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沈氏三公子(ID:qq499699738)
蘋果手機訂單萎縮的效應正在繼續發酵,並愈演愈烈。
據有關《日經新聞》報導,受蘋果公司持續砍單影響,鄭州富士康iPhone工廠自去年10月以來已經裁員5萬餘人,蘋果另一供應商和碩從去年11月開始也開始裁員,該公司蘋果生產線員工預計從20萬餘人裁至10萬餘人。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自2010年6月底籌建到去年的八年間,這個由郭臺銘在內地打造的超級工廠一直飽受招工不足困擾。為了解決相關問題,鄭州市政府將其當作當地的「一號工程」來抓,鄭州富士康不僅得到了市政府層面的大力支持,也獲得了省政府的極大關照,官方將富士康員工招聘計劃分解到18個地市,要求有關部門配合完成,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專門成立了富士康科技集團員工管理服務中心。
2012年8月,鄭州富士康領到來自iPhone5生產任務,需招收20萬名工人完成訂單。河南省政府省長辦公會又拍板拿出上億元財政補貼,協調幫助富士康完成該招募計劃。
無數中介掮客如魚得水。
在龐大的鄭州富士康廠區周邊,在鄭州市各大車站附近,存活著無數大到數十平方小到幾個平方只能擺放一桌一椅的招工中介門面,他們的主要任務就是向這個巨無霸源源不斷地輸送年輕的勞動力,即使不那麼合格,也有能耐讓你矇混過關。一個個不同年齡段的業務員操著本地口音普通話,不厭其煩地詢問過往行人要不要去富士康,不管你是否理睬,一股腦兒地將待遇等關鍵信息向你倒出。一旦成交,他們不僅可以從富士康拿到一筆可觀的費用,還可能分享到一定比例的財政補貼。
然而,從去年10月開始,這些招工職介率先感受到了寒意。
作為富士康最重要的金主,一向堅不可摧的蘋果在2018秋季新品發布會後沒有延續以往的好運,由於創新不足,新款手機售價卻接連暴漲,導致上市以來市場需求空前疲軟,不得不大幅調整訂單,新品上市僅兩月有餘就傳出蘋果在富士康原訂單需求基礎上削減約500萬部的消息
兩個月後,蘋果再度痛下殺手,要求供應商在未來三個月內將新款iPhone減產10%。修訂後的計劃顯示,今年1月至3月期間,蘋果新、舊iPhone的整體計劃產量將從先前預測的4700-4800萬臺下降至4000-4300萬臺。未來很可能會進一步下調。
與此同時,庫克又遭到了高通的暴擊,受雙方之間的專利糾紛影響,蘋果已經在中國、德國等市場收到了法院頒發的禁售令,可能會對其市場銷售造成更多難以估量的影響,儘管從長遠來看,兩大巨頭終將以和解收場,但短期影響仍不容小覷。
過去3個月內,這家公司股價累計下跌36%,總市值蒸發4200多億美元,從最高峰的1.12萬美元跌至當下的6000億美元左右,一個Facebook跌沒了。
與蘋果尷尬的處境相比,富士康無疑更加痛苦。
去年6月8日正式登陸上交所時,這頭大象野心勃勃地表示將大力進軍工業網際網路,試圖撕下身上的代工標籤。在該概念的刺激下,工業富聯發行價為13.77元,一度攀高至26.36元,總市值接近5200億。
不過,從代工巨頭轉型工業網際網路並不容易,需要大量的時間,而穩定的代工利潤則構成了富士康輾轉騰挪的前提條件。蘋果訂單不期而至的銳減令郭臺銘的代工主業遭受重創,這對於富士康的轉型大業將造成無法估量的影響。工業富聯上市不到半年,股價最低已跌至11.11元,跌幅高達57.9%,甚至低於發行價近兩成,對應市值縮水逾3000億元。
對於河南省來說,也不是一個好消息。2018年1-8月,該省進出口2908.6億元,同期,富士康在豫企業進出口就高達1571.8億元,佔全省比重54%,是當地外貿名副其實的「頂梁柱」。富士康的引進,直接將河南省的外貿規模提高了幾個臺階,現在看來,過於依賴一家企業的負面效應也很明顯,富士康的業績波動無疑會對中國第一人口大省的外貿業績產生深遠的影響。
當地政府原本為了擴大就業,提高進出口規模向富士康提供了諸多優惠政策,現在似乎也有點騎虎難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