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明明被媽媽兇哭,為什麼還伸手要抱抱?背後原因令人動容

2020-12-14 蜀人未晰

一覺醒來,600多的香水就被打翻了。寶寶還痴迷地站在梳妝櫃旁邊使勁的聞自己小手,剛睡醒的你看到這一幕火氣就立馬騰騰騰的上來了,上來就吼:王子軒你在幹嗎,好玩嗎,你知不知道多貴,剛買的!你怎麼這麼不聽話

小寶寶沉迷在自己的世界裡突然間就被吼醒了,愣了一下,哇地哭了起來,而你怒氣依舊不減,沒有理會寶寶,帶著怒氣心疼地收拾起來。

被媽媽嚇到的寶寶卻邊哭邊小心翼翼地靠近你,伸出稚嫩的小手,索求你的抱抱。

很多媽媽都很疑惑,寶寶明明被兇哭了,怎麼還靠近自己並且求抱呢?難道寶寶有受虐傾向?

01寶寶心理恐懼

寶寶在1-3歲的時候,是形成心理安全感的最佳時期,父母在這個時期對他們進行愛的教育,將為他們一生的安全感奠定良好的基礎。在有愛的家庭中成長起來的寶寶,長大後更自信。

寶爸寶媽在發脾氣的時候,表情都非常的憤怒,語氣激烈帶有指責,因為情緒衝動會說一些不好的話語,寶寶雖然小不懂事,但依舊能敏感的感覺到媽媽的情緒變化。

這時的寶貝,內心會非常的沒有安全感,非常恐懼爸爸媽媽不要自己,不理自己,為了讓自己感覺好受一些,寶寶會主動尋求媽媽的原諒,表現出抱抱的行為方式。

英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歐薩克雷曾經說過"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親就是上帝",意思就是說母親在孩子心中至關重要。幼小的寶寶,只有爸爸媽媽可以依靠,在他們心中,爸爸媽媽就是他們的避風港灣,當你越吼他,他越是沒有安全感。

02寶寶在承認自己的錯誤

大人表達抱歉的時候,會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愧疚,但是寶寶的語言表達能力還不是那麼好,察覺自己做錯後,寶寶可能因為恐懼而說不出話,只能用肢體表達自己的心理感受:媽媽,我錯了,你別生氣,所以當寶寶在求抱時,是寶寶在示弱,是在乞求媽媽的原諒,這是寶寶愛媽媽,在意媽媽的表現。你理解了嗎?

有語言學家研究發現:人與人之間的溝通,93%的溝通都是通過非語言進行溝通的,只有7%是通過語言溝通的。所以當父母把寶寶惹生氣了,也可以通過擁抱、撫摸等肢體語言表達自己的錯誤哦

03 寶寶在確認媽媽還愛不愛我

寶寶在被吼了之後,肯定會大哭,但是不僅僅是因為害怕,或者想通過哭泣逃避自己犯錯的斥責,更多的是寶寶內心非常的不安,害怕媽媽不再愛自己,為此他們的內心非常的焦慮,需要用哭來發洩自己的情緒。

當寶寶在哭泣的時候,還在伸手求抱抱,這說明寶寶非常的愛自己的媽媽,他需要媽媽的回應來確認媽媽是否還愛自己。

寶爸寶媽在吼寶寶的時候,不防想一想寶寶的心理感受,打罵與指責寶寶並不是唯一的教育方式。很多時候我們可能會因為自己的忙碌而把不良的情緒發洩到寶寶身上,這對寶寶而言,是不可承受之重。

04當寶寶被吼哭之後依舊向我們尋求抱抱,我們如何正確回應?

