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吼完就嬉皮笑臉」的孩子,是臉皮厚、還是不記仇呢?

2021-01-19 蘭媽談育兒

文/蘭媽談育兒

「你這孩子臉皮真厚,你媽剛吼完、還嬉皮笑臉」

這是一個清晨,一個叫做露露小姑娘家裡面響起的聲音,這句話是露露父親對小女孩的無奈之言,事情的起因是因為露露吃早點不老實,用番茄醬畫了衣服、又倒在牛奶杯裡,媽媽看到之後隨口嘮叨了幾句露露就直接撂筷子,氣急之下孩狠狠教育了孩子一頓。

本來挨揍這件事就應該是一哭二鬧三失控的場面,而露露這個小丫頭卻偏偏哭一陣之後,還跑到媽媽身邊呵呵一笑求抱抱,看到這樣反轉的一幕才有了露露爸爸開頭的有感而言,而這句話在家庭教育裡也時而似曾相識,但更多情況下這種「臉皮厚」的表述似有不當。

從孩子的成長角度來說,那些「剛吼完、還嬉皮笑臉」的孩子,很多情況下的「臉皮厚」要麼是沒有意識到問題的重要性,要麼是在孩子的心裡家長平時的形象就是吊兒郎當,經常聽到很多家長說「我家孩子前邊打了、沒過一會就跟綿羊一樣要抱抱」,有人將這類孩子說成「臉皮厚」、也有人說成「不記仇」,但是在蘭媽看來父母的眼就是孩子的格局。

在蘭媽看來,那些「前邊剛挨揍,後邊就求抱抱」的孩子,與其說臉皮厚不如說孩子「不記仇」,這是因為臉皮厚和不記仇都是一種「貼標籤」行為:

說起「前邊剛挨揍,後邊就求抱抱」的孩子是臉皮厚還是不記仇這個問題,當我們放下問題本身的時候,會發現這就是一種給孩子「貼標籤」的行為,標籤行為最大的特點就是「標籤效應」,意思就是說標籤可以使人印象深刻,包括孩子自己都會形成較深的印象管理,當孩子被貼某一種標籤後,他們的行為舉止將會在較深的印象管理裡靠近標籤內容。

也就是說,充滿動力的「不記仇」更能積極向上,而「臉皮厚」的褒義詞下孩子更易變本加厲,貼標籤本身就不適用於家庭教育裡,如果標籤已是箭在弦上了、建議家長儘可能地給孩子設立積極向上的標籤,用積極向上的能量去使得孩子保持「不記仇」的良好習慣。

最重要的是「不記仇」這個積極性標籤,還有著以下幾種優勢:

1、 樂觀

「不記仇」孩子明顯的特點就是樂觀,他們在面對批評的時候有著一副「你儘管批評」的強大心理,和那些還沒有批評就抽泣的臉皮薄孩子相比,不記仇的心大孩子往往在不在意的態度裡更自信,這是因為孩子能接受他人批評的同時、必定也有顆知錯就改之心,這顆肯接受他人意見之心就是成功和優秀路上的渡船。

2、膽大

不記仇的孩子平時還有著「不記事」的勇敢,不會因為上一次吃癟、失敗了就成為一個疙瘩,他們往往在面對困難和挑戰的時候充滿信心、不怕失敗也敢想敢做,他們不會因為別人的嘲笑而否認自己,但膽大的孩子往往吃苦受累較多,這也就需要父母多發現孩子優點、適時開導鼓勵,成為孩子身後默默無聞的後盾力量。

3、會說「不」

不記仇孩子的敢想敢做,會在面對不合理事情的敢於拒絕、懂得說「No」,拒絕是每個人的特權,但往往在面對某些事情的時候礙於xx而委屈自己,就拿孩子不願意分享玩具來說,如果家長強迫孩子去分享最終將會喪失拒絕能力,而孩子也因為太在乎他人眼光而不斷地滿足、悉聽他人,所以會說「不」的孩子也是一份自我優點。

4、人緣更好

臉皮厚的孩子是指一個人的內心總有自己一本老帳,他們仿佛不受外界環境影響、有著我行我素很難教育與引導的特點,同時也指這類人多見於自私自利而不被待見、一般也很難成大器,這類孩子在人緣和社交能力上往往也非常堪憂,而「不記仇」的孩子就不同了,他們不會因為上一件事情窮追不捨耽誤當下相處。

常言道「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多一個朋友也就多一條出路,多一條出路也就多一種人生色彩,平時多帶孩子接觸外界的天空告訴孩子「丟掉不滿意的情緒」,這就是「不記仇」的大度、樂觀和勇敢!

