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媽媽怎麼吼,孩子還是最愛粘著的還是媽媽,背後原因如此暖心

2020-08-18 糖果媽媽

如何在有效管教孩子的同時不傷害親情,是許多家長關心的問題。

執筆:胡蝶

編輯:胡蝶

定稿:歐陽比文

寶寶還在肚子裡時,幾乎每個媽媽都會想著,自己要給他世界上最多的母愛,一定要做個好媽媽。

然而有了寶寶以後,能控制住自己脾氣的寶媽少之又少,面對生活的壓力,不聽話的寶寶,寶媽的壞脾氣常常控制不住。

但是天下沒有能吵散的母子,哪怕媽媽常對寶寶發脾氣,他們仍把媽媽看做最親的人。當孩子被媽媽吼時,他們的心裡又在想什麼呢?

寶媽經常吼孩子,孩子還是最愛「粘著」媽媽

小冰發現,自己當媽後,脾氣明顯變壞了。隨著寶寶長大,生活裡讓人崩潰的瞬間越來越多。明知道要和孩子好好溝通,但是生氣的勁兒一上來,小冰就剎不住車。

這一次小冰因為兒子把剛買的小車摔壞了,又吼了兒子一通,看到兒子哭得眼淚汪汪,小冰也有點心疼了。

但是兒子仿佛一個小天使,即使媽媽經常吼他兇他,醒來以後第一件事還是找媽媽。她有點後悔自己的粗暴舉動,同時也非常慶幸,孩子沒有因自己的暴躁記恨自己。

只要媽媽不是太過分,孩子仿佛永遠不會記仇

還記得我們小的時候嗎?孩子和父母發生小摩擦是每個家庭都曾發生的事。哪怕當時心裡再和父母氣惱,只要媽媽喊一嗓子「來吃飯了!」一切就煙消雲散。

小孩子已經有了自己的思維和記憶,但為什麼仿佛天生不會和父母記仇呢?

孩子不會真正「記恨」媽媽:都是因為愛

1. 依賴心理

在兒童的幼齡期,不論是在心理還是日常生活中,都需要依附於父母,成長的過程也是孩子逐漸獨立的過程,幼兒時期時與父母關係最緊密的時期。

這種緊密的聯繫讓孩子懷著對媽媽深深的愛和依賴。不論媽媽怎樣傷害他的感情,孩子都會本能地和爸爸媽媽表示親近,害怕父母的遠離。

2. 父母權威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是上位者,處於主動地位,在教育扶養孩子過程中,孩子可以適度表達意見,但最多的還是服從。

這種教育模式已經被孩子逐漸接受,哪怕父母的責備會讓他難過,但他不會認為父母是錯的。

在孩子心目中,哪怕自己的父母會打自己罵自己,但他們仍然是世界上最好的爸爸媽媽,自己最親近的人。

3. 習以為常

適度的管教能起到一定教育、震懾的作用,但如果打罵成了家常便飯,孩子經常受到沒有由來的指責和冤枉,父母的權威性就會在他們心目中逐漸降低。

有些父母的管教沒有起到教育的作用,只是為了發洩自己的不滿情緒,時間久了孩子就會習以為常,變得麻木。

而這不僅對孩子的性格沒有幫助,還會讓親子關係變得緊張,孩子出於對媽媽的愛形成矛盾心理,不知如何應該對,乾脆選擇逃避,充耳不聞。

美國詹姆斯·杜布森博士認為,適當的管教應該不傷到孩子的自尊心。

父母管教孩子,應該把握哪些原則?

