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成長禮物:不別離,我把世界帶給你

2020-12-15 中國青年報

    入園、上學、出國……父母子女一場,難道就是一次又一次的別離?在不出國的情況下,把世界各國的互惠生請到家中伴讀,創造一個不出國就「擁有」全世界的環境,這是編劇、媒體人李春利送給女兒皮皮最好的成長禮物。

    孩子要不要「低齡留學」?要不要參加各種比賽?在「拼爹」「拼媽」的社會焦慮中,和千千萬萬焦急困惑的父母一樣,李春利也曾上下求索,最終,她跟女兒皮皮一起,走出一條自己的養育、成長之路。為了讓孩子有國際化的視野和全球化的舞臺,作者不僅打開家門迎接來自十幾個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洋姐姐」陪伴女兒成長,同時又帶女兒走出國門,到西方不同教育體制的國家去遊學……

    作者親身踐行的「不別離」的教育實踐,夥伴教育的神奇力量,多元文化的傳奇碰撞,兒童世界與成人世界的溝通,匯集成一本《不別離,我把世界都給你》。李春利表示,這本書不給「雞湯」,而是給讀者「勺」。

    用互惠的方式交流分享世界文化

    中國孩子「出國讀書」「出國移民」的熱潮,折射出社會高速發展的今天中產家庭所面臨的集體焦慮。當小留學生越來越小,當家長們在孩子「走」與「不走」之間遊移時,《不別離,我把世界都給你》卻給大家展現了一幅伴隨孩子一起成長,以孩子為軸心畫出人生圓滿的畫卷。

    「其實,寫這本書的原因挺簡單的,最開始我是糾結,糾結到我自己覺得不吐不快了——我沒有辦法去確定我把孩子養成什麼樣子,我們每個人都在想說順其自然,靜等花開,但是沒有誰能夠靜等花開,我們都要給孩子設計人生,因為你不設計,別的家長會設計。」李春利說,一個偶然的機會家裡接觸到「互惠生」這個概念,開始以「迎進來,走出去」的方式把世界給孩子。

    李春利帶著女兒皮皮走的是一條獨特的路。

    十幾個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洋姐姐」帶著每個國家的文化來到中國,伴隨著皮皮的成長:有生存能力極強、講實用哲學的哥倫比亞姐姐;有教會皮皮用詼諧和微笑來解決拳頭問題的德國姐姐;有自立、獨立,因為滑冰打棒球三次腦震蕩的美國姐姐;有受過良好教育,卻只會搶吃搶喝的瑞典姐姐;也有天天蒙睡到中午卻居然會被「累哭了」的芬蘭姐姐……

    作為世界文化的接受者,在堪比聯合國的成長環境裡,皮皮不僅擁有了語言的優勢,還體驗了文化上的多元交際,從「洋姐姐」們那裡感受著世界的不同和文化的多樣,她在英文日記裡對「脫歐」的關注,對美國大選的見解,已經表現出了超越年齡的獨立思考。

    皮皮現為小學三年級學生,5歲時參加美國高考機構ACT在中國區舉辦的「全國青少年實用英語大賽」,獲特別金獎(幼兒組最高獎),5歲半參加電影《洋妞到我家》的攝製,與諸多明星同臺出演,因其質樸本色的表演獲第9屆法國巴黎中法電影節、第7屆歐洲萬像國際電影節最佳新人獎,大學生電影節最佳新人獎提名等個人獎項,曾多次參加中央電視臺演出,在「六一」晚會上擔任主唱。

    寶貝,到底怎樣來愛你

    「我是個大齡媽媽,感謝上蒼給了我這麼美麗、聰慧的女兒,我也不想讓她輸在起跑線上,所以,我給她制訂了『五個一』的計劃,給她一項過人的技能、帶她參加一次比賽、給她拍一部電影、出一張CD,再就是給她寫一本書,記錄她的成長……」李春利是歌曲《燭光裡的媽媽》的詞作者,對中國式母愛有著深刻的認識。

