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孩子被吼完後,依舊會「不計前嫌」粘媽媽?原因並非不記仇

2020-06-11 崔氏育兒堂VIP

文丨崔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引言

孩子年紀小總是不可避免地會犯一些錯誤,然而在面對孩子犯錯誤的時候,大部分的家長所採取的態度都是吼罵孩子。責備孩子。

有時候家長明明知道這行為是不對的,但是當遇到同樣的情況的時候,還是會控制不住會對孩子發脾氣。很多父母吐槽說道理我都懂,但是一上頭哪裡管得了這麼多。


為什麼孩子被吼完後,依舊會「不計前嫌」粘媽媽?原因並非不記仇

舉個案例

小雅有一天在公司裡面因為一個項目的問題,和其他的同事產生了矛盾,下班去接孩子的時候情緒一直不好,把飯做好了,要孩子好好吃飯,然後快一點去房間寫作業。

但是孩子偏偏就不聽話,總是磨磨蹭蹭的,而且還總是一邊吃飯一邊看電視,最後其他人都吃完了,只有孩子一個人端著大半碗飯動都沒動。

為什麼孩子被吼完後,依舊會「不計前嫌」粘媽媽?原因並非不記仇

這個時候小雅就有些生氣,直接衝著孩子吼說,看電視就別吃飯了。聽到這個話的孩子瞬間低下了頭也不說話,還委屈地哭了起來。而後面等到小雅情緒冷靜下來之後,就自責自己說話是不是太重了。

但是沒過了一會兒,孩子又恢復如初又過來粘著自己,小雅這才鬆了一口氣,感慨到果然小孩子就是七秒鐘的記憶,不記仇。

為什麼孩子被吼完後,依舊會「不計前嫌」粘媽媽?原因並非不記仇

分析

在大部分的人眼裡都會認為,孩子似乎記憶力總是特別的差,總是能夠把那些不好的事情輕易地忘掉。

而孩子每一次被罵完了之後,又會轉頭繼續當媽媽的跟屁蟲,不計前嫌地去粘著媽媽。真實的原因真的是因為他們不記仇嗎?其實並不是如此。

為什麼孩子被吼完後,依舊會「不計前嫌」粘媽媽?原因並非不記仇

實際上,孩子3歲前確實以無意記憶為主和形象記憶佔主導地位,同時腦部也仍在發育中。所以容易遺忘。這在心理學上成為「人類幼年遺忘」。這也是為什麼大家基本記不清3歲前事情的原因。

但是5到6歲時,孩子記憶的有意性已經有了長足發展,可以識別記憶並回憶記憶。還能運用方法加強記憶。所以並不是孩子記憶力差哦。

為什麼孩子被吼完後,依舊會「不計前嫌」粘媽媽?原因並非不記仇

那麼孩子不記仇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1、 孩子比你想的還愛你。

家長總是說自己非常的愛孩子,其實孩子也是非常愛媽媽的。在孩子的角度,他每次都會給自己的媽媽找各種各樣的藉口,媽媽吼自己的時候會想,媽媽這是不小心的,媽媽也不是故意的,媽媽只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既然媽媽不是故意的,那我就原諒她吧。

正是因為有這樣的一番內心掙扎,孩子最後會在自我催眠的情況之下就選擇原諒媽媽,所以才會表現出對於媽媽吼罵他的行為不記仇情況,其實這並不意味著孩子不記得,而是因為孩子愛你,所以他會選擇忘記那些不愉快的事情。

為什麼孩子被吼完後,依舊會「不計前嫌」粘媽媽?原因並非不記仇

2、 孩子習慣了。

吼罵孩子是大部分的家長都會犯的一個錯誤,在自己情緒控制不住孩子又犯錯誤的時候,就會直接地去吼罵孩子,不懂得如何去控制自己的情緒,往往會給孩子造成很大的傷害。

而家長如果總是對孩子表現出這樣的一種行為與態度的話,孩子也是會習慣的,所以家長認為孩子不記仇,其實不過是因為孩子經常經歷,所以變得麻木罷了。

為什麼孩子被吼完後,依舊會「不計前嫌」粘媽媽?原因並非不記仇

3、 孩子對媽媽特別依賴。

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最主要的安全感來源就是父母,媽媽就是她最經常接觸的人群,所以孩子對於媽媽都會有一種強烈的依賴感。

