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吼之後不說話的孩子,才真正地讓父母擔憂的

2020-08-27 父母育兒經

地鐵上,一位媽媽教育孩子,聲音穿透了整個車廂。

當時,兩人坐在角落裡,孩子手裡拽著試卷,低著頭。

一旁的媽媽拿過試卷,瞄了一眼,就朝孩子吼道:

跟你說了多少遍了,試卷做完要檢查。


這麼簡單的題目都會做錯,怎麼有你這麼笨的人。


你要把我氣死才甘心是不是。

說著,一隻手還揪著孩子的耳朵不放。

車廂寥寥無幾的人,聽見怒吼聲,都齊刷刷地看向他們。

孩子嘴裡想要說什麼,抬頭看見媽媽怒目的眼神,話到嘴邊又咽了下去,快要流出的眼淚也被硬生生地憋了回去。

整個過程,孩子始終沒有說一句話,只是一直低著頭。

孩子的樣子,特別讓人心疼。

這世間最無用的三種教育方法:講道理、發脾氣、刻意感動。

而發脾氣,是最無能的一種教育方式。

父母用情緒的快感數落孩子,可能不會注意到,被吼過之後的孩子心裡正在默默積攢負能量。

錯把吼罵當作教育「良方」,只能讓孩子默默將情緒調成「靜音」。



孩子被吼過後,心裡到底在想什麼

之前,有一條這樣的新聞。


一個8歲的小男孩被父親砍到流血也不吭聲,著實讓人心疼。

小男孩的爸爸是一個暴脾氣的人,經常打罵他。

那天,爸爸回家後,看見小男孩作業沒有寫完,一怒之下,就懲罰了孩子。

怒氣未消的爸爸,還拿出菜刀來威脅他,但就在家人拉扯的過程中誤傷了孩子。

當時,小男孩跪在地上流血不止,但卻一聲也不吭。

後來,爸爸發現孩子不對勁,才把他送進了醫院裡。

好在,孩子並沒有發生危險。

僥倖之餘,不禁感嘆:為什麼孩子寧願獨自承受痛苦,也不願意向大人求助?

可能更多的是害怕承受來自父母的雙重痛苦。

幾米說過一句話:「小孩寧願被仙人掌刺傷,也不願聽見大人對他的冷嘲熱諷。」

當孩子犯錯,最想要的是父母的理解和安慰。

但是父母一次又一次地批評、吼罵,只會讓孩子感受到恐懼和害怕。

過度的刺激會給孩子心裡造成巨大的創傷,久而久之就會出現反感,沉默不語的狀況。

本質上,當孩子「打不哭,罵不語」時,是因為害怕而想隱藏自己,這是缺愛的表現。

小陶虹曾經在一檔綜藝節目中分享了自己吼孩子的經歷。

一次,女兒不小心打翻了牛奶,她衝上去就吼:「你怎麼回事啊?」

孩子被她這麼一吼,當場愣住,不哭也不說話,用恐懼的眼神看著她。



孩子的反應,嚇壞了她,立馬意識到錯誤。

等到女兒再一次犯錯時,她沒有批評也沒有打罵,而是給了她一個擁抱,這時候女兒才哇哇大哭起來。

吼孩子並不可怕,怕的是孩子不哭也不鬧,把情緒調成靜音。

比起和父母頂嘴、叛逆,那些被吼之後不說話的孩子,才真正地讓父母擔憂。



親子關係疏離,從孩子「沉默」開始

電影《送我上青雲》中有這樣的一幕。

姚晨飾演的盛男被查出了癌症,但她不敢告訴媽媽。

因為從小到大,她做什麼都是錯,媽媽對她不是罵就是打,她害怕這樣的相處方式。


後來,媽媽找她對峙,她直接吼道:

「我敢告訴你嗎?從小生病你都認為這是我的錯,我生病就是耽誤你賺錢。」

她想起十歲那年第一次坐飛機,暈機吐了一身。

當時被別人嫌棄,沒想到父母也把她罵了一頓。

於是,就這樣,她慢慢封閉了自己的心。

當孩子沉默時,他們的潛臺詞是「惹不起,我還躲不起嗎?」

從心理學上來說,「吼」是一種帶著情緒的語言暴力。

父母一次又一次的冷漠和暴擊,如同給孩子的傷口撒鹽,在加速情感連結斷裂的同時,給了孩子更致命的成長威脅,是一種精神虐待。

奧地利作家卡夫卡在《致父親》一文中講述自己悲慘的童年。

他在文中對父親說:

