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孩子被父母吼了之後,不會記恨父母?3點原因很暖心

2020-10-29 夏橙媽咪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執筆:橙媽

現在很多人吐槽自己家的孩子,在學校裡不聽話,回到家裡愛玩,對於作業一點都不認真。導致父母直接看不下去,尤其是調皮的孩子,家長甚至會執行「中國式」的教育,狠狠把孩子教育一番,只為了孩子能夠聽話。難道這樣做,孩子真的能夠聽話嗎?大部分的孩子,即使被父母吼了,也不會記恨父母,原因讓人感覺暖心。

不聽話的孩子

陽陽今年上二年級了,老師講解的內容,他剛開始好似聽進去了,但是很快忘記了,下課也不懂得鞏固。時間一長,學習成績出現大幅度下滑。開家長的時候,陽陽父親看到陽陽的成績墊底,心裡頓時火冒三丈,直接拿起家裡面的一根木棍打了孩子。

陽陽哇哇大哭,直到陽陽母親過來才把父母給勸住,一會陽陽又開開心心的玩去了。看到陽陽跑到樓下踢球,陽陽的父母心裏面不禁有了疑問,難道自己家的孩子真的沒心沒肺嗎?想起了: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孩子和父母之間的關係很微妙,和老師的關係也很微妙,孩子瞬間能夠轉變情緒,主要和這些東西有關係。

被吼了之後的孩子,很快便會忘記,3個原因很暖心

1、對父母的依戀心態

孩子很害怕失去父母的愛,對於父母來說,或許孩子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但是對於孩子來說,父母則是自己的全部。當父母大吼或者直接發脾氣,孩子的心理狀態,會從害怕上升到擔心,總是糾結著是不是自己的父母不喜歡他了,或者父母要離開他了。

猶如陽陽一樣,自己的母親來勸,孩子的心裡瞬間覺得很暖,父母一旦心軟說點好話,孩子很快便會忘記剛剛發生的事情。

2、孩子想和父母表達自己的愛

父母對孩子之所以會下狠心,並不是不愛,而是他們害怕孩子走了彎路,已經不是單單的疼愛,而是希望孩子將來走入社會之後,成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父母的嚴厲只願孩子能夠長記性,甚至明白自己的苦心,但是孩子的對父母的愛,表達的特別簡單,會主動的向父母承認自己錯誤,因為孩子想讓父母知道,他不想惹父母傷心,想得到的則是父親的愛,母親的愛。

3、孩子討好父母的心態

有的父母本來便是暴脾氣,看到孩子做不好事情,不分青紅皂白,立刻變成了暴脾氣。大吼大叫成為常態,可是他們並不知道孩子的心中對這樣的父母,已經沒有了任何的安全感。

不少的孩子學會了主動向父母承認錯誤,孩子出現的討好,目的則是讓父母不生氣,但是父母應該好好的反思反思,自己身上有何問題,而不是一味的把責任歸咎給孩子。

父母的暴脾氣,看似打了孩子解氣了,實則給孩子帶來了很大的負面情緒

1、影響到孩子的身心健康

家長的暴脾氣,直接給孩子留下了童年的陰影,有的孩子長大成人之後,變得有家庭暴力,即使是個天真可愛的孩子,一直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下,孩子的心理也會發生了變化,情況嚴重的話,心理直接扭曲了。

一旦孩子出現了身心健康問題,不管是他的成長還是學習,都會或多或少的被影響到。家長的暴脾氣,確實對孩子影響很大,甚至毀了孩子的成長。

2、影響了孩子的大腦發育

不知道愛發脾氣的父母有沒有想過這樣的問題,當自己大吼大叫的時候,對孩子或許真的是一種傷害,尤其對於孩子大腦的發育影響是特別大的。

通過眾多的研究發現,那些心智不全的人,很多都是童年時期產生了心理陰影。比如孩子的童年不幸福,或者有家庭暴力等等。這些慢慢的都會影響到孩子的大腦發育,從而導致他出現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

