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BI,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2020-12-11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過去幾十年,BI經歷了從工具到「決策大腦」的角色轉變,而未來一定是向「智能決策大腦」轉型,也就是「AI+BI」。未來5年,BI不會只停留在對歷史數據的多維統計。

當很多人還不知道BI(商業智能)是什麼的時候,其實就已經做過BI整條鏈路裡的相關工作。

BI具體做什麼?

通俗點理解,就是從數據接入、數據準備、數據分析、數據可視化到數據分發應用的一系列動作。

而這些動作都只是過程,真正的目的是通過最終得出的數據結果發現問題,來改善業務決策。

以網際網路教育平臺為例,每個企業都會配備類似銷售支持或者運營類型的崗位,去統計分析網站和APP的註冊、活躍、首次付費、再次付費、VIP、沉默、流失等數據。

將各個平臺產生的數據導出整合到一份Excel的過程就可理解為數據接入,而將這些數據進行去重、清晰的過程可以理解為簡單的數據準備,通過函數計算每個漏鬥的轉化率可理解為數據分析,將數據分析的結果用可視化化圖表展現稱之為數據可視化,而將可視化圖表截圖到PPT中進行匯報又可看作是數據分發應用

那麼問題來了,數據接入是不是一定要做重複的導出導入工作?數據源來自多個系統又結構不一該如何融合?領導看數據除了PPT還有什麼?設想一下,當你精心準備了一周的銷售數據報告,而老闆突然問起某個數據異常的原因時,你難道又要會後重新做一份針對這個異常數據分析的報告嗎?要多長時間,老闆等得及嗎?

當企業的數據量越來越大,要求的數據分析維度越來深越來越細,甚至對實時性和交互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這時,很多人工報表無法解決的事情,BI可以解決。BI的價值不是告訴你學員的轉化漏鬥是多少,而是告訴你為什麼是這個數字,從哪裡可以改進。

BI從工具到「決策大腦」的演進史

BI(商業智能)的概念在1996年最早由Gartner Group提出,而事實上IBM的研究員Hans Peter Luhn早在1958年就用到了這一概念。他將「智能」定義為「對事物相互關係的一種理解能力,並依靠這種能力去指導決策,以達到預期的目標。」

追究到應用層面,BI其實也經歷了四個發展階段:

Excel報表:在這個階段催生了一個職業群體就是「表哥表妹」,他們每天都要從公司不同的ERP、CRM、財務系統中導出大量數據,再將多個表格用vlookup和sumif進行關聯計算,最後通過把可視化圖表截圖放到PPT裡進行日報和周報匯報。而至於領導到底會不會看,他們也不關心,因為無力關心。報表系統:也是傳統報表的升級版,可以直接對接某個業務系統的數據源,對於數據的響應速度比Excel明顯提升,已經可以支持權限管理等,但還是偏向於數據匯報,很難輔助決策。傳統BI:首先可以對接多個系統的數據源,將所有數據整合到一個平臺中進行全局分析。其次就是支持實時數據展示,分析維度和深度也遠遠強於報表系統,支持下鑽、聯動等數據交互。最後在數據承載量和反應速度上具有明顯優勢,不僅是匯報工具,更能夠輔助決策。智能BI:和傳統BI一樣都是支撐決策,但是用戶使用層面強調低代碼(或零代碼)開發、無縫對接、靈活部署。比如,用Smart ETL託拉拽就可以做分析看板,無需重新建模,賦能普通業務人員做數據分析的能力,讓數據員有更多時間可以專注如何將分析與業務結合。並且,還可以藉助AI算法的能力構建基於未來的分析模型,比如銷售預測、智能排課等。而從扮演的角色來看,BI的發展可以理解為從數據分析工具到深入場景的「決策大腦」的演進。最開始企業只是想通過其提高做數據分析這項工作的效率,而到後面,更多企業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做決策的效率和科學性,以結果為導向。

當四種產品共存時,企業該如何選擇

從Excel到現在前沿的智能BI,BI的演進一直是跟著市場需求而變。當然,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技術的發展也給BI的發展創造了更多可能。整個商業社會的發展是向前的。但是每個時期、每個行業都有發展程度不同的企業,這也是為什麼BI演進如此進步,而這幾類數據分析產品依然可以共存的原因。