而這樣的依賴感甚至是可以超過媽媽打罵自己的,因為對於孩子而言,只要媽媽不離開他們,對他們做什麼他們都是可以接受的。

互動話題

那麼各位家長們,特別是媽媽,當你批評完孩子後,孩子一般有什麼反應?(配圖均源自網絡,侵刪)



我是崔氏育兒堂,更多有價值的育兒資訊,關注我。

相關焦點

  • 為啥孩子被吼後,很快就不「記仇」了?看完原因你還敢吼孩子嗎?
    ,冰釋前嫌的背後是不記仇還是忘性大?不過即便是這樣,用心養娃的她也會有煩惱和困惑。周末公婆來做客,孩子卻吵著要和媽媽去遊樂場。莉莉覺得公婆好不容易來一趟,於是便勸說孩子先在家做遊戲。可是孩子卻不樂意,一邊吵著要去遊樂場,一邊還在地上撒潑打滾。
  • 為什麼吼完孩子,他轉眼就忘不記仇?知道原因後,很心酸
    所以,朋友很擔心孩子會記仇,不理她。沒想到當天吃飯的時候,孩子就像不記得這件事情一樣,該玩玩,該鬧鬧,對她的態度也沒什麼改變?朋友很好奇,為什麼吼完孩子,孩子轉眼就忘,不記仇?▶孩子被吼後不記仇,原因並不簡單我們成年人都知道,正常情況下,一個人被吼了以後,心理變化是什麼樣子的。一般是從驚嚇,變成憤怒,再轉變為委屈,最後就是不開心、鬱悶。
  • 為何吼完孩子後,孩子很快就不「記仇」了?其實並非轉眼就忘
    雖然說,家長是這樣覺得的,總是會為此事而後悔,可是當他們看見孩子「不在意」的表現時,又忍不住開始覺得孩子就得經常被吼,不然不長記性。可這些孩子之所以會表現出一副「不記仇」的樣子,就真的是因為孩子不在意這些嗎?實則不然。
  • 為何孩子「被吼」後,還會「不計前嫌」的粘著媽媽?原因讓人淚目
    小羅忍不住對孩子咆哮:「家裡都有那麼多娃娃了,還要什麼娃娃,你媽我每天掙錢這麼不容易,你就知道買娃娃,再這樣以後都別想要娃娃了。」到此小羅還不解氣,在孩子的後背上拍了一巴掌,看見媽媽咆哮的樣子,孩子一下子就被嚇住了,開始哭鬧著對著小羅喊:「媽媽抱、媽媽抱,不要娃娃,要媽媽抱。
  • 為何孩子被吼後還求抱?「不記仇」的原因讓人心疼,你還敢吼嗎
    孩子被吼後還求抱,讓人心疼有位寶媽在育兒論壇上發了這樣一個帖子,因為引起其他家長共鳴,迅速上了熱門,吸引了不少討論,大家都不明白為何孩子被吼後很快就「不記仇」了買完菜付過錢後,依然沒有消氣,一使勁就拽著孩子回家,可能拽得有些用力了,孩子一下就委屈地哭了出來,一邊哭還一邊要媽媽抱抱。
  • 娃剛被吼完,轉身就抱著媽媽親,孩子難道不記仇嗎?
    幾乎所有的家長,都吼過孩子,孩子不聽話、磨蹭、頂嘴、功課不好、調皮貪玩,加上家長工作壓力大,心裡總有煩心事,因此孩子只要不聽話,父母就開吼,但往往吼完孩子後馬上又後悔不已。北京一所小學做了一項調研,發現有五類家長最被孩子嫌棄,愛吼叫的家長排名第一。由此可見,家長對孩子大吼大叫,不僅會影響親子關係,對孩子還可能造成心靈傷害。
  • 為什麼被吼完的孩子轉眼就好,其實並不是不記仇,答案在孩子心中
    為什麼被吼完的孩子轉眼就好,其實並不是不記仇,答案在孩子心中對孩子大吼大叫這個教育方式已經被很多人否定了,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大家真的能忍住不對孩子大吼大叫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有些父母對孩子吼完之後,孩子似乎還會笑臉相迎,就和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一樣,還是會過來依偎在你身邊。
