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佐在練習小提琴
半島網7月6日消息悠揚的旋律、嫻熟的指法、專注投入的神情……與之相伴的是婉轉動聽的名曲《梁祝》,而正傾情演奏的是今年已70歲的西韓社區居民王明佐。更讓人驚訝的是,這位小提琴演奏者竟是自學成才,而且是在退休後才接觸的小提琴。去年他還通過了小提琴10級考試。6月8日,記者走近王明佐,聽他講述了自己與小提琴的故事。
少時樂器夢,老來終得圓提起與小提琴的結緣,已經70歲的王明佐認為,這歸結於二胡。年少時,王明佐出生於中韓村。由於當時經濟條件的制約,在他的印象裡,全村也只有一兩把二胡。「這應該還是城裡的親戚送的。」王明佐說。因為自小便是文體方面的積極分子,他就從借了把二胡拿回家裡過過癮。「當時,我也不會,就是人家稍微給指點下,自己就照葫蘆畫瓢地撥弄。」就這樣,二胡成了他最初對樂器的啟蒙。
採訪中,王明佐的大女兒告訴記者,在自己剛有點記事兒的時候就有印象,爸爸拿著把二胡拉給她聽。
退休後,時間一下子大把地空閒了起來,王明佐總覺得應該找點事情做。於是,他想起了學習一門樂器。因為小提琴是現代樂器,加上屬於弦樂器,王明佐便買來一把基礎小提琴和數本教材,開始自學之路。
每天自學10餘小時「我們當時看的都是簡譜,而小提琴上的樂譜都是五線譜,所以開始我要先學會五線譜。」沒有老師,王明佐就買來光碟,在家裡聽課研究。「最初,拉十來分鐘,胳膊就累得抬不動了。現在一直拉,也不覺得累。」王明佐說,為了不影響家人和鄰居休息,他就把自己關在房間裡,裝上弱音器。
時間長了,王明佐覺得小提琴不僅是自己的興趣愛好,也促進自己身體的鍛鍊。「基本上我早上起床,就要拉小提琴,平時看電視的時候,我也練習,經常一天練習10多個小時,有時候站著,有時候坐著,自己全身都能活動起來。」讓王明佐感到特別安慰的是,自己好像真的有點天賦。「很多上了年紀的人,手指都不能靈活地夠到琴弦,我的手指倒是一直都很靈活。」
就在去年,在一位侯老師的鼓勵指導下,王明佐直接準備社會藝術水平小提琴十級的考試。「家人都不信我一次就能考過,還打賭說輸了得請客呢。」
王明佐笑著告訴記者,當天去考試的時候,他還遇到了一些尷尬。「人家來考試的基本都是家長陪著孩子,孩子也就是十來歲,我是當天年紀最大的考生。」讓王明佐感到高興的是,他這一次便通過了十級的考試。
醫院裡的小提琴手因為對小提琴的喜愛,只要一天不摸琴,王明佐便覺得不自在。說到這裡,大女兒在一旁打趣說,去年他幾乎成了醫院裡的小提琴手。原來,因為去年要到醫院調理身體10來天,但是王明佐捨不得他的小提琴,便帶上了。在徵得同病房的室友同意後,他便每天拉上一段。不多久,這個消息就擴散到了整個醫院。
「其實,這樣一來是過我的琴癮,二來也是讓大家排解心情。」王明佐說,最讓他開心的是,在他拉小提琴的時候,旁邊也會有人跟著哼唱。
如今,王明佐也能夠演奏越來越多的名曲,但他仍舊每天堅持練琴。由於王明佐的堅持,這也感染了他的小外孫女。雖然孩子學的是鋼琴,但是仍舊讓王明佐感到很欣慰。他表示期待有一天,能夠和小外孫女合奏一曲。
通訊員 孫培格 文 王君莉
[編輯: 董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