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父親不吼不叫把4個叛逆孩子都送進美國名校,秘訣只有兩個字

2020-09-05 熊瑩老師

「 這是熊瑩家庭學院原創好文」

現在流行的教育理念很混雜:

嚴養?放養?精英教育?快樂教育?分數重要?還是性格培養?

如果選擇了嚴養和精英教育,基本就意味著父母要對孩子嚴格要求,步步為營。可是,看著孩子挺著小小的身板在深夜不停地打哈欠做作業,周末又馬不停蹄地趕赴各種興趣班,我們心底或許會有個聲音說:養孩子,真的要這樣嗎?

而若是選擇放養或是快樂教育,我們又在心裡暗暗擔心:孩子要是長歪了,將來處處比不過別人家孩子,怎麼辦?

所以,應該怎麼養孩子才是最好的?這是為人父母的最大難題。不過,如果我們能夠換個角度,像下面這位父親一樣,也許就能找到養育的平衡之道。

這位父親名叫黑幼龍,對,就是這個名字。

黑幼龍身上帶著許多標籤:美國羅耀拉大學碩士;將卡內基訓練引入華語地區的第一人;美國休斯飛機公司經理、臺灣光啟社董事、臺灣宏碁公司副總經理、空軍外語翻譯聯絡官......

曾經,黑幼龍和許多父母一樣,在教育子女的問題上絞盡腦汁。周圍鄰居都稱黑幼龍為「失敗的父親」。就連黑幼龍自己,都用「黑暗」來形容孩子叛逆的那段時光。

老大立言,還算是聽話,但不善言辭,不喜與父母溝通。

老二立國,從小就爆粗口,還用火柴點燃過路邊汽車的油箱。

老三立琍,才上小學就開始化妝,上了初中就交了5、6個男朋友。

老四立行,雖成績不錯,但個性強,不受拘束,想幹啥就幹啥。

這樣的孩子,一個就足以讓父母崩潰,但黑幼龍要同時面對4個,想想就覺得絕望吧!

但誰也無法想到,就是這樣的四個壞孩子,卻在幾年後全部成長為有用之才!

小時候悶聲悶氣、看著沒啥出息的大兒子,耶魯大學碩士,現任卡內基訓練總經理;

名副其實的壞孩子,二兒子,加州大學醫學博士,現任華盛頓大學醫學院副院長;

過於早熟的三女兒立琍,加州大學法學院畢業,現在做了一名全職媽媽,專注於孩子成長。

從小就不受拘束的四兒子,史丹福大學機械工程碩士,現在自己創辦的公司任總經理。

這幾個子女在前後的巨大轉變,跟黑幼龍的教育絕對離不開關係。

那麼,大家都是第一次做父母,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看看他和子女們的故事,或許就能知道答案。

慢養: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孩子成長

黑幼龍的方法很簡單,就兩個字:慢養。

慢養是什麼?

就是在教養過程中不緊張,不著急。

黑幼龍說,父母有必要知道,教育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孩子也需要一步一個腳印地成長起來。

然而現在,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往往陷入了「功利誤區」,期望孩子能夠以最快地速度成長起來,快速掌握所有有用的知識。

還有很多父母讓孩子學習某些技能的目的就是為了能獲得一個獎狀、一紙文憑。比如,學習鋼琴是為了通過考級為留學申請加分,報選奧數班是為了在升學考試中獲得加分。

事實上,這些父母太看重一時的得失了,結果陷入了從無遠慮,只有近憂的焦慮境地。

教育孩子是為了讓孩子健康地成長,將來成就自己最好的人生。而讓孩子學習知識和各種技能,是為了讓孩子在這個過程中獲得真知,明辨是非,從而讓他更好地生存和生活。

而這個過程真的非常考驗父母是否具有發展性的眼光。

黑幼龍的二兒子就跟他的小孩說過:「我不太關心你們5歲、15歲的時候的狀況。我關心的是你們25歲、35歲時的狀況。」

這樣的教育理念,也與熊瑩家庭學院一直提倡的「以終為始」教育理念部分相合。

熊瑩老師在《好媽媽就是家庭CEO》中這樣說過:

在今天,望向孩子25歲時的樣子,思考當他的人生即將展開的時候,要擁有多少優秀的素質和多少讓自己幸福的能力。只有在這個更大的維度裡思考教育、整體規劃,才能給孩子一個可以按圖索驥的可期待的未來,讓他通過專注的態度、良好的行為習慣、快速的執行力去追尋自己的夢想,並在實現夢想的過程中獲得人生的幸福。

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成長,能讓我們暫時放下今天的焦慮,面向未來去制定家庭教育決策。所以,這種慢養,並不是任由孩子肆意發展,不是讓孩子坐等天上掉餡餅,也不是要急於取得教育成果,更不要逼迫孩子「儘快」成長。這種慢養,是先要父母的焦點從學業成績轉移到影響孩子一生的性格培養上。

父母怎麼才能做到「慢養」孩子?

