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減產衝擊供應鏈企業 富士康廠妹想多掙錢去做華為手機

2020-12-16 千龍網·中國首都網

每經記者 王晶 任芷霓 每經編輯 文多

「手機之王」蘋果正在遭遇「中年危機」。

美國東部時間1月29日,蘋果發布了2019財年第一財季報告。數據顯示,公司當季營收為843億美元,同比下降5%,淨利潤為199.65億美元,同比下降0.5%。

這艘由庫克掌舵的大船在商海中遭遇減速。而在此之前,蘋果採用了減產、降價等策略,意圖扭轉戰局。作為蘋果產業鏈上的「巨頭」,富士康和伯恩光學在蘋果的策略調整中首當其衝。蘋果打個噴嚏,供應鏈就感冒了。

「蘋果銷量下滑,我被辭退了。」「從(2018年)10月初到現在,已經連續好幾個月不用加班。」1月中旬,《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走訪富士康和伯恩光學時,聽到不少這樣的說法。

●觀瀾工廠:工人幾個月不用加班了

出入園區都必選刷卡或者刷臉才能通行的深圳富士康工廠戒備森嚴,散發著一絲神秘的氣息。1月中旬的一個下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富士康的兩個廠區外徘徊時和幾名員工攀談,聽他們描繪著忙碌的工作環境、單調的生活以及銷量不佳的iPhone。

需要最先說明的一點是,富士康產線工人的工資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加班情況,如果沒有加班,到手的工資並不高。

記者聽到的是,富士康觀瀾科技園區的iPhone產線工人早在2018年10月初便不再加班,而這裡是iPhone的主要組裝地點。

「早上七八點鐘上班,下午五點半左右就可以下班了。近幾個月,我們的加班情況比較反常,從10月初到現在,已經持續好幾個月不用加班,就算申請加班,每個月最多只能加36個鐘。」張麗抱怨道:「現在的工資比較少。」

眾所周知,抱上蘋果的「大腿」,無疑將給供應鏈企業的業績和知名度帶來不小的助力,同時,依賴蘋果也存在不小的風險。

2019年1月31日,蘋果的股價已降至165美元左右,總市值縮水至7816億美元。受蘋果影響,富士康母公司鴻海(2317,TW)市值也跌破萬億新臺幣。自3款新iPhone上市以來,外界關於它們銷量不佳的聲音就不絕於耳,尤其是最近幾周,蘋果「砍單」、供應商下調業績預期等一系列消息頻繁出現。

距觀瀾區12公裡外,是富士康龍華科技園區。相比觀瀾區的「清閒」,在龍華區工作的李曉忙碌多了,她和工友們每天的上班時間為早上7點到晚上7點。「從進了流水線車間就要開始工作,除了中午和晚上各一個鐘的吃飯時間,我們都要在產線上做事。但如果當天的產量達到的話,可以6點半下班,如果產量達不到,就得7點半下班。」

富士康招工報名處的薪資待遇顯示,試用期(1~3個月)員工的標準薪資為2300元,綜合收入(含加班)為3500~4800元;試用期滿(第四個月)標準薪資為2650元,綜合收入為4200~6000元(適用生產作業員)。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綜合收入的取得,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產線工人的加班情況。周一至周五的加班按照每日變動的工價計算,2018年10月前後,工價為26~28元/小時,現在已經跌至20~22元/小時;周末雙休時,加班按照雙倍工資計算。「我上個月加班情況還可以。」說這話時,李曉微微露出了笑容,但不待記者再詢問其他問題,李曉便行色匆匆地走開了。

圓圓是被調到龍華區工作的,她告訴記者,iPhone現在「已經收尾」了,可能是賣得不好訂單少了,跟她同一批調過來的人主要是做華為手機。

隨後,記者以應聘普工的身份前往富士康龍華招募培訓中心。一位工作人員也表示,想多賺錢的話,去做華為手機挺好的,蘋果減產了,加班沒有做華為的多。

在這裡上班的王林向記者表示,與觀瀾區「最多加班36小時」相比,龍華科技園區的加班普遍比較多,不少員工可以達到每月80小時。

王林所在的蘋果電腦產線薪資待遇還不錯,她每個月平均到手能達到6000元左右。她現在抱怨的,反而是單調、乏味的生活。她希望在富士康龍華科技園區離職後,繼續重操舊業賣珠寶玉石:「雖然賣珠寶也比較難,但是最多的一筆賺過5萬元。」

