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雙城千秋事 古道新篇看簡陽

2020-12-19 瀟湘晨報

錦江春色來天地,卻話巴山夜雨時。成都與重慶,山水相連、人緣相親,千百年來兩地在經濟、社會、文化與生活等各個層面有著頻繁的交往與互動,在相互交融與滲透中共同孕育出了燦爛的巴蜀文化。

文化血脈生生不息,雙城發展孜孜不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正是站位新時代對成渝雙城千百年來互動與互融的一次戰略意義上的升華,有利於在西部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打造內陸開放戰略高地,對於推動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簡陽是千百年來成渝交往主要通道——成渝古道上的重要一站,被譽為「蜀都東大門」,從重慶來成都,過了簡陽,就進入了成都地界,是古時兩地陸路必由之「古驛站」。如今,成渝攜手共唱「雙城記」、共建「經濟圈」,簡陽作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主軸上的重要節點,是兩地相向發展的重要「橋頭堡」。從成渝交往的歷史深處走來,蓄勢待發的簡陽如何借勢發展,主動唱好「雙城記」、服務共建「經濟圈」?

從「古驛站」蝶變為未來「新樞紐」

翻開歷史的冊頁,不難發現,成渝古道的歷史至少可追溯至漢代。《成都市交通志》載:「漢代,成都東出翻越龍泉山,經蜀郡轄縣牛鞞(今簡陽)、資中通巴郡(指古時重慶)的道路已立為驛道。」由此可見,早在約2000年前,簡陽已是成渝古道上的重要一站。

成渝古道,習稱東大路,據史料記載,普通人走一遭差不多得十天半個月。但也有「早發蜀都夜抵巴」的說法,這更多是官家緊急傳遞公文或布達詔令,需要十五裡換一匹快馬,馬不停蹄地奔馳在東大路上。因此,「十天半個月」是常態,「早發蜀都夜抵巴」只是羨慕目光裡的內心投射。從簡陽到重慶還可以選擇水路,坐船沿沱江而下,進入長江,抵達重慶,但往返一趟也得一個來月。

當馬蹄聲徹底消失在歷史的回聲中,欸乃的槳聲慢慢淡出歷史的舞臺,緊貼著或重疊著部分東大路和成渝水路的崇山峻岭之間,響起了另一種聲音。1927年,成渝之間以東大路為基礎,開始修建一條打通兩地經絡和關節的公路。這條後來被稱為老成渝路的公路,在新中國成立後,又經過多次改造,大大縮短了成渝之間的時空距離,也縮短了成都人與重慶人的心理距離,更縮短了一脈相承的「巴文化」與「蜀文化」的距離。

老成渝路吹響了提速換擋的號角,從此便一發不可收拾,不妨來看看兩地通勤時間在歷史維度中的變化——1950年開工建設、1952年全線通車的成渝鐵路,需9小時;1994年成渝高速建成通車,需4小時;2009年,成渝迎來動車時代,需2小時;2015年,成渝迎來高鐵時代,需95分鐘。從月到天,從天到小時,從小時到分鐘,時間跨越的背後是空間距離的拉近,是兩地共唱「雙城記」、共建「經濟圈」的基礎支撐。只有時空的拉近,才能更好促進文化的融合、經濟的互動、生活的交匯。

雖然,簡陽已不再是成渝通道的必由之路,但從東大路到老成渝路、成渝鐵路、成渝高速、成安渝高速、成渝高鐵的千年時光冊頁中,仍能洞見簡陽在歷史變遷中從未丟失成渝間往來的重要通道與驛站地位。近年來,簡陽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和成都「東進」的號角聲中,把下好交通「先手棋」作為搶抓系列重大歷史機遇的先導引領,加快構建「1空7高9軌11快」立體綜合交通網絡,著力打造成都綜合交通樞紐副中心,全方位更快速便捷連接成渝。

7月13日上午,省政府新聞辦舉行了解讀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精神新聞發布會,會上釋放了力爭今年內開工建設成渝中線高鐵的重要信號。據初步研究方案,成渝中線高鐵將在成都「東進」區域簡州新城附近設站,這無疑又將大大縮短成渝兩地之間的時空距離,進一步強化作為「東進」主戰場的簡陽的交通樞紐地位,讓簡陽同步邁入成渝兩地「1小時交通圈」。

