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經常被父母吼的孩子,10年後會變成什麼樣?父母不要不在意

2020-08-28 開心爸爸的日記

導語

想必每個爸爸媽媽都不止一次地幻想過,自己要做一個孩子認可的,能夠細聲細氣教育孩子的爸爸媽媽。但夢想是豐滿的,現實卻是骨感的。

生活中總是充滿了煩惱和壓力,每天上班就夠忙碌不已了,回家後還要做一大堆亂七八糟的家務活,有的時候還要幫著解決很多生活中雞毛蒜皮的事情,這些東西交織在一起整個人都快要崩潰了。到了這個時候,爸爸媽媽的壞情緒就達到了爆發的臨界點,一旦有導火索出現,馬上就會像被點燃的炸彈一樣,嘣的一聲炸開。

而這個導火索,往往就是孩子。

試想一下,本來爸爸媽媽回到家裡面就是一肚子的脾氣,本來想著找個夜深人靜的時候,自己慢慢消化掉算了。結果呢,剛和孩子說了,玩完玩具要收拾,結果一轉身看到了滿地的玩具;剛和孩子說了,不要亂動廚房的雞蛋,結果一轉身,孩子把雞蛋摔倒了地上,蛋清蛋黃流了一地;剛和孩子說了,別亂跑了坐下來好好寫作業吧,結果還沒寫幾個字呢,孩子又叫嚷著要上廁所......

這些平時心情好的時候都是咬牙切齒,用了極大的自制力才讓自己不對孩子銷售的行為,在情緒不好的時候就更加讓人無法忍受了,吼孩子甚至是揍孩子也是「情理」之中的了。

每對父母都有千百個吼孩子的理由

在生活中,仿佛有千百個吼孩子的理由。

比如說了一百遍不允許,還是要去做

最讓爸爸媽媽受不了,也是爸爸媽媽最經常吼孩子的理由就是:「不聽話」。準確的說,就是說了一百遍不允許做的事情,孩子還是會去做。

開心爸爸就曾經不止一次的教育過開心,不管是洗手還是洗臉,都要節約用水。我們可以先在臉盆裡面接好水再洗,或者是把水流調的小一些,都是可以的。結果每次開心都很乾脆的表示:我知道了!

但是輪到他自己洗臉的時候,還是會把水調到最大,還是會讓這些水白白的流走,說幾遍都不聽。看到這樣的情況,您會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情呢?

還有出門不要亂跑,要牽著爸爸媽媽的手,這些話開心爸爸說過不下幾十遍了,每次開心都是信誓旦旦的保證一定能做到,但真的只要一出門,就會把自己的保證拋之腦後,不大聲的吼幾句,根本叫不回來。

比如磨蹭,叫一百遍都不會理

另外還有孩子的磨蹭。

什麼早上起床的時候,叫了一百遍都不理,好不容易把孩子拉起來,讓他們自己穿衣服,過了一會卻發現人家又睡著了;什麼寫作業的時候,各種問題。一會要喝水一會要上廁所,一會要削鉛筆一會要找橡皮,什麼事都幹就是不好好的寫作業,本來集中注意力半小時就能做完的作業,非要「一口氣」拖到半夜十二點;什麼走在路上的時候,總是磨磨蹭蹭,看到一顆小石頭要蹲下去玩半天,看到一朵小花也要圍著看半天本來十分鐘的路程,一個小時都走不完......

這種例子實在是太多了。如果爸爸媽媽正好有事情比較趕時間,看著一直」拖後腿「的孩子,生氣發火吼孩子就是在所難免的事情了。

事實上,開心爸爸只是挑選了幾個比較典型的場合,在生活中讓爸爸媽媽們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選擇吼孩子的場合還有很多。

吼孩子,真的好嗎?

那麼,這種以吼代替教育的方式真的好嗎?

答案是否定的。

很多時候,被爸爸媽媽吼的行為,其實也並沒有太過於出格的地方,或者只是一些不起眼的小事情,只不過「適逢」爸爸媽媽心情不好的時候罷了。而且,如果我們能夠站在孩子的角度來看待問題的話,也許這些小事情更加符合孩子的認識觀,符合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

而吼孩子呢,則是現實版的拔苗助長,甚至還會帶來這些「惡果」。

問題永遠得不到根本性的解決

孩子畢竟是一個活生生的,有自我意識的個體。特別是稍微大一些的孩子,已經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做事情也有了自己的套路,很多時候,他們的想法做法,和爸爸媽媽的認識是相悖的。