慢養是要父母了解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成績

社會在不斷發展,今天重要的東西可能到明天就已經不重要了。未來有很多事情是我們預料不到的,我們唯一能夠把握的是什麼呢?就是培養一個身心健康的孩子。

如果我們能真正培養出孩子內在的自信、抗挫折能力,那麼將來他就有力量去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這就是成功的人生。

《紐約時報周刊》的編輯保羅·塔夫(Paul Tough)在《性格的力量》一書中也提到過:成功既不取決於天分,甚至也不取決於努力本身,因為努力只是一種現象,一個人之所以努力,與性格、動機、甚至成長環境都有關係。

那麼,我們如何幫助孩子更有自信,態度積極正向,讓他們充滿熱忱,個性開朗,樂在溝通,常常面帶笑容呢?

家庭、學校、社會環境都會影響一個人性格的形成,其中毋庸置疑,家庭的影響最大。

宋慶齡就曾說:

「孩子們的性格和才能,歸根結底是受到家庭、父母的影響最深。」

然而在如今這個競爭激烈的時代,好多父母普遍把孩子的學習成績放在第一位,培養孩子各方面的才能,常常忽視了性格的培養。於是,我們經常在各種社會事件中,看到不少青少年、成年人患抑鬱症、出現各種心理問題。

所以,作為父母,應該重視起孩子的性格培養,塑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採取科學的教養方式,在「先天氣質」的基礎上,正確引導孩子形成有利於他將來適應社會、收穫人生幸福的性格特質。

慢養是要父母在尊重孩子的基礎上加強引導

黑幼龍的慢養,特別注重對孩子的理解與尊重。

剛剛步入青春期的女兒立琍很讓人頭疼。

十三四歲的年紀,情竇初開,熱愛化妝打扮,也沉浸在跟男生的曖昧中。

後來,黑幼龍對女兒表明了自己的底線:毒品和性行為一定不能碰,還讓妻子帶立琍去了正規的化妝品店,對立琍說:

「我從不化妝,但我知道劣質的化妝品會對皮膚造成很大的傷害,要用就要用正規的。」

黑幼龍夫婦沒有對立琍的化妝和早戀下禁令,而是引導她塑造正確的觀念。

一個人的成長是必須要由自己來經歷的,如果個性由父母塑造,路也由父母鋪好,那這個人不就是換個軀殼的父母自己了?

孩子的人生需要自己去領悟,自己塑造自己,鋪自己喜歡的路,父母能做的不是越俎代庖,只是引路而已。

二兒子立國的轉變就是這樣的。

高二那年,黑立國加入了學校的摔跤隊,成天和一群學習成績比他還差的隊員在一起,自然得到了教練的賞識。黑立國第一次發現學習好能贏得尊重,於是發奮學習,成績突飛猛進,不僅順利考上大學,而且成為學業上的佼佼者。30歲那年,黑立國成為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副院長。

立國後來在寫給父母的一封信中說:「雖然小時候我做過那麼多壞事,但你們一直很愛我,而且對我有信心,相信我是一個善良、有才華且充滿巨大潛力的好人。你們的耐心和包容,還有從未放棄的態度,讓我也從未放棄過自己。」

孩子的教養要慢慢來,多給他們一些空間,讓他們慢慢描繪自己的人生藍圖,不要現在就替孩子的一生下結論。

慢養是要父母注重培養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父母總是會擔心,孩子會做出錯誤的決定。但如果小時候,沒有給他作決定的機會,等他長大後,到了必須自己作決定時,他很可能付出更大的代價。

