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孩子被父母吼了,還哭著要「抱抱」,知道原因就別吼孩子了

2020-10-22 金櫻媽媽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進入地鐵之前,有一段長長的自動扶梯,一個媽媽帶著3歲左右的孩子走過來。媽媽提著大包小包,孩子調皮地掙脫媽媽的手,先行一步踩在扶梯上,媽媽見狀一把將孩子拉回來,怒吼道:「你怎麼回事啊!跑來跑去,發生危險了怎麼辦?」

這是一件很簡單的小事,媽媽擔心孩子有危險很正常,可能是一個人出門帶娃,本來就很辛苦勞累,再加上孩子不聽話,融合了緊張、害怕、委屈、氣憤等各種情緒,導致媽媽對孩子怒吼。

媽媽情緒崩潰,孩子也哇哇大哭,周圍的人紛紛側目。過了好一會兒,媽媽才意識到自己的不對,漸漸地語氣緩和下來,而剛才被吼的孩子,卻哭著向媽媽要抱抱。看著孩子滿臉淚痕,媽媽一邊抱緊孩子,一邊安慰他說:「不許再亂跑了,媽媽很擔心。」

這樣的事情見怪不怪了,很多父母在工作上受到老闆的批評,回家就把怒氣撒在孩子身上。或許是因為孩子沒好好吃飯,或許是孩子只顧著看電視不去寫作業,或許孩子只是沒給父母拿拖鞋……

父母一時間又急又氣,就忍不住對孩子大吼大叫,一方面是想制止孩子的壞行為,另一方面也是在發洩自己的情緒。

總而言之,父母就是把孩子當做情緒的垃圾桶,因為他們心裡覺得自己比孩子大得多,孩子不能反抗,而且小孩子大都不記仇,過後哄兩下就忘記了。

但很多時候父母吼完孩子之後,孩子反而還要「抱抱」,這是為什麼呢?

01渴望安全感

孩子不懂事,或許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但是能明顯感覺到父母在生氣,跟平時不一樣。於是他們會擔心父母不愛自己了,缺乏安全感促使孩子急切地靠近父母,通過抱抱來確認父母對自己的愛。

02尋求原諒

還有的孩子看到父母生氣和嚴肅的表情,會意識到自己做得不對,於是想通過抱抱的方式,尋求父母的原諒,讓父母不要生氣。一般這種時候,父母也拿孩子沒什麼辦法,立刻就心軟下來,回抱孩子。

03需要安慰

父母的吼叫會讓孩子感到驚嚇、不知所措,而父母是孩子親近的人,是安全感和情感的主要來源,於是本能地向父母靠近,粘著父母不放。哪怕是剛剛吼過自己的父母,也依然希望得到父母的安慰。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不記仇,只要給他一顆糖、一個抱抱或者一個笑容,孩子就恢復心情了。那麼,孩子真的不記仇嗎?其實不然,父母的負面情緒對孩子有很大的影響。

父母的負面情緒對孩子有何影響?

01心理創傷

父母對孩子發洩負面情緒,會給孩子造成極大的心理傷害。就像在心裡默默埋下一顆種子,父母一次次的吼叫和打擊令其生根發芽,等到孩子長大後,有能力反抗父母,做出一些極其叛逆的行為。

02性格自卑

父母經常打擊和否定孩子,會令孩子形成自卑、懦弱、膽小、和孤僻的性格。孩子在人際交往上很弱勢,容易貶低自己的價值,覺得沒有人會喜歡自己,無論是不是自己的問題,都會卑微地道歉。

03關係疏遠

父母經常吼孩子,一開始孩子可能是不記仇,還哭著要抱抱。但隨著孩子慢慢長大,產生自我意識,逐漸忍受不了父母的負面情緒,必然會影響親子之間的關係。於是孩子急切想長大,早點離開父母。

了解孩子「哭著要抱抱」的原因,父母也要反思自己:

01控制住自己的壞情緒

在負面情緒爆發之前,先在心裡倒數一分鐘,給自己一個緩衝的時間。在這一分鐘裡,問自己幾個問題:為什麼要生氣?生氣會有什麼後果嗎?除了生氣還有更好的解決辦法嗎?等一分鐘過去,心情開始平復,或許你會發現自己沒必要生氣。

