糾結!泉州幼兒園「公辦難進,民辦貴」,孩子入學怎麼選?

2020-12-16 騰訊網

據《豐澤區2019年秋季幼兒園招生工作意見》顯示:2019年秋季,豐澤區15所公辦幼兒園計劃招收52個小班,小班新生原則上控制30人以內。

孩子「入園難」「入園貴」的問題深深困擾著泉州的家長們,學前教育「公辦少,民辦貴」是泉州目前的教育瓶頸之一,這個瓶頸怎麼破?

咱們先來了解泉州學前教育的情況!

進公辦幼兒園,難難難!

進入公辦幼兒園,對於很多市民來說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 抽號,難!-

以泉州湖心街東段小區為例,想在附近找公辦幼兒園,難!而其所屬東鳳社區沒公辦幼兒園。而最近的也得到雲谷小區的雲谷實驗幼兒園、豐澤第一中心幼兒園(東禪園區、東嶽園區),而要求是:戶籍關係落戶在豐澤區雲谷小區內並實際居住、戶籍關係落戶在豐澤區南少林寺安置小區(包括東嶽小區、東禪景苑)內並實際居住的適齡兒童。

而不少市民也得在這些市直機關幼兒園的抽號,「落榜」也是多數。

市民蔣女士說,小區附近的幾個私立幼兒園她都去考察過,不是學費太貴、就是環境不好,而市直機關幼兒園雖然離家不算太遠、學費低、環境好,她本想著去試試,結果很快被拒之門外。

其實,類似有過鄭女士一樣遭遇的市民不在少數,公辦幼兒園緊缺的學位狀況,讓很多市民「望洋興嘆」。

-收費與師資,難!-

而私立幼兒園的收費與師資問題,也成為很多市民關注的焦點。

「我們小區的私立幼兒園有外教,每學期收費竟然達到7000-8000元,這相當於大學兩年的費用了,貴得怕人。而公辦幼兒園每學期的費用才2000-3000多元,差得太多了。」市民反映,不僅如此,每年這些民辦幼兒園都普遍上調學費。

雖然2019年將興辦33個為民辦實事項目有提及到新改擴建20所公辦幼兒園,但從幾年來看,公辦幼兒園新辦多側重於東海、城東等熱點區域。

鯉城全區轄8個街道:海濱街道、臨江街道、鯉中街道、開元街道、浮橋街道、江南街道、金龍街道、常泰街道;豐澤全區轄8個街道:東湖街道、豐澤街道、泉秀街道、清源街道、華大街道、城東街道、東海街道、北峰街道。

到了2012年9月,豐澤區北峰街道片區第一所公辦幼兒園——豐澤區第六中心幼兒園正式開學;到了2014年秋季,東湖街道才有了第一所公辦幼兒園——豐澤區第一中心幼兒園,並開始招生。

2016年媒體報導:根據規劃,至2020年,豐澤區將新建公辦幼兒園8所,在普惠性幼兒園就讀的適齡幼兒達85%,其中在公辦性質幼兒園就讀的達50%以上,各級示範性學前教育資源覆蓋面擴大到40%,並積極創造條件對家庭經濟困難幼兒實施學前教育免除保教費。

不知道這樣的目標還遠嗎?

2018年8月,網友反映了泉州部分幼兒園學費,雖然此前還是公示了幼兒園的保教、代辦費等,實際所交學費貴得離譜:

豐澤區雲谷慢學園幼兒園:一學年學費4萬多元;

泉州藍天幼兒園:雙語部日託: BB班15380元/學期,小小、小中大班13380元/學期;國際部日託:26200元/學期;學雜費:1100元/人(包含書包、被子、4套園服;其中保險保健費各50元每年收取);

漢唐幼兒園:一學期12000-13000左右;

聖湖小區聖湖幼兒園:8350元(第一學期6850+350校服+350被子+800兩周適應=8350元,第二學期6800元);

湖心苑劍橋幼兒園:7070元(一學期東鳳社區戶口6770元,湖心苑內戶口6570元,含被子校服等);

東鳳社區鳳山幼兒園:5500元(一學期含4套校服、一套棉被,音樂課程等全包);

柏景灣康橋幼兒園:9000多(一學期)。

青陽陽光中心幼兒園:25000加校服和雜七雜八800,學費另外。

民辦幼兒園裡的「漲聲」

目前我們了解的幼兒園裡,民辦學校學費普遍漲價,有些幼兒園因為多「請」了外教,學費翻倍漲。民辦幼兒園的發展遇到哪些困難,是否需要家長們買單來解決嗎?國家鼓勵社會力量興辦民辦教育,學前兒童入學難問題得到緩解,但隨著收費不斷走高,入學貴的問題又凸顯出來了。

