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公辦幼兒園入學難 園方喊冤:我們也不容易

2020-12-22 大豫網

  又一年的入學季馬上就要到了。記者發現,擇校現象不僅在中小學很普遍,而且,這種風氣已經蔓延到了幼兒園。近年來,隨著年輕父母對早教的日益重視,再加上「名校情結」,公辦幼兒園越來越受家長追捧,隨之,「入園難」、「潛規則」等說法也不絕於耳。公辦幼兒園入學真的很難嗎?家長和幼兒園方面對此有什麼說法?□東方今報記者 高冬麗/文 沈翔/圖

  記者探訪

  來就能報上名 能否錄取等通知

  昨天是鄭州市管城區商城幼兒園報名第一天,上午9時,記者看到,該幼兒園門口已經集結了七八位帶著孩子前來報名的家長,幼兒園的大門緊鎖著。

  在大門旁的牆上,張貼著招生通知,上面只寫明了報名時間、所招幼兒年齡及身體狀況。

  「拿一張表,填寫一下就可以了。」門口的保安透過門縫給前來報名的家長塞了張表格。填寫完畢,也不用交任何複印件。

  那什麼時候知道錄取結果呢?「到時候等電話通知吧。」

  記者注意到,短短的半小時,有十來位家長順利給孩子報了名。

  入園年齡有限制 須滿3歲半

  商城幼兒園今年招生適齡幼兒的出生截止時期是2011年2月28日,也就是年滿3歲半的孩子。

  其實,鄭州市不少公辦幼兒園都將入園年齡卡在了3歲半。

  「我們卡的入園年齡是與小學接軌的。」一所公辦幼兒園的有關負責人表示,現在小學入學年齡是6歲半,孩子3歲半上幼兒園,幼兒園畢業正好可以上小學。

  據了解,往年,公辦幼兒園招生名額有限,有些公辦幼兒園招生則偷偷摸摸,在大家不知情的情況下都已招生完畢,有些公辦幼兒園雖然公開招生時間,但因學位有限,不少家長連夜排長隊,為了給孩子在幼兒園報名。

  這兩年,不少幼兒園都採取「來者不拒」的方式讓幼兒報名,報完名後,再根據年齡等各項條件篩選。

  家長說難 我為啥要選公辦幼兒園

  據了解,這幾年,家長們對公辦幼兒園的追捧幾乎到了「狂熱」的地步。有些家長甚至在孩子剛出生時,就開始預定幼兒園學位。為什麼家長們對公辦幼兒園情有獨鍾?

  原因一: 名校情結作祟

  一所公辦幼兒園的負責人告訴記者,現在的家長多是70後和80後的年輕父母,受過高等教育,所以對孩子的早期教育也很重視。在他們看來,公辦幼兒園就是名校,只要孩子進入「名校」,就能讓孩子在起跑線上處於領先位置。

  原因二: 軟硬體設施好

  鄭州市民秦軍玲則說出了另外一個原因。「公辦幼兒園更新硬體,都是財政撥款,所以軟硬體設施都是一流的,甚至連選的教具等相對都是比較高端的。」秦軍玲說,但民辦幼兒園自負盈虧,考慮到成本因素,能節省就節省,所以整體而言,軟硬體設施方面,公辦幼兒園要比民辦幼兒園高出一大截。

  原因三: 管理正規不亂收費

  不少家長還表示,公辦幼兒園最大的好處就是一切都很正規。

  「民辦幼兒園經常會在放學後辦一些興趣班,遊說孩子和家長報名。」鄭州市民趙女士表示,有時候孩子的班主任就是某個興趣班的老師,如果不報名,她就會擔心老師給孩子穿「小鞋」。但公辦幼兒園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家長董女士也表示,外地經常有民辦幼兒園出事,相比下來,公辦幼兒園管理正規,師資比較穩定,老師們整體就會比較負責任,把孩子交到公辦幼兒園放心。

  園方喊冤 其實我們也很不容易

  家長與社會一直在反覆強調「上公辦幼兒園難」,公辦幼兒園也是直喊冤:「我們也很難。」

  為難一:生源太多 招生計劃有限

  鄭州市一所公辦幼兒園的負責人表示,每年招生時,看著家長們大熱天帶著孩子來報名,他們也不忍心拒絕。但是,「幼兒園規模有限,班級的設置是不能隨便增加的。」這位負責人強調,即使學校把所有能騰出來的屋子都當成教室,也沒辦法滿足家長與孩子的上學需求,「擴招的結果就是孩子的床鋪擺不下,有些床鋪都快擺到樓梯口了」。

  為難二:很多概念是被「炒」出來的

  入園得花錢託人、名額被內定完了……現在,不少家長一提起公辦幼兒園,都會將一些「潛規則」說得頭頭是道。

  一位公辦幼兒園的有關負責人表示,就是因為社會上流傳的這些潛規則,讓公辦幼兒園很為難。他說,我們的招生時間是公開的,不排除會有條子生,但是大部分生源還是面向社會招生的,只要符合條件的孩子,都可以來報名,事實上,託人、花錢這些概念是被家長們炒起來的。