3、導致孩子缺乏安全感

安全感這個詞,看似簡單,其實內涵深厚,孩子缺乏安全感,則是父母暴脾氣導致的。父母的大吼,直接讓他缺少了安全感,等到他們長大成人,一直都沒有什麼安全感,生怕自己做錯事情等等。

總之,孩子會做錯事情,會調皮搗蛋,作為父母應該好好的教導,而不是用自己的威嚴,恐嚇他們,甚至打罵他們。看似一個簡單的行為,其實深深的傷害了孩子,等到長大之後,或許正是因為心裏面沒有安全感,導致他很難適應社會的發展。

我是夏橙媽咪,一名全職寶媽,經常和大家分享育兒知識,希望能夠讓您學習到有用的知識。

今日互動話題:您平時會吼孩子嗎?歡迎在留言區發表您的觀點。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孩子被父母吼了,不會記恨父母?三個原因父母要知道
    但奇怪的是,很多孩子即使被父母吼罵了,但他們的內心卻還是不會記恨父母,其原因讓人感覺到倍加暖心。很多孩子哪怕被父母吼也不會記恨父母的三大原因是:依戀父母的心態孩子的生活中只有父母,但是父母的生活中卻不僅僅有孩子的存在,還有責任工作等等。
  • 為啥孩子被吼後,不會對父母「記仇」?知曉原因後就不捨得吼了
    為啥孩子被吼後,不會對父母「記仇」?知曉原因後就不捨得吼了網友小麗是全職寶媽一枚,四歲的女兒已經上幼兒園了,是個安靜可愛的孩子,女兒從小便如同一塊軟糯的小年糕,對自己異常依戀。當然不是,真實原因會讓愛發脾氣的家長羞愧難道孩子們真的是因為年齡小,而不會跟父母記仇嗎?
  • 孩子被父母吼卻不會「記仇」,背後原因令人心疼,父母要了解
    相信很多父母都曾壓不住內心的怒火,對孩子河東獅吼。孩子早上賴床不起、晚上不願睡覺,被父母吼叫;孩子不小心打碎杯子、做事動作慢,被父母吼叫;孩子想要堅持自己的想法,可能還會被父母吼。每次吼叫過後,很多父母又馬上後悔,但沒過多久又會進入「吼叫——後悔——再吼叫」的惡性循環。但父母都沒有留意到,每次吼完孩子,他好像還是依然愛著父母,並未因此「記仇」,孩子是真的不在意,還是另有原因呢?一位寶媽在群裡提到「吼聲教育」,她說自己經常因雞毛蒜皮的小事對孩子大吼,可每次吼完就後悔萬分,因為不管她怎麼對孩子,都會得到孩子一如既往的愛。
  • 為啥孩子被父母兇完後,沒有「隔夜仇」,原因暖心又心酸
    孩子不記仇,原因暖心又心酸對父母有較強的依賴性對於年紀還小的孩子來說,世界裡父母佔了很大一部分,從出生開始,父母就是陪在身邊的人,孩子的安全感大部分也是來源於父母。所以說,孩子不會對和有很大依賴性的父母產生「仇恨」,相反還會害怕失去依賴,真的超暖心了。
  • 那些被吼之後不說話的孩子,才真正地讓父母擔憂的
    父母用情緒的快感數落孩子,可能不會注意到,被吼過之後的孩子心裡正在默默積攢負能量。錯把吼罵當作教育「良方」,只能讓孩子默默將情緒調成「靜音」。吼孩子並不可怕,怕的是孩子不哭也不鬧,把情緒調成靜音。比起和父母頂嘴、叛逆,那些被吼之後不說話的孩子,才真正地讓父母擔憂。
  • 為何孩子被父母吼完後卻不"記仇"?原來是這樣,看完你還敢吼嗎
    為何孩子被父母吼完後卻不&34;?原來是這樣,看完你還敢吼嗎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其實父母是非常喜歡和疼愛自己的孩子。只要他們提出的是正當的合理的需求,父母基本上都是有求必應。但是,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或者幹一些錯事的時候,這會讓父母非常的生氣,有的時候還會吼他們。
  • 孩子剛被吼,轉身就要父母抱抱,難道是不記仇?原因讓人心疼