據了解,豐澤區幼兒園總數約103所。其中公辦幼兒園15所,僅佔全市幼兒園總數的11%左右。

幼兒園

涉及26所公辦幼兒園

新招收93個班級

【豐澤區】

2019年秋季

15所公辦幼兒園計劃招收52個小班

-2019年豐澤區秋季招生計劃-

鑑於豐澤區第五實驗幼兒園正在二次裝修中,其開班具體時間視裝修進度完成情況另行公布。

-豐澤公辦/民辦幼兒園收費情況-

【鯉城區】

2019年秋季

11所公辦幼兒園計劃招收41個小班

-2019年鯉城秋季招生計劃-

-鯉城公辦幼兒園招生服務範圍-

鯉城老城區幼兒園

招生服務區示意圖(含市直)

對此,不少網友反映了一些想法:

針對不少問題,提出如下建議意見

1、制定全面建立普惠性幼兒園政策,做到有章可循。

近年來,泉州市普惠性民辦幼兒園蓬勃發展,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公辦園學位少、幼兒「入園難」的問題,但師資良莠不齊的現狀也制約著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的持續發展。為提升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師資整體素質,貫徹《中共泉州市委辦公室 泉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的通知》(泉委辦發〔2018〕34 號)等文件要求,市政府要求市教育局會同市財政局、市人社局研究出臺《關於進一步支持普惠性民辦幼兒園提升師資素質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全力助推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師資發展。

2、加大政府投入,擴大普惠性優質公辦幼兒園的比例。

普惠性幼兒園出發點是建立在在硬軟體質量達標基礎上的公益性和普惠性,這是諸多民辦幼兒園難以滿足的,這就需要我市首先要擴大公辦幼兒園的比例,改變普惠性學前教育結構存在不平衡、不合理的問題。在一些民生實事中列舉出相關的措施,例如每個街道2000戶家庭以上的社區應建立一家公辦普惠園,小區配套幼兒園建成後一律辦成公辦園,還可政府收購民辦園、優質園兼併薄弱園、引入優質園體系等方式做大做強公辦園。以此來抑制學前教育的價格,緩解中低收入家庭第二胎的育兒壓力,緩和社會矛盾。

3、以各種方式引導支持民辦幼兒園改為普惠性質。

民辦幼兒園出於自身性質所限,沒有政府的支持和投入,是不可能自動轉型為普惠園的。鑑於我市民辦幼兒園數量和質量佔絕對多數,一下子轉為普惠園也不實現,這就需要根據教育「軟服務」特點,健全學前教育政府購買服務機制,進一步發揮財政補助資金引導功能,創新以獎代補辦法,儘快研究出臺共建配套園舍租金減免、政府投入改建擴建園舍、公辦園與民辦園對口支持以及相互委託管理、相互購買服務等具體舉措,限制民辦園收費標準,如不高於公辦園的收費標準,使其達到公益、普惠的要求。

4、建立穩定有數量保障的高素質幼兒教師隊伍。

普惠並不是降低質量,教育質量的保證在於重視教師,沒有一支穩定的高素質幼兒教師隊伍,再好的硬體環境也難達到保育有質量保障的目標要求。我區應根據近年人口出生數量,通過招聘、引進、培養等方式,有計劃有步驟地建立一定數量的高素質幼兒教師隊伍。具體來講,應提高全員教師待遇,無論是公辦園教師還是民辦、社會單位辦園教師,無論是在編還是不在編,都應當同工同酬,不搞體制歧視,不搞勞動派遣。在培養措施方面,可以賽促優,以賽帶優,著重將民辦園教師培養統一納入教育行政部門師資培養計劃之中,給予相應經費保障。在教職工數與幼兒數的比例上,嚴格按標準配比,不加重教師負擔,保證保育質量。通過建立一支穩定的有數量保障的高素質保育教師來消除「虐童」現象,打消人民群眾顧慮。

5、幼兒園招生應體現公正、公平、公開原則並落地執行。

不少城市,對公辦幼兒園小班招生實行網上報名。國家《幼兒園工作規程》第九條規定,「機關、部隊、企事業單位、團體設置的幼兒園,除招收本單位工作人員的子女外,有條件的應向社會開放,招收附近居民子女入園」。機關、部隊、企業這些類型的公辦幼兒園沒什麼好說的,一般人也上不了。要麼限定單位,要麼限定其他條件。建議一些公益性幼兒園招生搖號,各街道要進一步完善本區域內公辦幼兒園招生公示制度,從發布招生信息、報名到錄取全程全面公開,嚴格按政府定價收費,接受社會監督。

不知道從何時起,家長們會為了孩子上個合適的幼兒園費盡了心思。

上小學,上中學,上大學都沒有如此的傷腦筋。

學前教育事業的發展,家長文化水平素質的提高,讓不屬於義務教育的學齡前幼兒園階段也成為了剛需!

