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的 Facebook 是騰訊,而不是人人?

2020-12-23 經理人分享


「Joseph是我的好朋友,他是人人網的創始人兼CEO。實際上,Joseph也是連續創業者,他從來沒為別人打工過。更早時候他創立過ChinaRen,雖然ChinaRen後來發展不成功,不過最後他通過把它賣給搜狐,賺了一大筆錢。」舊金山時間7月24日的DCM CEO峰會上,DCM董事合伙人盧蓉這樣向在場的數百名中美創業者介紹陳一舟。


DCM也是最早注意到人人網並投資的公司。以下內容為創業邦現場報導,根據陳一舟和DCM董事合伙人盧蓉在本次DCM CEO峰會上的討論內容整理而成:


盧蓉:Joseph,談談你作為一個連續創業者的體驗吧,好的一面是什麼,壞的一面又是什麼?比如,我們投資人人的時候,都覺得它能做成中國的Facebook,為啥最後沒做成呢?


陳一舟:因為中國已經有中國版的Facebook了,騰訊才是中國的Facebook。


盧蓉:但你還是可以給我們講講作為創業者如何建設公司,你在2000年以前就創立了ChinaRen,在中國我們把你這樣的連續創業者叫做「網際網路老兵」。


陳一舟:嗯,我從1999年開始創業,時機很重要。大多數科技浪潮都是時機正好,技術越來越強,但最後還是趨勢決定一切。科技發展一浪衝破一浪,你得對趨勢保持敏感,既關乎努力,也關乎能力。


一直以來我發現很多創業者有時對自己身處何種商業環境並不完全清楚,我們見創業者時總是會問,你們抓住了當下哪一波趨勢?多年前我們和騰訊對抗的時候就感覺非常艱難,但現在我們希望能反向驅動,抓住百億,千億級的機會,所以我們開始把目光放在中國之外的地區,比如我們投資了SoFi、Mofif、Lending Home,這種思維上的轉變在過去幾年確實在發生。


盧蓉:的確從人人最近的財報可以看出你們在投資領域非常活躍,對於投資你們的願景是什麼?你們如何處理企業經營和投資業務的關係?



陳一舟:在過去幾年人人已經部署了8億美元,投資了約40個公司,中、美、日本、以色列都有,我們對投資組合較為滿意,一些資金投到了獨角獸公司身上。其實在美國我們倒沒有做太多投資,保持在20%的投資組合比例,不算多。對我們而言,投資讓我們更全面直觀地了解技術領域。作為商人而言,投資越優秀越有利於你對商業的判斷。對我們來說,在中國做企業,遇到的競爭對手太多了。對我們這樣規模的公司而言,小公司盡全力也非常難以撼動大公司。我們會指導被投公司如何成為「增長黑客」(Growth Hacking),你需要注意哪些數字,中國在Growth Hacking方面的勢頭是非常強大的。上個月我們在北京也組織被投公司開了一次CEO峰會,我們也在打造自己的知名度和品牌。


盧蓉:你們和美國公司談投資的時候,有沒有發現過接觸美國團隊時遇到的阻力?


陳一舟:3、4年之前,接觸美國公司的阻力是存在的,有時候那一筆投資被我們的投資董事會扼殺,人們不理解如果投資美國的公司價值何在。現在不一樣了,有些企業業績不錯,我們也在不斷建立知名度。如果企業增長效應不夠快就會被活生生地吞噬,有些企業一開始只想增長5倍,我們會告訴他,你們可以增長50倍,為何不試一下?在中國的創業經歷讓我們對增長有迫在眉睫的感覺。


盧蓉:除了騰訊,人人和百度都在矽谷投資,你們會和騰訊在美國的投資戰場再次交鋒嗎?


陳一舟:我們與任何人沒有進行競爭, 5年前我們已經認識到純網際網路機遇,如Google和騰訊這樣的公司會越來越少,下一個大風口是把網際網路作為工具深入產業。我們已經在網際網路金融領域布局了一些公司,去年在交通領域投資了香港一家Uber模式做貨車P2P的公司(編者註:GoGoVan)。我們沒有與其他的投資者造成正面衝突,因為我們投資要點和領域不一樣。我們的投資都會產生協同效應,我們收購一家公司的目標是通過我們的幫助讓它現有的業務增長,我們就是一個純粹投資者,只投資我們認為有價值的公司。


盧蓉:Growth Hacking的效果怎麼樣,目前你們在投資方面的表現如何?


陳一舟:現在最顯而易見的事投資增長最迅猛,我們投資的3年前創立的萬門教育,當時創始人只談了斯坦福一所學校,正準備再談4所學校,但我告訴他不行,你得找50個學校,我多給你投點錢。最後我們真的多投了一些,他們現在發展也很好。


盧蓉:聽起來秘訣就是告訴創業者快點快點再快點增長?