-

我是蘭媽,專注於育兒領域解析作者,以親身事例、各種家庭教育實例,來記錄育兒感觸的瞬間,喜歡的朋友,歡迎關注@蘭媽談育兒一起學習共成長!

相關焦點

  • 娃剛被吼完,轉身就抱著媽媽親,孩子難道不記仇嗎?
    幾乎所有的家長,都吼過孩子,孩子不聽話、磨蹭、頂嘴、功課不好、調皮貪玩,加上家長工作壓力大,心裡總有煩心事,因此孩子只要不聽話,父母就開吼,但往往吼完孩子後馬上又後悔不已。北京一所小學做了一項調研,發現有五類家長最被孩子嫌棄,愛吼叫的家長排名第一。由此可見,家長對孩子大吼大叫,不僅會影響親子關係,對孩子還可能造成心靈傷害。
  • 為什麼吼完孩子,他轉眼就忘不記仇?知道原因後,很心酸
    可是,有一件事情很奇怪,家長吼完孩子以後,沒過多久,孩子就像忘記了一樣,一點沒記仇。朋友跟我分享了一件發生在她兒子身上的小事。有一天,她孩子在家玩玩具,玩完忘記把玩具收拾起來了,結果導致朋友差點被一個玩具絆倒。朋友當時又氣又惱,忍不住大聲斥責孩子為什麼不知道把玩具收拾起來?訓完孩子以後,朋友有些後悔,因為感覺沒有必要。孩子畢竟還小,做得不對,好好說就行了,不應該這麼兇。
  • 為啥孩子被吼後,很快就不「記仇」了?看完原因你還敢吼孩子嗎?
    為啥孩子剛被吼完就求抱抱,冰釋前嫌的背後是不記仇還是忘性大?孩子的「冰釋前嫌」來得實在太快,這讓莉莉一時沒有反應過來,「究竟孩子是不記仇,還是忘性大呢?這才幾分鐘就忘了剛才我罵了他嗎?」想到這裡莉莉不禁犯起了嘀咕,不過心裡卻也生出了不少的後悔和內疚。
  • 為什麼被吼完的孩子轉眼就好,其實並不是不記仇,答案在孩子心中
    為什麼被吼完的孩子轉眼就好,其實並不是不記仇,答案在孩子心中對孩子大吼大叫這個教育方式已經被很多人否定了,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大家真的能忍住不對孩子大吼大叫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有些父母對孩子吼完之後,孩子似乎還會笑臉相迎,就和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一樣,還是會過來依偎在你身邊。
  • 為何吼完孩子後,孩子很快就不「記仇」了?其實並非轉眼就忘
    雖然說,家長是這樣覺得的,總是會為此事而後悔,可是當他們看見孩子「不在意」的表現時,又忍不住開始覺得孩子就得經常被吼,不然不長記性。可這些孩子之所以會表現出一副「不記仇」的樣子,就真的是因為孩子不在意這些嗎?實則不然。
  • 為什麼剛吼完孩子,他轉眼就「不記仇」了?得知真相後不敢再吼了
    所以說,媽媽帶孩子的壓力一點都不亞於爸爸賺錢的辛苦。因為工作和帶娃的壓力,再遇到老公不能理解,孩子搗蛋不聽話時,情緒很可能就不聽控制,有時候孩子也會成為自己的發火對象。但我們不難發現,自己的孩子打不走也罵不走,即便媽媽很生氣,孩子也會喊「媽媽抱」。難道是孩子的忘性太大,轉眼就「不記仇」了?得知原因的媽媽再也不敢輕易吼孩子了。
  • 孩子剛被吼,轉身就要父母抱抱,難道是不記仇?原因讓人心疼
    文|文兒昨天,朋友告訴我,她發現這世上胸懷最寬廣的人,不是青年人,也不是老人,而是幼小的孩子。比如,你剛大發雷霆,把他吼一頓,但是他轉眼之間,忘記了你的兇,可憐兮兮地要抱抱。朋友還跟我舉例子,有一次,她家孩子玩性大發,非要玩家裡的玻璃杯,她阻止也沒用,孩子還是偷偷地玩,而且把玻璃杯摔碎了好幾個,地上全是碎玻璃。朋友抑制不住心裡的怒火,把孩子吼了一頓。
