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圈Live和你不見不散
送你一張晚安日籤圖
歌曲:再見 - 張震嶽
01.
這篇文稿是基於第5小組的沐沐關於第5節課的課程梳理而成,在這節課程裡,核聚老師主要講述了以下幾點內容:
康奈爾筆記法記憶原理關聯進步本學員案例與大師筆記02.
康奈爾筆記法
康奈爾筆記法是由康奈爾的大學教授Walter Pauk總結。
康奈爾筆記分為三欄:主欄,副欄和思考欄。
主欄:記錄讀書、聽課時獲取到的信息;副欄:歸納總結的作用,讀完一本書、聽完一節課,在副欄用簡潔的語言歸納學到的東西。思考欄:記錄想法感悟或者還沒解決的問題等等,都可記錄。
核聚老師講述了康奈爾筆記法的具體操作有五個步驟:
①記錄,在聽講或閱讀的過程中在主欄儘量多地記錄下主體的內容。②簡化,課後或閱讀之後及時將歸納、提煉記錄在副欄。③背誦,把主欄遮住,根據副欄提煉的東西復現所學的主體內容。④思考,不單是背誦,還要思考,記錄自己的問題,以及各種感悟。⑤複習,每周花10分鐘左右的時間,快速複習筆記。
03.
記憶原理
康奈爾筆記法的背後的記憶的原理如下圖所示:
在課程中,學習、記憶其實就是長肌肉,凡是我們記住的任何東西,一定會對應產生相關的神經結構上的變化,神經細胞要形成新的迴路,神經系統裡的軸突、樹突都要發生生理結構的變化,甚至長出新的末端出來,建立新的連結。
這些知識的確比較深奧,簡單來說,要想讓大腦改變,神經系統改變,一兩遍的記憶刺激是不起作用的,得反反覆覆地背誦折騰才行。
對於記憶機制,它有這麼幾個階段:
瞬時記憶,短時記憶,長時記憶和永久記憶。
記憶的殘酷性在於遺忘,瞬時記憶只有幾秒,在日常的學習中,聽一節網課的效率只有10%,課堂聽講的效率有30%,如果沒有進一步的高頻刺激和回顧,一周以後甚至一個月以後就會逐漸淡忘,為了對抗遺忘,必須高頻回顧學過的知識點,做習題鞏固強化,達成永久記憶。
04.
關聯進步
核聚老師講到進步本的三個環節:
記錄,潛在進步複習,鞏固進步檢測,發現進步空間1.記錄環節。進步本要求我們把當天所學,包括知識點、框架框圖、做錯或不會弄懂的題目,甚至是所有感覺到有收穫的地方都要記錄進去。一點一滴都不落下,這就是把記錄的環節做到了極端與極致。
2.複習環節。康奈爾筆記法要求每周抽10分鐘的時間來複習,但是進步本的要求是隨時隨地地複習,檢測式地複習,當我們回憶起來哪裡模糊了就必須及時翻閱、重複,而且還要標註。標註我們新的思考、想法,這些都是進步的點滴。那要複習到什麼程度呢?反反覆覆,直到我們記錄的知識能夠在腦海裡清晰地呈現出來 。
3.檢測環節。康奈爾筆記法幾乎沒有提到檢測的部分。但進步本要求我們要去檢驗自己所學的東西,通過做測試題、模擬題,鞏固自己學到的東西,看看自己掌握的如何。另外檢測還能發現有哪些知識是有漏洞的,哪些知識是模糊不清的,我們要把它們抓出來,直到弄懂為止。這個過程就是在不斷發現進步的空間,鞏固大後方的同時迅速佔領新的知識領地。
05.
學員案例與大師筆記
這裡核聚老師先分享了三位學員的筆記,從每位學員的筆記裡,我們都可以看到不同的閃光點。
第一位學員做的理科的錯題筆記:
對於錯題筆記,有這麼幾個要點:
題目和答案一定要分離,為的是方便在今後的複習中重做,以檢測自己是不是真的學會了。如果有選擇題的選項,要把每個選項的正誤都分析一遍,它為什麼是對的為什麼是錯的得弄明白,要求真學習,拒絕糊裡糊塗的狀態。分析出題者的意圖,出題套路,因為題目本身包含的信息量是巨大的,想出一道好題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想要真正摸透一道題,從題目到選項到答案都應該在我們思考的範圍內。在我們分析題目的同時,可能還會想著自己模仿著編一道,給自己出題玩兒,那真的是就是把學習當做遊戲的高境界了。
第二位學員他畫了一個很漂亮的非洲地圖,五顏六色,還用了小字做標註,看得出他是用了心的。這不僅是在真學習,而且還把這樣的學習過程當成了藝術創作。這裡核聚老師提了一個讓我印象非常深刻的點,學習這件事,最根本的價值是什麼?學習能帶來什麼?
其實學習就是創造價值。一個人在社會上立足的根本是給別人提供服務,提供有價值的東西。如果我們從學習的過程中就在創造價值,那將來我們能夠創造的價值一定是越來越多的,未來極可期。另外,在我們對自己的筆記精雕細琢的過程中,還有利於沉靜內心,深入到知識的內部,核聚老師說了,那裡面有寧靜、龐大的力量等著我們!
第三位學員是楊柳青,將她考研經歷的筆記當成一件作品來打磨,寫成一篇文章《如何才能不後悔》,圖文並茂地記錄了她的整個考研經歷,達到把學習變成藝術創作的境界。
就如楊柳青她自己寫道的,「我感覺它就像是我生命裡的一件藝術品,仿佛成了活物,有自己的思想和生命,縱然沒有任何人欣賞,我也願意一點一點地去打磨,去雕刻,直到我所能夠達到的極致。」其實,筆記只是外在具體的事情,但是完成這些具體事情的過程卻反映著一個人的人生質地,內在的人生品質。楊柳青學員真的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模仿的優秀對象。
大師達文西的筆記構圖非常精美,還有大家都很熟悉的物理學大師費曼的筆記:
這是一頁記錄歐拉公式的筆記,整齊、漂亮。還寫了一句很霸氣響亮的話:推導出歐拉公式,成為歐拉!還有這張筆記:
封面工整地寫上了這本筆記的名稱,還給這本筆記做了目錄頁,這樣來看,費曼做這本筆記的過程,他簡直就是當成一本書來完成的。
費曼的導師惠勒說過:你想成為任何領域的專家嗎?寫一本那個領域的書。可見,大師們在學習的一開始就按照大師的水準要求自己。學習的時候,就力圖去寫成一本書。
最後,核聚老師留給大家的思考題是:
如果我們把任何一個領域的人的水平分成四個等級,入門級、專業級、精英級和大師級,那麼你的筆記屬於哪個級別?
其實,無論目前處於什麼樣的級別,通過這堂課的學習,我們都有了非常清晰的方向,那就是按照大師級別的水準去做!筆記即作品,我們怎麼對待自己的作品即如何對待自己的人生。
感謝大家陪我一起學習!如果有梳理得不好的地方或是更好的建議,記得告訴我,我會努力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