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學旅行,讓教育走出圈養,讓孩子走近世界

2020-08-28 超級藝苗之星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

讀書使人明智,旅行讓人開闊

還記得小時候春遊的情景嗎

春遊的頭一天晚上是睡不著覺的

然而現在很多的孩子

都沒法體會到春遊秋遊的感受

設想一下

如果把天地變成孩子們的課堂

大自然成為我們最好的老師

這樣的學習過程孩子們會不喜歡?


研學旅行的歷史淵源


在中國歷史上,學習和遊歷始終是相輔相成的。最早的研學可以追溯到2000年前,孔子率領眾弟子周遊列國,增進弟子的學識,培養弟子的品質,開闊弟子的眼界。

後有老子「騎青牛出函谷關」,雲遊四海,留下了傳世名作《道德經》。

「詩仙」李白更是在二十四歲時,離開故土,遊歷大江南北,結識了知心好友,並留下了眾多膾炙人口的詩篇。


研學旅行,讓教育走出圈養


研學即研究性學習,又稱探究式學習。是在教師和學生共同組成的學習環境中,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主動探究、主動學習的歸納式學習過程。


研學旅行即是「研究性學習」和旅行體驗相結合的校外教育活動,也是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家庭教育相銜接的實踐性學習形式。



從本質上而言,研學旅遊就是一個「移動課堂」,「旅遊」和「教育」同時進行。讓同學們走出校園,步入社會大課堂,在旅行中增長見識,在實踐中快樂成長。


換句話說,研學產品其實是以文化作為載體的教育產品。


近年來我國教育模式開始由傳統「應試教育」模式向「素質教育」模式轉變。


研學旅行作為撬動素質教育的槓桿,是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效補充,對學生健康成長成才影響深遠,這正是研學旅行的目的。


那麼,研學旅遊究竟意義何在?


集體生活:首先,能讓孩子以集體生活的形式,去開闊眼界、增長見識、探討學習,這是一種形象而又生動的「課堂」,是學校生活的生動延伸。


而這種集體生活是孩子成長歲月中非常珍貴的記憶,集體生活培養出來的團隊觀念和整體意識也是孩子「長大成人」的重要標誌。


讓知識走出課本:研學旅遊,還有一個重大的意義在於:讓課本上的知識「鮮活」了,讓歷史上的人物走下了「課堂」,變得可以觸摸,可以感覺。


當原本一些在課本上通過文字感知的景色展現在學生面前時,他們對課文的理解也會更加深入。


參加研學旅遊對孩子有哪些好處


1、挑戰自我:讓孩子在感受大自然的同時,挑戰戶外攀巖、雲梯,戶外生存,水上槳板,掌握水陸空勇士全技能,戰勝自我!


2、野外實踐:在野外環境中體驗整個荒野生存過程,讓孩子懂得如何把「知道」變為「做到」,學會生存技能,把知識變為資源!


3、獨立自主:現在家長往往給孩子提供了除學習以外的一切服務,許多孩子都沒有需要自己解決問題的觀念和習慣,參加研學旅行正好可以孩子一個好機會。


4、學會感恩:現在孩子都父母掌心的寶貝,生活中都被呵護在對象,參加研學旅行可以讓孩子意識到父母辛苦,是溝通親子關係的良好渠道。


5、磨練意志:孩子們平時習慣遇到問題就讓父母幫忙完成,更沒有吃苦的意識,參加研學旅行可以讓孩子意識到要完成任務必須服從,必須堅持。


6、團隊榮譽:當今社會已經由個人傳奇時代向英雄聯盟時代轉變,參加研學旅行可以讓孩子提高團隊協作意識,學習到團隊配合的技巧,感受到團隊榮譽感。


做大自然的朋友

過一個有意義的暑假

幗藝師徒會

暑期研學旅行,開始報名啦


活動時間

第一期:2020.7.31—2020.8.2

第二期:2020.8.14—2020.8.16

(三天兩夜)


全國諮詢熱線

4008-275-661

(聯繫我們可獲得更多福利!)