●伯恩光學:曾每天超2000人應聘

為蘋果供應玻璃蓋板及觸控螢幕的伯恩光學也受到了蘋果減產的影響。

位於深圳坪山新區與惠州交界處的伯恩光學一直十分低調,沒有官網、沒有太多新聞。不過,在惠州人眼中,伯恩光學是一座「超級」大廠。

一說到伯恩光學,在惠州跑滴滴的劉明就想起了2015年春節後的那場「史上最牛招聘」,「2014年末,2015年初,伯恩招了好多人,他們在廠門口排隊,通宵排,都上新聞了。」

那一年是伯恩光學招工最瘋狂的一年,工廠提供了足足2萬個崗位,奈何僧多粥少,每天超過2000人應聘讓每個崗位都一職難求。正如劉明所說,不少求職者為了得到面試機會,甚至在工廠門口通宵排隊。

時過境遷,2018年11月,伯恩光學被曝出一夕之間減去5000名臨時工。是否有這麼多人不得而知,但一位叫周東的年輕人,自稱就是在那時被辭退的。那天,離下班時間還有5分鐘,負責質檢的他正在檢查最後幾塊玻璃,車間主任突然過來通知,這個車間的小時工明天不用來上班了。

周東此後也想過伯恩光學優化員工的原因。在他看來,伯恩光學是幫蘋果做手機玻璃的,既然蘋果的銷量減少了,伯恩光學自然訂單也少了。

陳銳是兩年前進入伯恩光學的,一直在「蘋果A廠」精磨部工作,精磨和粗磨、精雕部門一起被看作是最苦最髒最累的部門,很多人都不願在這裡工作。

不過,陳銳覺得與2017年相比,今年明顯事情少了很多,「2017年每個月只休兩天假,半個月休一次,現在是每個月必須休4天了,強制性的。」在平時工作中,蘋果廠還與其他廠存在差異,「現在是每天工作10個小時,其他廠最多有11個小時的,加班費每小時48元,算下來每個月少了1000多元。」

陳銳的哥們兒也是伯恩光學的員工。他剛來不久,這次春節沒有買到合適的票回家,準備在這邊待著。他感嘆自己沒有趕上好時候,以前過年加班是三倍工資,幾天就有幾千元,今年伯恩廠沒有加班費了,因為「沒事情做」。

「沒事情做」是現在很多代工廠員工的深切體會,事情少了,工資就少了,曾經最看重的高工資也不再拿得出手。之前被辭退的小時工周東就對現在的工作更加滿意。在伯恩光學的時候,他的薪資是23元一小時,每月扣完「五險一金」還剩4000多元。2018年11月從伯恩出來後,他就到了深圳福田保稅區一家半導體公司。按照他的說法,「和伯恩比起來,這裡上班跟玩一樣。」

儘管伯恩光學受蘋果影響而出現減員,但陳銳預計,今年春節後應該還是會有通宵排隊求職的情況,「年底走了很多人,而且每年都有通宵排隊,今年可能也有。」

伯恩光學的招聘處也將招聘聲明擺在街邊,工作人員站在諮詢處,隨時等待求職者。據介紹,求職只需填一些基本信息,登記一下身份證就可以直接在招聘處等候面試,面試成功後第二天就直接上崗。而且各廠都有招工需求,「招的人還多,各廠都要。」

1月30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聯繫到伯恩光學副總裁閆殿軍,試圖了解公司目前的情況,但閆殿軍表示自己「不負責這個事,也不清楚該找哪位」,隨後便掛斷了電話。

