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幼龍先生的全家福。
人物檔案
黑幼龍,1940年出生,河南滎陽人,美國羅耀拉大學碩士。曾任休斯飛機公司經理、宏碁電腦公司副總經理等職。1987年,他將全球知名企管訓練課程「卡內基訓練」引入臺灣,幫助企業發揮人力資源潛能,增強企業競爭力。他是將卡內基訓練方法引入華語區的第一人。在中國臺灣,每年有將近10萬人走進他的教室,他因此被譽為當地的「卡內基之父」。著作有《我最珍惜的人生價值》《做失敗者不願做的事》《我的人生我的夢》《慢養》等。
最早把卡內基理論引進我國臺灣、被稱為「臺灣卡內基之父」的黑幼龍,一生的另外一個傑作是把自己的四個兒女培育成才:大兒子立言,耶魯大學企業管理專業碩士,現任卡內基訓練總經理;二兒子立國,加州大學醫學博士,現任華盛頓大學醫學院副院長;女兒立琍,加州大學法學院畢業;老四立行,史丹福大學機械工程碩士,現在自己創辦的公司任總經理。
曾幾何時,黑家的幾個孩子是眾人眼中的壞孩子,有人曾因此聯合起來去黑家抗議……
那麼,黑幼龍用了什麼方法,把這些讓人頭疼的孩子培養得如此有出息?他說,就兩個字:慢養!在四個孩子中,次子黑立國和幼子黑立行的成長經歷最能體現慢養的價值。
信任,讓孩子從未放棄過自己
黑立國小時候叛逆心極強,學習成績一塌糊塗,甚至考過零分。父親非常擔憂,卻也無可奈何,他不願逼迫兒子用功學習,因為他知道,除非孩子自己願意學。最令父母頭疼的是他的調皮搗蛋。一天,立國突發奇想:如果將鞭炮扔到草垛裡,會發生什麼?他立即點燃一個炮仗往草垛扔,頓時火光沖天。農民伯伯跑來救火,還找到黑家上門告狀。
又有一天,立國的母親發現割草機打不著火,油箱裡全是白花花的東西,她正在納悶時,兒子立國開口說:「媽,我在做實驗,想看看牛奶能不能代替汽油。」
又有一天,立國想試試能否用火柴點燃汽車發動機內的汽油,他找到鄰居家的汽車,打開車蓋,劃著火柴,正要往裡扔時,鄰居大叫「NO!NO!」衝了出來,嚇得立國手一哆嗦,火柴掉到了地上。這個鄰居氣壞了,他聯合了幾戶深受立國之害的鄰居,一起找上門向黑幼龍夫妻告狀。鄰居們走了,黑幼龍跌坐在沙發上,連倒杯水的力氣都沒有了。在立國身上所有的努力都是白費力氣,那段日子真是黑家最黑暗的日子。「管教歸管教,但我們讓他知道,即使他犯錯,只要改過,父母對他的愛永遠都不會減少。」最嚴重的一次,他出於好奇,在超市偷一雙手套,被當場抓住。「即使發生了這種事,我和妻子也不認為黑立國是壞孩子。」 高二那年,黑立國加入了學校的摔跤隊,成天和一群學習成績比他還差的隊員在一起,自然得到了教練的賞識。黑立國第一次發現學習好能贏得尊重,於是發奮學習,成績突飛猛進,不僅順利考上大學,而且成為學業上的佼佼者。30歲那年,黑立國成為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副院長。
立國後來在寫給父母的一封信中說:「雖然小時候我做過那麼多壞事,但你們一直很愛我,而且對我有信心,相信我是一個善良、有才華且充滿巨大潛力的好人。你們的耐心和包容,還有從未放棄的態度,讓我也從未放棄過自己。」
本來最不被看好的一個兒子,居然變身業界精英。黑幼龍欣慰之餘感慨地說:「父母很容易認為孩子學習成績差就沒希望了,其實如果做到慢養,這樣的孩子將來可能更優秀。不要現在就替孩子的一生下結論。孩子的教養要慢慢來,多給他們一些空間,讓他們慢慢描繪自己的人生藍圖。」
給孩子自己做決定的機會和空間
老四立行是家裡最小的孩子,也是最有研究精神的人。他喜歡動物,尤其對魚類情有獨鍾。小學一年級,他就去圖書館查資料,原來每一種魚的輪廓和顏色都有它的道理,遊得快的魚和愛躲藏的魚,形狀和顏色一定相差很遠。立行後來「愛魚及水」,12歲那年迷上了潛水。
潛水需要潛水衣、氧氣筒、頭盔等,父親給立行買來全副裝備。每天凌晨4點,睡眠不足的黑幼龍打著哈欠起床,開車將兒子送到海邊練習潛水。這樣堅持了兩星期後,因為起床太早,立行意興闌珊,父親卻嚴肅地說:「既然你選擇了潛水,就一定要堅持下去,不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學習成績在全校數一數二的立行,在美國讀高三時,偶然在學校的年度音樂會上參演過一出歌舞劇,居然上了癮,夢想當明星。
後來考入史丹福大學攻讀的是機械工程專業,還修了一些戲劇課。大學畢業後,他不知道是該去當演員還是搞設計。黑老明知道兒子是異想天開,卻不忍心給他潑冷水,於是建議他用一年時間去嘗試,如果不行,再決定以後做什麼。黑立行意氣風發地投身演藝事業,練發聲、學表演、試鏡,格外積極。父親也盡心盡力幫兒子圓夢。一年後,黑立行醒悟,夢想終歸是夢想,不是自己的特長,再下工夫也是白費。他決定放棄明星夢,回到史丹福大學機械研究所繼續學習。
「如果我當時不準他學表演,可能造成他一生最大的遺憾。」回顧兒子走過的這段彎路,黑幼龍不勝感慨,「其實,中國的父母是世界上最好的父母,只要對孩子有用的、有好處的,我們都願意給。問題是,什麼才是對他們最有用的?」孩子的未來,歸根結底是由孩子自己決定的。
黑幼龍先生說:「慢養並不是時間上的慢,而是說教育孩子不要太擔憂、太著急。不求一時的速度與效率,不以當下的表現評斷孩子,尊重每個孩子的差異。慢養,可以讓孩子發現最好的自己。」
每個孩子都是一朵花,只是一年四季開放的時間不同。當人家的花在春天開放時,你不要急,也許你家的花是在夏天開;如果到了秋天還沒有開,你也不要著急跺他兩腳,說不定你家的這棵是臘梅,開的會更動人。真正的園丁不會在意花開的時間,他們知道每種花都有自己的特點,只是開花的早晚不同。鐵樹開花是人間奇觀,一株幼苗,從栽培到開花需要十幾年到幾十年,而且花期長達一個月以上。這就是鐵樹不開花,開花驚豔四方,且炫麗無比。
如果你家的花到了冬天還沒有開放,你就要想一想,他也許真是一棵鐵樹呢!他會開出更加炫麗的花朵,只要你有耐心等待。
(本報記者張萌根據《慢養》《慢養的孩子有出息》等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