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臨江仙·送錢穆賦》中,蘇軾寫道:「人生如逆行,我也是行人。」人與人所知的一切生命,都生於天地,死於天地。
漂泊一生,欲寄山河日月。到最後你我都不過是匆匆忙忙走在路上的行人。
一路走來,我們遇到各種各樣的人和事。有的悲傷,有的快樂,有的悲傷。好壞之間,總有挫折。假如我們一味地去計較成敗得失,那人生還有什麼滋味?
人生在世,要活得快樂,活得瀟灑。再也不用為一些不足掛齒的小事,而讓自己原本成熟的心蒙上塵埃。在經歷了滄桑之後,飽嘗磨難,自然會明白。不需要煩惱,不需要爭鬥,不需要憤怒,更不需要強求。生活就是這樣一種狀態。
1.悲傷什麼
在《瓦爾登湖》一書中,作者寫道:「心平氣和的人可以在任何地方自得其樂。就像住在王宮一樣,懷著這樣一種樂觀主義的思想。」
人生在世不過三萬天,與其苦惱,負重前行,不如快樂,瀟灑地活下去。
知名小提琴演奏家歐爾·布裡出席了大型音樂會。他發現他手中的小提琴弦斷了。猶豫片刻之後,他又接著演奏,好像什麼事也沒發生過。這場演唱會也很成功。一直到謝幕時,觀眾才驚奇地發現,琴弦被斷了。
面臨大家的詢問,如何在當時的情況下保持鎮靜不慌張。奧爾·布裡回答說沒什麼,就是弄斷了琴弦,我還可以繼續彈別的曲子啊。似乎我們的生活總是充滿坎坷。又能做到十全十美。
Burry鎮定自若的態度向我們展示了一種從容樂觀的心態。不要為這些小事憂心忡忡,也是一個掌握命運的強者,應該有自信的風度。面臨人生的不如意,我們不更應該積極調整心態。心底有陽光,笑對人生風雨。
事情要樂觀才能遠離憂愁,遠離憂愁才能解決問題。解題才能擁有快樂的生活。能解決的不必憂愁,解決不了的憂愁也不必舉杯消愁,憂愁就會更多,所以憂愁只是增加了憂愁而已。
不管是什麼樣的環境,遇到什麼樣的挫折。寧可心平氣和地發牢騷,也不願一味抱怨。調伏自己,我們的迷惘與惆悵,就是一顆在沉思常識中擁有更廣闊視野和胸懷的種子。
胸中抱物,奔向下一個風景旅程。做起來還是很快樂的。首要。
第二,爭論什麼
《老子》云:「夫有不爭者,天下莫能爭。
人生中,只有不與人爭搶的人,才有可能與人爭搶。人們都想去爭鬥,這是因為他們的力量不夠。一個真正的強者是不會爭什麼的。它們只能選擇退縮,而不能積聚力量。最後一切都將水到渠成。
清末四大名臣之一,號稱「無盡居士」的張之洞,就是在他當官的幾十年間。永遠堅守自己的「三不爭」原則。
不與俗人爭利。
不與士大夫爭名
不與無畏之人爭閒氣
凡有志向、有才幹的人,決不會庸俗之輩,去計較那些無謂的虛名。若能俯視天地,心寬如海,便能容納一切。怎樣才能爭得區域內一些蠅頭小利呢?
不爭也就是心存高遠,堅持不懈,不為外界所動。
無論對愛情,還是對文學,中國女作家楊絳都是如此。又或對待社會的態度,以不爭二字為準繩。這是楊絳先生譯著中的一句話。
"我不跟誰爭,跟誰爭我都看不起."
這個說法很符合楊絳先生的性格。它總是像一朵開著不敗的白蓮。
不要和群花爭輝。這是因為他有一種不爭的哲理。在不平凡的年代才能過自己平凡的生活。總是以一顆不爭的心來對待這個煩瑣的世界。
早先的浮躁源於「爭」,褪去了繁華的攀比,丟掉了雜念,可以用更加堅韌,更加灑脫的心態面對人生。人生路漫漫,爭強好勝只是滄海一粟。與其念念不忘,不如放聲大笑。
與其爭名爭利,不如爭志。盡力使自己變得堅強,生活就會更輕鬆。
氣是什麼?