1.幼齡孩子可以適當體罰

幼齡期孩子內心沒有形成規則,沒有是非對錯的觀念。適當的體罰可以有效對其進行震懾。

但是辱罵、毆打孩子並不提倡,一方面容易對孩子造成心理陰影,一方面容易傷害到孩子。

罰站、罰幹活、關禁閉心等強度不大較為安全的處罰手段可以靈活運用,樹立父母的威嚴。

2.事先設定管教的界限

心理學家認為,管教的意義不在於讓孩子感到痛苦,而是讓他們建立起對規則的認知,能自覺地規範自己的行為。

因此如果是不小心打壞了東西、弄丟了東西,只要孩子感到羞愧,無需懲罰孩子。

但如果是有了打人、偷東西這一類小毛病,就要及時修正,千萬別覺得孩子還小,每一次忽視,都是縱容孩子向「熊孩子」的道路上發展。

3.處罰過後及時溝通

每一次責罰之後,媽媽都應該擁孩子入懷,讓他理解媽媽是愛他的,一起對這次過失進行分析和總結。

這樣孩子對教訓的記憶深刻,可以有效存留記憶,懂得了什麼應該做,什麼不可以做,吸取經驗。同時也有助於消除親子間的隔閡,維繫親情。

糖果媽媽叮囑:孩子受管教不可怕,可怕的是他承擔了痛苦卻不明白自己為什麼會受罰,因此一定要與孩子及時溝通,而不是一味指責。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