    在《不別離,我把世界都給你》這本書中,李春利把作為母親對「愛」的思考和困惑集中展示:想把世界都給你,但你卻只想要自己的天地;想事無巨細都為你安排好,但父母的選擇也許本身就包含著無力。

    像很多父母一樣,李春利也曾試圖為孩子剔除生活中的所有困難,甚至不忍心孩子一個人睡覺……但這就是孩子眼中最好的愛嗎?愛要多少度,才能讓孩子感受到愛,接受愛,理解愛?「寶貝,到底怎樣來愛你?」這是作者向自己發問,也是在向社會發問。

    「女兒很小的時候,家裡有嬰兒表,溫度、溼度都是量化的數字,我知道怎麼呵護孩子。但是她懂事以後,對她的教育過程中我無法給她合適的溫度了。比如『孔融讓梨』,我反覆跟孩子講這是中華民族最傳統的美德,但是我也在問自己,有一天她出讓的是事業乃至愛情和生命,我們又該對她怎麼說呢?包括我們對她的性教育,男女之間的情感、身體的秘密應該跟她說到多少?我總是把握不好這個尺度。」

    「愛要多少度」一章中都是家長裡短的小文,滲透著父母們的困惑與焦慮,也有一些充滿智慧的育兒經驗。在《找個保姆有多難》中,我們看到的是戲劇一般的情境,找阿姨的橋段透著生活的尷尬與艱辛,也流露著溫情與幽默;「無法稱量的愛」與「半個獼猴桃」「公主病與少爺病」直面優越條件下成長起來的孩子們普遍存在的問題,表達出了作者強烈的責任感和憂患意識;而「壓歲錢該壓什麼」「要不要陪孩子睡」「有病先扛著」「剔魚骨的煩惱」等都是生活瑣事,卻是每個家庭都會面臨的困惑。正如書中所說,「我們剔除了魚骨、芒刺,但我們無法將孩子未來面臨的困難一一剔除。」

    李春利記得有一次帶女兒去央視參加少兒節目的互動,主持人問小朋友誰會彈鋼琴,看到森林一般高舉的手臂心裡暗自慶幸,儘管女兒一千個不願意,幸虧讓她開始摸鋼琴了,否則,孩子的自尊心怎麼受得了。「其實,大多數家長都不願意看到自己的孩子失去快樂的童年,成為戴著小眼鏡,駝著小後背、表情木訥的小學霸。但是,在這樣人口眾多、資源有限的社會,你如果心疼孩子,可能被淘汰的就是你的孩子。」李春利說這是自己在育兒過程中一直糾結的事。

    在「拼媽」的浪潮中被裹挾著向前

    「人生如賽場,還要有兩個比賽場:一個是孩子的,一個是家長的,拼爹、拼媽、拼孩子,家庭教育陷入誤區,無法和學校形成良好的互動。兩個比賽場拼的不僅是孩子的智力,還有父母的耐力和智慧。」李春利坦言自己就是在「拼媽」的浪潮中被裹挾著向前的,從被動到主動。

    為女兒量身打造的電影《洋妞到我家》獲得了國家最高獎「五個一工程獎」,女兒還在英國、法國、美國、日本等多個國家和地區拿了大獎,一夜之間當上「星媽」,「每每聽到朋友們豔羨的誇獎:你這媽當得太牛了,居然給孩子整出了這麼大的動靜,我的內心就充滿了甜蜜,然而,這甜蜜中滲透了多少苦澀和辛酸,只有我自己才知道。」李春利說,每一個天才兒童背後都有一對敢於面對挑戰的全能父母,得懂現代科技、育兒經、心理學,做得了保姆,當得了家教,開得了汽車,做得好PPT,琴棋書畫要樣樣精通。

