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燙傷怎麼辦?醫生:保持冷靜 用這五步法處置

2020-12-18 哈密網警巡查執法

夏天是燙傷高發季節,由於天氣炎熱,人們著裝單薄,皮膚暴露面大,被燙傷的危險增大。尤其是兒童,好奇心強,活潑好動,自我保護能力差,更容易被燙傷。

「最多的時候,門診一天能接診到十幾例燙傷患者,其中不乏兒童。」汕頭市第二人民醫院燒傷整形科副主任許研然表示,入夏以來,燙傷就診患者明顯增多,絕大多數為熱液燙傷。近日,該院就收治了一個僅22個月大的幼童,其在玩耍時不小心打翻剛灌滿開水的茶壺,軀幹和大腿都被深二度燙傷,總燙傷面積達到身體面積的20%。

對此,許研然提醒,在孩童燙傷後家長首先要保持冷靜,並採用「衝、脫、泡、蓋、送」五步法處置,如此才不會對孩子造成二次傷害。

孩童燙傷後監護人切記冷靜

據介紹,汕頭市第二人民醫院外五科即燒傷整形科每年收治住院的中重度兒童燒傷、燙傷的病例接近200例,而門診治療的輕度兒童燙傷病例更多。僅5月中旬幾天時間內,該院就收治了7個嚴重燙傷的幼童,其中最大的4歲半,最小僅22個月,大都是因為打翻了暖壺、水杯或者熱湯造成。

通常,一旦幼子被燙傷,不少家長及監護人就會陷入兩個誤區:慌忙脫掉孩子的衣服;用不正確的「偏方」塗在傷口上。

醫生表示,孩童被燙傷後,很多家長的第一反應都是馬上脫掉孩子的衣服查看傷勢,這樣的做法本來無可厚非。但如果家長自身不夠冷靜,胡亂扯掉孩子的衣服,極易對燙傷表皮產生摩擦而加重對皮膚的損害,甚至將燙傷的表皮拉脫,造成較嚴重的二次傷害。

「除此之外,家長們應遠離燙傷偏方的誤區,像燒燙傷後立刻冰敷、塗抹醬油、醋、酒、牙膏等方法,不但不能減輕傷情,反而會繼續刺激創面,加重受傷程度,增加感染的機會,給醫生的診治增加困難。」許研然副主任說。

專家支招五步法處置燙傷

相反地,當幼子發生燒燙傷後,如果家長能立即正確處置傷口,就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減輕燒燙傷帶來的傷害。

若孩子不幸發生了燒燙傷,首先,家長應保持冷靜,按照「衝、脫、泡、蓋、送」五步法進行急救處理,以降低傷害程度。「衝」即是迅速以流動的自來水持續衝洗創面0.5到1小時,以降低皮膚表面餘熱損傷,時間越早越好。如果孩子哭鬧不能配合,可以連著衣服一起衝水冷卻。在充分泡溼冷卻後才小心除去兒童身上的衣物,必要時直接用剪刀剪開,並暫時保留粘住的部分,切勿直接撕扯,也避免傷口水泡被弄破。

許醫生強調,可以讓孩子繼續浸泡在冷水中30分鐘,既可減輕疼痛,也能穩定情緒。但如果燙傷面積過大、天氣太冷或年齡太小,則不必浸泡過久,以免體溫下降過度,或延誤治療時機。送醫之前,須使用乾淨或無菌的紗布或棉質布類覆蓋於傷口,並適當加以固定,減少外界的汙染和刺激,可保持創口的清潔、減輕疼痛。千萬切忌任意塗抹外用藥或民間偏方。

這時,除極小的燙傷可自行處理外,在進行上述步驟的同時,家長應撥打120急救電話或自行前往專業醫院治療。

醫生還提示,如果燒燙傷面積大,比較嚴重,用冷水處理可能會加重全身反應,此時應立即送醫院搶救。如果燒燙傷部位在顏面、頭頸部等特殊部位,即使傷處面積不大,也可能會出現併發症,這時除用冷水緊急處理外,為防止發生休克,可以給傷者喝些淡鹽水,補充血容量,減輕休克程度。

減少傷害應從預防做起

許研然從事燒傷整形醫學二十餘年,見過許多臨床案例,每年都有小孩被意外燙傷、燒傷,由於整形費用較高,不少家庭負擔不起,或家長未予足夠的重視、採用偏方治療,由於未能規範治療,久而久之孩子身上的疤痕形成疤痕痙攣,甚至造成畸形。他表示,防止燙傷傷害,要從預防做起。

「尤其是3歲以內的兒童缺乏自我保護意識,正是燙傷高發的年齡段,家長要注意看管好孩子,遠離生活中的危險物品。各位家長一定要加強安全方面的知識學習,儘可能為孩子們創造一個安全的生活環境。同時應注重提高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告知其可能有隱患的物品,減少傷害事故的發生。」許研然說。(宋芾 鄭瑞年)