目前,在選擇時受爭議較多的是報表系統、傳統BI和智能BI。數據分析軟體的選擇首先要明確企業想要引入相關系統的目的是什麼。如果企業的數據量一般,數據分析也只是為了給各部門呈現最終的結果報告不需要幫助各級決策層做決策,那麼,報表系統就可以滿足基本需求。但同時你也要考慮,當企業數據量越來越大,當發現競爭對手的市場反應速度已經領先自己很多時,我們是不是還要去選擇BI,那現在有沒有必要一步到位。

自然,如果是賦能決策,已經受夠了之前想看的數據永遠要延遲一周,想知道的原因總是在會議上找不到答案,或者企業本身就有超前的數據意識,當然是選擇BI。更進一步,如果是希望簡化BI的對接流程和開發量,減輕數據分析員日常高代碼、高重複的工作量,我們會更推薦智能BI。

而智能BI也可以理解為「AI+BI」,代表了BI在未來5年的發展趨勢,也是諸多行業龍頭和數據分析服務商在共同探索的領域。做AI項目首先企業得有足夠多的數據基礎,非常清晰的項目目標,並且有中長期的規劃,我們才建議去實施。其次一定要選擇一家具有AI基因的大數據分析公司。

BI在各行各業的應用場景

伴隨著信息化建設的推進,每個企業都積累了海量數據基礎,而對於企業來說卻是把雙刃劍。數據量越多,能夠獲取的數據價值就越大,但是,如果沒有強大的數據分析能力,海量數據也會成為企業高效決策的障礙。在這種情況下,BI自然成為大數據時代企業提高自己競爭力的核武器。

社交電商代表小紅書的大數據負責人曾經說過:增長太快也是一種煩惱,在階段性近似指數級增長曲線下,意味著大數據運營部門將面臨更多的挑戰,只有擁有60倍的數據能力,才能支撐2倍的用戶量、30倍的數據量增長。

BI在每個領域都有自己的數據分析場景。在消費零售領域,包含商品、門店、營銷、渠道、供應鏈、顧客關係、財務、人力資源等在內的業務場景。而在零售之外的網際網路+行業、製造業、電子商務、金融、醫療等行業也都有對應的分析場景。

網際網路教育:可以針對渠道轉化漏鬥的轉化率、不同課程的受歡迎程度、家長的反饋以及講師評分等進行分析。電子商務:打造也客戶價值為核心的用戶、營銷、商品、流量、倉儲、配送、客服等一體化分析場景。製造業:圍繞企業採購、生產、銷售、配送、庫存各場景進行分析。保險業:可以做賠償金和保險費用分析、客戶分析、風險分析、產品分析等。金融證券:可以針對理財產品、客戶收益、信貸管理、客戶流水等場景進行分析。醫藥行業:可以圍繞藥品運營、供應鏈、財務、市場營銷、電商渠道、生意等場景進行分析汽車市場:通過對車輛數據、道路數據、環境感知數據等海量信息的處理分析,汽車服務商對車主進行精細化的管理,提供一站式汽車服務方案。企業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找準切入點,循序漸進去構建一體化的智能數據分析指標體系。

BI未來會有哪些新的發展趨勢

過去幾十年,BI經歷了從工具到「決策大腦」的角色轉變,而未來一定是向「智能決策大腦」轉型,也就是「AI+BI」。未來5年,BI不會只停留在對歷史數據的多維統計。

通過與不斷普及的算法與算力融合,會實現更自動、更智能的數據探索、實時預警、未來預測、自動診斷以及行動建議。在使用體驗上,也一定會日趨「傻瓜」化,強調敏捷、易用與行業場景化,並且不斷接入整合更豐富、更細顆粒度的數據源,進一步延展數據驅動決策的應用場景。

