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雞西男孩患有唐氏綜合症
數字「1」學了兩年才會寫
不識譜
憑記憶考過了鋼琴十級
「鋼琴界的舟舟」李銘陽:
「我想陪郎朗哥哥一起彈琴」
如果這世上真有奇蹟,它的名字很可能叫「母愛」。最近,李銘陽彈鋼琴的視頻在網上走紅,這個18歲的雞西小子患有唐氏綜合症,在母親李淑美的耐心教導和陪伴下,練琴十年考過了鋼琴十級,被網友稱為「鋼琴界的舟舟」,這在全世界都非常罕見。
25日下午,生活報記者連線目前正在瀋陽學琴的母子倆,母親李淑美感慨萬千,連用了兩個「特別」:「我們能走到今天,真的特別特別不容易。」而兒子李銘陽也道出了自己的心願:「我想陪郎朗哥哥彈一次琴。」
剛出生就做大手術
「再晚來兩小時命就沒了」
李銘陽是個計劃之外的孩子。1999年秋天,在雞西礦區醫院當護士的李淑美,發現自己懷孕三個月了,那一年,她35歲,大兒子已經13歲了。她猶豫再三,最終決定生下這個孩子。
誰也沒料到,一家人的生活就這樣徹底改變了。陽陽出生後,被查出患有唐氏綜合症並伴有腸梗阻。夫妻倆連忙抱著他來哈爾濱做手術,「當時醫生跟我們說,再晚來兩個小時,孩子的命就沒了。」李淑美回憶道,術後20多天,陽陽的腸梗阻復發了,這一回,她求遍了所有的醫院,對方均以「新生兒一個月做兩次大手術風險太大」為由,拒絕接收。
大家都勸李淑美放棄陽陽,可她不忍心:「既然來到這世上就是我的孩子啊,我一定要盡全力救他!」她憑著自己的護理經驗,在家裡給孩子做保守治療,三天三夜沒合眼,結果真的盼來了奇蹟,陽陽闖過了生死關……
可是命運弄人,奇蹟背後總有那麼多「然而」。陽陽4歲時不會講話,不能走路,只能勉強站立。兒子的病沒治好,李淑美反倒抑鬱了,性格變得越來越孤僻,總覺得有人在用異樣的眼光瞧他們。
在去北京陪兒子做康復治療時,李淑美見到了很多唐氏兒和腦癱兒,與那些病情更嚴重的孩子相比,陽陽已屬「不幸中的萬幸」,她的心結漸漸解開了。從陽陽6歲半起,李淑美每天早上四點多起床,帶著他練習走路,白天把兒子送幼兒園,然後再去上班。最初,沒有幼兒園願意接收陽陽,幸好有位園長以前做過產科醫生,李淑美主動「攀關係」,從護理工作聊起,又講到了養孩子的艱辛,對方終於同意了。
從小喜歡演出
媽媽給他在家「報幕」
李淑美聽說,聽海豚音對孩子智力開發有幫助,但學費昂貴且要排隊兩三年,不得不放棄。她查了很多資料,發現練鋼琴有益於唐氏兒的大腦恢復,決定試一試。
然而,找鋼琴老師比當初找幼兒園難多了,很多人聽說陽陽的情況後紛紛拒絕。李淑美只好先給兒子報了個電子琴班,跟他一起上課,半年後,陽陽漸漸對音樂產生了興趣,她也終於找到了一位有耐心的鋼琴老師。
陽陽上幼兒園時,握不住筆,數字「1」學了整整兩年才寫進田字格裡,學鋼琴對他而言難度太大了。連簡譜都不會的李淑美,陪著兒子從頭學起,她用手機把老師講的內容錄下來,回家反覆聽好幾遍,再一點點教給兒子。
教陽陽學琴需要極大的耐心,不高興時他根本不伸手,李淑美就講故事哄他開心,她發現陽陽喜歡被人表揚,還愛演出,就扮成主持人,給兒子報幕:「下面有請李銘陽小朋友上臺演奏XXX。」李淑美感慨道:「其實哪有什麼舞臺,屋裡就我們兩個人,可陽陽每次都很興奮……」