來源: 南方日報

相關焦點

  • 孩子被燙傷燒傷,家長要保持冷靜,牢記這7個正確處理方法
    燒傷和燙傷是孩子最容易受到的意外傷害,每年都會有很多孩子受到燒傷和燙傷的侵害,受非常大的罪。孩子之所以會受到燙傷和燒傷,很大原因是因為家長的看護不力導致的。當出現這種傷害的時候,家長一定要保持冷靜,不要慌亂,要有條不紊的做好最正確的處理,這樣才能減輕孩子受到的傷害。孩子燒傷和燙傷家長應該如何處理,是每一位家長都需要了解的事,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孩子暑假燙傷 家庭處置「衝脫泡蓋送」五步走
    記者從市一醫院、市燒傷醫院得知,每年暑假都是燙傷多發期,最近,因燙傷入院的孩子已經多了起來。最近一段時間隨著孩子暑期生活的開始,陸陸續續能接診到被開水燙傷的孩子,主要以學齡前兒童居多,燙傷部位多為四肢。這周四,就有個6歲的小男孩,被開水燙傷了小臂,好在不是很嚴重。雖說接到的燙傷病例嚴重的只是少數,但是醫生們覺得,還是有必要將燙傷的家庭處置分享給大家,以便家長們遇到情況處理不當。
  • 寶寶燙傷抹醬油不留疤?醫生提醒:這五步才是處理燙傷的正確方法
    正在家裡辦公的豆豆媽聽到叫聲,趕緊跑出來,抱過已經哭得上氣不接下氣的豆豆,對奶奶說:"媽,燙傷不能抹醬油,醬油不僅不能治療燙傷,塗到傷口上後還會影響醫生對傷情的診斷,而且醬油中還存在大量細菌,很容易加重感染。」
  • 兒童燙傷怎麼辦?兒童意外燙傷家庭處理寶典,家長要知道
    孩子小時候好奇心重,喜歡這碰碰那摸摸的,為此有寶寶的家庭都要把桌角等容易磕磕碰碰的地方裝上防撞矽膠,一些危險物品也要收起來。但調皮搗蛋的孩子防不勝防,一不小心把熱水瓶碰碎了、把熱湯撒了,最後燙傷的孩子哇哇哭,媽媽也緊張的手足無措,有關兒童燙傷,雖然家長們都不希望發生,但了解相關知識還是不能少。
  • 專業醫生親自示範,燒燙傷後的五步急救法,可以把損傷降到最低
    專業醫生親自示範,燒燙傷後的五步急救法,可以把損傷降到最低 2020-11-29
  • 我國每年近800萬兒童發生燒燙傷 公益活動填補預防教育空白
    這是10月9日下午天津市武清城上小學的孩子們和老師的一個對話。當貼有燙燙小怪獸感溫貼的玻璃杯內倒入熱水,黑色的燙燙小怪獸很快就變紅,孩子們在一片驚奇之中感知到了燒燙傷的危險。未來一年,這樣的「遠離燙燙小怪獸兒童課堂」將進入全國50所鄉村學校。
  • 夏季燙傷增加,醫生:燙傷後塗抹牙膏醬油「不科學」
    最近氣溫多變,家長們都知道要給孩子多喝水,保證孩子身體所需,但隨之也引發了一些意外事故的發生——燙傷。近日,西安市兒童醫院骨科/燒傷整形科的燙傷患兒數量明顯增加。孩子燙傷後第一時間來到西安市兒童醫院,住進了骨科/燒傷整形科,大夫及時對孩子燙傷部位做了處理。好在經過十多天的治療,孩子傷口恢復的不錯,現已出院,只是隱約還能看到一些燙傷留下的疤痕。那麼對於燙傷,家長應該怎樣正確處理?
  • 孩子燙傷後,什麼時間處理最妥善,冷靜的心態很重要
    近年來,兒童安全的話題越來越被重視。幼小的他們在自我保護和自我防範意識方面還未成熟。往往會有很多意外虎視眈眈的伺機而行。孩子們身邊比較常見的傷害當屬被燙傷了,面對痛哭不止的孩子很多家長都會如熱鍋上的螞蟻手足無措擔心不已。燙傷會有很多的不良後果,所以家長應該給予重視。比如說冬天的北方有取暖的暖氣,燒水時的壺身和高溫的蒸汽都是不易防範的危險。
  • 寶寶燒燙傷後怎麼辦?專家:抹牙膏、塗醬油、用冰敷都不對
    寶寶燒燙傷後怎麼辦? 兒童燒傷是一種常見的意外傷害,包括燙傷、觸電燒傷、熱壓傷、低溫燙傷和化學燒傷。
  • 孩子被燙傷後,只有兩分鐘最佳治療時間,你知道該怎麼辦嗎?
    導讀:孩子被燙傷後,只有兩分鐘最佳治療時間,你知道該怎麼辦嗎?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被燙傷後,只有兩分鐘最佳治療時間,你知道該怎麼辦嗎!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燒燙傷在兒童意外很常見,醫生告訴你怎么正確預防和處理