而吼孩子雖然能夠讓爸爸媽媽們滿意,但這只是暫時性的,再遇到類似問題,孩子還是不知道該怎麼辦,還是會下意識地選擇自己熟悉的方式。

教育孩子還是要找到困擾他們的地方,給出解決的建議,這樣孩子才能得到進步,才能變得更好。一味地吼孩子,只能是把問題暫時的掩蓋,而非永久的解決。對於家庭教育來說,這是一個」偷懶「的方式,也是一個」後患無窮「的方式。

學會爸爸媽媽的壞脾氣

很多時候,爸爸媽媽解決問題的方法,是會被孩子模仿學習的。好的方法是這樣,壞的方法也是這樣,比如發脾氣。

爸爸媽媽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他們的行為都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甚至說是在改變著孩子都不為過。面對問題,爸爸媽媽一味的發脾氣,一味的吼孩子,只會讓他們認為,事情就應該這樣解決,有問題有困難的時候,只要大聲的吼就能夠得到解決了。

於是,日後如果再有類似事情發生,他們就會下意識的選擇吼的方式了。而且,童年時期養成的生活習慣,日後很難改掉,這種用吼來處理問題的方式,會影響孩子的人際關係,影響孩子的未來。

影響親子關係

最後就是影響親子關係了。

這一點其實很好理解,良好的親子關係是需要爸爸媽媽們好脾氣,有耐心,願意和孩子交流,願意聽孩子說才能慢慢培養起來的。良好的親子關係,會給與孩子極大的安全感,讓他們內心健康,無畏生活中的各種挑戰。

而吼孩子呢,無疑是在極力的削弱孩子的安全感,甚至讓他們覺得爸爸媽媽不愛自己,討厭自己。以後再有什麼心裡話,也不會和爸爸媽媽們交流了。

不吼的話,父母該怎麼做?

上面開心爸爸說了很多,吼叫式教育對孩子的影響。那麼,如果不吼的話,爸爸媽媽該如何教育孩子呢?特別是遇到上面那些「棘手」場合的時候,爸爸媽媽如何才能既能控制好自己的脾氣,又能給與孩子「印象深刻」的教育呢?

冷靜一一十分鐘教育法

其實十分鐘教育法是一個心理學上的名詞,說的是一個人在很生氣的時候,說出的話做出的行為往往都是缺乏邏輯,缺乏科學性,而且對事情的解決也沒什麼幫助。正確的方式是,先自我冷靜十分鐘,再去解決。

很多時候我們的脾氣來得快去得也快,一般來說十分鐘後就能夠完全冷靜下來了,這時候再去解決的話,就能夠用一種比較理智比較科學的方式了。

教育孩子也是這樣,脾氣到來之時對孩子的教育,更多的是一種壞情緒的宣洩,看上去孩子像是唯唯諾諾的認識到錯誤了,其實他們只是在爸爸媽媽的威嚴下屈服了而已,並沒有真的認識到,也沒能做到以後改正。

所以,在情緒激動之時,爸爸媽媽不妨先冷靜十分鐘,或者是去廚房待一會,或者是在陽臺坐一會。十分鐘之後再來教育孩子的時候,無論是語氣還是方式,都會科學很多,都會理智很多。

明白教育孩子的目的,是讓他們變得更好,而不是變得更「聽話」

其實,教育的本質是為了讓孩子變得更好。

當然開心爸爸這裡說的更好,更多的是指面對不同的場合,不同的問題,孩子能夠做出較為正確的反應,給出較為合理的處理方式,而不是說讓孩子變得更加「聽話」。

知道了這個後,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爸爸媽媽就知道該怎麼做了。

畢竟對於小一些的孩子來說,被吼後最多也就是知道這件事情不好,自己這樣做的話爸爸媽媽會很生氣。但是為什麼不好,為什么爸爸媽媽會生氣,自己到底該怎麼做他們還是心中沒有底。

所以,對孩子真正的教育,更應該告訴他們為什麼不對,告訴他們該怎麼做更好,告

訴他們以後要怎麼規範自己的行為等等。

多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

古語有云「吾日三省吾身」。

其實對於爸爸媽媽們來說,也應該多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看看是不是有好一點的效果,是不是會對孩子的身心帶來比較大的傷害,是不是會對親子關係產生比較大的影響等等。

這種自我反思,能夠讓爸爸媽媽們更加清晰的了解自己,從而找到更合適,更科學,更有效的教育方式。

最後

其實,做了爸爸媽媽之後才能發現,很多時候孩子的調皮搗蛋真的讓人無法忍受,真的是不吼他們幾句不足以平息內心的怒火。

但是轉念一想,吼了孩子又能怎樣呢?孩子能知道自己錯在哪裡了嗎?孩子能知道自己該怎麼改正了嗎?孩子能知道以後該怎麼做才對了嗎?