02學會好好與孩子溝通

情緒是影響父母與孩子溝通的重要幹擾因素,大吼大叫只會加劇衝突和矛盾。父母在與孩子溝通的時候,要儘量保持理性、冷靜思考,採用非暴力的溝通方式,儘量避免語氣強烈的反問句式、挖苦和諷刺的用語以及「我不要你了」之類的恐嚇。

0正面教養方式管教孩子

曾有學者對「父母怎樣對待孩子的錯誤」這一問題做調查問卷。結果顯示:面對孩子犯錯,65%的父母都會採用懲罰的方式,而20%的父母會採用正面引導的方式,剩下15%的父母對孩子放任自流。

所謂正面教養方式,來自於美國心理學家簡·尼爾森的經典的著作《正面管教》。這本書的英文名字是「Positive Discipline」,直譯過來是積極的紀律,也就是說父母應當給孩子提供一個有紀律的環境,給孩子樹立有效的規矩。

簡·尼爾森在書中特別強調父母要採取「和善而堅定」的態度。和善能夠讓「反叛」的孩子願意配合父母的管教,而堅定是指父母不嬌慣和溺愛孩子。當父母與孩子產生衝突時,更多地常用「積極暫停」而不是「懲罰」的方式。

說給父母聽: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應該意識到「我的孩子不完美,我自己也不完美」。當孩子犯錯的時候,更大的責任在於父母,在你想要訓斥、懲罰孩子之前,要先反思自己的問題。