  為難三:80後家長「意見」多

  把孩子送進了公辦幼兒園,就意味著孩子「起點」高了。這種思想讓不少家長對孩子及學校充滿了過高的期望。

  「現在的家長自主意識很強,經常會給老師提出一些建議或要求。」一所公辦幼兒園的負責人說,比如一些家長看到其他幼兒園的孩子會寫字,就會提建議讓孩子學寫字,看見其他幼兒園的孩子開設有特色課程,就會要求幼兒園也開相關課程。

  該負責人表示,每個幼兒園都有自己的特色,家長們不能要求面面俱到,這讓幼兒園的老師們壓力很大。

(東方今報)

相關焦點

  • 部分民辦園「轉公轉普」水土不服,園方喊冤家長叫苦
    記者調查發現,部分「退場」的營利性民辦園,面臨前期投入無法收回的困局;部分轉為普惠性的民辦園,則因補償不到位,靠降低教師工資、興趣班收費等方式維持辦學質量。意在解決「入園難」「入園貴」的民生舉措,在個別地方出現家長、辦園者、教師和開發商都不滿意的窘境。
  • 公辦園難進,民辦園太貴!上個幼兒園,咋就這麼難?
    文/圖 記者 姜濤即便提前一年著手準備,想進公立幼兒園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反覆諮詢、積極報名、耐心等待,結果卻依然令人無奈。「我已經記不清諮詢過這家公辦幼兒園多少次了,每次都期望有『奇蹟』發生,每次得到的答覆卻讓人心灰意冷。」
  • 泉州幼兒園「公辦難進,民辦貴」,孩子入學怎麼選?
    進公辦幼兒園,難難難! 進入公辦幼兒園,對於很多市民來說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 抽號,難!- 以泉州湖心街東段小區為例,想在附近找公辦幼兒園,難!而其所屬東鳳社區沒公辦幼兒園。
  • 鄭州將大力增加公辦幼兒園 及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學位
    教育鄭州今年計劃新增公辦幼兒園100所由於幼兒教育資源有限、公立園太少,民辦園費用高等問題,「上學難」「上學貴」成了很多父母為之焦慮的難題。去年年底,《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範發展的若干意見》公布,要求到2020年,全國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85%,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公辦園和普惠性民辦園在園幼兒佔比)達到80%。對於鄭州,政策將如何落實?
  • 幼兒園抽籤入學:孩子能否上公辦幼兒園只能看運氣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焦點新聞>正文幼兒園抽籤入學:孩子能否上公辦幼兒園只能看運氣 2012-08-24 09:25 來源:工人日報
  • 上幼兒園為什麼這麼難?揭秘公辦幼兒園的「入場券」!
    記者前往安徽省水利廳機關幼兒園和安徽省直機關第三幼兒園暗訪發現,兩所公辦幼兒園均有招收「親子班」學生,用以「預定」直升幼兒園小班名額的情況,收取費用數千元一學期。  家長:想上公辦園,先搶「入場券」  2011年,國家發改委、教育部、財政部聯合印發了《幼兒園收費管理暫行辦法》,嚴禁以開辦實驗班、興趣班、親子班等特色教育為名在保教費外向家長另行收取費用。
  • 安陽市公辦幼兒園入學都需要什麼條件?
    希望各位家長要抱著這個初心去提前調研清楚,來年才能不慌。NO.1安陽市區到底有多少公辦幼兒園?對此教育局官方曾經回答過這個問題:簡單說:具體情況由園方決定。重要參考但是我們找個公辦園,了解一下2020年他是怎麼個招生政策不就一清二楚了嗎?
  • 9月份生的孩子,秋季讀不了公辦園,等一年還是先讀民辦幼兒園?
    畢竟公辦園,供小於求,學位永遠是那麼緊張,兩三天就能完成一年的招生工作。不像民辦園一年到頭,時時刻刻,招生工作都是重中之重。因為生源意味著生存!但家裡有幼兒園孩子的家長都聽過一句話,「入園貴,入園難」。
  • 為解決幼兒園入學難、收費高,河南出臺多建公辦及對民辦補貼政策
    幼兒園入學難、收費高的難題由來已久。2012年12月207日,河南省出臺幼兒園收費管理暫行辦法實施細則,對公辦幼兒園收費實行政府指導價,對民辦幼兒園收費實行備案政策。從此民辦幼兒園收費有所降低。目前幼兒園存在的問題:1、公辦幼兒園少公辦幼兒園收費合理,但數量很少,擠破頭皮也進不去。2、不少新建小區沒有配套幼兒園,幼兒無學可上。
  • 上海幼兒園入學吃緊 公辦園23人一班擴容至28人