    「我現在幾乎是半個中醫,會看孩子的舌苔,知道地圖舌該怎麼辦。我要摸她的手心,手心裏面微微有汗就沒事,如果是幹的冷的,那一定就要生病了。」李春利說,孩子的每一個信息都要傳達給自己,有時候確實很累,但也有一股力量刺激著她,讓她變得特別強大,「不光我教育她,她也教育我,是互相刺激的成長。我覺得這個是我所追求的最好的溫度」。

    李春利對女兒的「愛」一直堅持寬中有嚴,有規有矩的原則——不放任自流,也不揠苗助長,不是把「愛」掛在嘴上,不是把「愛」放在禮物上,而是警惕中國父母最為常見的洶湧泛濫的「愛」。「努力讓愛變成一個細節,一個眼神,一個默契,一種活動:一次秋遊、一次潛水、一次聚餐……這個過程同時也是父母的成長過程,從孩子身上獲得的感悟也讓這個家庭充滿向上的力量。」李春利表示,皮皮的成長過程,也是父母的蛻變過程。

    書中「帶著爸媽去遠遊」可以說是親子互動的完美境界。因為出色的表演,皮皮在英、美、法等國家獲獎,帶著爸爸媽媽遠赴重洋領獎,通過給予,爸爸媽媽也在收穫,是一種不斷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成就感。

    「把孩子培養成狼還是羊,怎麼給孩子愛的溫度?我到現在都沒有找到答案。」在李春利看來,小別離也罷,不別離也罷,每個孩子都有各自的特長,有自己的成長路徑,關鍵是看父母對孩子的愛,對孩子的責任,對孩子的用心究竟有沒有到。

    「我在皮皮眼裡也不是一個好媽媽,也經常會暴怒。她畫我的樣子都是頭上冒火,嘴裡噴子彈。經常我要反覆對自己說,這是我生的我養的,她像我,我不能再罵了,我能做到的是儘量讓我自己完美起來。」李春利說,家長們首先要努力修行自身,「寶貝如同父母的鏡子,照得出父母教化的優劣,不滿意孩子就多看看自己有哪裡做得不夠好」,這是自己最寶貴的經驗分享。