剛需其實也很正常,但供小於需,就很讓家長們為難了。民辦園和公辦園,優劣勢都有,家長各取所需才是明智之選。

只是針對大部分普通家長的需求和能力,公辦園的價格更適合人民群眾,可偏偏公辦園的入讀更脫離了人民群眾。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下「入公辦園為何就這麼難?」

公辦園數量少佔比小

截止2017年的數據,全國共有25.5萬所幼兒園,其中民辦園有16萬餘所,公辦園佔總比37.6%。按照要求2020年全國原則上公辦園要佔比50%以上,我們還差多遠呢?

二胎全面開放以後,正好也在2020年左右迎來入園高峰,能滿足到孩子們的入園需求嗎?

數量太少,需求太多,這是入公辦園難的根本原因。

公辦園招生方式堪比「搶房」

「搖號抽籤」、「熬夜排隊」,不知道的聽到這些詞還以為哪個新樓盤開盤賣房了,但卻是一群家長辛苦的為孩子報名公辦幼兒園。

公辦園入讀要求嚴格

一般公辦園都是劃片區入讀,不是本片區?抱歉!一點機會都沒有。

對幼兒年齡也有要求,沒有滿三歲?抱歉!明年再來吧。

戶口沒有遷,或入戶不滿一年?抱歉!不符合要求。

大寶還沒畢業,二寶就要入讀?抱歉!在家多玩一年吧。

公辦園就有這麼多的條條款款,想讀?先要看自己夠不夠格。

公辦園招生時間一年一次

民辦園通常只要有名額,隨時可以報名入讀。

可公辦園一年只招一次生,有些緊俏的園所還會提前一年兩年就要報名。

更不可思議的,有些公辦園要想入讀,懷著寶寶的時候就要登記意向信息,簡直太可怕了。

公辦園只有九月的秋季班,這對9月1號後出生的寶寶就特別尷尬。差一天都不行!

在家再玩一年?明顯不是很合適。選擇一所民辦先讀一年再轉園?辛苦家長,難為孩子。

看完了這些小編默默地覺得

公辦的幼兒園又擠不進

民辦的幼兒園又太貴

在泉州讀個幼兒園咋就這麼難呢?

對於泉州的幼兒園,你有什麼想說的?