陳一舟:不,首先創業者如果沒有毅力和野心支撐的話,你做出多少增長都是徒勞的;第二是你得你得找到正確的人,我會告訴創業公司你是否選對了人,以及哪些事做得不對。如果你們的效果差,增長低,我們會坐下來分析,大部分CEO都會犯錯,有的CEO是金融領域的,已經四五十歲了,他們不懂網際網路,但我們已經走過很多路,知道該怎麼做。



(下載iPhone或Android應用「經理人分享」,一個只為職業精英人群提供優質知識服務的分享平臺。不做單純的資訊推送,致力於成為你的私人智庫。)

作者:佚名
來源:創業邦雜誌

相關焦點

  • 終於有中國版的Facebook了
    人人網的失敗以及無數人的效仿失敗導致了一個觀點:facebook模式在中國無法成功。但是用戶的呼聲卻一直不斷,從一月份X博士的《我挺懷念那個2008年的人人網》刷屏,到8月份新世相的《13年後重新登陸人人網,你會看到你青春的截止日期》。
  • 為何說Facebook的「社區市場」在中國火不起來?
    比如從eBay在中國的敗退案例來看,ebay主打二手商品拍賣,而淘寶二手商品則從來不是主營業務。ebay由於公民社會信任基礎,即便缺乏交易擔保手段,但在美國依然能活下來,但中國缺乏公民社群的基礎,沒有擔保交易難以讓用戶有足夠的安全感與信任基礎;而淘寶的支付寶擔保交易,則消除了消費者對網絡購物的不信任感。
  • Facebook真的火嗎?為什麼身邊沒人用?網友:是我們用不過來!
    Facebook(俗稱臉書)說起來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這款誕生於2004年的社交網絡應用,一經推出迅速火爆全球,facebook模式又可以稱為SNS模式(全稱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即社會性網絡服務,旨在幫助人們建立社會性網絡的網際網路應用服務,簡單的說
  • 為什麼人人網不是中國版的Facebook
    面對陌生的中國公司,美國人喜歡在美國公司中尋找同類來了解和認識它們。  於是,美國投資者把當當網稱為「中國版的亞馬遜(AMZN)」。優酷網剛開始被比喻為「中國版的YouTube」, 之後因為股價上揚又被形容為「中國版的Netflix (NFLX)」。
  • 人人網為什麼沒有成為中國的Facebook
    開心網憑藉著「開心農場」迅速佔領職場社交,體量龐大的騰訊亦複製了一款QQ農場引入Q Zone。事實上,在人人網開放平臺建立一年多以後的2009年,其成果已經在慢慢顯現。當時,人人網還發布了人人連結,即註冊其他網站可以用人人的帳號登陸,省去用戶註冊這一步。旅遊網站螞蜂窩是第一個嘗鮮者,這給它帶來了巨大的流量。
  • 為什麼中國出不了Facebook?
    相反來看國內的人人、開心等SNS網站,大多還停留在「社交應有、娛樂為王」的時代。如果用戶來到上述這些SNS網站只是為了玩社交遊戲、種菜送禮物,那怎麼能留住用戶呢?倒是一些其它公司在這方面有所建樹。Donews專欄、SNS研究專家孔鐵山及其團隊,在2008年時曾推出一款產品「撮客」:讓用戶提出需求,為用戶解決需求。
  • 騰訊朋友獨立品牌化,讓舟哥如何淡定?
    騰訊朋友也從剛開始的疑似qzone重複體產品,進化成了真正意義上的類facebook型社交化產品,進而啟用了pengyou.com(據小道消息稱,此域名乃高價購買,大家可以猜猜價格),並改名「朋友網」。
  • 騰訊QQ,為什麼是一隻企鵝?
    2019年,1999年誕生的QQ迎來了20歲生日(具體誕生時間是1999年2月10日為OICQ,次年改為QQ),但是很多人竟不知道QQ為什麼是一隻企鵝。1999年,冥冥之中是什麼緣分,讓騰訊最終選定了企鵝這種奇特的小生靈成為了OICQ的吉祥物?網絡搜索的答案五花八門。
  • 人人網:從中國Facebook到中國Myspace
    人人股價2011年以來下跌了超過75%,根據彭博社所調查分析師的平均預期,該股未來12個月將進一步下跌18%,至2.74美元。該公司成了彭博社中國概念股指數中最被看衰的一家公司。由於銷售額的下滑,人人在竭力豐富它的業務組合,提升收益。8月,該公司預計,其第三季度營收將大跌54%,至1900萬美元,為2011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 FaceBook推薦好友精準嗎?