很多時候,爸爸媽媽們自己端正了態度,才能教育出一個更加優秀的孩子。

相關焦點

  • 那些被父母吼大的孩子,長大後變成了什麼樣?父母要重視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孩子調皮或不聽話往往會點燃父母的怒火,大多數家長會用吼的方式代替細聲軟語的教育,因為吼孩子能讓孩子立馬停住。慢慢地,「吼」就成了家長們教育孩子的工具,但家長們在吼孩子的同時也在給孩子悄悄種下一顆「惡果」,影響孩子性格,家長該反思了!
  • 經常被大吼和從沒被大吼的孩子,20年後差異明顯,家長別不在意
    導讀:經常被大吼和從沒被大吼的孩子,20年後差異明顯,家長別不在意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經常被大吼和從沒被大吼的孩子,20年後差異明顯,家長別不在意!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父母經常吼孩子會有哪些後果
    很多媽媽們說,自從有了孩子之後,感覺自己就像一個火藥桶,面臨孩子的各種問題,常常沒有耐性,並且忍不住發脾氣,甚至是大吼大叫。其實調皮是孩子的天性,有的孩子天然生成內向,不愛說話,而有的孩子外向,卻很叛逆,有的家長自己孩子很調皮,看到別人家的孩子如此優異,就忍不住對自己孩子大吼大叫。
  • 經常被「吼」的孩子會變成什麼樣子?看看這些傷害,家長值得深思
    很多家長反映,當孩子犯錯的時候,自己因為當時沒有足夠的耐心,往往是還沒有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就直接地嘲孩子吼去,事後又覺得自己做的不對,會懊惱自責。其實每個家長都是很心疼孩子的,可一看到孩子搗亂犯錯誤,條件反射地又重複之前的行為。時間長了還學會自我安慰,沒關係,反正小孩子不記仇。可是家長你知道嗎?雖然孩子不記仇,但潛移默化中會給孩子帶來的傷害是不言而喻的。
  • 育兒分享丨經常被父母吼的孩子,長大後會怎樣?答案太驚人
    因為以前也沒有什麼學習壓力,所以不管孩子慢一點、懶一點也都沒太在意,但上學後後壓力大啊,不催不行。可是每次一吼,看著孩子那怔怔的、可憐的樣子就心疼,而吼多了,孩子就低著頭哭也不說話,而且她發現孩子和自己關係漸漸疏遠了,有什麼事也不給自己說了,以前那個貼心的小棉襖不見了,心裡很慌。
  • 經常被媽媽大吼的孩子,和從沒被媽媽吼過的孩子,10年後差距明顯
    把孩子養育成人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僅要關注孩子的吃喝拉撒,更要關注孩子的教育問題,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越來越優秀,但是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經常做錯事,進入叛逆期之後,會特別不聽話,很多寶媽會吼孩子。
  • 經常被吼的孩子長大會怎樣?傷害遠超你想像,父母是時候長心了
    導讀:經常被吼的孩子長大會怎樣?傷害遠超你想像,父母是時候長心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經常被吼的孩子長大會怎樣?傷害遠超你想像,父母是時候長心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吼孩子只會害了他,不要做被情緒支配的父母
    首先我們要知道,我們如果是通過責罵,恐嚇,不理會等方式,逼迫的孩子去做某件事,那孩子根本不懂做這件事的真正意義,只感受到了來自父母的情緒,哪怕一次兩次被恐懼支配著完成了一件事,或者改掉了壞毛病,後面其實還是會犯的。
  • 經常被父母吼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答案太驚人
    林林又被媽媽訓斥了,孩子哭著跑到我家尋找安慰,女兒急忙拿著小手巾給她擦拭淚水和鼻涕。還拿出了心愛的點心安慰林林。林林是女兒的好朋友,我也經常對林林媽媽說,不要吼孩子,對孩子成長不好。可林林媽媽說:「沒關係的,訓過孩子,一會兒她就忘了。還會媽媽的媽媽的喊我的。」因為孩子的不記,很多父母還是照舊吼孩子,認為只有這樣,孩子才會安靜下來,會聽話。
  • 經常被吼,和從沒被吼過的孩子,10年後的差距,不是一般大
