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缺愛的孩子,父母該怎麼辦?

2020-08-20 聆聽達人

在中國,有很大一部分的孩子,選擇跟爺爺奶奶住在一起,他們的父母常年在外面打工,沒有時間陪伴他們,這種孩子跟父母的連接不深,內心普遍缺乏愛,缺乏能量的滋養,他們看起來要不內向膽小,要不就是很叛逆,他們不善於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和需求,通常用情緒去綁架身邊的人。

這種孩子在他人生的道路上,會遇到哪些問題?

第一

在適婚的年齡,碰到喜歡的人他不敢去表達,以至於錯過很多的機會。

第二

在工作上遇到困難不敢跟老闆溝通,以至於老闆對他產生誤會,影響他加工資和晉升的機會。

第三

結婚以後跟自己的伴侶不敢去表達內心的感受和需求,以至於誤會越來越深,影響夫妻的感情。

其實,內心缺乏能量的小朋友長大以後處理任何一種關係都會比較困難。

怎麼辦?

第一、多建立連接

通過聲音、眼神和肢體跟孩子創造多方面的連接,多打電話多傾聽,多用有愛的眼神關注他,多牽手多擁抱!

第二、勤加練習

當孩子有情緒的時候,引導他勇敢的表達出來,並說出自己的感受和需求,當他不會的時候父母要示範一次,並及時的給予肯定和鼓勵。

第三、父母本身要充滿能量,才能給予孩子能量。

當父母缺乏能量的時候怎麼辦?

關注我,我可以,給你答案!