相關焦點

  • 研學讓教育走出「圈養」
    這樣的教育下,眾多孩子四體不行、五穀不分,身體素質極差,生活自理能力基本為零。這種應試教育仿佛把學生「圈養」了起來,忽視了學生的興趣愛好,扼殺學生創造性!此外,有些家長即便發現這些問題,但卻總以「一切等到孩子考上了大學後就好了」為藉口麻痺自己。這種自欺欺人的做法更是令人唏噓不已。
  • 讓傳統文化藉助研學旅行這座橋梁,走近更多人的心裡
    近年來,研究性學習和旅行體驗相結合的研學旅行成為一種趨勢。每到暑期,中國各大高校、博物館、科技館裡,隨處可見浩浩蕩蕩的「研學大軍」,那些加入傳統文化元素的研學遊,更成為當下的熱門之選,受到許多家長和孩子的青睞。
  • 研學旅行教育丨讓孩子探索世界 讓教育留下撼動
    研學旅行是一種「旅遊+學習」模式。具有中國特色的研學旅行已經成為中小學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研學旅行繼承和發展了我國傳統遊學,體現了「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研學旅行成為素質教育的創新內容、方式。研學旅行對提升中小學生的自理能力、團隊精神、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你的孩子在研學旅行中學到了什麼?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不僅僅是「我」想,我們的孩子們也想要去看看,研學旅行是一個讓孩子看世界的具有教育意義的情景學習活動。研學旅行注重「親身體驗」,引導學生走出課堂,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轉一轉,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學會動手、動腦,在與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視野、豐富知識,加深與自然和文化的親近感,增加對集體生活方式和社會公共道德的體驗,具有很重要的現實教育意義。
  • 孩子為什麼要參加研學旅行?如何選擇研學旅行機構和產品?
    不少家長都有這樣的疑惑:究竟研學旅行與親子旅遊有啥區別孩子為什麼要參加研學旅行如何為孩子選擇合適的研學旅行……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研學旅行由古代遊學、近代修學旅行逐步發展而來。2013年,國務院正式提出研學旅行的概念。2017年5月1日施行的國家旅遊局《研學旅行服務規範》中對研學旅行的定義如下:研學旅行是以中小學生為主體對象,以集體旅行生活為載體,以提升學生素質為教學目的,依託旅遊吸引物等社會資源,進行體驗式教育和研究性學習的一種教育旅遊活動。
  • 研學旅行,讓孩子的小夢想走向大舞臺
    而孩子在研學旅行中的經歷,恰好為孩子提供了豐富感官刺激的環境。孩子們在活動中的所見所聞、來到與之前完全不同的生活環境,見到各種各樣的人,這些都會對孩子大腦培養產生積極的效果。在研學旅行中,學生能夠實現快樂學習,走出應試教育的緊張,激發他們的創造力、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2.研學旅行是一幅唯美的遊歷畫卷遊與學一直緊密結合在一起。
  • 研學旅行的意義遠比你想像的更加重要
    研學旅行樹立學、思、遊相互促進的觀念,走出從學校到學校、從課堂到課堂的封閉圈,不斷第拓展教育的邊界,引領學生走出學校的教室,走向更為廣闊的天地,在真實的情境之中體驗、合作、探究,真正形成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 中小學研學旅行活動案例:看國洲文化怎麼做成都研學旅行活動?
    以前書本是學生的世界,自教育部將研學旅行提上日程之後,提高青少年的綜合素質一直以來都是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話題,成都研學旅行機構國洲文化負責人表示,傳統的教育方式也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的需求。
  • 博大樂航:首推研學導師培訓認證,提升研學旅行教育價值
    近年來,在素質教育改革的呼聲中,各省市大力推行研學旅行這種教育形式,提倡學生通過集體出行、集中食宿的方生走出課堂、走出校園,在體驗和實踐中認識自我、認識社會、認識自然,從而學習更豐富的知識、全面培養綜合能力。
  • 承德牽手博大未名樂航教育集團開展研學旅行
    依託本地優勢資源,探索研學旅行,在中小學生中開展體驗教育,將承德市打造成全國體驗教育的天堂,這是博大未名樂航教育集團在1月21日承德市召開的「全國體驗教育峰會暨體驗教育成果轉化會」上的戰略提法,計劃將其在秦皇島市開展體驗教育取得的豐碩成果逐步在承德市轉化落地,未來將建設多個中小學生體驗式素質教育課程基地和配套的課程體系,為承德市中小學生提供優質的體驗式素質教育服務。
  • 研學旅行任重道遠,博大樂航砥礪前行——專訪北京大學姜玉祥教授
