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發生2020年第2號洪水 今年共發生21次編號洪水 超過歷史記錄...

2020-12-24 環球網

本文轉自【中國水利】;

9月22日,按照國家防總副總指揮、水利部部長鄂竟平要求,水利部副部長葉建春主持召開會商會,分析研判松花江洪水和西南地區雨情水情汛情,安排部署各項防禦措施。

9月22日13時5分,受降雨及上遊來水影響,松花江上遊幹流哈爾濱水文站水位漲至警戒水位(118.30米),依據水利部《全國主要江河洪水編號規定》,編號為「松花江2020年第2號洪水」。

會商分析,今年以來,全國平均降水量616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13%,為1961年以來第二多;全國共有833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較常年同期偏多80%,其中267條河流超保,77條河流超歷史。長江、黃河、淮河、珠江、松遼、太湖等六大流域共發生21次編號洪水,為1998年有統計以來最多,較常年偏多1.6倍。

截至22日14時,嫩江江橋至大賚江段,松花江肇源至通河及富錦以下江段維持超警,其中松花江肇源江段超保0.38米。預計,嫩江、松花江等江河超警超保江段將於10月上中旬前後退至警戒以下。

預計未來3天,西南南部、江南中部西部、華南北部及湖北、山西北部等地將有中到大雨,其中廣西西北部、貴州南部、雲南東部、四川南部等地局部將有暴雨。受降雨影響,雲南金沙江、元江,貴州都柳江,廣西紅水河和右江等河流將出現漲水過程,暴雨區內部分中小河流可能發生超警洪水。

會商強調,目前已進入後汛期,要發揚連續作戰的優良作風,毫不鬆懈抓實抓細各項防禦工作,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

一是紮實做好東北地區堤防巡查防守。東北地區嫩江、松花江、黑龍江等主要江河水位仍然超警或超保,要針對漲水期和退水期特點,進一步加強堤防巡查防守,強化督導檢查,確保安全。

二是切實做好南方強降雨應對工作。貴州、雲南、廣西等西南地區前期持續降雨,近日還有降雨過程,洪水災害風險較高。要毫不鬆懈落實中小河流洪水、山洪災害防禦及小型水庫安全度汛措施。

三是科學穩妥做好蓄水工作。要在確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滾動分析來水情況,科學制定水庫蓄水方案,有序做好三峽、丹江口等重點水庫蓄水工作。