油炸詩篇《莫生氣》中有一段話說得好:「人生如戲,今世有緣才相聚。和一個人相處不容易,每個人都應該珍惜。世界上萬般皆有,哪能一件事如我意,為小事發脾氣,想起又何必。
此詩是一首打油詩,常在生活中提起。但很少有人能夠真正做到不為煩瑣而生氣。
對生活瑣事大發雷霆的人不過是個傻瓜罷了。要注意的是,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理性地處理問題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
莊子曾說過這樣一個故事:從前有個叫士成綺的人。由於自以為是博學,他經常在平常的日子裡聽到人們吹噓老子有非凡的智慧。所以他就親自去拜訪老子。
走了很長一段路,到了老子家,看見的卻是一片混亂。他憤怒的嘲諷大家都說,聰明人才是聖人。可是我走了這麼遠的路,到這裡來看你卻看見這個地方就像老鼠洞一樣。
當聽到這個消息時,老子無動於衷。
士成綺說完這話,就逕自走了。士成綺回去想了想,覺得自己做的不對。次日回來向老子道個歉。
老子只是輕聲說。有一個「聖人」這個稱號,我早就把他當成一隻破鞋丟掉了。內心的大道不管你罵我是牛、馬或老鼠,這有什麼關係?還是我自己啊
由於這一傳說還流傳著一個成語「呼牛呼馬」。
所言即是面對他人的辱罵,亦或讚美,不必計較,更不必發怒。若只是因為別人的非也而生氣,豈不是太不值得?
生活中經常有挫折,沒有經歷也就不會成長。傲慢無理的人是常有的,沒有遇見也不懂得人生的真諦。
在《格言聯璧》中曾經說過:「容一反一」,一個人的氣度往往要經過一番磨練才能達到。在和人的衝突中,不如讓人活著本來就很難,何必為小事而煩惱呢?
人們常說,生氣就是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想想看,由於別人的影響而禁錮了自己的內心是多麼的不值得。
人一生,草一春。人人擁有的只是短暫的一生。讓自己快活瀟灑一點好嗎?
第四,求什麼
常言道,命裡有時辰,命裡無時莫強求。人生在世忙碌,到底在追求什麼呢?
「良田千頃不過一日三餐,萬戶只睡三榻」,《增廣賢文》雲。
人的一生都在追尋著一些虛無縹緲的東西。好象抱著他們一樣,生活才算沒有虛度。正因如此,人們才會不顧一切地去追求,甚至賭上自己的健康。
但在追尋中,我們往往忘記了。生活的真實價值不再擁有那麼多財富。這取決於身體的健康和心靈的充實。人生在世本不難,難的是填不滿欲,苦的是人生不知知足的需要。
「我的理想很簡單,」周潤發說。就像一個快樂的普通人一樣。
由一文不名的窮苦人一路拼到身價過億的巨富。面對生活的起起伏伏,他卻表現得非常透徹。他非常清楚,一切不會帶來死亡也不會帶來死亡的東西都是屬於身外之物的,並不需要介懷。
面對鮮花和掌聲,周潤發依然清醒。了解什麼東西不能被保留下來。既然不能保留,那就嘗試簡單的生活吧。
人的靈魂本應潔淨、新奇,但總會在無意中落入世俗的染缸。附於各種欲望之上只需卸下這些莫須有的東西。生活就是可以輕鬆自由地奔向遠方。
滿足於天地萬物。貪得無厭,貪生怕死。
俗話說知足常樂,只要心滿意足就行。不要追求沒有味道的東西。生活也就會少些煩惱。
生命的一生,不分貧富,不分喜怒哀樂,都是一天一餐。
為什麼不珍惜現在和身邊的人,不爭不搶不怨天尤人呢?快樂地漫步人生。
這樣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