  • 娃剛被吼,轉身就抱著媽媽親,孩子不記仇嗎?背後原因真的很心酸
    雖然,事後媽媽也知道自己不對,可已經對孩子造成了心靈傷害,媽媽再懊惱也無法使時光倒退了。孩子剛被吼,轉身就抱著媽媽親,難道娃不記仇嗎?媽媽看著小家離開的背影,心裡在想,「孩子終究是孩子,一點都不記仇,跟魚一樣,好像記憶只有幾秒鐘。」
  • 為何孩子被父母吼完後卻不"記仇"?原來是這樣,看完你還敢吼嗎?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其實父母是非常喜歡和疼愛自己的孩子。只要他們提出的是正當的合理的需求,父母基本上都是有求必應。但是,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或者幹一些錯事的時候,這會讓父母非常的生氣,有的時候還會吼他們。其實吼完孩子後,當父母的肯定也會比較後悔和心疼,但是孩子的在被吼完之後,卻像個沒事人一樣,照樣跟爸媽一副親暱的樣子,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孩子不"記仇"呢?主要有以下三點。
  • 為什麼孩子被吼完後,依舊會「不計前嫌」粘媽媽?原因並非不記仇
    文丨崔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引言孩子年紀小總是不可避免地會犯一些錯誤,然而在面對孩子犯錯誤的時候,大部分的家長所採取的態度都是吼罵孩子。責備孩子。有時候家長明明知道這行為是不對的,但是當遇到同樣的情況的時候,還是會控制不住會對孩子發脾氣。
  • 為何孩子被吼後還求抱?「不記仇」的原因讓人心疼,你還敢吼嗎
    文|小魚奶爸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中國有句老話叫「棍棒底下出孝子」,雖說我們並不能完全苟同,但說實話,從來沒對自己孩子「出手」的家長確實少之又少。但不知道家長們有沒有發現,在孩子幼年時期,每次對他吼完,即使吼得再重,不到一會他都會哭著走過來求抱抱。
  • 為什麼吼完孩子,孩子轉眼就忘?不是他不記仇,真實答案讓人心酸
    很多年輕的家長其實都知道吼罵孩子是不對的,但是還是很難壓抑住自己的脾氣。但是有的家長能夠發現,孩子做錯了事,你衝著孩子大吼了一頓,但是孩子沒一會就又貼著你撒嬌聊天了,好像剛才根本發生「吼罵」。孩子到底為什麼轉眼就忘呢?1、孩子本能的依賴父母父母是孩子這個世界上最為親密的人,沒有之一,也因此孩子對父母天生有著強烈的依賴感。
  • 為什麼吼完孩子他轉眼就忘了?不是不記仇,真實答案讓人心酸
    這時候家長還覺得自己對著孩子大吼大叫起到了作用,難道這樣的做法真的時對的嗎?>爸爸媽媽對孩子小時候來說就是超人的存在,也是最能給自己安全感的人、最親密的人,就算是父母對孩子發脾氣,大吼大叫孩子還是會主動地去跟自己的父母說話。
  • 孩子被父母吼卻不會「記仇」,背後原因令人心疼,父母要了解
    孩子早上賴床不起、晚上不願睡覺,被父母吼叫;孩子不小心打碎杯子、做事動作慢,被父母吼叫;孩子想要堅持自己的想法,可能還會被父母吼。但父母都沒有留意到,每次吼完孩子,他好像還是依然愛著父母,並未因此「記仇」,孩子是真的不在意,還是另有原因呢?一位寶媽在群裡提到「吼聲教育」,她說自己經常因雞毛蒜皮的小事對孩子大吼,可每次吼完就後悔萬分,因為不管她怎麼對孩子,都會得到孩子一如既往的愛。
