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家長來說,孩子是自己的軟肋,但也是讓自己瞬間爆發的導火線,明明自己已經很努力的忍住脾氣,但是&34;偏偏想要挑戰自己的底線,最終把媽媽徹底惹惱,自己被狠狠訓斥一番,之後就是一邊哭一邊伸手要抱抱。
相信很多家長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小朋友因為不聽話被自己狠狠的罵了一頓,即使身邊有很多人,小朋友還是會一邊哭著一邊伸著手要抱抱,每次看到孩子這個樣子,媽媽的心瞬間就軟了,開始懷疑自己的態度是不是太差了。
很多家長會覺得奇怪,被訓斥之後不是應該覺得害怕甚至是討厭家長嗎?為什麼越是被訓哭孩子越需要媽媽的抱抱?家長要知道,從孩子來到這個世界的第一秒,媽媽就是自己最親近的人,因為自己不善表達,所以這背後其實還帶有其他意思。
尋找安全感
媽媽嚴厲的態度會讓寶寶感覺到沒有安全感,他們害怕媽媽因此把自己拋棄,不要自己了,所以要抱抱除了尋求安慰之外,還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為了確定自己不會被拋棄。
認錯
年紀小的寶寶表達能力就會相對比較弱,家長訓斥過自己之後,孩子就已經認識到自己錯誤,但是卻不知道怎麼表達出來,於是就想要用肢體接觸讓爸爸媽媽知道自己已經意識到了錯誤,並且希望父母能夠原諒他們。
所以,家長在生活中要儘可能的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即使是面對小朋友的錯誤也不要一味地指責,不妨試試這幾種方法。
緩解自己的情緒
其實很多時候,孩子的錯誤並不嚴重,只不過因為自己正在忙,最近心情不好等等原因,這些小錯誤就成了家長發洩情緒的出口。卻忘記了小小年紀的他們並不應該成為父母接收父母負面情緒的垃圾桶。
所以,家長在面對孩子的錯誤時,首先要讓自己冷靜下來,用平靜的態度對待他們錯誤,這樣才能真正有效的解決問題。
詢問原因
相信很多人都看過這樣的故事,父親是一名計程車司機,辛苦了一天在深夜回到家中,看到孩子已經睡著,但是被子卻被一桶沒動的泡麵打溼了。父親生氣的叫醒兒子打算狠狠的訓斥一番,想不到兒子大聲哭了起來,一邊哭一邊告訴爸爸。自己怕爸爸晚上回家餓,就泡了泡麵打算讓他到家就有飯吃,想不到自己竟然睡著了。
生活中從來不乏不問原因就訓斥孩子的家長,最後卻發現是自己誤會了他們,所以家長不妨給孩子機會,讓他們說出事情的緣由,再根據情況決定如何&34;。
讓孩子自己解決
很多時候,家長會先入為主,在看到孩子犯錯的第一時間就告訴他你這樣做是錯誤的,但其實孩子根本聽不進去,所以家長可以引導孩子,讓他們自己思考,自己的做法真的對嗎?
在這之後,讓孩子為自己犯下的錯誤負責。比如孩子打碎了花瓶,就讓他自己收拾乾淨;孩子弄壞了別人的玩具,就要拿出自己的玩具賠償,或是用自己的零花錢給別人買一個新的等等。這樣,下次在做事情之前,他們就會考慮後果,並且更小心謹慎。
只有愚蠢的父母才會用辱罵對待自己的孩子,聰明的家長不會放過每一個教育孩子的機會,同時也會注意他們的真正需求。所以,當寶寶伸手要抱抱的時候,家長不要想著拒絕他們,一味地推開他們會讓親子關係變差,找對方法比指責好得多。
本文由凱蒂教你輕鬆帶娃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