你沒有真正打過我,可是你的叫嚷聲、脹得通紅的臉、急匆匆解下褲子皮帶要打人的樣子,對我來說比真的打在身上更可怕。

這些都讓我感覺像絞刑,無比折磨人。

這種痛苦的經歷讓他一輩子都非常的憂鬱和悲觀。

父親總是用吼罵、威脅和恐嚇的方式,只不過想讓他聽話,特別是那句「你不許回嘴」真的讓他壓抑了許多。

他說:「我聽話了,我完全變成了啞巴,我避開你,只有在離你很遠的地方,才能動彈一下。」

父親粗暴的教育方式,讓長大後的卡夫卡一生都活在自卑、怯懦、絕望中度過。

羅娜•雷納在《不吼不叫》一書中寫道:

如果孩子長期遭受到吼叫,會形成對自我、對世界的扭曲感受,並會投下長期的心理陰影。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父母,但卻總是呵斥讓孩子變得完美,這本身就是一場對孩子不公平的博弈。

吼孩子,它不是教育,而是一種「精神體罰」,帶給孩子的只能是滿身的傷害。



智慧的父母,都懂得「溫柔教育」

心理學上有一個詞叫「南風效應」:

北風和南風比威力,看誰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脫掉。

北風吹出了刺骨的冷風,行人因為害怕而裹緊了大衣,南風吹出了溫柔的風,行人覺得很溫暖便解開了大衣。

其實,教育孩子也是一樣,只有用溫柔的力量,才能哺育孩子的內心。

去年,15歲的少女談方琳走紅網絡,她被稱為「世界上最年輕的科學家」。


很多人給她貼上了「別人家的孩子、年少有為」的標籤。

其實,她的優秀不是與生俱來,而是藏在父母的教育中。

她在媒體採訪時說:「四歲時,便在父母的引導下開始看科學書了。」

有時候為了做科學實驗,闖了禍,父母從來不責備,還會和她一起投入到實驗當中。

就是因為父母的這份支持和尊重,才讓她內心如此坦然。

教育從來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場曠日持久的修行。

只有用溫柔的愛,才能讓孩子敞開心扉,變成最優秀的模樣。

愛之深,責之切。

做父母的避免不了吼孩子,但也要學會用智慧來保護孩子的內心。

1、懂得「冰山理論」,了解問題背後的原因

著名心理學家薩提亞有一個「冰山理論」:

指的是一個人的自我認知就像一座冰山,能夠看見外界的行為表現,但冰山下更大的體積常常被隱藏。

教育孩子也是同樣的,我們常常只看到孩子犯錯的表面,而忽視了孩子內心真正的需求和想法。



孩子有錯,我們不要急著發脾氣,試著蹲下來問一問孩子「為什麼會犯這樣的錯誤」、「能告訴我為什麼嗎?」。

用提問的方式,找到孩子真正的需求,能避免吼罵。

2、引導孩子表達情緒

被吼後不說話的孩子,是因為父母給孩子傳遞的是一種負能量,會讓孩子感到恐懼,所以才會用「不說話」來抗衡。

這時候,父母要做的是要心平氣和地引導孩子把自己的情緒表達出來。

「不開心了要哭出來,害怕了要喊出來。」

並告訴他:「這是正常的情感交流,爸爸媽媽不會責怪你的。」

孩子學會情緒表達,才不會壓抑自己。

3、吼了孩子之後,要學會主動道歉

管教孩子時,難免會情緒激動,但事後的補救措施很重要。

《正面管教》作者簡尼爾森曾經對女兒大吼大叫,但冷靜過後,她為自己的錯誤向女兒誠懇道歉,並獲得了原諒。

想和孩子道歉,就蹲下來抱抱孩子,並告訴他:「媽媽雖然吼了你,那是我不對,但媽媽依然是愛你的,下次儘量控制。」

溫柔中帶著力量,才是愛孩子最好的方式。

孩子的成長就是一個犯錯和改錯,叛逆到懂事的過程。

父母應該把孩子當作一個「人」來對待,而不是當一個「弱小的人」來徵服。

當我們衝動時,蹲下來溫柔地抱抱孩子;

多給孩子豎起大拇指,少用食指指指點點;

