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李子柒火遍全球,因為她,數百萬外國人愛上中國
來源:家居微設計   2020年03月05日 07:50
李子柒本名叫李佳佳
在QQ空間還很火的十多年前
她就取了這個名字
子,單純覺得好聽
柒,來自她的生日
十多年後,如你們所知
這個女孩子火了
作為視頻博主
被人民日報連誇三天
想必大家也知道了
李子柒的故事
在人民網的採訪裡她曾說
從小跟著爺爺做木工
後來去城裡做過DJ、睡過橋洞
父母離異,父親早逝
繼母待她不好
最後只剩奶奶這個親人
在之後的幾年,奶奶生了一次大病
她決心回到農村
2016年開了個淘寶店
拍美食視頻吸引粉絲
沒想到淘寶店倒了
視頻卻大受歡迎
於是她繼續潛下心做視頻
那個時候就自學拍攝剪輯了
也真的只是一個人在做
後來網友質疑她作假作秀,說她有團隊
根本不是一個人
那之後她想開了
索性找了一名攝影師和助理
如今她微博有2000多萬粉絲
在外網,她的影響力更不容小覷
在youtube上坐擁894萬粉絲
要知道,美國影響力最大的媒體之一CNN
也只有870多萬粉絲,更別提BBC等等
每個視頻播放量都在500萬以上
全程都在幹活
卻有著田園牧歌式的村野情趣
視頻裡沒有一個英文字母
在評論裡卻出現美國、俄羅斯、巴西等
十幾個國家的無數鐵粉
因為視頻曾被越南用戶盜用
一向不回應外界的她
發視頻證明自己是中國人
數百萬歪果仁因為她
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有了認識
對中國有了更多的嚮往
「大家眼中的生活技能,
只是我的求生本能,以前是為了生存
現在是為了生活」
最近,李子柒又因為彈棉花上了熱搜
無論是衣、食、住
她似乎樣樣在行
根據國內外網的熱度
我們從這三方面找到了具有代表性的案例
重溫這些離我們越來越遠的傳統文化
住
種棉花,給奶奶做一床棉被
播種棉花
這短短10分鐘的一條視頻
花了一年時間才拍出來
又是「一生」系列
小時候爺爺奶奶總會給我們做棉被
今天才知道
做一床棉被,要先從種棉花開始
李子柒在網上買了很多種子
剛開始還有點擔心
後來都順利出苗了
這扛鋤頭的樣子,女子力爆棚
摘棉花
過了一年,棉花都開了
這摘棉花的過程
看著就很治癒
綿綿軟軟的一大把握在手裡
不出一會兒就是一大簍子
這樣捧回家,應該很有成就感吧
搞得我也想嘗試著種點什麼
插花
種出來的花枝也不能浪費
回去找個漂亮的瓶子插起來
有時候生活的儀式感
就是可以來得這麼簡單
去棉花籽
回去之後,要把摘來的棉花晾水汽
去籽去雜質
因為沒有小時候的梳花機
李子柒就用羊毛梳來代替
多半天的時間,梳了4斤多棉花
打松棉花
棉花太死,不容易彈開
所以要先用棍子
一下接著一下打松
拉出包裹網
有了均勻密實的包裹網
才能把棉花承載住
先搭好架子
再準備一下拉線的工具
把線軸掛在樹上真的妙
老祖宗傳下來的智慧
接著就是各種拉
左右橫豎通通拉一遍
最後拉大線經緯固定
到了這種程度
就可以彈棉花了
準備工具
這時候要去把傢伙事兒找出來
彈棉花的工具已經20多年沒人用過
李子柒把它修修補補
重新打磨上陣
看著每一個步驟
還真挺花費力氣
暗自在屏幕這頭幫著使力
彈棉花
摳一點蜂巢蠟
給牛筋弦打打蠟
這子柒姑娘的手確實很糙
一看就是勞動仙女的手
這工具大概有10來斤
扛在身上之後
左右手要同時發力,保持和諧
借用這個平衡的勁兒把棉花彈松
再拉一層包裹網
棉花蓬鬆均勻後
在表面拉出一層包裹網
這樣能被牢牢固定住了
最後用勻盤勻一下
固定棉線的位置
這樣棉花就不會跑路
我們的祖輩是真的聰明
棉被做好了
這是最治癒的一刻了
忙了一天,奶奶的棉被終於做好了
李子柒說雖然現在機器做的被子
又好又暖和
但趁著過年
還是想給奶奶親手做一床
親手種的棉花
親手做的棉被
蓋在愛的人身上
這種暖意,是多高級的品牌都取代不了的
最後,連狗子鍋仔
也有一床新被子
替代了之前的舊衣
狗子睡得可真香真暖
(就像之前宅在家的我)
徒手做家居用品
牛筋樹衣架
趁著曬穀子的空兒
李子柒鼓搗了一些玩意兒
樹幹是她從親戚家換的
叫牛筋樹
鋤頭上的木把兒就是用它做的
所以很結實
上面的橫杆是在某寶買的
稍稍一結合,就能用來掛她的漢服
看起來還真不錯