首先我們要明白,犯錯是孩子成長中必須有的階段,寶爸寶媽們即需要在成人的角度對寶寶的對錯進行引導,更需要學會站在孩子的角度給予寶寶理解。

家長停止指責美國說話心理學家曾經做過一個實驗:讓10名7-10歲的兒童聽媽媽的吼叫聲,之後讓他們寫下媽媽吼叫的內容,結果只有不到13.3%的孩子寫對。

這個研究表明:家長大聲吼叫,對管教孩子毫無用處,音量越大,孩子的注意力越不集中。因此在教育孩子時,態度要溫和耐心,不要一味指責發洩

讓孩子先冷靜下來年幼的孩子心理承受度低,被父母兇時內心充滿恐懼,此時家長除了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外,也要幫助寶寶冷靜下來。你可以握住寶寶的手,或者擁抱寶寶,輕拍寶寶後背等行為進行安撫,同時告訴寶寶媽媽很愛他。

教育前先聽聽孩子的理由伏爾泰曾說:耳朵是通向心靈的路。這說明傾聽在人與人的交流中很重要,作為家長更要學會傾聽,只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問題,你說的話,寶寶才能真正地聽進去。

寶寶的成長過程中,離不開爸爸媽媽的教育,更離不開爸爸媽媽的愛。生活中陽光自信的孩子後面總有著用愛教育他們的父母,而那些畏懼交流,甚至自閉的小孩,都是因為受到過來自家庭的創傷。所以,如果你愛你的孩子,就努力做一名合格的父母把,讓她們帶著你的愛健康成長,幸福一生。