今日話題:你有沒有忍不住吼孩子的時候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孩子被父母吼了,還哭著要「抱抱」,家長要知道其中原因
    生活中我們也經常可以看到很多孩子在被父母責罵之後,往往一邊哭著一邊伸開雙手,希望父母能夠抱抱自己。其實這種現象的背後,代表著孩子的內心已經受到了傷害,充滿了極大的不安,需要家長慎重對待。母親的訓斥,讓兒子愈加驚慌失措,不禁開始大哭了起來,而王女士也在孩子的哭聲中,意識到了自己剛剛情緒過於激動,但是礙於身為父母的面子,不好意思承認錯誤。反而更加大聲的訓斥:「你還哭,說你幾句你就哭,一點也不懂事」,兒子聽了母親的訓斥,一邊哭得更大聲,一邊伸開雙手,想要得到媽媽的抱抱。
  • 孩子被吼之後,為什麼還伸手要「抱抱」?看完原因後捨不得吼了
    但孩子被"吼"得多,總是利弊共存的,孩子的心是棉花做的,無論父母怎麼罵,罵完以後往往還是最脆弱的一個。他們總會不由自主地尋求父母的安慰,即使上一秒還在挨罵,下一秒就已經變成乖乖小孩。不少父母疑惑,孩子被吼之後,為什麼還伸手要"抱抱"?看完原因後捨不得吼了。
  • 為什麼孩子被父母吼了,還哭著讓抱抱,讀懂內心需求助力孩子成長
    在小孩子眼裡,父母的寵愛就是對自己最大的肯定,即使父母吼他們,甚至是打罵他們,孩子都不會放在心上。他們更多地是記住父母的溫暖,這才是他們面對這個世界的所有的底氣。孩子在人際交往上處於一種弱勢,很容易會貶低自己的價值,不敢堅持做自己,只想要隨大流,害怕受到大家的排斥,一味逃避問題。關係疏遠父母總是認為孩子是自己的私有物品,想要怎麼對待他們就怎麼對待他們,仿佛孩子沒有自己的感情。當孩子哭著要抱,而父母卻不管不顧的時候,孩子的內心已經對父母失去了不信任。
  • 為何孩子被吼後還求抱?「不記仇」的原因讓人心疼,你還敢吼嗎
    買完菜付過錢後,依然沒有消氣,一使勁就拽著孩子回家,可能拽得有些用力了,孩子一下就委屈地哭了出來,一邊哭還一邊要媽媽抱抱。但看孩子哭得心疼,最後還是把孩子抱起來安慰。其實很多父母都碰到過這種情況,吼完孩子後,孩子依然會主動來要抱抱,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為何孩子被吼後還求抱?
  • 為啥孩子被「吼」還要求抱抱?不記仇的原因讓人心疼,你還捨得嗎
    所以在很多時候,家長對孩子大吼,孩子就只能哭著喊著「求抱抱」,背後原因真的太讓人心疼了。被家長「吼」後的孩子求抱抱,不記仇的原因讓人心疼擔心失去爸爸媽媽的愛大家要知道,對於孩子來說,爸爸媽媽就是自己的全部,這種心裡地位是沒人能取代的。
  • 孩子剛被吼,轉身就要父母抱抱,難道是不記仇?原因讓人心疼
    文|文兒昨天,朋友告訴我,她發現這世上胸懷最寬廣的人,不是青年人,也不是老人,而是幼小的孩子。比如,你剛大發雷霆,把他吼一頓,但是他轉眼之間,忘記了你的兇,可憐兮兮地要抱抱。朋友還跟我舉例子,有一次,她家孩子玩性大發,非要玩家裡的玻璃杯,她阻止也沒用,孩子還是偷偷地玩,而且把玻璃杯摔碎了好幾個,地上全是碎玻璃。朋友抑制不住心裡的怒火,把孩子吼了一頓。
  • 孩子明明被媽媽兇哭,為什麼還伸手要抱抱?背後原因令人動容
    寶寶還痴迷地站在梳妝櫃旁邊使勁的聞自己小手,剛睡醒的你看到這一幕火氣就立馬騰騰騰的上來了,上來就吼:王子軒你在幹嗎,好玩嗎,你知不知道多貴,剛買的!你怎麼這麼不聽話小寶寶沉迷在自己的世界裡突然間就被吼醒了,愣了一下,哇地哭了起來,而你怒氣依舊不減,沒有理會寶寶,帶著怒氣心疼地收拾起來。
  • 為什麼你總是忍不住吼孩子?
    因為延遲開學,這也是我們陪伴孩子時間最長的假期。但孩子們遲遲不開學,這真是很多父母處理親子關係的一次嚴峻的挑戰。這不,最近我的好閨蜜安安跟我傾訴她自己在家帶娃的各種翻車。最重要的是,最近她又吼了孩子,還特別憤怒地打了孩子,她感到非常內疚,希望我給她抱抱,並給她一份戒吼指南。安安是一個特別重視育兒媽媽,兩有個可愛的寶貝。
  • 孩子被吼時,心裡想什麼?知道真相後你還敢吼孩子嗎?
    我又沒忍住吼孩子—— 昨晚女兒不小心打翻了牛奶,把我新買的布藝沙發弄溼了一大片,我衝上去劈頭蓋臉衝女兒吼:「你怎麼回事?」女兒一哆嗦,眼睛瞪得圓圓的,充滿恐懼地望著我,連哭都忘記了。看到女兒錯愕的表情,我意識到,自己錯了。
  • 你知道為什麼,被媽媽吼哭的孩子,還要伸手找媽媽抱嗎?