用愛的力量去融化孩子冰冷的內心。


-作者-

暖心,左手執筆,書寫人生,願用我的溫暖照亮你的心

相關焦點

  • 被吼後不說話的孩子,心裡在想什麼?
    引用一句話:面對孩子,成年人最大的文明所在,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努力理解他的所作所為,以他樂意接受的方式。——凱叔前幾天,在《@所有人》節目中,演員小陶虹分享了一段自己吼孩子的經歷。有一次出門前,女兒不小心打翻了牛奶,她衝上去劈頭蓋臉衝女兒吼,「你怎麼回事啊?」被她這麼一吼,女兒一哆嗦,當即就愣住了,滿眼恐懼地望著她,不說話,甚至連哭都忘了。
  • 佛山網友: 那些被吼後不說話的孩子,內心到底在想什麼?
    大人吼完孩子之後,每次見到孩子的都是面無表情的樣子,你會發現,你吼孩子頻率越高,孩子就低著頭哭也不說話,最近閨蜜就是這樣,她發現孩子和自己關係漸漸疏遠了,以前放學了什麼都和家長說,現在看了閨蜜都不講話,真是太寒心了。
  • 被吼後,孩子不說話,我們就要注意了
    對於父母,世界上卻有一種絕望是「吼完了孩子,卻不知道那個不說話的小東西心裡在想什麼」。相比和父母頂嘴、講道理的孩子,那些被吼後不說話的孩子,才是最讓父母操心和擔憂的。前幾天和姐姐通話,她哭著說,因為孩子期末考試成績不理想,自己又忍不住吼了他。
  • 最危險的教育是你吼了孩子,他卻不說話!
    女兒被嚇得一哆嗦之後愣在了那裡,非常恐懼地看著她,不敢說話,連哭都忘記了!看到女兒這個表情之後,陶虹立馬意識到自己錯了。後來女兒再次把牛奶摔到地上的時候,她沒有批評女兒,而是慢慢地走了過去把無助的孩子抱了起來。
  • 被吼後不說話的孩子,心裡在想什麼?(深度好文)
    原來,二寶出生後,有段時間她很焦慮,只要二寶一哭,她就會無緣無故地衝大寶吼。漸漸地,每次被吼,大寶都站在一邊,不哭不鬧,抿嘴低頭,手足無措地用手指捏著衣角。有一天,因為玩具的事她又吼了大寶,孩子很委屈地鑽到了奶奶懷裡,哭著說:「我不喜歡這個媽媽了,你帶我走吧。」
  • 孩子被吼後為什麼不說話了?
    很多父母都有吼孩子的經歷,後悔的當然也非常多,但是到了情緒的爆發點,想要控制真的太難了。不過,被吼的孩子的反應也都不一樣,有的嬉皮笑臉,跟你打岔;有的討好,一下子抱住媽媽道歉,哄到你沒脾氣為止;還有的孩子要和你據理力爭,覺得自己沒有做錯。其實這些都是孩子的正常反應。可是有一種孩子,被吼後就是不說話沉默以對,那他在想什麼呢?
  • 不吼不叫,才能真正體驗做父母的美好
    尤其是在看了美籍作價羅娜·雷納《不吼不叫:如何平靜地讓孩子與父母合作》一書之後,更是受益匪淺。父母之所以對孩子大吼大叫,表象原因多半是孩子沒按照父母的意願去做事。可能是在催促他趕緊放下玩具吃飯三次之後,也可能是同一個題反覆教了兩遍還是錯誤,還可能是做錯了事卻對父母的說教充耳不聞。
  • 那個被罵之後不說話的孩子,最讓人心疼
    直到最後實在撐不住了,孩子才告訴家長自己受傷的事實。而最後醫生診斷出,孩子的腿部肌肉受損,最起碼需要休養半個月才能恢復。相較於那些頂嘴的孩子,這些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甚至是受傷也不肯求饒的孩子,才更讓人心疼。
  • 那些被父母吼大的孩子,長大後變成了什麼樣?父母要重視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孩子調皮或不聽話往往會點燃父母的怒火,大多數家長會用吼的方式代替細聲軟語的教育,因為吼孩子能讓孩子立馬停住。慢慢地,「吼」就成了家長們教育孩子的工具,但家長們在吼孩子的同時也在給孩子悄悄種下一顆「惡果」,影響孩子性格,家長該反思了!
  • 孩子被吼後為什麼不說話?知道真相後你還敢吼孩子嗎?
    小美剛衝完寶寶在廁所擠出來的泡泡,又看到孩子拿著畫筆在牆上作妖。她一把奪過畫筆,忍不住朝孩子大吼。孩子面對著牆壁,手舉在半空,愣愣地站著。過了好一會,才回過神來,哇哇地哭起來。「你還有理哭?跟你說了多少次,畫畫要在紙上畫,就是不聽。