圖片來源於網絡,若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寶寶被訓哭後,還總要抱抱?背後原因讓媽媽們自責又暖心
    而小外甥也在一旁,一直往媽媽懷裡蹭,要抱抱。可是,妹妹就是不抱,還說他:「做錯事了,還有臉要抱抱,走開,不抱!」 我一看就很心疼孩子,趕緊勸我妹妹別那麼火大。孩子才兩歲多,犯了錯讓他知錯就行了,不能把怒氣延長。妹妹說:「我也不想延長,但是看到他一個勁兒地往外身上撲,要抱抱,我就來氣。你說說,寶寶明明都已經被我訓哭了,為什麼還要抱抱呢?
  • 為什麼寶寶被訓哭後,還總要抱抱?背後原因讓媽媽們自責又暖心
    而小外甥也在一旁,一直往媽媽懷裡蹭,要抱抱。可是,妹妹就是不抱,還說他:「做錯事了,還有臉要抱抱,走開,不抱!」我一看就很心疼孩子,趕緊勸我妹妹別那麼火大。孩子才兩歲多,犯了錯讓他知錯就行了,不能把怒氣延長。妹妹說:「我也不想延長,但是看到他一個勁兒地往外身上撲,要抱抱,我就來氣。你說說,寶寶明明都已經被我訓哭了,為什麼還要抱抱呢?每次都這樣,犯了錯就知道撒嬌耍賴,太氣人了。」
  • 你知道為什麼,被媽媽吼哭的孩子,還要伸手找媽媽抱嗎?
    每一個當媽媽的一定很熟悉,這樣的一個場景。當孩子犯了錯誤或者是不聽話的時候,我們都會把孩子吼哭。但是他們一人伸著手喊著要媽媽抱。而且更肯定的是寶寶讓媽媽抱,不是讓爺爺奶奶抱,更不是讓他的爸爸抱。每到這個場面,媽媽總是又生氣又心疼,抱吧,怕孩子不長記性,不抱吧,看到他那可憐的樣子,又覺得心裡很難過。
  • 為什麼被媽媽訓哭之後,寶寶還要媽媽抱?家長要知道原因
    對於家長來說,孩子是自己的軟肋,但也是讓自己瞬間爆發的導火線,明明自己已經很努力的忍住脾氣,但是&34;偏偏想要挑戰自己的底線,最終把媽媽徹底惹惱,自己被狠狠訓斥一番,之後就是一邊哭一邊伸手要抱抱。為什麼越是被訓哭孩子越需要媽媽的抱抱?家長要知道,從孩子來到這個世界的第一秒,媽媽就是自己最親近的人,因為自己不善表達,所以這背後其實還帶有其他意思。
  • 為什麼孩子挨打後,還會伸手「要抱抱」?看完能抱就抱抱他吧
    家長打孩子這件事經常發生,不少人在小時候都有挨打的經歷,很多爸媽也打過孩子。旁人打孩子,只要不是很過分,一般其他人不會出手阻攔,但奇怪的是,孩子被打後卻會哭著要抱抱。她嚇壞了,想到剛剛孩子嚷嚷著要去買玩具,便直接往玩具區走。果然,孩子在玩具貨架前認認真真地看著玩具。小盛長呼一口氣,努力平復自己要發火的情緒,上前對孩子說,想買哪個玩具可以先選好,放在購物車上,要是一直好好跟著媽媽,就可以買。
  • 孩子被吼之後,為什麼還伸手要「抱抱」?看完原因後捨不得吼了
    後來孩子每次咬完東西,劉女士都會很生氣地罵他一頓,有時候甚至加手去打,她想讓孩子記住自己的行為是錯誤的。但是兒子每次被罵完,都會伸手向媽媽要'抱抱',劉女士每次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瞬間變得心軟起來,然後變得捨不得吼孩子了。但是面對這樣的情況,劉女士既生氣又心疼,教育孩子漸漸變成一件矛盾的事,這使劉女士感到困惑不已。
  • 為什麼寶寶被家長罵哭後,還要求抱抱?背後原因家長需要知道
    為什麼寶寶被家長罵哭後,還要求抱抱?背後原因家長需要知道案例分析對於很多家長來說,孩子的教育問題是非常令人頭疼的問題,很多孩子打不怕罵不怕,這次知道錯了下次還敢,甚至有時候會做出求抱抱這樣&34;的行為,很多家長一看到孩子哭了或者孩子撒嬌了就心軟了,麗麗就常常因為自己心軟得太快感到非常苦惱。
  • 為什麼寶寶做錯事被罵哭後,還要求抱抱?家長早知道早受益
    在育兒的這條路上,估計很多的媽媽都遇到過這種情況:孩子明明犯了錯,打翻了碗筷、弄髒了地面,你罵他、兇他,把他罵哭了,他卻還要伸手問你要抱抱。可是為什麼我都當「惡人」了,寶寶還是會向我要抱抱?當然是因為對你的信任、對你的愛呀。
  • 為什麼孩子被父母吼了,還哭著要「抱抱」,知道原因就別吼孩子了
    過了好一會兒,媽媽才意識到自己的不對,漸漸地語氣緩和下來,而剛才被吼的孩子,卻哭著向媽媽要抱抱。看著孩子滿臉淚痕,媽媽一邊抱緊孩子,一邊安慰他說:「不許再亂跑了,媽媽很擔心。」但很多時候父母吼完孩子之後,孩子反而還要「抱抱」,這是為什麼呢?
  • 為什麼孩子被父母吼了,還哭著要「抱抱」,家長要知道其中原因
    生活中我們也經常可以看到很多孩子在被父母責罵之後,往往一邊哭著一邊伸開雙手,希望父母能夠抱抱自己。其實這種現象的背後,代表著孩子的內心已經受到了傷害,充滿了極大的不安,需要家長慎重對待。母親的訓斥,讓兒子愈加驚慌失措,不禁開始大哭了起來,而王女士也在孩子的哭聲中,意識到了自己剛剛情緒過於激動,但是礙於身為父母的面子,不好意思承認錯誤。反而更加大聲的訓斥:「你還哭,說你幾句你就哭,一點也不懂事」,兒子聽了母親的訓斥,一邊哭得更大聲,一邊伸開雙手,想要得到媽媽的抱抱。