相關焦點

  • 孩子假哭怎麼辦,父母的反應,會決定孩子是嬌慣或者缺愛
    導讀:孩子假哭怎麼辦,父母的反應,會決定孩子是嬌慣或者缺愛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假哭怎麼辦,父母的反應,會決定孩子是嬌慣或者缺愛!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缺愛,脾氣變壞:父母該如何愛孩子?
    孩子缺愛,脾氣變壞,我們該如何愛孩子呢?子不教,父母之過。既然我們把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上來,我們就要對孩子這一生負責任。愛孩子就要陪伴孩子,只有願意給孩子時間的父母,才是合格的父母。愛孩子就是要學會欣賞孩子身上的優點、長處和潛力,做到「優點不說不得了,缺點少說慢慢少」。愛的教育篇   孩子是禾苗,父母是土壤,父母好好學習,孩子才能天天向上。世界上最好的教育就是家庭教育。沒有教不會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教育孩子要與時俱進,不要用昨天的方法,來教育今天的孩子。
  • 《童年不缺愛》:被愛的孩子是幸運,會愛的父母是奇蹟
    心心媽在《童年不缺愛》裡用自身的真實經歷,從「看見」孩子、懂得孩子、建立聯結、有效溝通、情緒平和、家庭和諧等6方面,向父母展示了如何更好愛孩子,才能給孩子足夠的愛與安全感。作者心心媽,原名項目,家有兩個女兒。她是美國認證正面管教講師,科恩親授遊戲力育兒師,多個平臺閱讀量10萬+文章作者。
  • 你的孩子缺愛了嗎?這三種孩子缺愛最嚴重,尤其是第一種
    美國思想家愛默生曾說:孩子最終會成為什麼樣的人,主要取決於他從第一個教育者那裡所接受的愛的質量、陪伴和榜樣示範。孩子的第一個教育者,絕大多數情況下是父母,不論孩子出生在一個什麼樣的家庭,他們天生對父母會有所渴求,他們比世界上任何人都更需要父母的愛。
  • 慢慢的父母發現孩子天性涼薄,這該怎麼辦?
    、沉著與冷靜,看起來就像是一個小大人的樣子,更有的家長會發現自己的孩子是不是過分的「早熟」,沒有孩子的天真,反而有些看透世事的涼薄感,如果慢慢發現孩子天性涼薄怎麼辦?小孩子的思想很單純,很多事情的出發點就是能夠滿足自己的需求,達成自己想要的,但這些方面都無法得到滿足的時候,在渴望之下孩子就會主動去學習、思考,找到最好的解決方法,有時候由於缺愛,孩子們還會把自己封閉起來,以此來保護自己。
  • 孩子這些行為是缺愛的表現,父母卻自豪地以為是高情商,令人唏噓
    如果你家孩子有這4種表現,父母必須引起重視。要知道同齡孩子每天不是想著玩什麼玩具,就是想吃什麼糖果,很少有這麼懂事和討好人的。兒朋友小孩可能是因為上學前都被寄養在農村奶奶家的緣故,顯得特別早熟。然而,內心感到缺愛的孩子卻恰恰相反,他們就算有再喜歡的東西也不敢對父母說。而這類孩子,多出現在父母教育嚴格的家庭。現在孩子的競爭壓力很大,很多父母想要孩子從出生就贏在起跑線,因而他們對孩子的教育非常嚴肅,不會輕易誇獎和擁抱孩子,這就使得孩子對父母的有著超強的畏懼感,難以親近起來。
  • 家有兩個孩子時常發生哭鬧打架,父母該怎麼辦?
    不管孩子成長過程裡面,還是孩子成長到讀高中,都會犯錯,而很多時候的犯錯,父母作出批評或教育,甚至可能對孩子大發雷霆等過激的溝通方式,會給孩子造成很多心理或身體的傷害,這個時候父母有考慮怎麼調整面對孩子呢?
  • 孩子不愛學習,父母怎麼辦?大腦有「開關」!
    經常也有其他家長問類似的問題,他們問「孩子不愛閱讀怎麼辦」,也有家長說「孩子每次寫數學卷子就大哭」,還有家長說「孩子很討厭上學」……為什麼很多小朋友都不怎麼愛學習?所以為了避免更多的傷害,有些孩子就會下意識地逃避學習。即使不逃避,他們面對學習也是壓力重重的。面對孩子不愛學習,父母怎麼辦?三個大腦「開關」1、別亂批評!別打!
  • 這些行為明明是缺愛,父母卻沾沾自喜以為孩子是高情商...
    很多時候,大家認為孩子情商高,其實是「被迫懂事」,是缺愛的表現。記得曾經有一個話題很火,叫作「心疼那個懂事的孩子」。所以,千萬別再把孩子因為「缺愛」的表現當作「情商高」了,真的會耽誤了孩子。長期缺愛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 孩子有狐臭父母到底該怎麼辦?
    孩子有狐臭,父母怎麼辦?這個問題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因為狐臭一般都發生在青春期,而這個時候,他們往往還都是個孩子,所以需要我們的家長特別的注意這個問題,下來我們就來看看這個問題,看看孩子有狐臭,作為他們的父母應該怎麼辦?  孩子一直是家長們比較為們關心的,不管是從學習生活,還是各個方面.尤其是孩子的健康問題,都是家長不容忽視的。