重拾「小漢口」榮光 邁向世界級「黃金口岸」

簡陽作為成渝通道的重要「古驛站」,其重要性必然從交通地位邁向經濟地位。而這種經濟地位似乎又集中體現在簡陽城北的石橋古鎮身上。據《石橋鎮志》記載:「全國有13家銀行在此設立分行,鎮上有6大會館、9大碼頭、100多家茶鋪,米、糖、煙、酒、鹽、棉、油、山貨等『八大商』的商戶達300餘戶,靠停石橋碼頭的大小船隻多達千餘只。」

商業盛況,可見一斑。這樣的繁榮景象,大約發生在上世紀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石橋古鎮的繁榮得益於良好的水運和優越的區位條件。對石橋古鎮歷史有著深度挖掘的本土攝影家高亞夫說:「這裡是沱江距成都最近的天然良港,舊時大批貨物在此聚集和轉運,或經東大路折向西北翻龍泉山進成都,或由成都至此裝船載往重慶。」時至今日,仍可以想像規模驚人的「水市」畫卷:裝滿貨物的大小木船首尾相銜,操著南腔北調的商人在載滿糧食、酒、糖等大宗商品的船上討價還價……

「好個簡州城,生壞了石橋井」。石橋古鎮輝煌時期,是川中有名的金融中心、商貿中心和水陸碼頭,號稱四川「四大古鎮」之一,又有「小漢口」之美譽。這是簡陽對更好連接成渝、服務兩地的一次成功探索,也是簡陽這片有著深厚歷史文化的土地一次走向寬廣天地的嘗試,更是簡陽搶抓成渝兩地歷史發展機遇的一次高光時刻。

走過石橋古鎮,下柵子城門依然屹立,古色古香的街巷訴說著過往的故事。往日的繁華都化作內心的篤定,昔日的高光都成了前行的力量。如何堅守服務成渝的初心,重拾「小漢口」的榮光,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國家戰略背景下,推動簡陽加快成為成渝兩地產業沿成渝城市群軸帶疏解的重要承載地和成都向東連接重慶的最前沿陣地,是當前簡陽必須深入思考的時代課題。

簡陽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主軸上的重要節點城市和推進成渝協作重要的「窗口」和「門戶」,隨著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天府國際機場即將建成通航、成都「東進」戰略深入實施等多重歷史機遇疊加,正加速成為成渝發展軸線上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匯聚的世界級「黃金口岸」。

如果說以石橋古鎮為代表的歷史遺蹟鐫刻著簡陽服務成渝兩地的初心,那麼今時今日正全方位提升區位優勢的簡陽,則篤定從悠久的歷史中堅定文化自信,始終踐行著服務成渝的初心與使命,努力在新時代新機遇中展現新作為,邁向新徵程,煥發新榮光。

走好「東進」路 構築連接成渝的「橋頭堡」

從「成渝經濟區」到「成渝城市群」,再到「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名稱的變化體現出發展定位、目標和策略更加聚焦,也反映出國家層面賦予了成都和重慶兩個國家中心城市在西部大開發進程中的引領和帶頭作用。

簡陽在「成渝經濟區」中加快建設成都經濟區工業強市,在「成渝城市群」中奮力構築成都對外開放新門戶、現代產業新高地、重要戰略新支點,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中加快建設面向世界的未來之城。在成渝兩地從攜手互動發展到建圈融合發展過程中,簡陽始終把自身發展放在國家、省和成都市發展大格局中去思考和謀劃,始終在歷史的鏡鑑中探索簡陽高質量發展的科學路徑,一脈相承地推動著簡陽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加速提升城市能級。

可以預見,未來成渝地區產業、人口及各類生產要素將更為高速流動、高效集聚。這無疑將全方位提升簡陽的區位優勢,增強簡陽的勢與場,未來簡陽將依託天府國際機場和獨特的區位條件,不斷提升開放水平;依託產業功能區(園區)建設,有效承接產業轉移,加速結構優化升級;依託公園城市建設,吸引大批優秀專業人才選擇簡陽、落戶簡陽。

邁步新時代,迎接新機遇,簡陽如何走好「東進」路,加快構築連接成渝的「橋頭堡」?7月10日召開的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對加快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作出全面部署,對成都提出了做強極核和主幹功能的具體要求。7月15日召開的成都市委十三屆七次全會系統部署了成都建強極核功能、構築動力體系、建設示範區的具體路徑。這為簡陽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中善作為、強擔當、做貢獻,推動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路徑。

簡陽市委主要負責人表示,簡陽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主軸上的重要節點和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的重要「窗口」和「門戶」,將以成渝相向共興為引領,發揮好「東進」主戰場作用,堅持與東部新區錯位協作、一體發展上,聚焦區域規劃同頻共振、交通設施互聯互通、產業發展協同共興、公共服務共建共享等方面,深化改革創新、加快補齊短板、協調完善機制,加快建設面向世界的未來之城。