但如果能給孩子自己作選擇的空間,他即使長大進入青春期,跟父母的距離也不會越來越遠;但如果父母事事都包辦,反而會讓他越長大離你越遠。

黑幼龍的小兒子立行,學習成績在全校數一數二,在美國讀高三時,偶然在學校的年度音樂會上參演過一出歌舞劇,結果上了癮,開始夢想著當明星。

即便後來考上了史丹福大學的機械工程專業,立行也在想著自己的明星夢。黑幼龍知道兒子是異想天開,卻不忍心給他潑冷水。他說,不如這樣,你拿出一年時間去闖,如果實在這條路走不通,再做工業設計。黑幼龍還介紹了圈內著名的演員和導演給他認識。

一年後,四處碰壁的黑立行意識到自己的演員夢沒那麼好實現,於是心甘情願地回去研究所繼續學習,後來自己創業當老闆。

「如果我當時不準他學表演,可能造成他一生最大的遺憾。」回顧兒子走過的這段彎路,黑幼龍不勝感慨,「其實,中國的父母是世界上最好的父母,只要對孩子有用的、有好處的,我們都願意給。問題是,什麼才是對他們最有用的?」孩子的未來,歸根結底是由孩子自己決定的。

黑幼龍說:「如果希望孩子能夠為自己做決定負責,那麼我們在教養小孩的過程中,就必須給他們自由選擇、勇於承擔的機會。」

慢養並不是放任不管,而是尊重孩子的夢想,讓孩子決定自己的事情,並且學會為自己的決定負責。不管最後夢想有沒有實現,至少曾經為之努力過,就不會留有遺憾。

慢養並不難。

我們要知道決定孩子一生的是性格,不是考試成績;要幫助孩子明辨是非,引導他走自己的路;要培養他的自我管理能力,拒絕誘惑,向不良行為說不。

學院君相信,一個自信、堅毅,能明辨是非,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並為之努力的孩子,他的人生一定不會差。

每個孩子都是一朵花,只是一年四季開放的時間不同。當人家的花在春天開放時,你不要急,也許你家的花是在冬天開呢!