    文|文兒昨天,朋友告訴我,她發現這世上胸懷最寬廣的人,不是青年人,也不是老人,而是幼小的孩子。比如,你剛大發雷霆,把他吼一頓,但是他轉眼之間,忘記了你的兇,可憐兮兮地要抱抱。朋友還跟我舉例子,有一次,她家孩子玩性大發,非要玩家裡的玻璃杯,她阻止也沒用,孩子還是偷偷地玩,而且把玻璃杯摔碎了好幾個,地上全是碎玻璃。朋友抑制不住心裡的怒火,把孩子吼了一頓。
  • 為什麼父母對孩子無私奉獻?而孩子卻會因為小事情記恨父母呢?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看到絕大多數的父母為了自己的孩子都可以說得上是無私奉獻,對孩子是絕對的好。但是孩子對父母卻沒有那麼好,常常為一些小事而討厭,或者是記恨父母,這是為什麼呢?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總體上說父母是成年人,成年人要比孩子懂事,明白自己的責任與義務,所以他們不會計較孩子們是不是對自己好?而主要考慮自己的責任義務是否盡到,所以他們會對孩子非常的好。
  • 不論媽媽怎麼吼,孩子還是最愛粘著的還是媽媽,背後原因如此暖心
    當孩子被媽媽吼時,他們的心裡又在想什麼呢?但是兒子仿佛一個小天使,即使媽媽經常吼他兇他,醒來以後第一件事還是找媽媽。她有點後悔自己的粗暴舉動,同時也非常慶幸,孩子沒有因自己的暴躁記恨自己。不論媽媽怎樣傷害他的感情,孩子都會本能地和爸爸媽媽表示親近,害怕父母的遠離。2. 父母權威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是上位者,處於主動地位,在教育扶養孩子過程中,孩子可以適度表達意見,但最多的還是服從。這種教育模式已經被孩子逐漸接受,哪怕父母的責備會讓他難過,但他不會認為父母是錯的。
  • 為何孩子被吼後還求抱?「不記仇」的原因讓人心疼,你還敢吼嗎
    但看孩子哭得心疼,最後還是把孩子抱起來安慰。其實很多父母都碰到過這種情況,吼完孩子後,孩子依然會主動來要抱抱,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為何孩子被吼後還求抱?「不記仇」的原因讓人心疼1)孩子害怕失去父母的愛人們常說母愛偉大、父愛偉大,但最偉大的其實是孩子對父母的愛。因為孩子是父母生活的一部分,殊不知父母是孩子生活的全部。
  • 為什麼孩子被父母吼了,還哭著要「抱抱」,知道原因就別吼孩子了
    或許是因為孩子沒好好吃飯,或許是孩子只顧著看電視不去寫作業,或許孩子只是沒給父母拿拖鞋……父母一時間又急又氣,就忍不住對孩子大吼大叫,一方面是想制止孩子的壞行為,另一方面也是在發洩自己的情緒但很多時候父母吼完孩子之後,孩子反而還要「抱抱」,這是為什麼呢?
  • 孩子心裡不記恨嗎?剛吼完孩子,孩子回頭要抱抱
    可是,許多孩子被媽媽高聲訓斥以後,會迅速地忘掉剛剛的事。一旦媽媽對孩子的心態溫柔一點,孩子立刻就會和媽媽啪啪無間。孩子好像一直記憶減退的,對媽媽的個人行為沒有放在心裡。是否孩子與生俱來不記恨呢?實際上孩子僅僅太過依靠自身的媽媽,因為愛情而挑選寬容罷了。
  • 孩子撒謊時,低層次的父母才會吼孩子,高層次的父母這樣做
    文|好孕姐所有父母都希望,孩子不會對自己說謊,能真誠坦率地和自己交流。但是,遺憾的是,不知道什麼時候,那個天真無邪、只對自己講真話的孩子變了,慢慢學會了撒謊......所以,很多父母為了讓孩子知道撒謊不好,就會吼孩子。不過,這裡必須要說一句,孩子撒謊時,父母吼孩子,是比較低級的。為什麼孩子會撒謊?撒謊,阻礙著人與人之間的溝通。父母都希望孩子少說謊,和人交流多一點真誠。但是,因為孩子撒謊的原因很複雜,所以父母不能用過於簡單粗暴的「吼」去解決。