你家孩子附近的公辦園入園難嗎

相關焦點

  • 公辦園難進,民辦園太貴!上個幼兒園,咋就這麼難?
    「如果進入民辦幼兒園,每年家庭支出保守算來要超過2萬元,結合家庭的整體收入情況,這筆支出將佔全年家庭收入的20%以上,幾乎是進入公辦幼兒園家庭支出的3倍。」孩子家長說。公辦幼兒園入園難在哪?民辦幼兒園入園為何貴?在全面放開二孩政策,適齡學前教育兒童逐年增加的背景下,這一問題如何解決?日前,魯中晨報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 公辦園少民辦園貴 孩子上幼兒園讓家長左右為難
    而面對公辦幼兒園太少、民辦幼兒園太貴的現狀,做出選擇總要糾結半天,甚至頭痛半天。       價格太高選擇轉學        住在寧國路某小區的豆豆這學期轉學了。豆豆今年3歲,去年上了幼兒園託班。「早就聽朋友們說,公辦幼兒園報名難,而且我家寶寶報的託班只有24個名額,所以我5月份就去報了名。」        當然,價格也是考慮因素之一。凌先生說,孩子上的託班一學期的費用大概在3000多塊錢,「保育費、夥食費、還有一些雜費等等,這個價格和周圍其他幼兒園比的確不高。」
  • 公辦和民辦幼兒園有何不同?如今差距一目了然,家長:知道咋選了
    在給孩子選擇幼兒園時,家長總是會慎之又慎,為孩子仔細挑選。那是因為,幼兒園對孩子的影響很大,一旦選擇錯誤,就會帶來一系列的問題。而在幼兒園的選擇中,家長們比較糾結的是給孩子選擇公辦的還是民辦的幼兒園?有的家長會選擇公辦的,認為公辦的幼兒園學費低;而有的家長則會選擇民辦的,雖說民辦的貴一些,但是卻能教會孩子更多的知識。這各有各的好處,所以家長們在兩者之間選擇時,總是會猶豫不決。但是,在當下這個特殊的環境下,公辦和民辦的幼兒園差距一下子就出來了,差的可不止一點。
  • 三十而已,顧佳為孩子能上高等幼兒園,甘願忍辱負重,值得嗎?
    孩子3歲左右就可以上幼兒園,但是家長應該怎麼選幼兒園也是一個很焦慮和頭疼的問題,那麼,媽媽應該怎麼給孩子選擇幼兒園呢?我們知道孩子三歲左右就可以上幼兒園,但是到底送孩子上怎樣的幼兒園就是一個很糾結的問題了。那麼,在解決這個問題前,我們先了解民辦和公辦幼兒園的區別。
  • 入園難、入園貴!安慶公辦幼兒園擴容增量指日可待
    每年秋季報名時,孩子入園問題牽動著萬千家庭的心。孩子在哪上幼兒園?上公辦幼兒園還是民辦幼兒園?是擇優,還是就近?這些問題幾乎成了每個學齡前幼兒家長必須考慮並決定的事情,又因這些問題涉及家庭多、輻射範圍廣,成了人們街頭巷尾熱議的一個社會性話題。
  • 西區家長煩心事:幼兒園入學難、入學貴該怎麼辦?
    (非義務教育),寶爸寶媽為幼兒園入園難、入園貴,真是傷透了腦筋。公辦幼兒園就在家門口卻上不了,民辦幼兒園入園難、收費貴,讓一般的工薪家庭無力承擔。,民辦貴!按照往年政策優先招收本轄區內原住拆遷戶適齡兒童入學。」 現在該園還更名為「拆遷安置幼兒園」,仿佛是大肆宣傳「拆二代「才有資格來上。花大價格為西區商品房買單的人,家門口的公辦優質低價幼兒園上不到,只能被迫選擇昂貴的民辦園,請相關單位逐一回答: 1.憑什麼優先招收轄區內拆遷戶的孩子?
  • 9月份生的孩子,秋季讀不了公辦園,等一年還是先讀民辦幼兒園?
    畢竟公辦園,供小於求,學位永遠是那麼緊張,兩三天就能完成一年的招生工作。不像民辦園一年到頭,時時刻刻,招生工作都是重中之重。因為生源意味著生存!但家裡有幼兒園孩子的家長都聽過一句話,「入園貴,入園難」。
  • 公辦難!私立貴!深圳幼兒園痛點突出
    每年4、5、6月都是幼兒園報名的時段,也是深圳家長們的糾結時刻。上個好的,還是上個離家近的?上個公辦的,還是上個私立的?大家都想上公辦,深圳公辦幼兒園一個學期的費用5000元不到,教育質量也有保證。可這個常住人口1300萬、管理人口2000萬的一線城市,公辦幼兒園只有68所,佔全市幼兒園總量的3.8%。
  • 孩子進公辦幼兒園難!德州這場「面對面」協商會,力求破解之道!
    >有人問,孩子上幼兒園真有那麼難嗎答案是:你可能還沒有孩子不如先來看一組數據山東省要求幼兒園「公辦率」達50%以上,當前德州市平均「公辦率」為38.5%,而德城區「公辦率」只有12.6%。但是,這所民辦幼兒園僅能滿足幼兒的基本保育和教育活動,教學理念落後,戶外活動的設施也不完善。朱女士坦言,她也打算上一所好的幼兒園,但是打聽了一下,公辦幼兒園進不去,民辦好點的幼兒園託費一般在1000元至1500元。像他們這樣的普通工薪階層,要負擔兩個孩子和四位老人,家裡的經濟條件實在不允許。
  • 菏澤幼兒園「公立入園難,民辦入園貴」 教育局局長現場答覆