  • 為啥孩子被吼後,不會對父母「記仇」?知曉原因後就不捨得吼了
    為啥孩子被吼後,不會對父母「記仇」?知曉原因後就不捨得吼了網友小麗是全職寶媽一枚,四歲的女兒已經上幼兒園了,是個安靜可愛的孩子,女兒從小便如同一塊軟糯的小年糕,對自己異常依戀。回家的途中,小麗心想:果然還是小孩子,還不懂得記仇。孩子還小不懂記仇?
  • 媽媽剛對娃吼,轉身就抱著媽媽親暱,孩子到底記仇嗎
    媽媽對娃亂吼,回身抱著媽媽親,這樣的孩子是不是記仇在最後小李實在不耐煩了,大聲的對寶寶說道:「抱什麼抱,天天就知道抱抱」。這句話剛說出口,小李就後悔了,不應該對寶寶那麼兇,而且自己平時也不會對寶寶很兇,這下可嚇壞了寶寶,小李連忙跟寶寶道歉:「寶寶,是媽媽不好,對不起,媽媽不應該跟你大聲喊」,隨後就將寶寶抱了起來,寶寶也將自己的小腦袋貼著媽媽的胸口,然後親了媽媽。我相信很多家長也會有相似的經歷,在對寶寶態度不好之後,寶寶還是一如既往的對媽媽親暱,這是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 不要再吼罵孩子,不是孩子不記仇,真實答案讓人心酸
    導讀:不要再吼罵孩子,不是孩子不記仇,真實答案讓人心酸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不要再吼罵孩子,不是孩子不記仇,真實答案讓人心酸!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為什麼對孩子吼完,他轉眼就忘了?不是不記仇,真實答案讓人心酸
    這時家長就很疑惑,孩子究竟能不能記住自己剛才對孩子的教育,為什麼剛訓斥完孩子,孩子還是開心地靠近家長。為什麼對孩子吼完,他轉眼就忘了?不是不記仇,真實答案讓人心酸1.因為已經習慣被吼,家常便飯,內心麻木孩子在每天都面對家長的吼叫,有的孩子在經歷過多家長的吼叫以後,就會逐漸習慣家長的行為,即使家長再對孩子進行吼叫的時候,孩子在內心也沒有什麼感覺了,這也是很令家長心疼的狀態,孩子要不斷地適應家長的脾氣,在家長把自己的情緒過多地發洩到孩子的身上,孩子就會逐漸感受到委屈,委屈情緒會逐漸擠壓,最終會把孩子壓垮的。
  • 為何孩子被父母吼完後卻不"記仇"?原來是這樣,看完你還敢吼嗎
    為何孩子被父母吼完後卻不&34;?原來是這樣,看完你還敢吼嗎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其實父母是非常喜歡和疼愛自己的孩子。只要他們提出的是正當的合理的需求,父母基本上都是有求必應。但是,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或者幹一些錯事的時候,這會讓父母非常的生氣,有的時候還會吼他們。
  • 為啥孩子被吼後,沒過多久就忘記「仇恨」了?了解原因就不敢吼了
    沒有當媽前不知道做母親的辛苦,有了孩子後才知道,脾氣再好的女人,遇到作妖的孩子,都會化身為「河東獅吼」,總是忍不住吼叫孩子。如果家裡再加上一個不作為的丈夫,工作上找茬的領導,那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寶媽真的就忍不住脾氣,朝著孩子大吼大叫,甚至上上手揍一頓。都知道這樣做對孩子成長不好,但有時候真的是忍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