  • 為啥孩子被吼後,不會對父母「記仇」?知曉原因後就不捨得吼了
    為啥孩子被吼後,不會對父母「記仇」?知曉原因後就不捨得吼了網友小麗是全職寶媽一枚,四歲的女兒已經上幼兒園了,是個安靜可愛的孩子,女兒從小便如同一塊軟糯的小年糕,對自己異常依戀。當然不是,真實原因會讓愛發脾氣的家長羞愧難道孩子們真的是因為年齡小,而不會跟父母記仇嗎?
  • 孩子被吼後真的不記仇嗎?知道背後的真相,家長都後悔了
    每次孩子被家長吼了,兇了,甚至是打了之後都會哭的可憐巴巴的,但是家長卻發現似乎孩子並不記仇,總是轉眼就忘了,不是玩得興高採烈的就是依然跟自己那麼親密。心裡一煩躁,林洋就跟女兒吼了幾句,女兒雖然關了電視,但是也眼淚圍著眼圈轉,林洋給女兒洗完了澡,感覺自己也做得不太好,所以便抱了抱女兒。看到媽媽又重新變得溫柔了,女兒馬上甜甜地笑了起來,親了媽媽一下說:媽媽我最愛你了。
  • 為什麼吼完孩子,孩子轉眼就忘?不是他不記仇,真實答案讓人心酸
    很多年輕的家長其實都知道吼罵孩子是不對的,但是還是很難壓抑住自己的脾氣。但是有的家長能夠發現,孩子做錯了事,你衝著孩子大吼了一頓,但是孩子沒一會就又貼著你撒嬌聊天了,好像剛才根本發生「吼罵」。我的朋友嘉嘉脾氣非常的暴躁,經常因為一點小事就衝著孩子大吼大叫,但是他的孩子經常很快就忘記了自己媽媽對著自己吼罵的事情,為此嘉嘉覺得十分慶幸,那麼我們家長真的可以慶幸嗎?
  • 孩子被吼後並不「記仇」?了解原因後,父母該學會控制情緒
    你看看媽媽一天到晚都沒有休息,這麼忙,你自己卻在這裡休息,你對得起媽媽的付出嗎?」說著說著小濤的母親就對著孩子吼了起來,「趕緊給我去看書!」其實小濤的母親並非是真的這麼嚴格,是因為早上發生了一些事情,他的母親心裡憋了一股氣,看到孩子又在看電視,一下沒忍住就兇了起來。
  • 為什麼剛吼完孩子,他轉眼就「不記仇」了?得知真相後不敢再吼了
    談到養育孩子,很多媽媽都喊累,爸爸們相對輕鬆許多。是啊,媽媽生育的痛,留在身上的疤,生產後像河馬一樣的身材,社交圈越來越窄,這些爸爸們很難感同身受。所以說,媽媽帶孩子的壓力一點都不亞於爸爸賺錢的辛苦。因為工作和帶娃的壓力,再遇到老公不能理解,孩子搗蛋不聽話時,情緒很可能就不聽控制,有時候孩子也會成為自己的發火對象。但我們不難發現,自己的孩子打不走也罵不走,即便媽媽很生氣,孩子也會喊「媽媽抱」。難道是孩子的忘性太大,轉眼就「不記仇」了?得知原因的媽媽再也不敢輕易吼孩子了。
  • 「剛吼完就嬉皮笑臉」的孩子,是臉皮厚、還是不記仇呢?
    文/蘭媽談育兒「你這孩子臉皮真厚,你媽剛吼完、還嬉皮笑臉」這是一個清晨,一個叫做露露小姑娘家裡面響起的聲音,這句話是露露父親對小女孩的無奈之言,事情的起因是因為露露吃早點不老實,用番茄醬畫了衣服、又倒在牛奶杯裡,媽媽看到之後隨口嘮叨了幾句露露就直接撂筷子,氣急之下孩狠狠教育了孩子一頓
  • 孩子被大人吼了,真的不會「記仇」嗎?知道原因後不敢輕易發怒了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少不了犯錯,如何處理是擺在家長面前的難題。在這之中,很多家長都選擇了對孩子大吼大叫、亂發脾氣,孩子的確是被「高分貝」震懾住,但這就是最優解嗎?晴晴是一個活潑可愛的小女孩,非常討人喜歡。但她有貪吃糖的小毛病,媽媽陳女士曾多次和她強調嚴格限制吃糖數量。
  • 為什麼孩子被父母吼了以後,很少會「記仇」?背後的原因是這樣的