相關焦點

  • 成長——是帶給父母的最好過年禮物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一千多年前唐朝詩人宋之問的這一感嘆,至今仍迴蕩在遊子的心裡。回家過年,我們應該給家人帶去什麼?最近幾年,越來越不知道該帶些什麼回老家。家裡的超市各種產品琳琅滿目,甚至家人也可以通過網購實現「心想物達」。
  • 《當孩子遇見書》:給孩子成長最好的禮物,就是讓孩子愛上繪本
    每位父母也都想在孩子的成長路上做最好的引路人,為他們排除一切困難,引導他們走上正確的路。每位父母也都想從自己的人生裡把最好的部分給孩子,不管是實體的禮物,還是日積月累的生活經驗。它以一個保育園(幼兒園)老師,同時又作為一名母親的視角來告訴你,讓孩子愛上繪本,或許就是給孩子成長中最好的禮物。
  • 陌上聽風||陪伴,是孩子成長最好的禮物
    陪伴,是孩子成長最好的禮物文/陌上聽風(一)幼兒時期需要陪伴陪伴孩子,陪著孩子一步步長大,對每個父母來說,都應該是不可推卸的責任。記得有位老大哥和我說過,關於孩子成長的問題,父母的陪伴,是多麼至關重要。他說過他自己的經歷,其實讓我很受啟發的。
  • 孩子是上天賜給你的最好的禮物
    來源:新浪財經最好的禮物孩子是上天賜給你的最好的禮物。從你第一次抱起這個生命奇蹟的一刻起,你的世界就變得更加廣闊和豐富。你將擁有各種各樣的體驗:驚奇摻雜著些許興奮,迷惑伴隨著幾分疲憊。此外,你還會懷疑自己能否成為稱職的父母。
  • 《終身成長》: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培養TA的成長型思維模式
    很久以前,我就在微信讀書上看到過《終身成長》這本書,匆忙掃過封面,我把它定義為一本個人成長指導書,但是直到這兩周拿到紙質書認真讀完了,我才發現,它其實也是一本貨真價實的育兒指導書。看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是,成長型思維模式對孩子的學習、成長,甚至對孩子的人際關係和性格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 暖心文案|對我而言,你就是這世界送給我的最好禮物
    對我而言,你就是這世界送給我的最好禮物。For me, you are the best gift the world has ever given me.你知道嗎,對於我而言,你就是世界上送給我最好的禮物,我已經想不到其他的方式,其他的東西可以替代你。
  • 成長中,陪伴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其實時間才是世界上唯一不能倒流的事物,容不得反悔、容不得再來一次。孩子的成長同樣如此,錯過陪伴他的黃金時間,也將後悔莫及。也許在這段時間裡事業飛升,然而孩子卻說你不愛他,這樣的結果有何意義?我們有多久沒有放下工作,眼裡只單純地留下孩子?
  • 溫柔的神仙句子|從我世界裡中走過的你,是我收到最好的聖誕禮物
    一個人再給你送幾個橘子蘋果,也比不上你的聖誕節快樂No one else can send more orange apples than a Merry Christmas to you希望能得到一個蘋果,也許這就是你對我最大的祝福Want to receive an apple, from you may be my greatest
  • 閱讀是給孩子最好的成長禮物
    閱讀對人的成長來說怎麼強調都不為過。涉及到育兒領域,家長作為孩子生命中的重要他人,肩負著引領孩子生命成長的重任。閱讀是給孩子最好的成長禮物。讓孩子讀什麼、怎麼讀?是我們始終要竭心盡力操心的事情。讓閱讀成為生活的一部分。這應該成為我們育兒基本理念的一個方面,追求的生活狀態的一個方面。
  • 世界上最好的禮物
    這個世界給我的最好禮物就是讓你來到我的身邊,我的孩子,用你的微笑與純真,你的嬌嫩與可愛,融化我內心的冰,讓我看到陽光和雨露都是大自然的至純至美,一如你的模樣。因此,艱難的時候你是我堅持的動力,傷心的時候你是我療傷的藥,絕望的時候你是我對生的依戀。
  • 助力成長最好的禮物
    讓體育課帶來更多歡笑和健康,讓體育運動融入孩子們的生活,這是幫助他們成長最好的禮物新學期快來了,安靜的校園又將重現活力。從假期給孩子留一份體育作業,到校園裡保證每天一小時鍛鍊,從強健體格到塑造人格,體育在青少年成長中的多元價值,已經得到各方認同。新學期的體育課,各地都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積極求變,以安全有序為前提,確保體育能夠伴隨孩子們快樂健康地成長。