相關焦點

  • 不吼不叫陪寫作業的4個秘訣
    》,今天我們進入不吼不叫陪寫作業的4個秘訣。是不是學校如果不留作業,孩子和家長之間就不會出現問題了呢?有沒有什麼好的方法能夠讓我們不吼不叫去陪孩子寫作業呢?第二個秘訣:區分清楚到底誰是寫作業的主體如果我這樣問你,你可能會說當然是孩子了,但是你有沒有發現在寫作業這件事上,家長和孩子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 4個「問題」兒女被送進世界名校,他把育兒歸結為兩個字:慢養
    他被譽為臺灣卡內基之父的黑幼龍,把4個頑劣的孩子送進了世界名校,讓人羨慕不已。一次,一個親戚對他說:「表姐夫,我一點也不羨慕你的金錢、名望、學識,我就羨慕你有這4個孩子。親戚羨慕的絕不是孩子上名校,而是這4個孩子都是好人——他們都很快樂,很顧家,又樂於助人。可見,黑幼龍的教育是成功的,他將育兒歸結為兩個字——慢養。他說:養育孩子不要著急,不要以一時的得失成敗來看待孩子。01.
  • 好媽媽不吼不叫,溫柔媽媽孩子最喜歡
    一些嚴肅的語氣加上高嗓門,加上犀利的眼神,足以鎮住正在玩耍的孩子,如果處於叛逆期的孩子,媽媽越吼,孩子的叛逆心理會更加強烈,越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越會激發孩子的反向行動,媽媽說東,孩子偏偏要往西,從而導致孩子越來越叛逆。
  • 不打不罵,佛系老爸將4個問題孩子送入名校,這樣的教育值得學習
    家長都是名校博士生碩士生,但是孩子在班級裡卻是倒數第一名;月薪幾萬還不夠孩子報一個夏令營的,這樣類似的新聞層出不窮。家長總是想著揠苗助長,把孩子在短時間內打造成自己理想的模樣。這種精英教育、「快養模式」確實是促成了很多神童的出世,但更多的是讓孩子背負著無盡的壓力成長,但是有這麼一位爸爸卻是不同的,他並沒有像別的家長一樣快養,而是奉行一種慢養的方式,將他的4個「問題子女」送入了名校。
  • 鄉村醫生蔡笑晚:用4個方法,把6個孩子全部送進世界頂級名校
    壯志未酬的蔡笑晚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6個孩子身上,立志「把自己的智慧、知識、追求延續到下一代身上,轉化為下一代的發展優勢」。,把6個孩子都送進了名校。一、愛的教育是孩子教育最重要的基石蔡笑晚把家庭教育的成功總結為八個秘訣,其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愛的教育。這似乎是所有的父母都知道的理念,卻很少有父母真正能做到。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 他把4個「問題」兒女全部送進世界名校,教育「秘訣」就一個詞
    面對一個「神獸」已經讓父母們頭疼不已了,而他卻把四個問題少年都送進了世界名校,這位父親就是黑幼龍。他有四個兒女,大兒子立言成績、性格都讓人放心,唯一差強人意的是有點不善言辭;二兒子立國是名副其實的「壞孩子」,打架、闖禍、罵髒話,甚至曾經試圖把點燃的火柴扔進鄰居家汽車的油箱裡;三女兒立琍則是讓他們最擔心的一個孩子,小學六年級就已經開始濃妝淡抹,跟男生打趣,初中更是開始早戀;小兒子立行雖然成績不錯,但性格卻很要強,不服管教、不聽約束,叛逆情緒十分嚴重。
  • 北大女博士慘遭淘汰打臉千萬「雞娃」父母:教育的真相只有兩個字
    面試中,教授故意激怒她,女生卻不受外在影響,始終不急不緩。最後學校決定滿分錄取這位女生——滿分錄取的意思是就算這個女生別的成績很差很差,學校還是要定了這個學生。好的性格,真的會帶來好運!他有著50年養育經驗,被稱為「天才老爹」:4個孩子全部考進耶魯、斯坦福級別的國際名校。畢業之後,更是展現出了學校裡沒有教過的出色的自主性、溝通能力和超強的人際交往能力。
  • 父母如何不吼不叫,輕鬆管教孩子
    我對朋友吼叫式的育兒方法一直不贊同,但是也無法立刻給出她短平快的解決方案,這也不是她一個人的問題,也常常有其他的朋友和家長在問我如何不吼不叫才能讓孩子聽話?我記得有一年9月份的時候,我見到這個朋友的小兒子,因為剛開學,就問他新學年怎麼樣?老師怎麼樣?他回答說「糟透了」。我問為什麼?他說老師天天對我們大吼大叫。
  • 那些被吼之後不說話的孩子,才真正地讓父母擔憂的
    那天,爸爸回家後,看見小男孩作業沒有寫完,一怒之下,就懲罰了孩子。怒氣未消的爸爸,還拿出菜刀來威脅他,但就在家人拉扯的過程中誤傷了孩子。當時,小男孩跪在地上流血不止,但卻一聲也不吭。後來,爸爸發現孩子不對勁,才把他送進了醫院裡。好在,孩子並沒有發生危險。
  • 把3個孩子都送進哈佛的她,有什麼不一樣的「教子秘籍」?