    問政記者在調查過程中發現,菏澤市區的公辦幼兒園收費相對較低,但是數量太少,園內孩子數量太多,名額有限;私立幼兒園雖然報名容易,孩子少,但收費普遍偏高。據記者調查了解,私立幼兒園有的收費每月2000多,還有的3000多。面對「公辦入園難、民辦入園貴」這樣的難題,節目中菏澤市教育局局長孔祥巖給出了答覆。
  • 為解決幼兒園入學難、收費高,河南出臺多建公辦及對民辦補貼政策
    幼兒園入學難、收費高的難題由來已久。2012年12月207日,河南省出臺幼兒園收費管理暫行辦法實施細則,對公辦幼兒園收費實行政府指導價,對民辦幼兒園收費實行備案政策。從此民辦幼兒園收費有所降低。目前幼兒園存在的問題:1、公辦幼兒園少公辦幼兒園收費合理,但數量很少,擠破頭皮也進不去。2、不少新建小區沒有配套幼兒園,幼兒無學可上。
  • 鄭州公辦幼兒園入學難 園方喊冤:我們也不容易
    又一年的入學季馬上就要到了。記者發現,擇校現象不僅在中小學很普遍,而且,這種風氣已經蔓延到了幼兒園。近年來,隨著年輕父母對早教的日益重視,再加上「名校情結」,公辦幼兒園越來越受家長追捧,隨之,「入園難」、「潛規則」等說法也不絕於耳。公辦幼兒園入學真的很難嗎?
  • 「入園難入園貴」 上個幼兒園到底難在哪?
    破解「入園難入園貴」系列報導之一 上個幼兒園到底難在哪編者按學前教育上公辦園難、上優質園貴,是全社會關注的教育問題之一,也是省委省政府為老百姓辦實事的重要民生工程。
  • 普惠性不是終點,民辦幼兒園有發展,我們的孩子才更有希望
    ,課程和教學模式全變了,相當於要求孩子重新適應另外一種教學模式,這確實很難!然而入園難的問題解決了沒有呢?我感覺並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解決,原來的入園難主要體現在公辦園總體數量偏少,家長爭先恐後進公辦園進不去的糾結上,而現在普惠性民辦幼兒園不論在軟硬體設施上還是在收費上都可以跟公辦幼兒園有的一拼,所以家長的選擇性當然多了!
  • 普惠不是終點,民辦幼兒園有發展,我們的孩子才更有希望!
    其實實施普惠制的初衷當然是好的,尤其是前些年,入園難、入園貴的問題一直飽受社會詬病,通過實施普惠制,讓大量已經發展多年、運營良好的民辦幼兒園來彌補一直以來我們對於學前教育投入不足的欠帳,這無疑是一個立竿見影的好方法!
  • 成都公辦幼兒園太少私立幼兒園太貴導致入園難
    建議政府承擔起相關責任,參照《義務教育法》制定有關普及標準,比如公辦幼兒園的比例要達到50%  「以前幼兒園就在家門口,隨時可以報名入園。現在提前兩年都這麼難進。好的民辦幼兒園太貴,名額也太少。」看到本報關於入託難的報導,雅安市民張女士打來電話這樣說。
  • 破解「入園難入園貴」①|記者調查:上個幼兒園,到底難在哪裡?
    【走基層強「四力」深度報導競賽】中國江蘇網訊 學前教育上公辦園難、上優質園貴,是全社會關注的教育問題之一,也是省委省政府為老百姓辦實事的重要民生工程。進一步破解「入園難 入園貴」,進一步滿足人民群眾對幼有所育的期盼,不僅是江蘇決戰決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題中應有之義,也是更好落實中共江蘇省委十三屆六次全會的務實之舉。
  • 安陽市公辦幼兒園入學都需要什麼條件?
    很多家長都是臨時抱佛腳,不到孩子該上學的前一刻都不去了解具體上學事宜,事到臨頭就著急忙慌。其實,孩子上學是大事,家長需要提前做好準備,才能在孩子該上學那一刻不糾結、不著急、不慌亂。還有幾天馬上就進入2021年了,家長們,該行動了。學前教育不是小學教育向前延伸,而是教育中很重要的起點。
  • 公辦小學、民辦小學、國際學校,到底應該怎麼選?
    現在的家長為了給孩子創造一個好的學習環境,在給孩子選學校這件事上可謂是煞費苦心,斟酌再三。對於土豪家庭來說,他們可以輕輕鬆鬆地全款買下幾百、上千萬的學區房,也能毫不困難地掏出民辦小學或國際小學的學費。不管是第一梯隊的公立小學,還是頂級的民辦小學都能看他們喜好隨便選。
  • 「入公辦園難」「入民辦園貴」 民辦幼兒園佔據「半壁江山」
    4月4日,國家統計局陝西調查總隊發布的一項關於我省學前教育資源供給專題調研顯示:陝西學前教育蓬勃發展,公辦、民辦並駕齊驅,學前教育規劃制定完善、落實良好、監管及時,學前教育舉辦規定、標準執行良好,「兩教一保」「保教並重」得以保障。  為了解陝西學前教育資源供給情況,陝西調查總隊近日組織在全省6個市和9個縣區開展了專題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