此外,作為成都「東進」的重要承載地,簡陽也將始終把新發展理念貫穿城市規劃建設全過程,切實轉變營城思路、發展方式和建管模式,全面提升城市宜業宜居宜商宜遊品質,著力塑造「人城境業」高度和諧統一城市形態,加快打造「東進」區域高品質生活家園。(範宇)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重慶璧山新增一座主題公園 重現成渝古道文化
    還原成渝古道「四大名驛」。新華網發 (圖片由璧山宣傳部提供)1月12日,重慶璧山區古道灣公園、黛山大道南延線、璧南片區水資源調配工程三個重點民生項目正式竣工投用。古道灣公園再造明清成渝古道四大名驛——「來鳳驛」,重現舊時郵驛組織急遞鋪的文化風貌,營造「重慶第一關」老關口的浩然意境。
  • 重慶珍檔 | 古道雄關今猶在,郎關直道接成渝
    上周,老煉閒遊專欄刊發了《且同古人行 聽風涼亭關》一文後,有朋友留言說,希望老煉能帶領大家去尋訪東大路(即成渝正西路官道)上的二郎關。於是,約了幾個喜歡古道的朋友,去尋訪東大路上的這個重要關隘。東大路在重慶有史料可查的古道中,名氣最大、最有影響力的,莫過於連接成渝兩地的東大路了。
  • 聯動成渝雙城 打響三大名片(一) 
    資陽市雁江區,這個資陽唯一的市轄區、主城區,正圍繞全面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堅持成資同城化戰略支撐,著力打響「臨空經濟、公園城市、長壽之鄉」三張名片,加快建設成資同城化創新發展先行區,繪就雁江高質量發展的嶄新畫卷。2020年11月27日,軌道交通資陽線正式開工建設。從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出發,只要10多分鐘,飛馳的列車就能把旅客送至10餘公裡外的雁江。
  • 簡陽市:攜手資陽唱好雙城記 共同下好先手棋
    2020年新年伊始,黨中央便提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不僅為成渝兩地送上了一份「大禮包」,也為沿線城市融入成渝兩地共建「經濟圈」送上了一份「大禮包」。對四川省資陽市和簡陽市兩地而言,這無疑為推動成資同城化率先突破按下了「快進鍵」。
  • 看品牌之力如何助推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
    「成渝力量 品牌榜樣」,12月24日,2020成渝雙城經濟圈品牌大會將重磅來襲。風雲際會,各路大咖、優質品牌將齊聚雲端,以品牌之名,見證成渝力量;集品牌之力,助力成渝發展。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戰略進程中,哪些企業品牌建設成效最為亮眼?川渝品牌又應該如何蓄勢賦能經濟發展?答案即將在雲端揭曉。
  • 堅持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為戰略牽引
    在四川現代化建設的壯闊徵程上,「凝心聚力推動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是最強勁的脈動,「融入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是最鮮明的主題,「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為戰略牽引」是最激昂的音調。「十四五」時期,隨著「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國家戰略深入實施,四川發展的戰略動能將更加強勁。
  •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校藝術聯盟成立
    來源:重慶日報網重慶日報訊 (記者 李星婷)7月2日,由川渝68所高校參與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校藝術聯盟在成都成立。該聯盟旨在推動成渝地區藝術教育、藝術創作和藝術產業發展,啟動3年行動計劃共同打造成渝藝術走廊,用產學研結合的方式服務地方經濟文化建設。
  •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時尚產業聯盟正式成立
    5月18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時尚產業聯盟」成立大會在成渝兩地順利舉行。成立大會分別在重慶廣播電視集團(總臺)重視傳媒總部基地、成都傳媒集團「雙城雙會場」「線上線下」視頻同步舉行。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是形成高質量發展重要增長極、優化國家區域經濟布局的戰略決策。
  • ...圍繞中心服務大局 發揮聯繫群眾優勢 為全力推動成渝地區雙城...
    賈瑞雲指出,今年10月16日,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提供了「總施工圖」,標誌著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即將進入全面加速階段。賈瑞雲傳達了省委常委會會議關於學習《規劃綱要》的主要精神和貫徹落實意見,並從規劃背景、總體要求、構建雙城經濟圈發展新格局、合力建設現代基礎設施網絡等方面,對《規劃綱要》的重大平臺、重大項目、重大政策和重大改革等進行了深入淺出地解讀;全面講解了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市委十屆九次全會關於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部署要求,並從做出我市的特色、做實我市的重點兩大方面,詳細講解了我市加快「兩城」建設、爭創省級新區
  • 四川外國語大學舉行慶祝建校七十周年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校...
    他祝願母校在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偉業中開拓新路,譜寫新篇。他祝願四川外國語大學加快建設特色鮮明高水平應用研究型外國語大學的步伐,為國家發展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再立新功。  打造輻射西部、影響全國的外語教育創新示範區  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校外語聯盟成立啟動儀式上,重慶市委教育工委書記、市教委主任黃政同志,聯盟理事長單位四川外國語大學,聯盟副理事長單位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重慶大學、西南大學代表共同點亮水晶球,開啟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校外語聯盟發展之路。
  • ...四川省作協副主席梁平:「詩歌」是成渝雙城經濟圈的特殊標識