    燒燙傷的教育應該從小就給予灌輸,給予孩子看燒燙傷後的圖片和一些視頻,讓孩子在腦海中形成對燒燙傷所形成後果的深刻記憶,並給予告訴孩子哪些因素會引起燒燙傷,在我們日常中不僅是火災,暖氣、熱水袋、燒開的水、高溫的氣體、滾開的豆油、大米粥等都會引起孩子的燒燙傷。
  • 寶寶燙傷後,家中錯誤的處置是「雪上加霜」,要謹防低溫水燙傷!
    璇璇媽著急上火,趕緊把璇璇送到了醫院,醫生診斷是低溫II度燙傷後出現的感染症狀。璇璇媽不理解低溫燙傷是什麼意思,醫生表示:人的皮膚若直接接觸45度以上的物體達到一定時間後,就會出現慢性燙傷,倘若燙傷後處理不當的話,就會出現感染症狀。
  • 熱水袋不燙為何也會燙出水泡,孩子燙傷怎麼處理?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中國青少年兒童傷害現狀回顧報告》(2010~2015)數據顯示,超過一半的燒燙傷病例為1~4歲,家中是發生燒燙傷病例最常見的場所,其次是公共居住場所,學校與公共場所。那麼家中容易引起燒燙傷的東西有哪些呢?
  • 幼師沒測水溫,2歲孩子嚴重燙傷。醫生:孩子燙傷怎麼辦?很講究
    燙傷其實在小孩子當中是時有發生的,是一種很常見的兒童意外傷害,無論是在家庭還是在學校都容易出現。比較幸運的是燙傷一般都是非致命性的,但倖存下來的小患者往往都會出現各種不良的預後。在燙傷的時候,最怕碰到的就是感染和瘢痕增生這類併發症非常不容易減輕,而且還容易造成劇烈疼痛,這些後果都會導致孩子的肢體功能障礙,嚴重的時候會出現殘疾。
  • 男孩被100℃的水燙傷,媽媽的做法讓醫生點讚,可當時全家都反對
    每到夏季,醫院接到燙傷兒童會越來越多,因為身上的衣服越來越少,孩子們發生燙傷的概率就會大大增加,家長們一定不要放鬆警惕。 看到孩子這種情況,家裡所有人都說馬上送醫院,可孩子媽媽愣是用冷水幫孩子衝了半個小時,然後簡單處理才送去了醫院。醫生看到孩子的情況,也說媽媽的處理方法非常好,直誇孩子媽媽做得對。雖然寶寶簡單處理後,已經沒有什麼大事,可看著眼前受罪的孩子,媽媽還是非常難過。
  • 小女孩雙手伸進油鍋,奶奶教科書式處理保住孩子雙手,醫生都稱讚
    經過醫生的檢查,發現小女孩的手部燙傷非常嚴重,馬上便安排了手術治療。之後醫生在向奶奶詢問情況時,得知奶奶在第一時間就用冷水進行了衝洗還帶上一次性手套時,醫生都連連稱讚奶奶:「平時沒少看育兒科普吧,這簡直就是堪稱教科書式的處理方式。」得益於奶奶第一時間的冷靜處理,醫生告訴奶奶孩子的雙手算是保住了,也基本不會留下後遺症。
  • 「紹興市民健康課堂」燙傷了怎麼辦,趕緊來學習「燙傷知識小科普」
    「醫生,醫生,我孩子燙傷了,怎麼辦啊,怎麼辦,好大一塊紅的。」一位中年婦女抱著一個大約4,5歲左右的孩子直接大喊著衝進了急診,孩子的手臂被衣物覆蓋,周圍皮膚有發紅,孩子大哭著在說手臂痛。看到這個情景,我趕緊先對孩子進行緊急的燙傷處理。
  • 冬季兒童燒燙傷頻發,家長切莫大意!有寶寶在時,生活中的這些小事都要格外注意
    像小楊這樣的情況在武漢市第三醫院還有不少,據數據統計,兒童燒燙傷三分之二都是發生在家中還有就是冬季小孩洗澡,先放的熱水然後再用的冷水,這個之間小孩有可能不小心跌落入澡盆中,造成燙傷。」燒燙傷是兒童常見的意外傷害之一,具有可預防性。因此,針對兒童的燒傷預防與急救知識宣傳和推廣尤為重要。家長如果能夠掌握一些燒燙傷的急救知識,科學處理,切不可盲目使用所謂的「土方子」。
  • 燒燙傷後還在用牙膏嗎?真正有效的是這5步
    12歲以下兒童燒燙傷高發據有關數據顯示,0-12歲兒童燒燙傷佔燒傷比例的30%-50%,且主要是因為燒燙傷後牢記「五步急救法」民間治療燒燙傷的土方法有很多,甚至不少人現在還在使用,如塗抹牙膏、花生油、醬油以及雞蛋液等
  • 「衝脫泡蓋送」,兒童燒燙傷急救五字口訣
    上海新華醫院嬰幼兒和兒童,自我保護能力差,對事物又充滿好奇,常常會接觸熱水、熱飯、熱液、火焰等,無安全意識,稍有不慎極易造成各種意外傷害,其中以燒燙傷最為多見。燒燙傷的疼痛往往又令孩子嚎啕大哭,而這哭聲多數會使家長慌了神,手足無措,不知道該怎麼對燒燙傷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