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蘭媽談育兒
「你這孩子臉皮真厚,你媽剛吼完、還嬉皮笑臉」
這是一個清晨,一個叫做露露小姑娘家裡面響起的聲音,這句話是露露父親對小女孩的無奈之言,事情的起因是因為露露吃早點不老實,用番茄醬畫了衣服、又倒在牛奶杯裡,媽媽看到之後隨口嘮叨了幾句露露就直接撂筷子,氣急之下孩狠狠教育了孩子一頓。
本來挨揍這件事就應該是一哭二鬧三失控的場面,而露露這個小丫頭卻偏偏哭一陣之後,還跑到媽媽身邊呵呵一笑求抱抱,看到這樣反轉的一幕才有了露露爸爸開頭的有感而言,而這句話在家庭教育裡也時而似曾相識,但更多情況下這種「臉皮厚」的表述似有不當。
從孩子的成長角度來說,那些「剛吼完、還嬉皮笑臉」的孩子,很多情況下的「臉皮厚」要麼是沒有意識到問題的重要性,要麼是在孩子的心裡家長平時的形象就是吊兒郎當,經常聽到很多家長說「我家孩子前邊打了、沒過一會就跟綿羊一樣要抱抱」,有人將這類孩子說成「臉皮厚」、也有人說成「不記仇」,但是在蘭媽看來父母的眼就是孩子的格局。
在蘭媽看來,那些「前邊剛挨揍,後邊就求抱抱」的孩子,與其說臉皮厚不如說孩子「不記仇」,這是因為臉皮厚和不記仇都是一種「貼標籤」行為:
說起「前邊剛挨揍,後邊就求抱抱」的孩子是臉皮厚還是不記仇這個問題,當我們放下問題本身的時候,會發現這就是一種給孩子「貼標籤」的行為,標籤行為最大的特點就是「標籤效應」,意思就是說標籤可以使人印象深刻,包括孩子自己都會形成較深的印象管理,當孩子被貼某一種標籤後,他們的行為舉止將會在較深的印象管理裡靠近標籤內容。
也就是說,充滿動力的「不記仇」更能積極向上,而「臉皮厚」的褒義詞下孩子更易變本加厲,貼標籤本身就不適用於家庭教育裡,如果標籤已是箭在弦上了、建議家長儘可能地給孩子設立積極向上的標籤,用積極向上的能量去使得孩子保持「不記仇」的良好習慣。
最重要的是「不記仇」這個積極性標籤,還有著以下幾種優勢:
1、 樂觀
「不記仇」孩子明顯的特點就是樂觀,他們在面對批評的時候有著一副「你儘管批評」的強大心理,和那些還沒有批評就抽泣的臉皮薄孩子相比,不記仇的心大孩子往往在不在意的態度裡更自信,這是因為孩子能接受他人批評的同時、必定也有顆知錯就改之心,這顆肯接受他人意見之心就是成功和優秀路上的渡船。
2、膽大
不記仇的孩子平時還有著「不記事」的勇敢,不會因為上一次吃癟、失敗了就成為一個疙瘩,他們往往在面對困難和挑戰的時候充滿信心、不怕失敗也敢想敢做,他們不會因為別人的嘲笑而否認自己,但膽大的孩子往往吃苦受累較多,這也就需要父母多發現孩子優點、適時開導鼓勵,成為孩子身後默默無聞的後盾力量。
3、會說「不」
不記仇孩子的敢想敢做,會在面對不合理事情的敢於拒絕、懂得說「No」,拒絕是每個人的特權,但往往在面對某些事情的時候礙於xx而委屈自己,就拿孩子不願意分享玩具來說,如果家長強迫孩子去分享最終將會喪失拒絕能力,而孩子也因為太在乎他人眼光而不斷地滿足、悉聽他人,所以會說「不」的孩子也是一份自我優點。
4、人緣更好
臉皮厚的孩子是指一個人的內心總有自己一本老帳,他們仿佛不受外界環境影響、有著我行我素很難教育與引導的特點,同時也指這類人多見於自私自利而不被待見、一般也很難成大器,這類孩子在人緣和社交能力上往往也非常堪憂,而「不記仇」的孩子就不同了,他們不會因為上一件事情窮追不捨耽誤當下相處。
常言道「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多一個朋友也就多一條出路,多一條出路也就多一種人生色彩,平時多帶孩子接觸外界的天空告訴孩子「丟掉不滿意的情緒」,這就是「不記仇」的大度、樂觀和勇敢!
-
我是蘭媽,專注於育兒領域解析作者,以親身事例、各種家庭教育實例,來記錄育兒感觸的瞬間,喜歡的朋友,歡迎關注@蘭媽談育兒一起學習共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