未來每一個企業都需要構建一個基於數據的決策大腦,從BI切入、不斷AI化升級,看3年,做3個月,是一個理性可落地的路線圖。

本文由 @是個數據人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關於「13價肺炎疫苗」,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關於「13價肺炎疫苗」,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2020-11-07 21: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關於益生菌,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傳說中它對便秘、腹瀉、消化不良等都有好處,因此成了母嬰店的「萬能藥」。今天我們就再客觀地聊一聊,關於益生菌,你必須知道的事。真想提高孩子的免疫力,不如踏實做好這些日常小事——堅持母乳餵養、均衡飲食、多去大自然中運動、定時接種疫苗。
  • 關於電飯盒,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關於電飯盒,真的好用嗎?電飯盒能煮飯嗎?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 關於量子糾纏,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前段時間,唐藝昕產女的消息登上熱搜,從戀愛到結婚再到如今的三口之家,一路都是粉紅泡泡,她和張若筠的愛情活成了很多人夢想的樣子,就連初次相遇都像在演偶像劇。這邊唐藝昕在微博裡寫到:一年前的今天,一萬個不可能相遇的情況下相遇,一萬個各種的對你看不順眼,一萬個老死不相往來的決心,一萬個理由的否定。如今......你懂的,節日快樂,胖紙!那邊,張若筠的家裡也擺著他們當年的愛情信物——紅綠燈。
  • 關於澳白/南洋白珍珠,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了
    大家知道Akoya珍珠吧,粉粉的很好看,但實際上絕大多數Akoya珍珠層厚度還不到1mm,達到0.6mm都算不錯了,真的非常薄,日本Akoya表面光澤主要是後期超聲波拋光技術很強。「 Akoya 」不是說Akoya不好,它好看不貴+尺寸合適,所以自有市場,我也很喜歡!
  • 關於海關查驗,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對於人工審單布控,就要好好說道說道了,其實大部分情況下,企業出口被人工布控,都是不應該的,不是海關想查你,而是你給海關申報的信息不得不讓海關查你。舉個例子,報關時,關於商品除了提供價格數量還有編碼之外,申報要素也要一併提供,但是很多企業的具體制單人員不懂,所以不提供,讓報關行幫著整理,你不懂那報關行就更不懂了,總之最後提交的信息那叫一個亂啊,經常犯常識性錯誤。
  • 關於電子公章,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關於電子公章,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Q:電子公章列印後有效嗎?A:電子公章如果是採用可靠的電子籤名則是合法有效的,並且我們採用電子公章的目的在於實現線上用章操作,滿足無紙化辦公的需求。如果將印章圖片列印出來,不僅違背了其初衷,同時列印出來的圖片也無法判斷是否遭到篡改,因此,並不具備法律效力。Q:電子公章如何使用?
  • 關於法語聽力,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如果你不認識「cinéphile,電影愛好者」,說什麼技巧都沒用。當然,這裡可能會有同學說,那我可以根據單詞的發音來進行拼寫啊。如果你的發音規則學得還不錯,並且對這個單詞有一點模糊的印象,那麼有可能答對。而如果不是這樣,那只能說「祝你好運。」很多同學都反應,法國人語速快,還沒等反應過來是哪個單詞,就跳到下一句了。
  • 關於GMAT OG2018 你想知道的這裡都有
    【MBA中國網訊】《2018GMAT官方指南》系列新鮮出爐,為你的備考之路增添助力,以下是關於《2018GMAT官方指南》的細節Q&A,你想知道的答案都在這裡:
  • 關於宮縮,這裡有你想知道的一切
    關於宮縮,這裡有你想知道的一切 如果懷孕了,你可能會想了解宮縮。畢竟它是生產的重要過程,對很多女性來說,也是生產中最令人恐懼的事情之一。關於宮縮,你可能有一百個問題想要問。
  • 關於艾瑞·卡爾,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這些問題涵蓋他的藝術靈感、創作技法、人生經歷,還有一些關於書的細節的問題,比如「為什麼在《好餓的毛毛蟲》裡毛毛蟲是從一個繭裡鑽出來,而不是蝶蛹?」Q:你的創作是怎麼開始的?是先有圖畫,還是先有故事? A:創作始於靈感,它來自於一個人的想像力,就像火花一樣閃過。它可能來自你的父母、老師、感受、環境、經歷、夢境、喜歡和不喜歡的東西,你看到、聽到甚至期待發生的事情……所有這些都可以進入你的故事。