就是愛落灰
蔑絲燈
有次,她去別人家串門
看到了蔑絲燈,就心心念念了
回了家,她找到玆竹
泡水起蔑,利於竹子分層
然後將其一分為二,二分為四
一直薄到透光
之後就可以編起來了
從小學開始
她就跟著爺爺編扇子蔑了
她請大家千萬別模仿
傷著碰著划不來
而他們是幹慣了這種活
會掌握分寸了
瞧,這就是蔑絲燈了
不過,下一個檯燈更吸引我
(有電危險,請勿模仿)
檯燈
這是黃荊條子棒
長在山崖邊
因為缺水,所以長得歪歪扭扭
李子柒惦記著
拿回來砍一砍
正好可以用來做檯燈
粗的做檯燈
細的當吊燈
一點都沒浪費
還真有點原始美感
竹節用具
家裡閒置的竹節
也可以用來做些雜七雜八的小玩意兒
無論是廚房
還是衛生間
通通安排上了
玉米皮用具
還真沒有她不會的
能編坐墊
還能整門墊,拖鞋
真是全能小姐姐
食
從一顆黃豆到醬油
衣、食、住,李子柒樣樣精通
(行,我還不太了解)
剛才看過了住,現在我們來瞅瞅食
可別小瞧傳統手工醬油
它可是歷經3000多年的
非物質文化遺產
做成我們桌前的那瓶醬油
要花一年多的時間
一切要從一顆黃豆說起
李子柒在清明節過後播種
這時候氣溫升高
適合製取和暴曬
把剝出來的黃豆
再裝袋存儲一段時間
之後挑出雜質,洗乾淨
用清水浸泡至發脹
上鍋大火使勁蒸
一直到用手可以攆爛
隔著屏幕都能聞到豆子香
緊接著攤開放涼
把攆好的小麥粉撒進去
李子柒用的是四川溫江的傳統制曲
只用空氣裡的天然菌種制曲
一個禮拜後,就能看到豆子的變化
用山泉水和一定比例的鹽浸泡
倒入制曲好的豆子裡
就到了做醬油的關鍵環節
曬!
翻!
就這樣半年之後
醬胚成熟
加入一定比例的山泉清水
回浸一日
接下來就可以壓榨過濾了
但現在得到的還是生醬油
要繼續暴曬提純
讓醬油裡的胺基酸達到標準
具體要多長時間
要看陽光和溫度了
一個多月之後
李子柒熬煮醬油
其實就是殺菌
多次沸騰後放涼
就大功告成了
最後是秀成果的環節
李子柒用自己做好的醬油
做了幾道菜,畢竟她是美食博主
象君就不細說了
只想說打醬油的李子柒
每一點一滴都是傳承
看了這樣的非遺科普
突然讓我對平日裡的柴米油鹽
多了幾分敬畏感
一日三餐都要吃的調味品
背後竟有這麼多道工序
和祖先的智慧
也讓非遺的傳承,有了更多可能性
衣
用葡萄皮做衣服
食和住都看完了
最後來說說衣
在李子柒的所有視頻中
最讓我好奇的
就是在17年用葡萄皮做裙子
點進來一看,發現是染布
因為沒有明礬
就在葡萄皮中加些醋精
最後用河水漂洗氧化
做設計的粉絲
給她寄了服裝稿
她照著做了下來
吐葡萄皮我會,但做衣服我還真不會
蜀繡漢服
兩年過去了
李子柒的手藝又有了長進
她接觸到了蜀繡
中國四大名繡之一
距今有3000多年的歷史
光是針法就有130餘種
李子柒總歸不是萬能的
她向蜀繡大師孟德藝老師求學
慢慢掌握了一點皮毛
用自己種的蓼藍染色
學著選稿、上繃、上料、配線、刺繡
一根線竟能劈出60多根絲
平時太忙,不過每天都逼自己繡一點
李子柒說自己繡的不算好
很多地方繡毀了
都是老師在一旁慢慢幫她改正
但她依然覺得那一根小小的繡花針
太過神奇
幾千年的華夏文明都藏在那裡
怎能忍住不去學學看呢
幾個月前
很多人就她是不是文化輸出的事爭執起來
有網友黑,有網友酸
說她作秀,裝,向國外輸出的都是中國的農村模樣
diss她有團隊
是不是真的在作秀
其實看這姑娘手上的老繭就知道了
也誠如人民日報評論所說
試圖讓一個博主承擔文化輸出的重任
有些苛責,也太不現實了
但中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
需要「更多的李子柒」去傳播傳承
在軟實力上,讓外國人對中國有正確的認識
看著一個瘦弱的年輕女子做這些活
真心覺得女子力max
面對非議,李子柒和她的團隊也一律沉默
她只想把更多精力投入內容製作中
據說這次的疫情,她還捐了數萬件醫療護具
李子柒為什麼火
也許是因為在幫助我們逃離
逃離焦慮的現代化生活
到她的田園牧歌裡歇口氣兒
暫時放下些擔子
得到點兒治癒
在這同時,還能了解一些非遺
其實,這不就足夠了嗎
【責任編輯】賴彥卿(PO355)
免責聲明:本文來自鳳凰號,僅代表鳳凰號自媒體觀點,與鳳凰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