  • 「為什麼媽媽越生氣,孩子越要求抱抱?」原來,真相只有1句話!
    她家孩子2歲,吃飯的時候,小傢伙一直要番茄醬,用手蘸著吃,最後弄到了媽媽的褲子上。同事馬上生氣了,還甩手給了孩子一巴掌。孩子立刻大哭起來,還一邊伸手要媽媽抱抱。我當時就在想:為什麼媽媽對孩子這樣,孩子還要求媽媽抱抱他?
  • 為什麼訓孩子訓得越兇,孩子越要「求抱抱」,原因值得家長反思
    導讀:為什麼訓孩子訓得越兇,孩子越要「求抱抱」,原因值得家長反思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為什麼訓孩子訓得越兇,孩子越要「求抱抱」,原因值得家長反思!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寶寶做錯事被父母訓哭後,為什麼還要抱抱?背後的原因要知道
    文/冰糖媽育兒日記小寶寶在剛剛來到這個世界上時,嫩嫩的皮膚,軟萌的樣子,總是忍不住想要多抱抱,但是當孩子到了2歲以後,父母們可就不想多「親近」了,小寶寶實在太淘氣了,總是四處搗蛋,講道理又聽不懂,所以做錯事後,父母總是忍不住發脾氣,將寶寶教訓哭,但是寶寶卻更加黏人,一邊哭一邊還想抱抱,這背後的原因令人十分心疼。
  • 寶寶明明會走路,為什麼總是要抱抱?原因讓家長不忍心責怪
    不少媽媽發現這樣一種情況,雖然寶寶已經會走路了,但是出門的時候,卻總是愛要抱抱,一言不合求抱抱,不抱就不走。如果是抱著出生幾個月的小寶寶,份量並不重,家長還能抱得動。但是等寶寶一歲以後,通常都有二十斤甚至以上,這時候再抱,就很考驗家長的體力了。不抱要哭,抱著又累,還有的媽媽擔心,會不會因此把寶寶寵壞,沒法給寶寶養成獨立自主的好習慣?
  • 寶寶做錯事被罵哭後,為什麼還要求抱抱?這幾點原因,父母要知道
    文/園園媽育兒日記每個小寶寶都是一個「好奇寶寶」,但還總喜歡圍著媽媽轉,有時候寶寶一不小心就做錯了事,脾氣暴躁的家長就要忍不住發火了,通常家長一發火,寶寶就嚇得嗷嗷哭,還會一邊哭一邊伸手求抱抱,這是什麼原因呢?
  • 寶寶明明自己能走路,為什麼卻要一直抱抱?看完背後的原因很暖心
    寶寶1歲多就已經會自己走路了,但是經常能在大街上看到一個2歲多的孩子要媽媽抱著走,媽媽不想抱抱抱就哭,為此不少的媽媽發過脾氣。抱寶明明會走路卻總是要媽媽抱,是為什麼呢?心理學指出,寶寶3歲之前,在心理上和媽媽是一個共生體。雖然寶寶和媽媽相連的臍帶在出生的時刻被分離了,但是心理上的臍帶要到3歲左右才能被剪斷。在這個時間內,寶寶會一直享受爸爸媽媽給他們的安全感,尤其是媽媽。
  • 為什麼寶寶明明會走路了,還總是要抱抱呢?
    「媽媽我累了,要抱抱!」「走了這麼久,媽媽抱抱我!」「我不要走路!我要媽媽抱!」關於「帶娃出門為什麼TA總是要抱抱」的話題,總能引起熱議。而媽媽們的焦慮,讓人略感心酸。看到這些說法,你有沒有覺得,當了媽媽,就會明白一個詞:『進退兩難』尤其是新手家長,以為寶寶只是因為懶,而不願意自己走路,從而用呵斥的方法來試圖拒絕孩子要抱抱的需求,殊不知,你的錯誤判斷和處理方式很可能會讓孩子傷心,處理不好甚至會對寶寶的心理健康造成傷害。
  • 孩子懶得走路總求抱抱?行為背後的原因要知曉,兩利一害
    導讀:孩子懶得走路總求抱抱?行為背後的原因要知曉,兩利一害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懶得走路總求抱抱?行為背後的原因要知曉,兩利一害!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為啥孩子被「吼」還要求抱抱?不記仇的原因讓人心疼,你還捨得嗎
    所以在很多時候,家長對孩子大吼,孩子就只能哭著喊著「求抱抱」,背後原因真的太讓人心疼了。被家長「吼」後的孩子求抱抱,不記仇的原因讓人心疼擔心失去爸爸媽媽的愛大家要知道,對於孩子來說,爸爸媽媽就是自己的全部,這種心裡地位是沒人能取代的。
  • 女孩17歲還摸著媽媽胸部睡覺,不讓摸就哭,背後的原因令人心疼
    女孩17歲還摸著媽媽胸部睡覺,不讓摸就哭,背後的原因令人心疼琳琳今年已經17歲,還有一年就要步入成年人的行列。可是,小時候的習慣卻一點沒變,就是睡覺的時候要摸媽媽的胸部,不摸就睡不著。媽媽每每跟朋友提及此事,朋友都會說這個孩子比較戀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