  • 為何孩子被父母吼完後卻不"記仇"?原來是這樣,看完你還敢吼嗎?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其實父母是非常喜歡和疼愛自己的孩子。只要他們提出的是正當的合理的需求,父母基本上都是有求必應。但是,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或者幹一些錯事的時候,這會讓父母非常的生氣,有的時候還會吼他們。其實吼完孩子後,當父母的肯定也會比較後悔和心疼,但是孩子的在被吼完之後,卻像個沒事人一樣,照樣跟爸媽一副親暱的樣子,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孩子不"記仇"呢?主要有以下三點。
  • 孩子被吼之後,為什麼還伸手要「抱抱」?看完原因後捨不得吼了
    但孩子被"吼"得多,總是利弊共存的,孩子的心是棉花做的,無論父母怎麼罵,罵完以後往往還是最脆弱的一個。他們總會不由自主地尋求父母的安慰,即使上一秒還在挨罵,下一秒就已經變成乖乖小孩。不少父母疑惑,孩子被吼之後,為什麼還伸手要"抱抱"?看完原因後捨不得吼了。
  • 家長做了這些事,當心孩子長大後,會記恨自己的父母
    父母對孩子有養育之恩,教育孩子的過程固然是非常辛苦的,所以長大之後孩子應該孝順自己的父母,為父母養老送終,這是一種品德,也是我們中華的美德,每個孩子都是如此,如果長大之後孩子出現不贍養老人的情況,不僅違法,而且也會受到其他人的譴責,這則被稱為不孝,而不孝也不僅僅只展現在不贍養老人方面,還展現在記恨老人。
  • 那些被父母吼大的孩子,長大後變成了什麼樣?父母要重視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孩子調皮或不聽話往往會點燃父母的怒火,大多數家長會用吼的方式代替細聲軟語的教育,因為吼孩子能讓孩子立馬停住。慢慢地,「吼」就成了家長們教育孩子的工具,但家長們在吼孩子的同時也在給孩子悄悄種下一顆「惡果」,影響孩子性格,家長該反思了!
  • 《不吼不叫:如何平靜地讓孩子與父母合作》:是為人父母的必修課
    可是,衝孩子大吼大叫對嗎?有用嗎?吼完你後悔嗎?相信每個父母心中都有明確的答案。所以,《不吼不叫:如何平靜地讓孩子與父母合作》,就成了家庭教育中的一堂必修課。本書基於氣質研究和正念理論,為父母提供強有力的技巧,通過減少大吼大叫,從而避免家庭衝突,促進合作、尊重和相互理解。一、 吼叫的原因說到吼叫的原因,很多父母都會簡單粗暴的認為是孩子不聽話,做事拖拉等,其實引發吼叫的原因分為日常原因和深層原因。
  • 為什麼孩子被父母吼了以後,很少會「記仇」?背後的原因是這樣的
    現在的年輕父母工作壓力大,每天下班回家之後就想躺在沙發上癱著,但一想到寶寶還等著自己去照顧,爸爸媽媽就又得打起精神給孩子做飯,陪小傢伙玩。其實情緒是一個堆積的過程,如果家長在工作上不順利,孩子又調皮不聽話,父母的「怒氣值」就很容易達到臨界值,甚至偶爾還會情緒失控,衝著孩子發火吼叫。
  • 爸媽打罵孩子,娃哭喊著也要膩著父母?知道背後真相,爸媽心疼了
    孩子的天性就是頑劣,所以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總是在不斷的闖禍,即使父母第一次糾正了,之後還是會有不願意聽話的,然後開始消磨父母的耐心,最後導致父母反覆生氣,開始對孩子責罵。可對於孩子來說,即使父母再怎麼責罵,孩子也會膩著父母,尋找安慰,希望父母都夠安慰自己,實在是令人感到暖心。那麼,對於孩子這種暖心的行為究竟是什麼原因呢?今天我們來探索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