相關焦點

  • 為什麼男孩總喜歡「粘著」媽媽?背後的原因很暖心,寶媽讀懂了嗎
    為何男孩總是愛「粘著」媽媽呢?童童今年已經3歲了,平日裡活潑愛笑是個很討人喜歡的小朋友,但是唯有一點讓家長很是頭疼,那就是他特別粘媽媽,有事沒事就喜歡當媽媽的「小尾巴」,如果很長時間沒有看到媽媽,那童童就會哭鬧不止,覺得沒有安全感。因此,孩子上幼兒園也成了一個問題,本來童童的爸爸媽媽以前沒放在心上,覺得是孩子年紀小的原因,等他大一點了,自然不會這麼粘媽媽。
  • 為什麼你越吼,孩子越粘著你?背後的原因是這個,媽媽們要珍惜
    導讀:為什麼你越吼,孩子越粘著你?背後的原因是這個,媽媽們要珍惜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為什麼你越吼,孩子越粘著你?背後的原因是這個,媽媽們要珍惜!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娃剛被吼,轉身就抱著媽媽親,孩子不記仇嗎?背後原因真的很心酸
    背後原因真的很心酸1 孩子不敢恨媽媽在孩子的小世界裡,媽媽是最親近的人,孩子不敢恨媽媽,害怕媽媽對自己不好了,不要自己了,不愛他了。而且,孩子對媽媽的愛,絕對夠真摯,特別的純粹。自我對話後,孩子只記住了自己灌輸給自己的想法,忘記了媽媽吼她的事實,用愛化解了這一切。
  • 為什麼孩子被吼完後,依舊會「不計前嫌」粘媽媽?原因並非不記仇
    文丨崔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引言孩子年紀小總是不可避免地會犯一些錯誤,然而在面對孩子犯錯誤的時候,大部分的家長所採取的態度都是吼罵孩子。責備孩子。有時候家長明明知道這行為是不對的,但是當遇到同樣的情況的時候,還是會控制不住會對孩子發脾氣。
  • 見到媽媽就愛哭,「見娘愁」孩子粘媽媽,背後原因很暖心
    每當聽到這樣的話,我也會想,是不是我真的太溺愛孩子,所以才把他慣得如此脆弱。私下裡,我問兒子,平時在家爺爺奶奶都是怎麼帶他的呢。吃零食,看電視,就是兒子可以乖一整天的原因。這怎麼行?娃還得自己帶。一個月以後,我們在幼兒園旁邊找到一個房子,從公婆家搬了出去。在新家裡,我發現,就算不看電視,不吃零食,兒子也很乖,他每天都很開心,很放鬆,也沒有因為經常跟我在一起而動不動就哭鬧,「見娘愁」的情況再也沒出現過。
  • 為何孩子「被吼」後,還會「不計前嫌」的粘著媽媽?原因讓人淚目
    」聽到這裡小羅才清醒過來,看著孩子哭泣的臉,心裡有點心酸,連忙開始哄孩子,為什麼孩子在被媽媽吼之後孩子被吼,仍對媽媽「求抱抱」並非不記仇,而是因為這2點1.孩子心裡缺乏安全感現在這個社會的飛速發展,想要給孩子一個好的生活,父母都不得不在外面拼命的打拼,這樣才能給孩子好的教育、好的生活,但是這也意味著父母陪伴孩子的時間越來越少了,由於孩子從小就沒有怎麼感受過來自父母的愛,於是對於父母,孩子心裡是非常缺乏安全感的,甚至在看見父母生氣的事情,還會安撫父母的情緒,生怕父母會拋棄自己。
  • 為啥媽媽剛打罵過孩子,孩子還是求抱抱?答案很暖心
    媽媽生氣了,抱著孩子出門在門口訓斥孩子,還打了孩子屁股兩巴掌,孩子哇哇大哭。雖然孩子哭得可委屈,但還是拽著媽媽的腿,伸著手讓媽媽抱抱,然後媽媽把孩子抱起來了。看到這一幕的我又感動,又心酸。,孩子還是求抱抱?
  • 孩子被吼後,為什麼會轉身就和媽媽要抱抱?真相讓人心酸
    周娜的情緒一下子爆發了,衝著女兒大吼起來,「你怎麼這麼笨啊?我都講了幾次了,你還要做錯。」女兒聽媽媽講完題,轉身和她抱了抱,又親了親媽媽的臉。 周娜覺得很欣慰,雖然自己吼了女兒,但女兒沒有記仇,還是很愛自己這個媽媽。 不少媽媽都會遇到類似的問題,在給孩子輔導功課時,講過很多次的題,孩子還是不會做。媽媽的情緒就會忍不住爆發,繼而衝著孩子大吼大叫,這種嚴重失控的場面,也會嚇到孩子。
  • 林志穎兒子Kimi給媽媽劃分生氣等級,剛吼完孩子的媽媽看這裡~
    有時,導致我們憤怒咆哮的真正原因,正是背後的這種「失控感」。讓孩子快點穿衣出門,他磨磨蹭蹭拖延時間。讓孩子先把作業寫完、全家要去進行下一項計劃,他非要做別的事情來打亂計劃。先來和孩子描述一下當時他的言/行給自己帶來的感受,讓孩子知道自己的行為在別人眼中有何不妥,知道自己發火的原因,先解開他「受委屈」的心結。然後誠懇的說一聲「對不起,沒有控制住自己的情緒,不該對你大吼。」,「對你大吼的原因,是因為你的某個具體行為做的不對,這件事讓我很生氣,而不是因為我不愛你。」
  • 為何娃被大人吼了,很快就忘記了「仇恨」?你知道原因就不敢吼了