    現在的年輕父母工作壓力大,每天下班回家之後就想躺在沙發上癱著,但一想到寶寶還等著自己去照顧,爸爸媽媽就又得打起精神給孩子做飯,陪小傢伙玩。其實情緒是一個堆積的過程,如果家長在工作上不順利,孩子又調皮不聽話,父母的「怒氣值」就很容易達到臨界值,甚至偶爾還會情緒失控,衝著孩子發火吼叫。
  • 為什麼吼完孩子他轉眼就忘了?不是不記仇,真實答案讓人心酸
    隨著現在的社會壓力越來越大,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往往都缺少了一份耐心,當孩子犯了一點小錯誤的時候,壓制不好自己的脾氣,很多家長就會選擇大吼大叫的方式去教育孩子。但是過一會就會發現孩子會軟聲細語的跑到自己的身邊小聲的說到:「媽媽對不起,我錯了。」
  • 娃剛被吼,轉身就抱著媽媽親,孩子不記仇嗎?背後原因真的很心酸
    雖然,事後媽媽也知道自己不對,可已經對孩子造成了心靈傷害,媽媽再懊惱也無法使時光倒退了。孩子剛被吼,轉身就抱著媽媽親,難道娃不記仇嗎?背後原因真的很心酸1 孩子不敢恨媽媽在孩子的小世界裡,媽媽是最親近的人,孩子不敢恨媽媽,害怕媽媽對自己不好了,不要自己了,不愛他了。
  • 為何孩子被父母吼完後卻不"記仇"?原來是這樣,看完你還敢吼嗎?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其實父母是非常喜歡和疼愛自己的孩子。只要他們提出的是正當的合理的需求,父母基本上都是有求必應。但是,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或者幹一些錯事的時候,這會讓父母非常的生氣,有的時候還會吼他們。其實吼完孩子後,當父母的肯定也會比較後悔和心疼,但是孩子的在被吼完之後,卻像個沒事人一樣,照樣跟爸媽一副親暱的樣子,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孩子不"記仇"呢?主要有以下三點。
  • 孩子被父母吼卻不會「記仇」,背後原因令人心疼,父母要了解
    孩子早上賴床不起、晚上不願睡覺,被父母吼叫;孩子不小心打碎杯子、做事動作慢,被父母吼叫;孩子想要堅持自己的想法,可能還會被父母吼。每次吼叫過後,很多父母又馬上後悔,但沒過多久又會進入「吼叫——後悔——再吼叫」的惡性循環。但父母都沒有留意到,每次吼完孩子,他好像還是依然愛著父母,並未因此「記仇」,孩子是真的不在意,還是另有原因呢?一位寶媽在群裡提到「吼聲教育」,她說自己經常因雞毛蒜皮的小事對孩子大吼,可每次吼完就後悔萬分,因為不管她怎麼對孩子,都會得到孩子一如既往的愛。
  • 孩子剛被吼,轉身就要父母抱抱,難道是不記仇?原因讓人心疼
    但是,沒想到孩子過了一會兒,又過來依偎她,甜甜地叫她「媽媽」,還要抱抱,一點沒有記恨的樣子。朋友說,難道孩子都不記仇的嗎?我跟朋友解釋,原因並非如此簡單。,讓孩子感到害怕,不敢親近。但是孩子轉身讓父母抱抱,跟父母親熱,這是怎麼回事呢?其實,這是因為年齡小的孩子,對柔軟的觸覺比較迷戀,父母的懷抱,對他們的心理有一定的安撫作用。曾經,美國的心理學家做過一個知名的實驗,叫做「恆河猴實驗」,新生的猴寶寶,對絨布非常迷戀。孩子在受挫的時候,急切需要從父母那裡獲得肌膚的觸碰,得到安全感和安慰,緩解痛苦和不適,並非是不記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