  • 最好的禮物呀
    孩子是上天賜給我們最好的禮物,它使我們變得更聰明,更美好,更成熟,更完善。從孕育這個小生命起,我們的世界就變得更加的廣袤和堅韌了。 當孩子因為不好好吃飯使我們焦頭爛額的時候,當孩子因為沒有拿到心儀禮物而發脾氣的時候,我們擔心、生氣、緊張。 但是請不要著急,慢下來,一點點接受孩子帶給我們的這些情感體驗,讓我們從容且心懷感激。我曾問過某人:&34;,他答:&34;。是的,這也許就是我們為人父母最初的目的,請秉懷初心、矢志不渝。
  • 章子怡:弟弟是爸爸、媽媽送給姐姐最好的「成長禮物」
    她在微博上分享到2020年1月1日,我們的生命中多了一個他,從此我們的世界又多了一份幸福的牽掛!這時上天賜給我們的最美新年禮物,感恩!新年真好!祝福大家,新年快樂!妻子的浪漫旅行第二季,章子怡就談到,自己有再想要一個孩子的打算。現在終於一切如願,真的為她感到開心。
  • 致敬美好的幼兒園生活 感謝你帶給我寶貝的快樂與成長
    有時候會拉著不敢自己上樓的小女生的手,帶著她們一起走,此時的小人兒,忘記了不想上幼兒園的不快,覺得自己很高大,他,是大哥哥!我想,這,就是擔當!每天放學,他會不停的和我訴說著幼兒園的故事。他說劉老師教給他們《百善孝為先》啦,他說璐璐老師教給他們《小松鼠進行曲》啦,他說寧寧老師餵他吃飯啦……很多很多,我感謝老師們帶給孩子這份快樂!
  • 離別·成長·愛
    相信這個場面觸動了不少人。童年的大雄依舊懵懂,而我們的角色,卻不知不覺由童年大雄轉到了成年大雄身上。因為靜香帶給他們的所有,是很多數之不盡的回憶,「就算覺得寂寞,這些回憶都會帶給我們溫暖」。是的,作為父母,靜香的父親接受了子女離自己而去的事實。而他亦不追求永恆。因為曾經那些和靜香在一起的時光,就足以抵得上永恆。加繆曾說,「真正的哲學問題只有一個,那就是自殺」。但我覺得,下面這個問題更擔當得起生命的終極問題——「如果來生還是今世的重複,你是否願意再來一次?」
  • 你收到過最好的禮物是什麼?
    和歐先生結婚十年了,他是個很懂浪漫的人,每到什麼紀念日,他都會給我準備禮物。算起來,他給我送的禮物也有很多了,但是要說最好的一份禮物,你們一定想不到,不是包包、口紅或首飾,而是一張慕思床墊。那年我們買了房,購置家具的時候,我才發現要花錢的地方太多,為了省錢,在買寢具時我選了比較便宜的。他說要買就買好點的吧,我當時不同意,哪種床墊不是用來睡覺的呢,花那麼多冤枉錢還不如留著用在別處,他拗不過我,只好同意了。結婚後,可能是工作壓力太大,我總是睡不好,每次加班後想舒舒服服睡一覺,但睡醒後總是很疲憊。睡眠不好,生活質量都被拉低了。
  • 「愛我你就陪陪我」陪伴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寫給年輕的父母
    蔡姐剛準備轉身,女兒拉住她的衣角,小聲地說:「 媽媽,你陪陪我好嗎?」看著女兒可憐的模樣,蔡姐心軟了,笑著說:「 媽媽可以陪你玩一會了,但是半小時之後你就必須睡覺哦。」 女兒燦爛地笑了,痛快地點了點頭。
  • 最好的禮物,便是你的成人成才
    每逢這個節日,花店和水果店是最熱鬧的,大家都想著要給老師送上自己最誠摯的祝福,但有時候卻在挑選禮物上非常苦惱,不知道到底該送什麼才是老師最想要的。從前,我也總是不知道到底該給老師送上怎樣的禮物太才算是合適,便宜的禮物,感覺沒有誠意,貴重的物品,自己無能能力支付。
  • 孩子是上天賜給爸媽最好的禮物,感謝你的到來。
    但是,就因為這樣的狀態,你會選擇不要孩子嗎?答案一定是否定的,因為孩子所能帶給你的。除了忙碌和貧困,還要很多金錢無法買到的東西。孩子帶給你的禮物無條件的愛從孩子出生,你就是他的宇宙中心,他把他的愛奉獻給你,沒有疑問也不求回報。在他成長的過程中,他還將用無數的方式表達這樣的愛,從用第一次的微笑,讓你如沐春風,到雙手捧上親手製作的節日禮物。他的愛充滿著憧憬,熱情和取悅你的急切期待。
  • 如何正確處理與孩子的小別離?
    隨著疫情形勢的逐漸好轉, 各企業、學校逐漸開啟了復工、復學模式,被疫情按下暫停鍵的世界,正在逐漸恢復曾經的繁忙……家有小寶寶的家庭,尤其是媽媽們,卻面臨著兩難的選擇:媽媽要離家去上班,小寶哭的撕心裂肺:「媽媽不走媽媽不走!」 此時,哪個當媽的能不心疼,但又不能不去上班,只得狠狠心丟下崩潰的娃去上班,可自己內心的煎熬誰能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