    研學旅行,是由學校根據區域特色、學生年齡特點和各學科教學內容需要,組織學生通過集體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園,在與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視野、豐富知識,加深與自然和文化的親近感,增加對集體生活方式和社會公共道德的體驗。提升中小學生的自理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 智慧研學能給孩子的研學旅行帶來什麼?
    近年來研學旅行的發展非常迅速,但是研學旅行也同樣受到各種各樣的困擾,其中就是文化如何能更好地和研學旅行進行深度融合,怎樣才能做好研學旅行的監控管理等等。為了能更好地發展豐富研學旅行內容,因此就有研學旅行相關的專家們提出了「智慧研學旅行」的方法,那麼什麼是 「智慧研學旅行」,它對研學旅行有什麼深刻的影響呢?什麼是智慧研學?
  • 韶關將是研學旅行熱點城市 研學旅行應防「重遊輕學」
    廣東省教育廳等12部門聯合在2018年10月8日印發《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實施意見》。意見規定,廣東每位中小學生在每個學段將參加有效的研學旅行,研學旅行不得開展以營利為目的的經營性創收。未來,韶關也將集合自身的資源優勢打造一批研學旅行精品線路,韶關擁有豐富的研學資源,應儘快探索建立政府、學校、社會、家庭共同承擔的多元化經費籌措機制。
  • 「中歐研學」研學旅行納入中小學必修課程,關於研學旅行五大問題
    ,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獲得有積極意義的價值體驗;初中階段,積極參加班團隊活動、場館體驗、紅色之旅等,親歷社會實踐,加深有積極意義的價值體驗;高中階段,通過自覺參加班團活動、走訪模範人物、研學旅行、職業體驗活動,組織社團活動,深化社會規則體驗、國家認同、文化自信,初步體悟個人成長與職業世界、社會進步、國家發展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關係。
  • 出國研學旅行市場火熱 「教育旅遊」如何遊學兼得?
    ­  近年來,不少家長們選擇利用暑期讓孩子走出國門,開闊視野,增長知識,中國的海外研學旅行市場越發火熱。對於火爆的出國研學熱,專家表示,家長需理性選擇,準備充分,而業內人士則呼籲規範市場發展。­  研學火熱:家長心存憂慮 業內人士籲市場要規範­  伴隨著中小學生出國研學旅行火熱,不少家長願花出高價,為子女的教育打開國際視野。­  在北京工作的馮璐(化名)最近也有了這樣的打算,但看著自己才上5年級的孩子,她心理泛起嘀咕:「參團的學生萬一年齡段不分,課業水平不一,孩子跟著團裡的朋友學壞了,那就不好了。」
  • 打造研學旅行營地項目 最好的課堂在路上
    世紀明德是清華校友企業,新三板創新層掛牌企業(證券代碼:839264),此次為紅色聖地——韶山打造研學旅行營地項目,為紅色聖地的教育培養體系注入新的血液,既是世紀明德實力的展現,又是世紀明德「讓每個學生都參加研學旅行」的願景實踐,還是世紀明德」最好的課堂在路上「的核心價值體現。
  • 河北承德牽手博大未名樂航教育集團開展研學旅行
    依託本地優勢資源探索在中小學生中開展研學旅行,嘗試性將承德市打造成全國體驗教育的天堂。這是博大未名樂航教育集團近日在承德市召開的全國體驗教育峰會暨體驗教育成果轉化會上勾畫的發展藍圖。
  • 蒙自市2020「研學逐夢前行 走出大山看世界」公益研學實踐活動圓滿完成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加強蒙自市鄉村學校少年兒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種子在他們心中生根發芽,從而引導他們自尊自信自立自強,養好良好品德,樹立高遠志向,蒙自市教體局、蒙自市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於2020年11月27日到29日舉辦了蒙自市2020「研學逐夢前行,走出大山看世界」公益研學實踐活動。
  • 論研學旅行中可能會遇到的四大問題?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們已經摩拳擦掌的準備給自家孩子報各種補習班,生怕自家孩子落人一步。對此,我想說,何不趁此機會帶孩子出去來看一看外面的世界。「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在今天以「研學旅行」的形式煥發了新的時代色彩,成為開展素質教育的新方式。但是,哲學上說事物的發展總是曲折向上的,研學旅行也不例外,在其發展過程中總是伴隨著各種問題的產生。
  • 研學旅行對中小學生有什麼好處?
    研學旅行對孩子的成長成才有著很大的好處,有條件的家庭一定要讓孩子多參加研學教育。研學旅行使孩子以集體生活的形式,去開闊眼界、增長見識、探討學習;集體生活培養出來的團隊觀念和整體意識,是孩子「長大成人」的重要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