    儘管最近幾年上海以每年50所左右的速度新建幼兒園,但每年入學的幼兒卻以1萬-2萬的數量增加,擴容遠遠滿足不了入園的需求。今年,全市各區縣都承受著比往年更大的入園壓力。  浦東嚴控:  學區房三年內只招一名幼兒  昨天,家住浦東南路的云云媽媽,終於在小區看到了《2011年浦東新區幼兒園招生通告》。通告旁邊還詳細標明對口招生地段、招生對象。「我想讓孩子上冰廠天幼兒園,是示範園。雖然我們家孩子屬於地段生,但是報名的人太多了,不知道最後能否順利入園。」
  • 太多二胎家庭需要公辦園或普惠園
    我所在的小區有18萬常住人口,卻只有一家公辦幼兒園,每年九月份,這家公辦幼兒園只能拿出50個名額來搖號,一千多人早早排隊來搖這50個號,搖到號的人象中彩了一樣,欣喜若狂。畢竟能進公辦園,可以省一大筆學費(學費加保教費才560元),公辦園幼師隊伍穩定;小孩吃得好;幼兒園環境好。
  • 「公辦園」不足「優質園」稀缺 海口幼兒園學費任性漲怎麼破?
    據黃女士介紹,雖然該園對「老生」繼續執行折扣優惠,但是從原本6000元/學期漲至7000元/學期,每月400元的夥食費上漲至500元,還是讓其在新學期需要多交一千多元,總費用近8000元。而事實上,對於這樣的上漲幅度,多數家長是不買帳的。「園方一開始態度很強硬,稱認為價格高可以到別的園看看,後來真有不少家長為孩子辦理轉園了,園方才開始緊張了起來。」
  • 可在家門口上公辦園了!石門街第一所公辦幼兒園開園
    該園是石井教育指導中心主辦的公辦幼兒園,由隸屬朝陽小學的一獨棟教學樓改造而成,核定規模9個班,現開辦有4個小班、1個中班、1個大班,共約160名幼兒。,該園將秉承「為孩子的創意人生奠基」這一辦園理念,營造「尊重啟智、探索求新」的教育氛圍,培養樂於學、遊於藝、美於心的自主健康向上的兒童,讓孩子們在快樂中學習,在遊玩中暢想、感受藝術,在美的環境中薰陶孩子的心靈,讓每一個幼兒都能與幼兒園共同成長。
  • 公辦園少民辦園貴 孩子上幼兒園讓家長左右為難
    安徽大學幼學瓊林暑期實踐團隊對近兩百人做了「幼兒園入園難原因」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半數的被調查者認為公辦園數量較少是入園難問題的主要原因。       收費名目繁多        「我家寶寶就在小區的幼兒園上中班,一個學期下來,雜七雜八也交了不少錢呢。」
  • 公辦幼兒園稀缺就別怪民辦園天價
    在北京,匯佳幼兒園三元橋園、21世紀幼兒園在海澱區航天橋附近新開的國際園、東城區的艾毅國際幼兒園,學費在7萬~14.07萬不等。在天津,華蘭國際幼稚園雙語班首年收費也達82660元。在武漢,英國牛津國際武漢騰駿幼兒園,全託10600元一個月。
  • 公辦幼兒園稀缺 就別怪民辦園天價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擇園攻略>公辦民辦>正文公辦幼兒園稀缺 就別怪民辦園天價 2012-10-11 17:10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 上公辦幼兒園必須先上「親子班」,還能這樣圈錢?
    不知道多硬算是「很硬」,但毫無疑問,在大多數家長眼裡,孩子上幼兒園儼然已經變成了一場「關係比拼」。至於手握「學位權」的園方負責人,處在這場「關係網」核心,會滋生出怎樣的問題,不言而喻。▲合肥市某公辦幼兒園門口。
  • 一些民辦園順利轉為公辦園或普惠園
    銀川市開發商積極配合移交配套幼兒園隨著銀川幼兒園招生方案的公布,今年家門口的民辦幼兒園是否轉公辦或者普惠性備受廣大家長關注。按照國家加快推進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治理的要求,2020年公辦園要達到「5080」(確保到2020年公辦園在園學生比例達到50%,普惠幼兒佔比達到80%)目標底線。為了解決入園難、入園貴、入園遠等問題,在廣大開發商的積極配合下,我市各項工作有序推進,一些民辦園順利轉為公辦園或普惠園。
  • 河南鄭州給幼兒園收費立規矩 實行「分級定價」
    也有的幼兒園根本不理會此次收費改革,依舊按往年的標準操作,或者明著不收暗著收。  一位當地知名公辦幼兒園園長說:「贊助費不讓收,管理費、雜費加一塊兒又限定我們不能超過280元。可我們園的許多老師是本科生甚至是碩士,一個月沒2000元工資根本留不住人。學生人均成本怎麼算都在520元以上,現在最高限價是280元,我們的老師還不跑光了?按這個標準,我們很快就要入不敷出了。」
  • 公辦園試點「半日班」惹爭議 幼兒園「入園難」如何解
    原標題:擴充學位解決「入園難」 家長折騰喊麻煩 公辦園試點「半日班」惹爭議本月,剛滿三歲的孩子終於進了公辦幼兒園,家住西城白紙坊附近的鐘女士卻沒感覺輕鬆,因為孩子所在的小班試點「半日班」,在園半天就得把孩子接回家,鍾女士覺得負擔更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