  • 孩子這些行為本質是缺愛,父母卻自以為是高情商,實在可悲
    ,父母卻自以為高情商,實在可悲有一位寶媽在沾沾自喜地曬娃,一時之間引起了很多寶媽的羨慕,寶媽們紛紛誇孩子情商高,但事實是怎樣的呢?這位寶媽直言,自己家孩子今年3歲,一直都是她一個人帶,情商很高。孩子在家不哭不鬧,對親朋好友很有禮貌,會自己穿衣服、穿鞋,有時候還會幫媽媽做飯、拖地等。相信很多媽媽讀到這裡,想起自家不懂事的娃,已經非常羨慕了,這位媽媽怕是撿到寶了。
  • 這三種孩子嚴重缺愛
    缺愛的孩子不少,而這三種孩子最嚴重。01被拋棄的孩子在知乎上看過這樣一個問題「做一個被拋棄的孩子是什麼體驗?」其中有一個回答讓人淚目:覺得在這個世界上,自己不是任何人的「最重要的人」,是最多餘的那個人。
  • 99%的都「缺愛」過,孩子三種「缺愛」的表現
    突然鬧人有的孩子在缺愛時會選擇弄出點動靜來吸引父母的關注。因此,父母如果發現孩子最近突然變得特別愛鬧人,可不要急著教訓孩子,還是要先想想是不是自己和孩子的交流太少了,導致孩子缺愛。在他情緒波動比較大的時候,別忘了及時用愛的語言和撫摸安撫他,尤其是撫摸,非常重要。如果父母忙於幹活,可以跟孩子一起做家務。
  • 孩子這樣的表現明明是缺愛,很多家長卻誤以為是高情商
    有的時候孩子會裝出很懂事的樣子來迎合家長的歡心,家長看到孩子這樣心裡還美滋滋的,實際上孩子的這種表現實際上是內心極度缺愛的一種早熟表現。孩子如果有下面的表現,家長不要再沾沾自喜,覺得是孩子的高情商了。看到這裡,我發現小玉可能並不是情商高,而是明顯一直被媽媽管理的很厲害,所以學會了察言觀色的能力,孩子這樣的性格並不是情商高,顯然是一種缺愛的表現。
  • 為什麼3-6歲孩子愛發脾氣?《童年不缺愛》告訴你,孩子的心裡話
    每次孩子一發脾氣,全家都跟著上火。打吧,下不了手。罵吧,一點都不管用。冷處理吧,下次遇到還是頭疼。這到底是因為什麼?在《童年不缺愛》中,心心媽為我們總結了3點原因。1.沒有看懂孩子真正想表達什麼3-6歲的孩子動不動就是哭鬧,就是跺腳,嘴上還不停地「哼、哼、哼。」我們總是擔心孩子脾氣不好,長大了可怎麼辦?
  • 心理學:缺愛型抑鬱症,從討好父母開始|缺愛的6個特點你有嗎?
    「缺愛」的心理成因在心理學中,缺愛是一種依戀需求的缺失。兒童早期在與父母的互動中會建立起內部的關係模式。如果父母對孩子是關注的、有回應的,兒童會與父母建立起安全的依戀感,同時認為外界也是安全並且接納自己的;如果父母對孩子是忽視的、冷漠的,兒童的依戀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在人格的發展過程中,會變得孤獨、不安,感覺到「缺愛」。
  • 身為父母,該怎樣愛你的孩子
    每個溺愛孩子的父母,都是要付出代價的 父母愛孩子,本是最美好的感情。只是,很多時候,父母愛得太深、愛得太急,恨不得為孩子鋪好一生的道路,讓他一步走完。卻忘記了,寬容過頭是縱容,寵愛過頭是溺愛。 經常有家長會問:孩子輸不起怎麼辦? 作業寫不完,就大哭;比賽輸了,就發脾氣:「我再也不和你們玩了!」
  • 孩子在缺愛邊緣掙扎,你卻一無所知…
    :「小時候缺愛是一種怎樣的經歷?」,父親嫌棄她又是女兒,拋家棄女遠走他鄉。一個人一旦缺愛,就會去尋求心理上的滿足,瘋狂愛人與被愛,他們會從內心深處不停地去索取愛,彌補自己的遺憾。但不管他們得到了多少愛,他們還是感覺不到安全感。因為就連自己的父母都不愛自己,那誰還會真的愛自己呢?
  • 孩子3個行為明明是缺愛,父母卻驕傲地以為孩子是高情商,可悲
    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聽話、懂事,同時也希望孩子能夠「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樣就可以讓做父母的少操一些心。孩子這3個行為明明是缺愛,父母卻驕傲地以為孩子是高情商,可悲但每個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都會不一樣,因為父母的教育方式,也有關於原生態家庭的生活方式。
  • 【心分享】缺愛的父母做教練,濫愛的父母做保姆,會愛的父母做……
    缺愛的父母做「教練」小磊的爸爸,小時候的家庭條件還不錯,爸媽因為都是商人,特別忙,自己幾乎是被奶奶帶大的。可是不巧,家裡面有另一位同胞,他的哥哥,自小就跟隨父母長大,雖然每天見到父母的時間也不長,好歹總在身邊。小磊爸爸直到小學5年級時,才終於被父母接到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