之後,記者又試圖聯繫伯恩光學惠州廠的人事部經理葉堯,但多次撥打後仍無人接聽。

●市場影響:供應鏈公司已受到拖累

關於市場對新款iPhone的需求的擔憂也終於得到了官方證實。

1月3日早間,蘋果CEO庫克在一封致蘋果投資者的信中,下調了公司對2019年第一財季(即2018自然年第四季度)的業績預期,將營收從此前預測的890億~930億美元下修至840億美元,毛利率從38%~38.5%下修至38%左右。

庫克在信中稱:「我們預計一些新興市場會出現經濟疲軟,但事實證明,這比我們預計的影響要大得多。新興市場主要體現在大中華區市場,大中華區iPhone營收不及預期,導致公司整體營收不及預期,並導致營收同比下滑。」

與此同時,天風證券分析師郭明錤在近日發布的蘋果研究報告中,將iPhone 2019年一季度的出貨量自3800萬~4200萬部下修至3600萬~3800萬部,原因在於新機型需求在中國與新興市場不如預期。

郭明錤預計,2019年二季度iPhone出貨量約環比持平為3400萬~3700萬部,略高於市場共識的3000萬~3500萬部,「雖然2019年二季度的出貨約同比衰退14%,但較2019年一季度約29%的下滑,已大幅改善。」

除了富士康和伯恩光學外,蘋果的多家供應鏈公司業績也受到了不同程序的拖累,它們清晰地印證了蘋果產品銷量的萎靡。

此前,蘋果手機光傳感器供應商AMS將四季度營收預期從5.70億~6.10億美元,下調至4.80億~5.20億美元;而蘋果手機屏幕供應商Lumentu及Qorvo均下調業績展望。

蘋果CEO庫克在解讀2019財年第一財季業績時表示:「儘管iPhone在這一季度的表現並不及預期,尤其是在中國,但是服務業務和可穿戴設備在中國的成績比較積極。我們對蘋果的未來充滿信心,因為我們有雄厚的科研實力以及大量正在研發升級的產品,將在之後的幾年中陸續發布。」

庫克此次承諾的研發升級產品會是另一個iPhone 4還是下一個iPhone XS?想必供應商們會比「果粉」更關心這個問題。

(文中出現的普通員工——即高管除外,均為化名)