學琴前三年家裡沒買鋼琴,母子倆經常到老師家裡「蹭琴」,一彈就是幾個小時。後來,李淑美花一萬多元給孩子買了架鋼琴,樂器行老闆頭一回聽說有唐氏兒來買鋼琴,既驚訝又佩服,還給打了折。陽陽學琴八年了,前七年一直不識樂譜,全憑記憶力彈琴,都是李淑美帶他一個音符一個音符「啃」出來的。
最初,李淑美是想通過十指彈動來幫孩子鍛鍊大腦,考級只是為了有個奔頭兒,但後來,隨著陽陽的琴技進步、級數增加,想法也發生了變化。「有段時間,我工作很忙,加上有些比較難的曲子久攻不下,我特別焦躁,甚至不想讓他練了。」好在,關鍵時刻,陽陽的鋼琴啟蒙老師點醒了她:「你別忘了,當初帶孩子來學琴的目的是什麼。」
回歸初心的李淑美,這下淡定多了,而陽陽也越來越離不開鋼琴。小朋友看見他都躲得遠遠的,只有音樂願意接納他,他每天都會主動提醒:「媽媽,你該給我上課了。」每次在超市的廣播裡聽到鋼琴曲,陽陽都會聚精會神地聽完再走,手指不自覺地彈動。去年夏天,李淑美回家發現兒子不在,急得直哭,四處尋找都沒找到,後來陽陽自己回了家。原來家裡開著窗戶,他聽到遠處傳來《夢中的婚禮》的鋼琴曲,就循著聲音出門了,在人群中看完禮儀公司的表演才回來……
每天練琴超過5小時
會彈四五十首曲子
陽陽從普通小學畢業後,進入雞西特殊教育學校學習,受家庭條件所限,他每隔兩三個月去一次瀋陽,跟隨瀋陽音樂學院的老師學琴。如今,他已經會彈四五十首曲子了,早上6點起床彈琴,每天練習時間超過5個小時。已經教了陽陽5年的鋼琴老師蔣波,告訴記者:「考完十級之後,李銘陽的鋼琴學習進入了一個相對更專業的階段。
他正在練習拉赫瑪尼諾夫的《音畫練習曲》,蕭邦的《練習曲》、《夜曲》,莫扎特的鋼琴、小提琴、大提琴三重奏,還有中國作品《山泉》等。
因為情況特殊,他練琴非常非常辛苦,但他很愛音樂,再難也願意堅持。別的學生練習一個小時取得的成效,他需要加倍地付出幾天甚至幾個星期的努力。現在李銘陽每天都從嚴格的手指訓練開始,手指機能和基本功有了很大的提升,對作品的領悟力也在一點點進步。」
令李淑美欣慰的是,學琴後,陽陽的性格開朗多了,看到鄰居會主動打招呼,「阿姨,你去我家吧,讓我媽給你包餃子吃,我給你彈曲子!」其實,成長的不只有陽陽,還有媽媽。
7年前,陽陽第一次登臺表演時,有媒體想要採訪李淑美,被她拒絕了,她當時的想法是家醜不可外揚,「現在我想開了,我希望能讓更多人知道陽陽學琴的故事,讓更多的唐氏兒家長對孩子有信心。陽陽喜歡表演,我也希望他能有更多的演出機會,跟正常人一起融入社會。」
今年8月,陽陽參加鋼琴十級考試時,李淑美被準許陪著孩子進入考場,演奏完《田園》《山泉》等難度較高的曲子後,評委老師忍不住為陽陽鼓掌,母子倆相擁而泣。以前陽陽考級時,也曾有評委主動找他合影,拍攝演奏視頻,激動地對李淑美說:「你的孩子真了不起,比我的那些學生彈得還好!」
陽陽現在會彈很多世界名曲,目前還沒開始學貝多芬的《命運》,但他能夠坐在鋼琴前面,一次次叩響黑白鍵,或許這本身就是對命運最有力的回擊……
(掃二維碼欣賞李銘陽彈琴)
星標+置頂生活報
一秒找到我們
▼
蘋果手機
↓↓↓
安卓手機
↓↓↓
生活報記者 周際娜
□審核:王世宇□責編:陳哲實習生:文欣 唐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