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年的入學季馬上就要到了。記者發現,擇校現象不僅在中小學很普遍,而且,這種風氣已經蔓延到了幼兒園。近年來,隨著年輕父母對早教的日益重視,再加上「名校情結」,公辦幼兒園越來越受家長追捧,隨之,「入園難」、「潛規則」等說法也不絕於耳。公辦幼兒園入學真的很難嗎?家長和幼兒園方面對此有什麼說法?□東方今報記者 高冬麗/文 沈翔/圖
記者探訪
來就能報上名 能否錄取等通知
昨天是鄭州市管城區商城幼兒園報名第一天,上午9時,記者看到,該幼兒園門口已經集結了七八位帶著孩子前來報名的家長,幼兒園的大門緊鎖著。
在大門旁的牆上,張貼著招生通知,上面只寫明了報名時間、所招幼兒年齡及身體狀況。
「拿一張表,填寫一下就可以了。」門口的保安透過門縫給前來報名的家長塞了張表格。填寫完畢,也不用交任何複印件。
那什麼時候知道錄取結果呢?「到時候等電話通知吧。」
記者注意到,短短的半小時,有十來位家長順利給孩子報了名。
入園年齡有限制 須滿3歲半
商城幼兒園今年招生適齡幼兒的出生截止時期是2011年2月28日,也就是年滿3歲半的孩子。
其實,鄭州市不少公辦幼兒園都將入園年齡卡在了3歲半。
「我們卡的入園年齡是與小學接軌的。」一所公辦幼兒園的有關負責人表示,現在小學入學年齡是6歲半,孩子3歲半上幼兒園,幼兒園畢業正好可以上小學。
據了解,往年,公辦幼兒園招生名額有限,有些公辦幼兒園招生則偷偷摸摸,在大家不知情的情況下都已招生完畢,有些公辦幼兒園雖然公開招生時間,但因學位有限,不少家長連夜排長隊,為了給孩子在幼兒園報名。
這兩年,不少幼兒園都採取「來者不拒」的方式讓幼兒報名,報完名後,再根據年齡等各項條件篩選。
家長說難 我為啥要選公辦幼兒園
據了解,這幾年,家長們對公辦幼兒園的追捧幾乎到了「狂熱」的地步。有些家長甚至在孩子剛出生時,就開始預定幼兒園學位。為什麼家長們對公辦幼兒園情有獨鍾?
原因一: 名校情結作祟
一所公辦幼兒園的負責人告訴記者,現在的家長多是70後和80後的年輕父母,受過高等教育,所以對孩子的早期教育也很重視。在他們看來,公辦幼兒園就是名校,只要孩子進入「名校」,就能讓孩子在起跑線上處於領先位置。
原因二: 軟硬體設施好
鄭州市民秦軍玲則說出了另外一個原因。「公辦幼兒園更新硬體,都是財政撥款,所以軟硬體設施都是一流的,甚至連選的教具等相對都是比較高端的。」秦軍玲說,但民辦幼兒園自負盈虧,考慮到成本因素,能節省就節省,所以整體而言,軟硬體設施方面,公辦幼兒園要比民辦幼兒園高出一大截。
原因三: 管理正規不亂收費
不少家長還表示,公辦幼兒園最大的好處就是一切都很正規。
「民辦幼兒園經常會在放學後辦一些興趣班,遊說孩子和家長報名。」鄭州市民趙女士表示,有時候孩子的班主任就是某個興趣班的老師,如果不報名,她就會擔心老師給孩子穿「小鞋」。但公辦幼兒園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家長董女士也表示,外地經常有民辦幼兒園出事,相比下來,公辦幼兒園管理正規,師資比較穩定,老師們整體就會比較負責任,把孩子交到公辦幼兒園放心。
園方喊冤 其實我們也很不容易
家長與社會一直在反覆強調「上公辦幼兒園難」,公辦幼兒園也是直喊冤:「我們也很難。」
為難一:生源太多 招生計劃有限
鄭州市一所公辦幼兒園的負責人表示,每年招生時,看著家長們大熱天帶著孩子來報名,他們也不忍心拒絕。但是,「幼兒園規模有限,班級的設置是不能隨便增加的。」這位負責人強調,即使學校把所有能騰出來的屋子都當成教室,也沒辦法滿足家長與孩子的上學需求,「擴招的結果就是孩子的床鋪擺不下,有些床鋪都快擺到樓梯口了」。
為難二:很多概念是被「炒」出來的
入園得花錢託人、名額被內定完了……現在,不少家長一提起公辦幼兒園,都會將一些「潛規則」說得頭頭是道。
一位公辦幼兒園的有關負責人表示,就是因為社會上流傳的這些潛規則,讓公辦幼兒園很為難。他說,我們的招生時間是公開的,不排除會有條子生,但是大部分生源還是面向社會招生的,只要符合條件的孩子,都可以來報名,事實上,託人、花錢這些概念是被家長們炒起來的。
為難三:80後家長「意見」多
把孩子送進了公辦幼兒園,就意味著孩子「起點」高了。這種思想讓不少家長對孩子及學校充滿了過高的期望。
「現在的家長自主意識很強,經常會給老師提出一些建議或要求。」一所公辦幼兒園的負責人說,比如一些家長看到其他幼兒園的孩子會寫字,就會提建議讓孩子學寫字,看見其他幼兒園的孩子開設有特色課程,就會要求幼兒園也開相關課程。
該負責人表示,每個幼兒園都有自己的特色,家長們不能要求面面俱到,這讓幼兒園的老師們壓力很大。
(東方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