    雖然,事後媽媽也知道自己不對,可已經對孩子造成了心靈傷害,媽媽再懊惱也無法使時光倒退了。孩子剛被吼,轉身就抱著媽媽親,難道娃不記仇嗎?小家今年5歲,小家很喜歡粘著媽媽,每次外婆帶她出去玩,小家都要跟媽媽抱一抱,再跟外婆出去玩。
  • 孩子喜歡粘著媽媽是什麼原因?那些背後的暗示,你讀懂了嗎?
    那會,我心裡感覺特別委屈,孩子依戀我有什麼錯誤嗎?為什麼家人都不理解呢?這樣的情景,相信很多媽媽都有遇到過。一、孩子為什麼喜歡粘著媽媽呢?媽媽是生育孩子的人,相比其他的家庭成員,對寶寶的需求感知最敏感,而且能儘快的做出回應。比如孩子餓了要吃奶,母乳餵養的媽媽便可以立馬解決孩子的溫飽問題,而之前都是其他人難以做到的,所以寶寶對媽媽是最信任依賴的。
  • 為什麼媽媽越吼,孩子越黏自己?背後的苦衷要讀得懂
    不過這道理在孩子身上並不適用,媽媽越是生氣、越是吼叫,孩子就越是粘著她,仿佛一塊狗皮膏藥,甩都甩不開!有寶媽坦誠:逼到發瘋時,一度想把孩子扔掉。為什麼媽媽越吼,孩子越黏自己?背後的苦衷要讀得懂朋友萱萱,典型的豪爽性格,熱心腸的同時,也缺乏耐心,用一個詞來形容就是「易燃易爆炸」,尤其是對她自己的孩子,脾氣相當不好。
  • 為什麼寶寶老是愛假哭?背後原因讓媽媽很暖心
    都說媽媽們最害怕寶寶哭,一旦哭鬧哄不好就會特別鬧心。而且小寶寶還不會說話,寶媽只能通過他的哭聲來判斷他的需求。要是寶寶哭的話,寶媽就以為他身體不適。但是時間一久,寶媽就會發現寶寶「套路很深」,經常用假哭來吸引自己的注意。那麼為什麼寶寶老愛假哭呢?背後原因很暖心。
  • 娃剛被吼完,轉身就抱著媽媽親,孩子難道不記仇嗎?
    幾乎所有的家長,都吼過孩子,孩子不聽話、磨蹭、頂嘴、功課不好、調皮貪玩,加上家長工作壓力大,心裡總有煩心事,因此孩子只要不聽話,父母就開吼,但往往吼完孩子後馬上又後悔不已。北京一所小學做了一項調研,發現有五類家長最被孩子嫌棄,愛吼叫的家長排名第一。由此可見,家長對孩子大吼大叫,不僅會影響親子關係,對孩子還可能造成心靈傷害。
  • 孩子即使被媽媽打哭,也還要媽媽抱?這2點原因要清楚
    但無論媽媽怎麼訓斥、打罵孩子,他們就算哭得再撕心裂肺,還是會最想媽媽來抱抱自己,這個行為的背後其實都是孩子對媽媽充滿著愛。主要有這2點原因1.缺乏安全感媽媽是孩子出生在世界上第一個接觸的人,所以對於他們來說世界上最親近的是媽媽。當孩子犯錯了媽媽訓斥他們之後,孩子內心會有一種恐懼的心理,害怕媽媽因為認為自己不乖,而把自己狠狠地丟下。一旦媽媽生氣了,就會害怕媽媽丟下自己,用哭來求抱抱安慰。
  • 媽媽說一句,孩子說十句,為啥孩子愛頂嘴?背後原因寶媽要知曉
    媽媽說一句,孩子說十句,無論媽媽說什麼,孩子都有理由反駁,寶媽們被愛頂嘴的寶寶懟到生無可戀。媽媽被女兒吼到質疑人生麗麗平時是一個心思細膩的人,把家裡人的生活照顧得滴水不漏。麗麗女兒沒有遺傳到媽媽的細心,做事一直粗心大意,丟三落四。
  • 為啥孩子被吼後,很快就不記仇了?不是不記事,背後原因讓人暖心
    雖說現在的父母早就不主張對孩子進行棍棒教育和打罵教育,但有時候孩子調皮到實在看不下去,許多「中國式」的父母一時憋不住火,還是忍不住要採取老祖宗留下的方式,狠狠地教訓教訓孩子。當最常見的情況卻是,父母前腳剛「狠狠地」打罵過孩子,下一秒孩子又屁顛屁顛地貼上來,似乎剛剛什麼事都沒發生。這讓初為人父人母的爸爸媽媽感到很吃驚:難道真的是孩子不記事的原因嗎?
  • 孩子為啥整天都黏著媽媽,就連睡覺都不讓寶媽走?答案很暖心
    這個世界上,孩子最親人的就是媽媽。粘著媽媽,或許是孩子表達愛,尋求愛的一種方式。可如果長期以來,孩子還一味粘著媽媽,會讓很多媽媽招架不住,甚至讓不少媽媽每天面對這個「磨娘精」,身心疲憊。很多媽媽想出各種辦法,還是無濟於事。
  • 「只要你在家,孩子就不聽話。」背後真相讓媽媽既心疼又暖心
    自己不在家,孩子好好的,乖的像個天使,好好吃飯、玩耍,懂事又省心;等媽媽下班回到家,孩子立刻變成「小惡魔」,各種纏著媽媽撒嬌,讓餵吃飯、陪玩,媽媽稍微不順著寶寶,他們就大哭大鬧發脾氣。最近我家二寶也是這樣。只要我回到家,他就愛哭鬧,連我洗個手的功夫他都不願意,哭著拽我出來陪他。很多媽媽對孩子這樣反常的行為很是不解。但是知道原因後,也許你會心疼。
  • 剛剛吼了娃 我還是好媽媽嗎?
    「剛剛吼了娃,我還是好媽媽嗎?」相信很多媽媽都有過這個念頭。奇葩媽媽想要告訴你,你當然是好媽媽!能夠點開這段聲音,就說明你一定是位好媽媽!帶娃是一條艱辛無比的路。在「溫婉」和「撒潑」兩個人設當中,誰都希望自己是「溫婉」的那一個。可是,一邊是無限需求的娃,一邊是不中用的老公,再加上生活中各種複雜的關係,比如說:上下級關係、同事關係、婆媳關係、朋友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