  • 暴脾氣的父母,是孩子成長路上的絆腳石,不吼不叫才是優良教育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很少有父母能夠做到不吼不叫,全程耐心溫和地和孩子講道理。有許多父母都是暴脾氣的父母,認為衝孩子發脾氣才能夠真正讓孩子長記性。但是這種教育方式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並非最佳的方式,很容易會給孩子帶來無法逆轉的傷害。
  • 被父母吼完不說話的孩子,心裡究竟想什麼?深度好文,爸媽看看
    遭受過語言暴力的青草,會從綠葉匆匆變成枯萎野草,而經歷父母無止境吼罵的孩子,會從天真孩童催熟成懂事大人。作為父母,我們必須了解吼罵對於孩子的傷害有多深!一、總有父母不管不顧地責罵孩子鄰居媽媽陳女士是一位大學老師,平時對孩子的教育是出了名的嚴厲。
  • 《不吼不叫:如何平靜地讓孩子與父母合作》:是為人父母的必修課
    當你第N次叫孩子關電視睡覺,之前答應只看一集動畫片的孩子卻遲遲不願關電視時,你是否暴脾氣一上來,對著孩子就是一頓吼罵?當你跟孩子提前定好了規矩,孩子洗完澡仍然將髒衣服隨處亂扔時,你是不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憤怒,張口就對著孩子喊叫起來?當你在家給神獸一遍遍地輔導同一個作業題時,你是不是精神崩潰,情緒失控,忍不住大吼大叫?
  • 把「吼孩子」留在真正有用的時候
    🤬不吼罵≠不管不顧💥對孩子大吼大叫看起來能夠立刻制止孩子的錯誤行為,讓他們守規矩,但實際上只會使事情變得更糟糕。父母的大吼大叫讓孩子感到恐懼,不僅不利於孩子從中學習經驗,也無法讓孩子理解父母這樣做其實是在保護他們。
  • 為何孩子被父母吼了之後,不會記恨父母?3點原因很暖心
    大部分的孩子,即使被父母吼了,也不會記恨父母,原因讓人感覺暖心。當父母大吼或者直接發脾氣,孩子的心理狀態,會從害怕上升到擔心,總是糾結著是不是自己的父母不喜歡他了,或者父母要離開他了。猶如陽陽一樣,自己的母親來勸,孩子的心裡瞬間覺得很暖,父母一旦心軟說點好話,孩子很快便會忘記剛剛發生的事情。
  • 那些經常被父母吼的孩子,10年後會變成什麼樣?父母不要不在意
    每對父母都有千百個吼孩子的理由在生活中,仿佛有千百個吼孩子的理由。特別是稍微大一些的孩子,已經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做事情也有了自己的套路,很多時候,他們的想法做法,和爸爸媽媽的認識是相悖的。而吼孩子雖然能夠讓爸爸媽媽們滿意,但這只是暫時性的,再遇到類似問題,孩子還是不知道該怎麼辦,還是會下意識地選擇自己熟悉的方式。
  • 父母如何不吼不叫,輕鬆管教孩子
    朋友給我打電話,說自己非常焦慮,昨天又忍不住衝著孩子吼了一通。我問她是否可以跟孩子好好說話,不要發脾氣?朋友說:「不可能!我一直跟他好好說話,他就是聽不進去。我衝他吼一頓,他就老實了。你的孩子是女孩兒,女孩子聽話,你不知道男孩子有多難管,只能衝他發頓火才有效。」
  • 經常被父母吼的孩子後來怎樣了?媽媽的大音量,斬斷了孩子的翅膀
    父母在教育孩子時,很多時候都因為孩子的"不懂事"而把控不住自己的暴脾氣,向孩子大吼大罵一通。 可能在父母心裡,覺得"吼孩子"也是一種教育孩子的方法,其實不是這樣的。
  • 《爸媽學前班》:父母吼一聲,孩子毀一生!
    節目旨在通過父母的學習和測驗,以及英國皇家育兒專家的指導,教會大家學習如何為人父母,怎樣成為更好的父母,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張楊果而在節目剛開始的時候,說:「之前養育孩子也是摸著石頭過河,從來沒有如此系統地進行如何當一個好父母的學習,針對性地告訴我,我應該怎麼做?」
  • 孩子被吼時,在想什麼?最傷害孩子的行為,90%的父母都在做
    小欣面對著牆壁,手舉在半空,愣愣地站著。過了好一會,才回過神來,哇哇地哭起來。,所以會刻意地和父母拉開距離,甚至會在心中懷疑:爸爸媽媽是不是不愛我了?圖片來源:網絡那些長期被吼後不說話的孩子女兒一哆嗦,當即就愣住了,滿眼恐懼地望著她,不說話,甚至連哭都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