水利部維持水旱災害防禦Ⅳ級應急響應,仍有2個工作組在黑龍江省協助指導地方開展洪水防禦工作。

來源|水利部水旱災害防禦司

相關焦點

  • 松花江流域現1998年來最大洪水 多地情況匯總
    【樺甸市】  松花江南源樺甸市砬子鎮出現了特大山洪災害,現在14人死亡,轉移10690人。昨天的早晨,樺甸市紅石砬子鎮,紅石社區碭沙居民小區附近,加吉河河水瞬間暴漲,水勢兇猛,洪水超過堤防頂部兩米,發生了超標準的洪水。
  • 梅雨變暴雨 長江中下遊或發生區域性較大洪水
    「七下八上」的主汛期會不會發生類似1998年那樣的大洪水?記者就此採訪了權威部門和專家。  15輪強降雨密集「轟炸」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這是古人對江南梅雨時節的生動描述。然而,今年的梅雨「脾氣」古怪,下起雨來不是「淅淅瀝瀝」,而是異常「兇猛」。  據統計,入汛以來,南方地區共發生了15次強降水過程。
  • 2018年長江第2號洪水正在上遊形成 洪峰流量將大於1號洪水
    新華社武漢7月12日電(記者 黃豔)受新一輪強降雨影響,長江上遊大渡河、岷江、沱江、嘉陵江等流域出現較大洪水,特別是嘉陵江上遊多站發生超警戒、超保證或超歷史洪水,今年長江第2號洪水正在長江上遊形成,洪峰流量將大於此前1號洪水。
  • 長江第2號洪水平穩通過三峽大壩
    19日20時,三峽水庫入庫流量4.6萬立方米/秒,較本輪洪水的峰值6.1萬立方米/秒下降了1.5萬立方米/秒。「長江2020年第2號洪水」平穩通過三峽大壩。資料圖 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 攝受長江上遊及三峽區間來水明顯增加影響,17日10時三峽水庫入庫流量漲至5萬立方米/秒,「長江2020年第2號洪水」形成。
  • 長江形成2020年第3號洪水 水利部細化實化應對措施
    7月26日14時,長江上遊三峽水庫入庫流量漲至50000立方米每秒,依據水利部《全國主要江河洪水編號規定》,此次洪水編號為長江2020年第3號洪水,長江中下遊幹流石首以下江段及兩湖超警0.58~2.04米;太湖平均水位4.62米,超警0.82米,周邊河網區有42站水位超警0.01~0.90米,其中10站水位超保0.02~0.30米;淮河上中遊幹流王家壩以下河段超警
  • 水利部:今年汛期全國大江大河幹流和重要圩垸堤防無一決口
    水利部:今年汛期全國大江大河幹流和重要圩垸堤防無一決口 2020-09-24 17:33:57  據介紹,今年我國發生了嚴重的洪澇災害,造成28個省份多處水利工程損毀。面對嚴重汛情,水利部聚焦防範超標洪水、水庫失事、山洪災害「三大風險」,精準預報、精細調度、科學防控,在汛情較常年明顯偏重的情況下,全國大江大河幹流和重要圩垸堤防無一決口,大中型和小(1)型水庫無一垮壩,工程險情顯著減少,最大程度降低了災害風險,有力保障了人民生命安全。
  • 2020全國遭遇洪災肆虐,多地受災嚴重,與98特大洪水比誰更嚴重?
    2020年是多災多難的一年,夏天沒有像以往一樣豔陽高照,反而全國多地發生了多日的強降雨天氣,很多地方發生了嚴重的洪水災害,甚至有些水域突破了98年的極值,那麼2020年的洪水相比於98年特大洪水,哪一個更加嚴重呢?
  • 大禹治理的洪水,和《聖經》中記錄的大洪水,是同一場洪水嗎?
    如果說大洪水只是發生在中華大地上遠古時期的孤立事件,那麼再加上《聖經.舊約》記載的諾亞建造大方舟的故事,足以讓大洪水事件成為信史。除此以外,世界其他的民族也有關於大洪水的記錄,但是都沒有上述兩件來的著名。
  • 長江水文上遊局VS長江5號洪水!
    長江上遊多流域多江段集中發生超保大洪水,重慶發生歷史罕見特大洪水。長江委水文上遊局防汛測報進入「戰時」狀態,全局大聯動,迎戰大洪巨浪。一起來感受上遊水文人與長江5號洪水拼搏較量的六天七夜!岷江高場水文站,沱江富順水文站,涪江小河壩水文站,嘉陵江北碚水文站,長江朱沱、寸灘水文站的幹部職工,晝夜堅守,眾志成城,全力以赴做好即將發生的入汛最大洪水測報工作。此時距長江第4號洪水通過寸灘水文站,僅僅兩天時間。更加兇猛的多路洪水,正疊加「重捲來襲」。
  • 說新詞|洪水編上號,有啥不一樣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陳晨 黃岱昕/文 李克/製圖  對於無足輕重的事物,我們常說叫「排不上號」。那麼能排上號的洪水,顯然不是一般的洪水。這種洪水被稱為編號洪水。它的出現,意味著江河的關鍵站點水位達到警戒水位或其他特定值,堤防有發生險情的可能,需要加強巡堤查險,做好洪水防禦相關工作。同時,編號洪水向社會發布,也可以提醒大家,哪些江河目前正處於洪水過程中,以提高公眾防範洪水風險的意識。  編號洪水的名字,由江河(湖泊)名稱、發生洪水年份和洪水序號三部分順序組成。當某條江河或者某個湖泊上形成了達到編號標準的洪水時,該洪水就會被編號。
  • 長江委專家解讀汛情:目前長江中下遊的洪水小於1998年