相關焦點

  • 立訊精密狂拿蘋果訂單,富士康「代工一哥」地位不保,成立工作組...
    據路透引述多位知情人士稱,蘋果最大iPhone代工商富士康的母公司鴻海集團已成立了一個工作組,由創始人郭臺銘發起,以抵禦立訊精密(Luxshare)日益增長的影響力,工作組對立訊精密進行廣泛的研究,包括擴張計劃,招聘策略等。對此,富士康方面表示:「根據公司政策,我們不對市場投機行為發表評論,但(外界)對於工作組的描述都不是事實,管理團隊也沒有採取其他特殊措施。」
  • 蘋果造車,富士康代工?丨C次元
    但跨界造車的事情,並不是像隨手拿起一個蘋果那麼簡單。文丨王小西編輯丨小叮噹我們來開個大腦洞。誰都知道,富士康是全球著名的蘋果手機代工企業。那麼,富士康會代工蘋果汽車嗎?1月4日,富士康(鴻海集團)與拜騰汽車、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等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 偉創力被踢出供應鏈後 富士康、比亞迪「摘挑」華為訂單
    [偉創力內部人士曾對媒體表示,部分設備扣留是因為華為拖欠其一個多億應付帳款沒有付。但一不願意透露姓名的華為供應商對記者表示:「華為帳期在客戶中算是比較長的,但以此為理由扣押客戶設備,絕對是藉口。」]  [2018年,偉創力從華為獲得了約25億美元的營收,在被華為「踢出」供應鏈後,偉創力位於長沙望城經濟開發區的工廠已停產。]
  • 「廠妹」故事,遠不是立訊精密的全部
    能夠獲得這樣的成功,一方面源於長期與郭臺銘、郭臺強兄弟的合作,立訊精密積累了足夠豐富的代工經驗;另一方面,如文章開篇所說,王來春在富士康工作多年間,積累了豐富的生產經驗與管理經驗,這些能力讓她從一個廠妹蛻變為企業家
  • 工廠失火,手機被砸,蘋果、富士康離開中國後這麼慘,卻回不來了
    中美5G之爭,波及方方面面,中國科技在努力去美國化,美國企業也在積極撤離中國。蘋果宣布將逐步轉移在中國的代工業務,沒想到最先響應的是富士康,富士康總經理表示。商人的眼中從來都只有利益,沒有情懷,也沒有祖國。
  • 富士康「晴雨表」:「iPhone之城」遇冷
    而1500公裡之外的深圳富士康則「熱鬧」許多。2月20日,本報記者以求職者身份諮詢想加入富士康時,多家勞務中介主動向記者拋出橄欖枝,稱「給華為代工的生產線可以加班,可以幫你安排進去」。此前,有消息稱華為給了富士康2.5億部手機訂單,為此要招5萬名工人。
  • 力挺華為 接替血汗工廠 與華為合作甚久 富士康再想回歸 怕是難了
    作為全球最大的代工廠,富士康憑藉自身龐大的代工體系,在全球擁有100多萬名員工,特別是在手機代加工方面的業務,蘋果一直都是富士康最大客戶,無奈蘋果在國內銷量不斷下降,如今已將目光望向印度,而富士康似乎也計劃追隨,不再依賴於中國的代工體系,將生產線搬至印度。
  • 三星跌落神壇,華為遭遇困境,三原因預示蘋果手機會大賣
    毫不避諱的說,中國手機廠商小米、OPPO、VIVO在智慧型手機市場取得了成功,這得益於中低端產品的定位。小米是最具代表性的,高性價比的小米手機風靡全球一度讓雷軍被戲稱雷布斯。當前,小米和OPPO為了搶佔旗艦手機市場,紛紛投入重金開展技術研發和創新,想在蘋果和三星身上搶走市場份額,未來不得而知。華為手機留下的真空,也給三家中國品牌留下了攻破的空間。
  • 「一顆蘋果救臺灣」不靈了?臺供應商擔憂蘋果銷量下滑受衝擊
    而臺灣許多科技大廠與蘋果公司關係密切,這也令它們擔心受到傷害。為吸引臺灣鴻海旗下的富士康前往設廠,美國威斯康星州與地方當局提供的投資獎勵總金額高達近40億美元。據臺灣「中央社」20日報導,富士康承諾在威州興建一座2200萬平方英尺的液晶顯示器(LCD)面板製造廠,並僱用1.3萬工人和工程師等。
  • 鍾南山當總顧問、最貴入職金加持,富士康為何仍不能全面復工?
    儘管各大手機品牌線下渠道均受疫情衝擊,2月25日,榮耀仍發布了智慧型手機榮耀V30 Pro 和 9X Pro,華為發布了5G平板 MatePad Pro 5G。Mate Xs 也於3月5日10:08正式開售。華為3月26日將舉辦P40系列線上發布會。
  • 蘋果罕見雙發布會、華為Mate40秘密試產 5納米晶片手機概念股曝光