    關於孩子的教育問題是一個永不會停止的話題,怎麼能把孩子培養的身心健康、成績優異、擁有良好品質,相信是每個家長一生都在思考的問題,也是老師們和學校致力於解決的問題。有這樣一位媽媽,雖然已經定居美國,但她始終自稱是中國媽媽,她叫方莉,事業有成,是矽谷的高級工程師,但最讓人羨慕和驚嘆的是,她把自己的三個子女都送進了哈佛大學。
  • 教育孩子全靠吼?方法不對孩子不成才,教育孩子7個方法簡單有效
    每一個孩子都是天生的破壞者,想要把孩子指引到正路上來是需要耐心的,但是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全靠吼孩子,很多孩子一聽到爸媽的吼叫聲就會非常害怕,這樣根本起不到真正教育孩子的目的,也無法讓孩子真正成才。
  • 他把4個「問題」兒女全部送進世界頂級名校,秘訣只有一個字
    與其他年少便取得學位的人不同,黑幼龍在43歲之前一都是高中學歷,1983年43歲的他選擇帶著4個孩子從中國臺灣奔赴世界另一端的美洲求學。比如說與孩子成為朋友的理念。在黑幼龍的兒子黑立言眼裡,他的爸爸不像是爸爸,更像是一個可以無話不說的好朋友,在家庭的決策中,自己的父母從來沒有因為孩子年齡小就剝奪孩子參與家庭決策的權利,有問題一定是全家每一個人都要表達自己的意見。在接受採訪時,黑幼龍的十個外孫孫女無不表示他們的爺爺就像是他們的朋友一樣,和他們一起鬧一起玩耍。
  • 學會對孩子不吼不叫:平靜的父母更能得到尊重與信任
    不吼不叫:平靜的父母更能得到尊重與信任我們常能看到,一家三口吃飯的時候,孩子不知道為什麼突然大聲哭起來,嘴裡還有食物。這是很危險的一件事,但大人還要呵斥孩子,有時候還會動手打他。這種時候,我總是特別急切地想分享《不吼不叫:如何平靜地讓孩子與父母合作》。
  • 不打罵不責怪,佛系老爸,將4個頑劣的「問題」子女送入世界名校
    「問題」子女,卻堅持「慢養」,最終將他們送入了美國的名校。一個用「慢養」將4個問題子女送入名校的父親黑幼龍有4個孩子,除了老大稍微好點,其餘3個都不讓他省心。叛逆、惹是生非、不服管教,這樣的問題孩子,你是不是看著就頭疼?然而黑幼龍卻用自己的一套方法將4個孩子都送進了世界名校。
  • 你越吼,越打,孩子越叛逆?李玫瑾建議家長做好這3點,比怒罵1000句都管用
    不得不說,青春期的孩子是真的叛逆。這不,前陣子一名10歲的小男孩,無論如何都不願意去學校。面對父親的管教,兒子卻說:「我不是你兒子!」兩人對峙許久依舊無果。一生都在為別人而活可以說,大多「不敢叛逆」的孩子,他們不敢去爭取什麼。
  • 《好媽媽不吼不叫》|應對孩子叛逆期,家長的正確做法是?
    面對這樣的情況,大部分媽媽都採用了「吼叫大法」,既是震懾那「頑劣」的孩子,也是紓解自己內心的煩躁。——大吼大叫——繼續不聽話」的死循環。,不吼不叫,也能做個好媽媽。」行為,都代表著孩子的一種心理需求,都是有意義的。
  • 對孩子不吼不叫,是父母的一場修行
    父母們經常會發現,他們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對著孩子們大吼大叫。也許你的父母就曾經這樣對待你,所以你也改不掉這個習慣,總是任由怒火發洩在孩子身上。記得去年的一天,哥哥夏天對著弟弟冬天大吼大叫,只因為冬天動了他的奧特曼貼畫。冬天不甘示弱,也對著夏天大吼大叫。但他太小了,還不會說話,根本不知道他在說什麼。夏天很生氣,抬手就要打冬天的頭。就在這時,我提高聲音,對著夏天大喊,不要打弟弟。
  • 孩子任性、不聽話怎麼辦?3個方法幫你搞定孩子叛逆
    你是否因為孩子的叛逆而抓狂?你是否已經被孩子折磨的筋疲力盡?你是否對著孩子大吼大叫,自己氣的發瘋,孩子卻無動於衷?......如果你有這些問題,我想你有必要知道孩子叛逆的深層原因,你會想知道如何幫助孩子跳出叛逆的惡性循環。01 孩子為什麼會叛逆?
  • 育兒 | 不吼不叫,還能讓孩子樂於配合父母?乾貨都在這裡了
    想都沒想,我就開始大聲嚷嚷起來。我告訴兒子他的行為多麼令我討厭,我說他已經變成了一個多麼頑劣的孩子。兩個孩子都哭著躲到了桌子下面。我恨自己,怎麼會變成一個情緒失控的家長。&34;我知道我不該因為女兒自己吃飯弄得亂七八糟就朝她大喊大叫,但是怒火就這麼從我心底冒了出來。女兒又可愛又有趣,但是我常常感覺焦躁不安,瀕臨崩潰。
  • 教育孩子不需要「大吼大叫」,父母學會3招,孩子願意「妥協」
    家長對孩子所有的教育目的都可以歸結為兩個字——期待,為了這份期待,家長常常做出很多傷害孩子但是卻不自知的事情,比如說對孩子大吼大叫。但是,過度的吼叫教育不僅會造成孩子的性格缺陷,也影響親子關係。只有不斷成長的家長,才有不斷進步的孩子。父母應該摒棄「大吼大叫」的教育方式,學習先進的育兒理念,才能夠做到「輕鬆育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