  • 關於脫毛,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⑤ 某些不可描述的部位不用我說你們都懂的,科科果然大家都想一勞永逸地擺脫「獼猴桃女孩」的苦惱,蛻變成吹彈可破的「光滑」皮膚呢。我們的毛髮其實是呈圓錐狀生長的底部粗,頂端最細,當你把毛刮掉新長出來的毛是原來靠近底部的,你就會覺得變粗了...但其實粗度和以前一樣的,只是因為頂端被刮掉產生的錯覺,不信的小仙女可以過段時間再看,會發現和以前,就差一個尖尖的頭!脫毛會不會引起發炎,影響排汗?
  • 「關於OPT:你想知道的一切都在這裡」
    所以,對於無論是想在美國增加一段寶貴的實習經歷為回國找工作做更好的準備,還是想繼續留在美國工作/移民的留學生來說,申請OPT是萬裡長城的第一步哦!基本上你會遇到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在OPT期間中途想更換工作或者辭職的同學們一定要注意,無論你換了幾份工作,中途沒有工作的時間加起來是不能超過90天的!超過時限的話會對你在美國的身份或者移民福利產生影響。所以如果已經使用了90天的失業時間的話,則必須在91天之前離開美國。
  • 關於城建,你想知道的這裡都有
    所有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快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這份城建招生辦的權威問答吧湯遜湖畔、不負年華執子之手、追夢同路熱烈歡迎廣大學子報考湖北城市建設職業技術學院我們在這裡等你
  • 關於舉例這件事,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太多案例會不會影響其他的論述那今天我們就來一網打盡你關於案例的所有疑惑!它的重要性其實在現在的新傳考試中是不言而喻的,簡而言之就是沒有案例的論述就像一盤散沙.案例的本質通過舉例論證來說明論點,要做到論點和論證邏輯緊密又有新意是很難的,那例子是讓我們答案出彩最快捷的方法。
  • 關於人生清單計劃 | 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1你可能想問的問題100件事都是免費參與的嗎?沒有限制,我們將根據你的所在地並且結合我們的活動進行協調,在你的所在地進行相應的活動開展,對於一些對地區限制比較高的活動(例如蹦極、摩天輪等等)我們將為你安排前往相應地區的行程。參與時間是什麼時候?在6月份到7月份,我們會陸續開展人生清單中的每項活動,對於體驗類的活動,我們將會結合參與者的時間進行協調。
  • 關於UC系列大學,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這裡被譽為美國商業金融、高科技產業、電影藝術等人才的搖籃。對吃講究的同學們,UCLA絕對會是你的夢校、除了食堂特別棒,洛杉磯地區生活十分便利,衣食住行全都很方便。不但有海底撈這樣大連鎖店,桂林米粉、羊肉串、麻辣燙這種中華美食在LA也是找得到的!
  • 關於頸椎病,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必看!與你息息相關!
    頸椎病是怎麼找上你的,不小心得了頸椎病怎麼辦呢?關於頸椎病你想知道的都在這篇文章裡~如果你也有頸椎方面的煩惱,一定要認真看完哦! 1、出現頸椎病的原因是什麼? ●慢性勞損:日常生活中不當的坐姿習慣、不適當的體育鍛鍊、不良的睡眠體位都可以會造成勁椎病;
  • 關於法考,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很多時候是學完後面,前面就懂了,多記一些案例和知識點就懂了,所以不懂的不要鑽研,學完倒回來看看,後面第二輪再來看看,基本就都懂了。4、不做題,很多人覺得沒怎麼學懂,就不做題,殊不知,做題才能幫你真正學懂,你哪裡不懂,老師會給你舉例子講,題目都是一個一個例子,你多做一些題目相當於多看了很多例子,自然這個知識點就懂了,所以做題能迅速理解,並且題目是針對考點直接的考察,是複習最有效率的事項,一定學完後立刻做題,加深理解,加深鞏固。
  • 關於動態規劃,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了
    FAANG編程面試中最難的問題通常都屬於這一類。你在面試的過程中也很可能會被要求解決這樣的問題,因此,了解這項技術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接下來,我將解釋什麼是動態規劃,給出一個解決動態規劃問題的秘訣,並且和大家一起分析幾個示例,以便你能夠更好地理解其應用場合和應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