    當孩子犯了錯誤或者是不聽話的時候,我們都會把孩子吼哭。但是他們一人伸著手喊著要媽媽抱。而且更肯定的是寶寶讓媽媽抱,不是讓爺爺奶奶抱,更不是讓他的爸爸抱。每到這個場面,媽媽總是又生氣又心疼,抱吧,怕孩子不長記性,不抱吧,看到他那可憐的樣子,又覺得心裡很難過。
  • 孩子被吼後為什麼不說話?知道真相後你還敢吼孩子嗎?
    小美剛衝完寶寶在廁所擠出來的泡泡,又看到孩子拿著畫筆在牆上作妖。她一把奪過畫筆,忍不住朝孩子大吼。孩子面對著牆壁,手舉在半空,愣愣地站著。過了好一會,才回過神來,哇哇地哭起來。「你還有理哭?跟你說了多少次,畫畫要在紙上畫,就是不聽。
  • 很多孩子被父母罵過後想要抱抱?背後原因家長需要知道
    很多孩子在小的時候很調皮,做錯事了家長打不怕罵不怕,知道自己錯了下次還會這樣,這就令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這方面很頭疼。但有些孩子被家長罵了一頓就哭了,哭完之後做出一副求父母抱抱的動作,這行為每個父母看了都會心軟。
  • 為啥孩子被吼後,很快就不「記仇」了?看完原因你還敢吼孩子嗎?
    養育孩子是一個非常奇妙的過程,父母以為自己在全心全意地不求回報地愛著孩子,而事實上,父母們卻未曾想到孩子們愛父母遠比父母想像得更多。很多中國式家長都無法迴避「打罵」孩子的教育方式,即便是擁有高文化水平的父母也有衝孩子大聲吼罵的時候。也許是孩子屢教不改,也許是孩子不以為然,總之,眼前的小人兒似乎有分分鐘惹怒父母的能力。
  • 「吼媽」式的陪伴,請別傷孩子太深
    而且孩子每次被吼時,都只是呆呆的望著書桌,不哭也不鬧,抿嘴低頭,手足無措地用手指捏著衣角。有一天,正在炒菜的她叫孩子幫忙端一下菜,不知道怎麼的,沒拿穩全摔了,撒了一地。她立馬怒不可遏的吼了一句「你這個小孩怎麼回事啊,這麼小的事都做不好,以後還能幹什麼」。
  • 孫儷吼孩子一時爽上熱搜,你越吼孩子越差勁
    孩子面對著牆壁,手舉在半空,愣愣地站著。過了好一會,才回過神來,哇哇地哭起來。「你還有理哭?跟你說了多少次,畫畫要在紙上畫,就是不聽。你要氣死媽媽嗎?」小美繼續吼道。 孩子轉過身,驚恐地看著媽媽。臉上掛著兩行淚,譁譁地往下流,嘴巴大張著,卻不敢再出聲。 世界突然靜止了。
  • 為什麼孩子被父母吼了,不會記恨父母?三個原因父母要知道
    但奇怪的是,很多孩子即使被父母吼罵了,但他們的內心卻還是不會記恨父母,其原因讓人感覺到倍加暖心。很多孩子哪怕被父母吼也不會記恨父母的三大原因是:依戀父母的心態孩子的生活中只有父母,但是父母的生活中卻不僅僅有孩子的存在,還有責任工作等等。
  • 被媽媽吼哭的孩子,為啥還要媽媽抱?原因讓人心疼
    人都是感性動物,都會有情緒低落,心情不佳的時候,作為女性不僅要扮演好好女兒.好妻子.好員工等等角色,更重要的是孩子頒發的好媽媽榮譽勳章真想永遠擁有。不知道你有沒有經歷過這樣的場景:忍不住吼哭孩子後,孩子追著趕著也要來到你面前,伸手要抱抱......
  • 那些被吼之後不說話的孩子,才真正地讓父母擔憂的
    孩子被她這麼一吼,當場愣住,不哭也不說話,用恐懼的眼神看著她。吼孩子並不可怕,怕的是孩子不哭也不鬧,把情緒調成靜音。比起和父母頂嘴、叛逆,那些被吼之後不說話的孩子,才真正地讓父母擔憂。當時被別人嫌棄,沒想到父母也把她罵了一頓。於是,就這樣,她慢慢封閉了自己的心。當孩子沉默時,他們的潛臺詞是「惹不起,我還躲不起嗎?」從心理學上來說,「吼」是一種帶著情緒的語言暴力。
  • 為啥孩子被吼後,不會對父母「記仇」?知曉原因後就不捨得吼了
    為啥孩子被吼後,不會對父母「記仇」?知曉原因後就不捨得吼了網友小麗是全職寶媽一枚,四歲的女兒已經上幼兒園了,是個安靜可愛的孩子,女兒從小便如同一塊軟糯的小年糕,對自己異常依戀。當然不是,真實原因會讓愛發脾氣的家長羞愧難道孩子們真的是因為年齡小,而不會跟父母記仇嗎?
  • 今天,你吼孩子了麼?聽說被吼過的孩子更容易有性格缺陷
    作為家長的你,在生活中,不管有意無意,一定吼過你的孩子,而且,吼完之後自己就很後悔為什麼要吼孩子呢? 到點上學了孩子早餐還沒吃飽,再拖下去家長上班就要遲到了,一句「怎麼吃那麼慢,別吃了,要遲到了」、精心布置的家瞬間被「小魔王」整得亂七八糟,而,你還在廚房準備吃的,忙的雞飛狗跳,看到這一幕,忍不住一句「你怎麼這麼多事,剛剛收拾整理好的,又成垃圾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