    蘋果罕見「雙發布會」,華為Mate40秘密試產,5納米晶片手機將亮相?概念股曝光 來源:數據寶根據業內爆料,蘋果計劃在9月8日和10月27日分別舉辦兩場發布會,iPhone12、新款Apple Watch、蘋果眼鏡等有望亮相。而華為下半年的旗艦機Mate40系列也將在蘋果發布會前後面世。
  • 富士康緊跟蘋果腳步,將生產線移出中國,郭臺銘:是我賞大陸飯吃
    富士康緊跟蘋果腳步,將生產線移出中國,郭臺銘:是我賞大陸飯吃知名手機巨頭蘋果近來可謂是多事之秋,不僅自身產品頻發質量問題,導致客戶對其差評如潮;而且在全球手機市場也連連吃下"敗仗",已經跌出了市場份額的前三。
  • 從富士康「廠妹」到立訊掌門人,王來春憑什麼讓郭臺銘忌憚?
    圖源立訊精密官網 二十多年,外界一直將立訊當作「小富士康」:創始人王來春從前是富士康員工;立訊早期依賴富士康的代工訂單,上市時股東名單中也有富士康的身影;同時,立訊在後期的商業模式、發展路徑,也與富士康十分相似。 如今,立訊已經成功攻克蘋果這一重要客戶,並向富士康發起挑戰,競逐蘋果全球供應鏈市場。
  • 有毒的蘋果:果粉叛逃華為小米,分銷商賣一臺手機只賺20塊
    他是經緯易達信息諮詢公司的分析師,做了七八年的蘋果產品調研。他的第一臺蘋果手機是iPhone4,一直到現在都是蘋果的用戶。這些用戶會覺得蘋果手機有面子,比較有範兒,但過了幾年之後,個人價值會在更多地方體現,手機只是一個正常使用的工具。據山西、雲南和遼寧的多位供應商透露,購買蘋果手機的用戶確實以年輕人為主。
  • 解碼供應鏈 | 為什麼說「蘋果的成功就是供應鏈的成功」?
    以 iPhone 8 為例,有結構預測了 iPhone 8 的供應商名單,其中包括富士康、緯創、臺積電、三星、夏普、LGD、藍思科技、伯恩光學、索尼、大立光、玉晶光、華新科、國巨、禾伸堂、晶電、Himax、IQE、ATL、德賽電池、欣旺達、鴻海、TPK、GIS、AAC、立訊精密、華通、欣興等等。為什麼要在全球範圍內,為區區一款手機尋找這麼多供應商?
  • 富士康的「造車」想像和它鋪墊的15年
    事實上,自2020年以來,以特斯拉、蔚來為代表的新造車企業在資本市場上一路高歌猛進,衝擊著全球百年汽車工業,也吸引著資本市場的關注。此前,汽車行業獨立分析師張翔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表示,「包括網際網路企業、科技企業在內的各個行業都在跨界造車,富士康造車是基於對手機市場的預判並拓展業務領域來平衡風險。」事實上,作為全球最大,在研發、製造、供應鏈等領域具有明顯優勢的電子產業科技製造服務商,富士康此舉並非心血來潮。
  • 富士康要來A股了,市值衝擊5000億
    不過,富士康的利潤率不到5%,富士康股份截至2017年底的總資產高達1485.96億元,總負債達1204.41億元,負債率高達81.05%。按照30倍市盈率計算,富士康登陸A股後,市值有望衝擊5000億元,成為科技股的新龍頭。
  • 蘋果公司讓富士康代工,自己卻不建廠生產手機,背後原因是什麼?
    現在銷售量比較好的國產手機品牌,差不多就是華為、小米、OPPO、vivo這幾家了,其他的手機品牌雖然各具特色,但是和這幾家相比還是差了一些。雖然小米一直在發力,但是苦於沒有自己的生產工廠,手機數量比較難保證,一到新手機發布的時候,都喜歡來上一出「飢餓營銷」,這可讓許多用戶吃到了搶手機的苦頭。而且和華為、OPPO、vivo相比,全部是代工的小米利潤也是很低的。但是讓人疑惑的是,手機行業的巨頭蘋果公司也沒有自己的工廠,還找富士康代工,這背後是什麼原因呢?
  • 中國的供應鏈很厲害,可是要注意未來這一點
    供應鏈成為企業核心競爭力 說到供應鏈,就不能不說供應鏈管理大師蘋果、亞馬遜、豐田,乃至華為、京東。 我們拿數據說話,看蘋果、亞馬遜的供應鏈績效。
  • 後富士康時代,「跪舔」蘋果還是支持華為,郭臺銘接班人霸氣回應
    後富士康時代,「跪舔」蘋果還是支持華為,郭臺銘接班人霸氣回應 先生們女士們,熱烈歡迎觀看當期科技資訊! 一樣你在一段時間內,郭臺銘也從沒想過要將富士康的操縱讓出去,或許富士康都是在郭臺銘的領著下連續不斷發展壯大了起來,針對相互而言就是說1個互相貢獻的全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