嬰兒的哭聲。
我發現了流寇屠戮後的流浪人營地裡唯一的倖存者——一個安睡在已經僵硬了的母親懷抱中的男嬰。
一夜之間失去家園族人、孤身一人的我覺得這個同樣命運的孩子是可以陪我一起哭泣的人,於是收養了他,為他起名為「艾瑞爾」。
女孩是因為有了孩子而成為女人的。
因為艾瑞爾的存在,這個膽小、愛哭的我變得堅強起來,在紡紗店打工賺錢、幫寄宿的農場女主人米多幹活,和米多學習怎樣哄孩子、怎樣當一個像樣的母親。
比如說,當她在米多的幫助下把象徵自己伊奧魯夫族身份的一頭淺金色長髮染成了和艾瑞爾一樣的紅棕色時,無疑已經違背了長老的告誡。
在「伊奧魯夫少女」和「艾瑞爾的媽媽」兩個身份之間,選擇了做母親。
初為人母的我問米多:「母親是怎樣的?」
青年守寡、獨自撫養著兩個兒子的米多豪爽地拍了拍圍裙,朗聲笑道:「就是像我這樣的。」
而當我因為米多家的愛犬奧諾拉的去世而失態大哭的時候,米多家的大兒子蘭格勸我:「當媽的人是不能在孩子面前哭的。」
於是我儘管保持了少女瑪奇雅的容貌,卻漸漸收起了少女的柔弱和驚惶。
然而男孩卻是在離開母親之後才成長為男人。
PART 3.
·「說好了的,我來守護媽媽」·
愛上一個人,是孤獨的開始。
會因為愛一個人,想把自己的一切全部毫無保留的交給他,用盡全力給他所能給予的最好的東西,想一直一直陪在他身邊,想讓今後的時光裡充滿著他的笑容。
為了隱瞞自己的異族身份,我帶著逐漸長大的艾瑞爾四處輾轉,不斷地搬家、換工作。
我們兩人對外宣稱的關係也逐漸從「母子」變成了「姐弟」。
成長為少年的艾瑞爾,即使在家中也再沒有叫過我「媽媽」,而以「餵」「吶」「那個女人」等稱呼。
沒有血緣關係的事實使得我對「母親」身份始終抱有不安,而兩人在外貌年齡上越來越小的差距,則使得艾瑞爾日益困惑於自己對母親的感情。
想在希比奧爾上,觸到他親手織成的『媽媽』。
愛這種情感,並不是只有通過愛情才能表達。
當身邊的人都開玩笑說兩人看起來更像私奔的情侶、已經是軍官的蘭格突然出現激起「三角戀情」的緋聞之後,佔有欲、保護欲和多年的依戀交淬,少年在醉酒的衝動之下試圖佔有生著少女外表的「母親」,以變成「戀人」的方式合理化兩人的關係——直到爭執中油燈被失手打翻,險些引發火災,少年才驚覺自己差點釀成大禍。
母與子的脆弱連接,在這場鬧劇之後再也無法維繫。
艾瑞爾倉皇入伍,逃離了讓他不知所措的母親;而我不久便被多年來一直謀劃復仇的克裡姆帶走,剪斷了象徵母親身份的紅棕色及腰長發——「失去」了孩子的我重新回歸了伊奧魯夫少女的身份。
PART 4.
·母愛註定是一場盛大的離別·
你是,我心頭不眠不覺的思念你是,我耳邊縈繞不散的愛戀我揮手,與你離別我轉身,與下一個離別相會
而當艾瑞爾從死屍遍地的戰場上負傷醒來時,看見的是我溫柔的臉龐。我依然如同小時候所見到的那樣年輕美麗,依然如小時候一樣為他擦臉、包紮,然後告別。
困惑最終解開是在母子再度團聚時。
因緣湊巧,我在戰亂中為接生了艾瑞爾的孩子,當嬰兒的五指握住她的手指時,指尖的溫熱讓我戰慄:
多年以前,在死屍滿地的帳篷裡,正是艾瑞爾的小手握住手指的那一瞬間讓我認定「這是我的孩子」,決心和他一起生活,將他的命運織進自己的「希比奧爾」中。
時隔多年,已為人父的艾瑞爾終於在再度告別時喊出了「媽媽」:
母親之所以為母親,不在於血緣的聯結或容貌的長幼,不在於稱呼,也不在於朝夕廝守;
而在於是她撫養他長大,教會他如何溫柔,如何堅強,如何努力,使他可以愛上別人、誕育下新的生命,將兩人之間的羈絆通過生命的延續代代傳承。
我無法做到格蕾雅那樣乘龍而去,只留下一句「忘了我」。
我義無反顧地愛著艾瑞爾。
因為我參與過他的生命,她也點亮了我的希比奧爾。
在故事的最後,依然是少女容顏的我來到了已經成為了外祖父的艾瑞爾榻前,如同尋常下班歸來一樣對他說「我回來了」,握著他布滿老人斑的手誇獎他度過了了不起的一生,
艾瑞爾對著我叫「媽媽」。
我只是微笑:「不管你叫我什麼,那都是我的名字,我的人生,是你織就的,你就是我的希比奧爾」。
我愛的人變老,死亡,我卻無能為力,眼睜睜看著一切流逝無能為力,親手織成的昔日織裡,全是他的「錯線」,觸手可及都是離別。我所有的愛與情感隨著他的離開,便再無著落。
也許,母愛最終註定是一場盛大的離別。
PART 5.
·你是我的希比奧爾·
蒲公英在時間裡散去沉重的軀殼與黃土相依我終於讀懂了那古老教誨的真正含義
整個電影最讓人上頭的,就是少女媽媽在滿天蒲公英下那個大哭的鏡頭,,那個曾經抑制自己流淚的小女孩仿佛又回來了。
「經紗是那流逝的光陰,四季逡巡,盡染層雲;緯紗是這人世的浮沉,舉步踏堙,蕩滌心靈。」
無論世界如何變幻,對於每一位母親來說,與自己孩子的邂逅,或許都是最美好的相遇,哪怕過程艱辛,哪怕註定別離。
而作為兒女的我們,又何嘗不會感激遇到了最好的母親?
我想起了龍應臺的《目送》: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這是一部再精巧不過的電影,所有的情緒都被夾雜在宛如史詩的奇幻景象裡,卻能讓每個人看到最真實的自己,並因為那些作為母親、或思念母親的情感而流淚。
這也是一部野心很強的電影,就像龍應臺的《目送》,通篇講「放手」和「不必追」。
有些愛,只能目送,不必追。
孩子告別母親,一個人踏上那條每個人必經的道路。
在告別的時候,母親目送著孩子漸行漸遠的背影,站在斑駁小路的這一端,看著背影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眼睛裡流露的風霜是歲月留下的痕跡。她捨不得孩子去受苦,去接受歲月的洗禮。
有些愛,只能目送,不必追。
很多時候不是我們去看父母親人的背影,更多的時候是我們承受愛我們的人追逐的目光,承受他們不舍的,他們不放心的,滿眼的目送。但我們從小到大隻管著一心離開,從未回頭張望過。
就算有千萬次的回頭,會有誰人在一直目送著我的離開,哪怕轉了彎仍捨不得收回目光?所以我們的這一生,都被父母目送著。
有些愛,只能目送,不必追。
年輕的我們都很難去回頭張望,只因我們知道那份可以依靠的愛一直堅實地存在著。
生命就是場輪迴,只是自己的角色在不斷變化罷了,平淡、從容、鎮靜地觀察著感受著周圍的人和事以及人和事的變遷更替。
有些愛,只能目送,不必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