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政府承擔起相關責任,參照《義務教育法》制定有關普及標準,比如公辦幼兒園的比例要達到50%
「以前幼兒園就在家門口,隨時可以報名入園。現在提前兩年都這麼難進。好的民辦幼兒園太貴,名額也太少。」看到本報關於入託難的報導,雅安市民張女士打來電話這樣說。她的女兒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兩周前,家人到選好的一所公辦幼兒園報名時,卻被告知名額已滿,而條件較好、價格昂貴的民辦幼兒園又讓其望而卻步。
幼兒園難進、收費高成為老百姓普遍反映的問題,原因何在?
貴的原因
公辦幼兒園太少
私立幼兒園投資高,還想多賺錢
據了解,學前教育不屬於義務教育,政府的投入十分有限。「現在民辦幼兒園就是為了投資回報,是市場行為。」成都一位從事幼兒園管理工作近10年的肖老師介紹,入託難最大的問題是公辦幼兒園數量遠遠滿足不了適齡兒童的入託需要,供不應求的市場態勢下只能讓民辦幼兒園越來越貴。
記者了解到,公辦幼兒園數量極其有限,以成都市成華區為例,全區有107所幼兒園,但是公辦幼兒園只有3所,能進入公辦幼兒園就讀的不到2000人;武侯區的情況相對較好,全區121所幼兒園,公辦幼兒園有22所,但所佔比例也不足20%。而在全國,公辦幼兒園僅佔幼兒園總數的20%。
「現在投資建一個正規幼兒園,少則幾百萬,動輒上千萬。」肖老師說,儘快收回成本是每個民辦幼兒園投資方的辦園目的之一。「在公辦幼兒園數量十分有限的情況下,民辦幼兒園的收費自然跟著市場走。」
上世紀90年代末,隨著企事業單位改革的深入,公辦幼兒園數量大大減少。「現在這麼多的流動人口,城市規模也在擴大,但是公辦幼兒園還是那些。」肖老師說。
難的原因
新小區配套幼兒園上不起
廉價幼兒園經營難,招不來好老師
現在的民辦幼兒園呈現兩極分化趨勢,對一般人來說,貴族幼兒園上不起,廉價幼兒園不敢上。成都市教育局統計,全市1600多所幼兒園,其中優質幼兒園還不到400所。
「許多家長都想讓娃娃贏在起點上。」肖老師說,這種觀念下,軟硬體條件好的幼兒園很受青睞。2000年以來新建的小區樓盤大多配套建有幼兒園,並將其作為銷房時的亮點來介紹。不過,這些配套幼兒園幾乎都是投資較高、收費較貴的私立幼兒園,不是一般家庭能承受得起的。
另一方面,辦學條件相對較弱的幼兒園,也面臨著巨大的壓力。
「看到現在漲到了每月400元錢,有些家長退園了,選擇了在家自己教育孩子。」在成都市青羊區雙新路社區,針對社區「農轉非」居民建立的小星星幼兒園園長董宗智說。現在對幼兒園的師資要求在提高,硬體每年要升級。民辦幼兒園的收入來源主要是入託費,但是這筆錢要負擔老師工資、福利,幼兒園日常開銷,教具、玩具的添置以及房屋維修等。「我們的經營壓力很大。沒有好老師,就招不來學生。」
於是,提高入託費成為很多幼兒園減輕經營壓力的唯一途徑。今年3月以來,很多幼兒園漲了價。這使得收費低的「黑幼兒園」擴大了自己的市場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