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報訊(通訊員 茅玉東 駐崑山首席記者 姚喜新)7月24日上午,崑山海關通過檢測維修保稅監管電子帳冊,以「保稅工廠」模式,順利幫助臺企研華科技完成了從義大利退回的132個PC主板維修通關業務。這標誌著全省首本檢測維修保稅監管電子帳冊正式在昆啟用,也標誌著困擾加工貿易企業多年的通關速度、稅負等維修業務難題在崑山得以破解。
崑山是加工貿易重鎮,大力支持與加工貿易相關的檢測維修、物流配送等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成為海關助推經濟發展的重要課題。但在現行政策框架下,綜保區外加工貿易企業開展全球維修業務面臨很多障礙:在加工貿易項下,企業需要提供稅務證明、零部件退運或二次徵稅等環節;在一般貿易項下,維修產品在通關中涉及保金保函、上級海關審批、規定期限出境等要求,尤其是保證金,容易佔據企業大量現金流;另外,如果一個大件產品在國外發現一個零部件損壞,這個零部件因為無法提供原出口報關單就無法返回維修; 對於一些跨國公司來說,因為製造中心向中國轉移,而原產於國外的產品返回中國維修,同樣存在諸多障礙。
崑山也是全省全國的製造業重鎮,但檢測維修服務的短板一直有待拉長。崑山海關積極向上反映本地區經濟結構調整過程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同時爭取促進檢測維修服務的最優惠政策在崑山試點。海關還成立了檢測維修保稅監管課題組,有關領導親自帶隊,課題組人員深入企業了解企業生產實際、發展需求。
課題組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提出在不影響現有監管模式的前提下,採用目前基本不再運作的海關「保稅工廠」監管模式,採用電子帳冊進行管理,有效規避了上述難題,實現了低風險快速通關,並在今年3月份完成了系統的測試完善。今年年初,海關總署下發了《加貿司關於開展保稅工廠檢測維修試點工作的函》,為開展檢測維修保稅監管的新型業務模式提供了政策契機。南京海關對崑山海關提出的檢測維修保稅監管方案進行評估後,最終將此次試點工作放在崑山。
據介紹,「保稅工廠」監管模式擴大了檢測維修的範圍,完善了售後服務,延長了產業鏈,同時加快了的通關速度,減少了企業稅負,促進了「崑山製造」向「崑山服務」的轉型,為崑山經濟結構的調整提供了一個重要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