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檸兒
昨天晚上跟妹妹視頻,想要看看我小外甥。結果,妹妹接了視頻卻不說話,一臉不高興,明顯哭過。而小外甥也在一旁,一直往媽媽懷裡蹭,要抱抱。可是,妹妹就是不抱,還說他:「做錯事了,還有臉要抱抱,走開,不抱!」
我一看就很心疼孩子,趕緊勸我妹妹別那麼火大。孩子才兩歲多,犯了錯讓他知錯就行了,不能把怒氣延長。妹妹說:「我也不想延長,但是看到他一個勁兒地往外身上撲,要抱抱,我就來氣。你說說,寶寶明明都已經被我訓哭了,為什麼還要抱抱呢?每次都這樣,犯了錯就知道撒嬌耍賴,太氣人了。」
為什麼寶寶被訓哭後,還總要抱抱?關於這個問題,肯定很多寶媽都想知道。其實,背後原因會讓媽媽們自責又暖心哦。
為什麼寶寶被訓哭後,還總要抱抱?
1.試探一下,看看媽媽是不是不要自己了
寶寶被大人訓哭的時候,肯定大人盛怒之下會說一些狠話,比如「你不乖,我不要你了」、「去,找你爸去,別找我」……這些話,會讓寶寶覺得媽媽生氣了,不喜歡自己,不要自己了。於是,寶寶內心就會很擔心很恐懼,只能用平時與媽媽的親密動作——抱抱,來試探媽媽是不是真的不要自己了。
2.用抱抱來表達認錯的態度
寶寶被媽媽訓的時候,其實已經知道自己錯了,但是因為太小不知道怎麼承認錯誤,也不知道怎麼做才能彌補錯誤,只能通過要抱抱的方式告訴媽媽自己錯了。而且,這種抱抱,其實也是有示好的成分,就是小心翼翼討好媽媽,讓媽媽原諒自己。
3.內心很委屈無助,向大人尋求安全感
寶寶挨訓的時候,其實很委屈,還會因為媽媽或者其他大人的大聲訓斥而害怕,擔心大人不要自己,內心會非常無助。所以,他們就會越哭越靠近大人,要大人抱抱,來尋求安全感。
得知原因,寶媽們以後教育孩子時要多注意
其實,孩子犯了錯,寶媽們好好跟他說就好了。不能孩子一做錯事,寶媽就立即發脾氣,或者採用打罵的方式來對待孩子。要懂得一步一步,循序漸進,讓孩子知道錯誤,並且加以改正。比如:
第一步,寶媽先要冷靜情緒,不能一上來就打罵孩子,更不能把壞情緒延長,發完火還好長時間不理孩子。那樣,不是在教育孩子,而是在懲罰孩子。
第二步,等冷靜下來之後,寶媽們要問問孩子為什麼犯錯,心裡的真實想法是什麼。
第三步,問清楚之後,要告訴孩子錯在哪裡,讓孩子學會反思,最後再幫著孩子去尋找解決的辦法。
★【檸兒有話說】★
寶媽們要記住,一味衝孩子發脾氣,會讓孩子覺得媽媽不愛自己了,還會擔心媽媽不要自己,那樣不僅不會讓孩子改正錯誤,反而還會造成孩子心理出現問題。所以,學會做一個控制情緒,懂得與孩子交流的媽媽,很重要。
今日話題:寶媽們,你家寶寶有這種被訓哭了還有總要抱抱的行為嗎?
~~~~~~~~~~~~~~~~
當媽之後,每天心情就像過山車。剛剛因為孩子的調皮氣得半死,轉眼因為孩子一句暖心的話又感動得稀裡譁啦。當娘的,就是在氣死與愛活中來回穿梭……希望不斷充電,做孩子們心中最想要的「媽媽」。
從事過兒童圖書編輯、兒童名著解析,寫過企業家、養老院長、律師等名人採訪稿,如今熱衷育兒寫作。關注【檸果育兒】大家每天一起學習,共同進步,相互取暖,雲上牧娃。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