    12月9日上午,詩歌周的重要分活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詩歌表達」主題對談活動,在成都新華賓館舉行。四川省作協副主席、成都市文聯主席、著名詩人梁平作為活動主持人,帶領大家開門見山地「點題」成渝兩地詩歌的表達。在梁平看來,目前無論是從國內看還是國際看,成渝雙城經濟圈的融合,已是國家的重要戰略。
  • 創新體制機制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重慶日報訊 (記者 申曉佳 實習生 張凌漪)11月12日,重慶日報記者從市發展改革委獲悉,今年以來,川渝兩地共推體制機制創新,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截至10月,重慶和四川有關方面籤訂合作協議達200餘份。
  •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職業院校學前教育發展聯盟成立
    11月28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職業院校學前教育發展聯盟成立大會舉行。  據悉,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職業院校學前教育發展聯盟由重慶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與川南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共同牽頭髮起,是在全力推進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教育協同發展背景下,搭建的由政府主導,以學前教育職業院校和幼兒園、幼教企業為主體,集「政產學研用資」為一體的學前教育創新協同發展平臺,是兩地共建共享優質學前教育資源,共同開展學前教育教師教育研究,聯合實施重大項目,推進學前教師教育一體化發展的協同創新組織
  • 以建設綠色發展示範市為統攬 積極投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  市委、市政府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緊緊抓住戰略機遇,積極投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在新的起點上推動綠色發展示範市建設再上新臺階。
  • 成渝雙城經濟圈協同發展中心今日在重慶工商大學成立
    今(18)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協同發展中心成立儀式在重慶工商大學舉行。會上,重慶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重慶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重慶市社科院、重慶市綜合經濟研究院、市政協經濟委員會、重慶工商大學等單位代表建言獻策,為更好助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貢獻力量。
  •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受關注 「雙城記」引企業「淘金熱」
    而這張展板上,通過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國家戰略,正「描畫」出成都對外發布的城市機遇。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鍾茜妮一企跨兩城 雙城基地協同發展 形成強有力西南極核繼2018年在兩江新區落戶重慶基地後,今年,軟通動力在成都投資加碼,布局西南研發總部。
  • 搶佔先機 加快步伐 丹稜主動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
    這一年,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啟動,成眉同城化發展再一次提速。丹稜作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圈內的一點,如何理解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戰略定位?又如何搶抓戰略機遇?丹稜在關鍵之年謀關鍵之事,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重大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踐行新思想新理念,圍繞一體規劃、通達通暢、協同互補、共建共享四個方面謀求突破,從頂層設計、交通設施、產業體系、資源服務上融圈,走融入成都、進城入圈、同城發展的路子,「點、線、面」布局,推進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聯動發展,拓展經濟發展新空間,奮力建設「大雅家園·幸福丹稜」。
  • 成渝雙城經濟圈護理教育聯盟成立
    原標題:成渝雙城經濟圈護理教育聯盟成立(記者喻文蘇 通訊員鄭媛媛)近日,由四川護理職業學院與重慶護理職業學院共同牽頭的成渝雙城經濟圈現代護理教育聯盟成立大會暨護理教育論壇在重慶市舉行。
  • ...戰略部署省委重大決策部署奮力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次極核的...
    ,全面落實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精神,全力推動南充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加快建設成渝地區北部中心城市和嘉陵江綠色生態經濟帶示範市,中共南充市委六屆十二次全會對南充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次極核進行了研究,作出如下決定。
  •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又一高校聯盟在西大成立
    2020年第201期 總第1311期近日,由學校馬克思主義學院與四川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電子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重慶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等15所成渝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共同發起成立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馬克思主義學院發展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