    最近facebook洩密事件鬧得非常厲害,其實公布出來的,也只是冰山一角而已,其實這個沒辦法的,相反既然它設計成了這樣的,大家都這樣玩,那麼我們也正好利用一下它。前面的文章我們有講到,加同行,或者競爭對手為我們的好友,這樣我們就可以獲取到同行的好友,或者facebook就會把我們定位靠向我們需要的那樣。但是僅僅是加同行,遠遠不夠。
  • FaceBook防封就是一個偽命題?
    還會問,為什麼藍色密碼打了馬賽克呢?這種問題都能問出來的人,你還希望他讀懂頭像驗證?手機號驗證?去解決帳號被封的原因。那世界上人人都是科學家了。2.Q:假如IP位址是美國,我驗證用美國的手機是不是比較好?
  • Facebook在崗輔導7步法與導師制詳解|乾貨好文
    從員工成長及領導力發展兩個維度來看,導師制非常適合訓練工作經驗小於1年的新人,為什麼這麼講呢?在新人培訓中,facebook最值得借鑑的是將培訓合理地分布在不同的時間段,而不是像國內的企業採取集中填鴨式的教育,並且作為培訓的設計者需要知道,在facebook這些集中培訓僅僅佔了新人不到30%時間,甚至更少。
  • 為什麼海瀾之家選擇了騰訊,而不是阿里
    為什麼海瀾之選擇了騰訊,而不是阿里我們知道,淘寶賣的最好的應該就是服裝了。淘寶是靠服裝起家的,天貓也是延續了淘寶的流量紅利。京東給人的感覺就是賣家電的,服裝這一塊始終無法和天貓抗衡。京東要想翻身,服裝就是京東和天貓的淮海戰役。
  • 數字ID滿足不了騰訊的野心,微信登陸「小荷才露尖尖角」
    QQ帳號ID體系對於騰訊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可以用「QQ登陸」合作方網站和APP的功能其實早已遍布網際網路的所有角落,並且已經取得很大的成就。像唱吧之前就因為引入QQ的社交關係,而使得自身用戶得到了飛速的發展。所以關於這個新推出的「微信登陸」功能相信不少人都會很困惑,一直以來流傳的觀點不是「對於騰訊來說,一個比較大的敗筆是在QQ號之外又新建了一套微信的ID體系」嗎?
  • 為什麼許多男生沉迷於STEAM而不是騰訊遊戲?
    為什麼我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們的錢都去了G胖的兜裡,隨著這幾年steam平臺的大力發展,作為一個個活潑貪玩的少男少女們,不對,應該說是熱愛網際網路的有志青年們,如果你目前是steam的使用者,或者說你曾經使用過steam平臺,請你在評論扣個1,而今天我抱著知識區的視角,來剖析一下為什麼你或你的男朋友如此痴迷於steam。
  • Facebook開除了多名中國員工,就是因為「伴米」
    原標題:Facebook開除了多名中國員工,就是因為「伴米」 今年5月份,媒體報導,騰訊公司副總裁、公共關係負責人劉暢宣布從騰訊離職,自主創業推出了新的個性化旅遊服務平臺「Chummy」,中文名為「伴米」。
  • 在大陸很火的微信,為什麼在全球的很失敗,連中國臺灣也拿不下
    微信這個第一張移動網際網路船票一直是騰訊的一把利劍。馬雲也很害怕它,騰訊馬化騰說:「我們沒有微信,我們將失去優勢」,因為開發了微信,微信之父張小龍也成為了騰訊的副總裁。微信如今在中國大陸已經成為了第一大移動網際網路平臺。
  • Facebook在中國成立「臉書科技」是怎麼回事?
    7月24日消息,Facebook在中國日前成立了一家獨資公司,中文名叫「臉書科技(杭州)有限公司」。根據工商信息顯示,這家公司在7月18日成立,註冊資本3000萬美元,張京梅為其法人代表。Facebook說要入華很多年了,那麼這次,騰訊是否真要迎來自己的競爭對手了?Facebook很快對此做出了回應。針對這家公司的設立,一位來自 Facebook 的發言人回應稱:我們希望在浙江建立一個創新中心,以支持中國的開發者、創新者和創業公司。
  • 從Facebook招股書中看FB是如何為用戶創造價值的
    這件事在全世界引起了大家的高度關注,今天我的新浪微博上都是關於這個話題的討論,貌似大家都對市值、誰佔多少股份、誰又賺大了這些話題感興趣,我看了英文原版的招股書,對於business這一塊特別感興趣,其中就提到了facebook是如何為為用戶、開發者和廣告主創造價值的,正因為facebook創造為這些人創造了巨大的價值,才有今天的facebook,說的通俗一點,成就了別人也就成就了自己,在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