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寶寶的口水就像沒捏緊的水龍頭似的,怎麼都擦不完!」 看來寶媽要開始與口水「大作戰」啦!
°
寶寶流口水的時間
新生兒: 涎腺細胞還沒有發育完全,口水相對很少
2-3個月: 口水增多
4-5個月: 添加輔食後,食物的刺激讓寶寶的口水變多
6-7個月: 乳牙萌出是寶寶流口水的高峰期
°
寶寶為什麼會流口水?
寶寶流口水是身體消化分泌系統發育的表現,這是不能避免且必須經歷的一個過程。
1、生理因素
孩子剛出生時以母乳和奶製品餵養, 對於唾液腺刺激較少, 所以一般口水較少。
等寶寶年齡大了一些之後,開始進食一些包含澱粉類的食物補充營養,此時的唾液腺受到刺激開始分泌,而孩子自身沒法控制導致唾液大量外流。
另外,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吮吸手指等行為也一定程度 刺激了口腔內的神經 ,自然也會導致唾液外流。
2、咀嚼和吞咽功能較差
有些寶寶在長大之後仍然存在口水過多的情況,這時候如果寶寶還在吃輔食的話,可能就是因為寶寶的輔食太過於精細, 導致寶寶咀嚼和吞咽功能差一些。
這時寶媽可以按照食物的軟硬特性依次添加,鍛鍊寶寶口腔處的肌肉,尤其是吞咽、咀嚼等動作。
3、長牙期
一般來說六個月左右,寶寶會萌生出第一顆小牙齒。
這時口水會流得更多,是因為口水可以舒緩牙齦、緩解出牙帶來的不適感;父母可以給寶寶買磨牙棒,一方面可以 緩解長牙的不舒服, 另一方面也能 減少口水。
除了以上正常的情況,還有可能是寶寶病了。
① 注意觀察寶寶的口腔是不是有水泡或者破皮,寶寶會因為疼痛感而不吞咽口水。
② 寶寶口水多,並且會伴隨發燒、流鼻水的狀況,這很有可能是喉嚨發炎了。
③ 寶寶口舌中有小潰瘍,或是出水痘、手足口病,同樣會增加寶寶的口水流出量。
④ 神經疾病的後遺症,像腦膜炎、面部神經麻痺、智障等。
°
如何護理「口水娃」?
1、及時擦拭
媽媽每次看到寶寶口水流下來時,會馬上拿毛巾去擦。
其實,如果「擦」的手法不對,不僅不能緩解寶寶的症狀、還會加重寶寶皮膚的負擔;頻繁地擦拭會使口水流經的皮膚受到進一步的刺激,破壞原有的角質層、減弱皮膚的屏障作用,使皮膚更容易受病菌侵害。
正確的做法是拿乾淨、柔軟的毛巾輕沾口水流經的部位。且經常流口水容易引發「口水疹」,所以在預防和處理時,除了要減少刺激還要記得隔離保溼。
如果寶寶下巴的皮膚已經發紅了,寶媽可以塗點兒凡士林、羊毛脂等潤膚霜,做好隔離保溼的工作,這樣寶寶嬌嫩的皮膚就不容易受傷害啦。
ps: 不要用溼紙巾擦拭,溼紙巾裡的化學物質,可能會導致寶寶皮膚過敏。
2、常換衣物
因為被口水弄溼的衣服枕頭會有細菌滋生,所以一旦被口水浸溼要,父母要及時更換。
而且寶寶的枕頭和小衣服也要經常在太陽下暴曬起到殺菌作用。
3、戴上圍嘴
圍嘴有很好的隔離效果,還可以減少寶寶更換衣物的次數。
一般情況下,等到寶寶 2-3歲左右 就會恢復正常,口水狂魔就基本下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