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質,詩人,教育學者,生命化教育的倡導者,長期致力於基礎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理論研究與探索。出版的主要著作有:詩集《引向黑暗之門》,教育作品《張文質教育文集》、《唇舌的授權》、《保衛童年——基於生命化教育的人文對話》(與林少敏合著)、《生命化教育的責任與夢想》、《教育的十字路口》、《這一代教師的精神面相》、《書如何拯救生活》等。
今天,小編為喜愛張文質的朋友精心挑選了TA的3部高分作品,來看看都是哪些呢?
1.《教育是慢的藝術》
豆瓣評分:7.3
作品簡介:《教育是慢的藝術:張文質教育講演錄》是張文質先生的教育講演錄,收錄了他9篇演講稿,並在附錄中,收錄了他的50則教育短句,16首無題詩和4首短詩。「教育是慢的藝術」,張文質先生說出了真相,說出了真理。這應該是個常識,問題是,在這個急功近利的環境,「慢的藝術」真的正在消退,正在消失,已經成為一件高不可攀的奢侈品,甚至,你會想,不是我們不願「慢」,而是我們不能「慢」! 這是張文質先生的教育理論。
書友點評:在中國的教育界,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人:一類人負責讀書和寫作,但絕不進課堂教學 一類人負責在課堂裡教書,但很少讀書和寫作。
2.《孩子是父母最大的事業》
豆瓣評分:7.3
作品簡介:你要是沒給孩子一個好的出身,那你需要給他一所好的學校;如果沒有一個好的學校,他就需要一個好的老師;如果沒有一個好的老師,你就一定要培養他特別好的上進心。如果教育孩子失敗了,你就是有再大的權、賺再多的錢都沒用。你一輩子累積的好名聲,孩子也可能在一件事情上就讓你顏面掃地。作為父母,你對孩子的任何幫助、關懷、成全。同時也是對自己的幫助、關懷和成全。
書友點評:1.看起來像有很多乾貨 道理 但不清楚這些道理是否有相關研究或統計支持 2.看起來有很多故事。但不清楚故事是代表還是個例,且不少看起來像是自己編造的 3.道理比較多,但沒有可行的較為系統的方案。因為孩子長期形成的一些習慣或問題,不是突然某個點的說教糾正下就能變好的。
3.《中國最佳教育隨筆(第1輯)》
豆瓣評分:7.1
作品簡介:《中國最佳教育隨筆(第1輯)》輯錄了近期特別是2005年度,各種媒體上刊出的最值得教師,尤其是中小學教師閱讀的各類教育隨筆。當你打開書頁,你就辨認了一種聲音:沉靜、悠遠、憂傷、熱烈、迷惘、激動,你期待又熟悉,或許就是你自己的聲音,隨每次閱讀而來的震顫,和幾乎屬於肉體的情感。
書友點評:摩羅的《我是農民的兒子》和劉海峰的《為被妖魔化百年的科舉制度平反昭雪》值得一讀。其它的模式化,無非是去國外走了一遭,或報紙上和電視上看到一個關於國外教育的小故事,就感動得屁滾尿流,回過頭來大罵中國教育,僅此而已。這樣的教育專家也太好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