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覺醒來,600多的香水就被打翻了。寶寶還痴迷地站在梳妝櫃旁邊使勁的聞自己小手,剛睡醒的你看到這一幕火氣就立馬騰騰騰的上來了,上來就吼:王子軒你在幹嗎,好玩嗎,你知不知道多貴,剛買的!你怎麼這麼不聽話
小寶寶沉迷在自己的世界裡突然間就被吼醒了,愣了一下,哇地哭了起來,而你怒氣依舊不減,沒有理會寶寶,帶著怒氣心疼地收拾起來。
被媽媽嚇到的寶寶卻邊哭邊小心翼翼地靠近你,伸出稚嫩的小手,索求你的抱抱。
很多媽媽都很疑惑,寶寶明明被兇哭了,怎麼還靠近自己並且求抱呢?難道寶寶有受虐傾向?
01寶寶心理恐懼
寶寶在1-3歲的時候,是形成心理安全感的最佳時期,父母在這個時期對他們進行愛的教育,將為他們一生的安全感奠定良好的基礎。在有愛的家庭中成長起來的寶寶,長大後更自信。
寶爸寶媽在發脾氣的時候,表情都非常的憤怒,語氣激烈帶有指責,因為情緒衝動會說一些不好的話語,寶寶雖然小不懂事,但依舊能敏感的感覺到媽媽的情緒變化。
這時的寶貝,內心會非常的沒有安全感,非常恐懼爸爸媽媽不要自己,不理自己,為了讓自己感覺好受一些,寶寶會主動尋求媽媽的原諒,表現出抱抱的行為方式。
英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歐薩克雷曾經說過"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親就是上帝",意思就是說母親在孩子心中至關重要。幼小的寶寶,只有爸爸媽媽可以依靠,在他們心中,爸爸媽媽就是他們的避風港灣,當你越吼他,他越是沒有安全感。
02寶寶在承認自己的錯誤
大人表達抱歉的時候,會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愧疚,但是寶寶的語言表達能力還不是那麼好,察覺自己做錯後,寶寶可能因為恐懼而說不出話,只能用肢體表達自己的心理感受:媽媽,我錯了,你別生氣,所以當寶寶在求抱時,是寶寶在示弱,是在乞求媽媽的原諒,這是寶寶愛媽媽,在意媽媽的表現。你理解了嗎?
有語言學家研究發現:人與人之間的溝通,93%的溝通都是通過非語言進行溝通的,只有7%是通過語言溝通的。所以當父母把寶寶惹生氣了,也可以通過擁抱、撫摸等肢體語言表達自己的錯誤哦
03 寶寶在確認媽媽還愛不愛我
寶寶在被吼了之後,肯定會大哭,但是不僅僅是因為害怕,或者想通過哭泣逃避自己犯錯的斥責,更多的是寶寶內心非常的不安,害怕媽媽不再愛自己,為此他們的內心非常的焦慮,需要用哭來發洩自己的情緒。
當寶寶在哭泣的時候,還在伸手求抱抱,這說明寶寶非常的愛自己的媽媽,他需要媽媽的回應來確認媽媽是否還愛自己。
寶爸寶媽在吼寶寶的時候,不防想一想寶寶的心理感受,打罵與指責寶寶並不是唯一的教育方式。很多時候我們可能會因為自己的忙碌而把不良的情緒發洩到寶寶身上,這對寶寶而言,是不可承受之重。
04當寶寶被吼哭之後依舊向我們尋求抱抱,我們如何正確回應?
首先我們要明白,犯錯是孩子成長中必須有的階段,寶爸寶媽們即需要在成人的角度對寶寶的對錯進行引導,更需要學會站在孩子的角度給予寶寶理解。
家長停止指責美國說話心理學家曾經做過一個實驗:讓10名7-10歲的兒童聽媽媽的吼叫聲,之後讓他們寫下媽媽吼叫的內容,結果只有不到13.3%的孩子寫對。
這個研究表明:家長大聲吼叫,對管教孩子毫無用處,音量越大,孩子的注意力越不集中。因此在教育孩子時,態度要溫和耐心,不要一味指責發洩
讓孩子先冷靜下來年幼的孩子心理承受度低,被父母兇時內心充滿恐懼,此時家長除了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外,也要幫助寶寶冷靜下來。你可以握住寶寶的手,或者擁抱寶寶,輕拍寶寶後背等行為進行安撫,同時告訴寶寶媽媽很愛他。
教育前先聽聽孩子的理由伏爾泰曾說:耳朵是通向心靈的路。這說明傾聽在人與人的交流中很重要,作為家長更要學會傾聽,只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問題,你說的話,寶寶才能真正地聽進去。
寶寶的成長過程中,離不開爸爸媽媽的教育,更離不開爸爸媽媽的愛。生活中陽光自信的孩子後面總有著用愛教育他們的父母,而那些畏懼交流,甚至自閉的小孩,都是因為受到過來自家庭的創傷。所以,如果你愛你的孩子,就努力做一名合格的父母把,讓她們帶著你的愛健康成長,幸福一生。
圖片來源於網絡,若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