    導讀:經常被吼,和從沒被吼過的孩子,10年後的差距,不是一般大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經常被吼,和從沒被吼過的孩子,10年後的差距,不是一般大!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常常被父母吼叫的孩子會變成「聾子」,別做這樣的父母
    先來看看你帶孩子的過程中是不是經常遇到這樣的場景:叫了好幾遍孩子吃飯,孩子根本裝作聽不見仍然堅持看動畫片,於是你開始怒火中燒衝著孩子吼起來;剛剛收拾完的玩具孩子扭頭就給你全部到在地上而且還一臉的洋洋得意,於是你衝著孩子吼起來
  • 經常被吼和沒被吼的孩子,20年後差異明顯,值得每個家長反思
    導讀:經常被吼和從來沒被吼的孩子,20年後差異明顯,值得每個家長反思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經常被吼和從來沒被吼的孩子,20年後差異明顯,值得每個家長反思!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那些被吼之後不說話的孩子,才真正地讓父母擔憂的
    小男孩的爸爸是一個暴脾氣的人,經常打罵他。那天,爸爸回家後,看見小男孩作業沒有寫完,一怒之下,就懲罰了孩子。怒氣未消的爸爸,還拿出菜刀來威脅他,但就在家人拉扯的過程中誤傷了孩子。當時,小男孩跪在地上流血不止,但卻一聲也不吭。後來,爸爸發現孩子不對勁,才把他送進了醫院裡。好在,孩子並沒有發生危險。
  • 經常被父母吼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答案太驚人!
    閨蜜的孩子剛上小學二年級,她給我說自從孩子上學後,感覺自己的脾氣差了很多: 孩子早上賴床,催了兩次還不起來,就開吼;孩子做作業慢了、老出錯了、考試成績差了,都忍不住吼。 因為以前也沒有什麼學習壓力,所以不管孩子慢一點、懶一點也都沒太在意,但上學後後壓力大啊,不催不行。
  • 經常被父母吼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答案太驚人... ...
    孩子是父母的影子,上一輩的教育方式總是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下一代。 被父母吼大的孩子,將來也會吼自己的孩子。想要改變現狀,就必須忘記過去,深刻反思,重塑自我。 1 網上曾有個「父母教育你的方式,你滿意嗎」的調查問卷。 有不少網友提到,因為父母的打罵,使自己從一個樂觀的人,變成一個悲觀的人。
  • 經常被父母吼的孩子後來怎樣了?媽媽的大音量,斬斷了孩子的翅膀
    父母在教育孩子時,很多時候都因為孩子的"不懂事"而把控不住自己的暴脾氣,向孩子大吼大罵一通。 可能在父母心裡,覺得"吼孩子"也是一種教育孩子的方法,其實不是這樣的。
  • 媽媽半夜訓斥孩子,經常被父母吼叫的孩子會怎麼樣?
    鄰居都聽不下去了,可想而知,被吼的孩子心裡是多麼的害怕。「吼孩子」這件事,90%以上的父母或多或少對孩子做過,吼叫在所難免,因為父母也不是聖人,若能及時改正自然是好。可悲的是,有的家長總是說:「忍不住啊,有時候太氣了,不吼他不會聽話。」但家長是吼完後,後悔,下次又吼,又後悔,陷入了無效的死循環。
  • 經常被吼和從來沒被吼的孩子,20年後差異明顯,值得每個家長反思
    自己帶過孩子的媽媽都知道,帶孩子帶久了自己的情緒常常會不受控制,而且自己的嗓門也越發的變大了。不知道是因為跟孩子相處的時間久了,不耐煩,還是對孩子期望過大。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一些家長面對孩子做錯事或者不聽話的時候,就會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對孩子開啟大吼大叫的模式。
  • 那些從小經常被父母打罵的孩子,長大後會變成什麼樣子?
    今天就為大家揭示一下小時候經常被父母打罵的人,長大後會變成什麼樣子的例子。自卑敏感家長的打罵會讓孩子對自己產生懷疑,特別當父母當時在氣頭上說出一些過分的話,會給孩子帶來很深的傷害,但是有些家長還沒有意識到這問題。
  • 經常被吼和從不被吼的孩子,長大後差異明顯,值得每個家長深思
    自從有了小孩之後,很多家長發現自己的脾氣越來越大了,一時半會也搞不清楚自己為什麼會這樣。可能是在帶娃的過程中,孩子經常犯錯惹怒自己,讓自己不耐煩。又或者是自己對孩子的期望過高,孩子的表現常常達不到自己的預期效果,便經常對孩子大吼大叫,久而久之自己在不知不覺中養成了大脾氣,對孩子愛大吼大叫嚇唬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