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體報導稱,七成以上琴童都是近視眼,過早學鋼琴不利於孩子視力的健康發展,鋼琴成「最傷眼樂器」。有市民看了報導後稱,正在猶豫要不要讓孩子學琴。昨天,溫醫大附屬眼視光醫院視光學專科主任、副主任醫師姜珺接受採訪時反駁了這一說法,她認為「學琴傷眼」是沒有科學依據的。
報導稱,8歲男孩每天練琴5小時,電腦驗光近視1200度。姜珺認為,這和男孩學琴並沒有必然聯繫,而和長時間用眼有關。「這和看書、寫字是一樣的道理,長時間用眼容易造成眼睛疲勞,時間久了就導致近視。」
報導中提到,鋼琴的琴譜密集,看起來費眼。加上黑白琴鍵對比強烈,更容易讓人視力疲勞。一邊看琴譜一邊彈琴,就好像在移動的車上看書。
姜珺否定了這些說法。據她觀察,琴譜的字比普通書本的字要大一些。黑白琴鍵雖然對比強烈,但兒童使用的積木很多也是顏色對比強烈,這和傷眼之間沒有必然聯繫。她認為,兒童在看琴譜時,人是不動的,只是眼睛「讀」過靜止的琴譜,並沒有「在移動的車上看書」這麼費眼,而且不少琴童是背譜的。
姜珺的兒子從5歲開始學琴,她並沒有發現兒子的同學中「眼鏡架」居多。從家長和醫生的角度,她認為「七成以上琴童都近視」沒有經過科學的論證。
「一些孩子喜歡玩iPad遊戲,屏幕上的內容變化快、眼睛靠得近,長時間使用危害視力。」
「一般來說,兒童到六七歲時,視力就發育得和成人差不多。」姜珺介紹,兒童眼睛的確比較「嫩」,成人看書相對久一些不會感覺累,兒童則每隔半小時就需要休息。相對地,兒童的注意力集中時間也比成人短,很少有數小時盯著琴譜看的。姜珺建議,為了保護視力,兒童應增強戶外運動並定期檢查視力。
在門診中,姜珺遇到的0至6歲近視兒童數量非常少,多是由遺傳基因造成。7至8歲近視兒童數量有所增加,是由遺傳基因、生活習慣等多種原因造成,「如果說0至6歲的幼兒不適合學琴,應該是因為孩子年齡太小,手指力量還不足。」溫都記者 王懷慈
新聞連結
8歲男孩每天練琴5小時 拿下鋼琴十級眼睛卻壞了 電腦驗光1200度
上周二下午,一名8歲男孩在媽媽陪同下走進浙江眼科醫院杭州院區視光中心副主任陳巖的診室。
男孩眼睛又酸又痛好幾天了,看東西都看不清,可能是練琴練的。媽媽有些自豪地說,兒子剛剛考出鋼琴十級,每天練琴5小時,每年都要跳級考。
陳巖安排男孩去做電腦驗光,結果嚇了大家一跳:1200度!男孩媽媽差點就要掉眼淚了,陳巖安慰:「孩子這段時間高強度練琴,眼睛肯定處於極度疲憊的狀況,電腦驗光的結果可能不準,再做個散瞳驗光確認下。」散瞳驗光的結果是,雙眼200度真性近視。
「8周歲的孩子有200度近視,仍然是比較嚴重的,如果不幹預控制,很容易發展成高度近視。這個男孩的父母沒有近視,不存在遺傳問題,所以小男孩的近視可以明確是由於不當的用眼習慣造成的。」陳巖說,「儘管目前還沒有流行病學統計數據,不過從相熟的琴行和臨床病例來看,70%以上的琴童都患有近視,一般都是從學琴後的第三年開始發生的。」
陳巖的女兒也在學鋼琴,「彈鋼琴都是童子功,上面那個8周歲考過十級的小男孩3周歲就開始學琴了。我女兒6周歲才開始學的,琴行的老師說有點晚,她說3~5周歲是開始學鋼琴的黃金期,我說為了視力健康只能推遲。」
因為0~6歲是兒童眼球發育的黃金期。6歲以下孩子的視覺還沒有完全發育成熟,沒有擺脫出生時帶來的散光、遠視等,是最應該保護和恢復正常視力的時期。而且鋼琴的琴譜是雙排鍵琴譜,相比弦樂琴譜要密集許多,看起來費眼睛。加上黑白琴鍵對比強烈,更容易讓人視疲勞。
「有必要提醒家長,過早長時間過度練琴,會加速眼球正視化發育,過早消耗光原有的遠視,到一二年級馬上就是近視眼。」陳巖說,彈鋼琴的成年人中,高度近視者比例很高,而他們發生近視的年齡,基本都在10歲以前。
相關連結
護眼小招一:經常眨眼
研究發現,對著電腦工作的人,因為要直直地盯著屏幕看,在精力過於集中的狀態下,眨眼的次數就會變少,眼睛得不到滋潤,容易出現眼缺水的狀態,眼睛就很容易疲勞。因此,對著電腦工作的人要注意經常眨眼,能緩解視力疲勞,同時也能保護眼睛。
護眼小招二:間斷閉目養神
對著電腦工作到一定時間,就停下來,閉上眼睛,讓眼睛休息一下。一般來說,對著電腦工作每2小時左右,閉上眼睛休息10分鐘,對緩解視力疲勞非常有效。
護眼小招三:眼珠畫「8」字護眼法
這個動作可以在間斷閉目養神的時候做。閉上眼睛,用眼珠畫「8」字來放鬆眼部肌肉,達到緩解疲勞的作用。
護眼小招四:吃護眼食物,多喝水
維生素B2是眼睛所需要的一種維生素,能保證視網膜和角膜的正常代謝。在日常的飲食中,要注意多吃一些含維生素B2的食物,如雞蛋、牛奶、動物的肝、腎、心等。同時要多喝水,讓眼睛保持比較溼潤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