    新華社武漢7月20日消息,「長江2020年第2號洪水」正在演進發展。與「1號洪水」相比,這次上遊洪水來勢更猛,中下遊面臨的防汛形勢也更複雜。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20日召開新聞通氣會,就目前長江汛情和水旱災害防禦的焦點問題進行解析。
  • 洪水預報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洪水預報是怎麼實現準確率
    洪水預報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洪水預報是怎麼實現準確率  6月以來,我國南方地區暴雨洪水集中頻繁發生,部分地區洪澇災害嚴重。針對一場在途的洪水,儘早預判其過境的時間和峰值,對提早部署制定防禦方案無疑有著重要意義。
  • 今年會有大洪水嗎?水利部上午回應了
    我國全面進入汛期 148條河流發生超警洪水 據了解,當前,我國已全面進入汛期,共有148條河流發生超過警戒水位以上的洪水,珠江流域西江和北江均發生今年第1號洪水,局部地區發生了洪澇災害。 今年防汛抗旱聚焦「三大風險」 水利部副部長葉建春表示,今年要重點關注水旱災害防禦領域面臨的超標洪水、水庫失事、山洪災害「三大風險」。 針對超標洪水。
  • 長江委水文上遊局全力應對長江第3號洪水
    根據《全國主要江河洪水編號規定》,達到洪水編號標準。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水文局7月26日14時正式發布:「長江2020年第3號洪水」在長江上遊形成。 這是繼今年長江第1號洪水、第2號洪水,烏江第1號洪水之後,長江上遊出現的第4個編號洪水。
  • 每經11點丨水利部:全國433條河流發生超警洪水,33條河流發生超歷史...
    每經編輯:周宇翔1丨水利部:全國433條河流發生超警洪水 33條河流發生超歷史洪水水利部副部長葉建春13日在吹風會上介紹,6月以來,我國南方地區暴雨洪水集中頻繁發生,部分地區洪澇災害嚴重全國共有433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其中109條河流發生超保洪水,33條河流發生超歷史洪水;長江、黃河上遊、珠江流域西江和北江、太湖先後發生1號洪水。目前,長江幹流監利以下河段及洞庭湖、鄱陽湖和太湖水位仍處於超警狀態。其餘大江大河水勢平穩。
  • 南方多地日雨量破極值 長江現2016年第1號洪水
    中新網北京7月2日電  (張尼)近日,南方地區連續遭遇強降雨侵襲,多地日雨量突破歷史極值,長江也出現2016年第1號洪水。中央氣象臺已連續兩天拉響暴雨橙色預警,國家防總也將防汛應急響應提升至Ⅲ級,多部門正嚴陣以待,應對極端降雨天氣。
  • 洪水改變中國
    8月20日,長江2020年第5號洪水以高達75000立方米每秒的峰值流量進入三峽水庫,三峽水利樞紐遭遇自2003年建庫以來最大洪水。 縱觀中華民族發展歷程,洪水是個繞不開的話題。 歷史上有關水災的文字記載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當堯之時,天下猶未平,水逆行,泛濫於天下」「湯湯洪水方割,蕩蕩懷山襄陵,浩浩滔天」。 秦漢以後,史料漸豐,關於洪水的記載也更具體。據鄭功成《中國災情論》分析,從公元前206年到公元1949年的2155年間,史料記載中國發生的大水災有1092次,平均每兩年就有一次。
  • 今年的洪水為啥這麼猛?百年一遇的洪水真的很難遇嗎?_新知_澎湃...
    原創 小菌 趣科普6月11號,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水利部已經發出了預警,自六月初,我國共有148條河流已經超過了警戒水位線,今年可能要做好抗擊特大洪水的準備。但是今年很「魔幻」,2020年長江中下遊地區的「梅雨季節」要比以往時候來得更早一周。首先是我國南海地區的夏季風爆發得比較早,並且在六月上旬,西太平洋副高的位置就已經開始向北移動了,結果楊梅熟了,降雨也提前來了。同時,北方開啟了「空調模式」,持續不斷的冷空氣南下,造成了冷暖空氣在南方持續交匯的局面,致使強降雨頻繁且持續發生。
  • 長江2020年第3號洪水形成 梅雨期雖已結束,但防汛形勢依然嚴峻複雜
    長江2020年第3號洪水形成 梅雨期雖已結束,但防汛形勢依然嚴峻複雜時間:2020-07-27 13:07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長江2020年第3號洪水形成 梅雨期雖已結束,但防汛形勢依然嚴峻複雜 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水文局26日14時發布消息說,長江2020年第
  • 樂山大佛腳趾頭被洪水漫過 面對百年一遇洪水如何應對
    2020年8月18日,受持續特大暴雨影響,樂山大佛景區遭受洪澇災害,景區北門到八仙洞碼頭的水位已經沒過人腰部。在樂山大佛佛腳觀景平臺上,水已淹沒至大佛腳趾。據樂山大佛景區管委會消息,這是1949年來,樂山大佛首次被洪水淹至腳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