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原走不走?還差一位!」在北郊運動公園地鐵口附近,市民總是會遇到一些類似的「熱情」吆喝。這些長期「盤踞」在地鐵口附近的「黑車」如今也學會了「捉迷藏」,跟監管部門打起了「遊擊戰」。
「黑車」運營更加隱秘
昨日下午,記者走訪了運動公園地鐵口附近的「黑車點」。在該處路東邊的地鐵口,攬客的吆喝聲此起彼伏。而在這裡扎堆攬客的,大多是「黑車」司機。與過去「黑車」隨意停放在路邊的景象相比,現在的「黑車」司機顯得更加謹慎。記者暗訪發現,「黑車」拉客現象仍然存在,而且採取了更為隱秘的營運方式,與監管部門「打遊擊」。
「最初『黑車』大部分停放在道路邊上,可能是為了躲避監管,現在很多司機又將車子停放到了附近小區周邊。」周圍商鋪的老闆告訴記者,為了避開運管稽查人員,「黑車」一般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四處躲藏。
記者在現場看到,「黑車」司機在地鐵口跟乘客談妥價格後,等乘客達到一定數量後,再帶往遊動的停車點,讓乘客在原地等待其將車從隱避處開出來,再迅速攬客上車,速度很快。
搭乘「黑車」出行安全無保障
記者佯裝乘客乘坐前往三原的「黑車」時,發現車上乘客數量已超標,正常的小轎車上,加上司機共乘坐了6人。由於一名乘客帶著兩個行李箱,而後備廂又裝不下,所以後座上除了乘客外,還側放著一個行李箱。空間十分有限,三個大人在後排緊緊地擠在一起,其中一名乘客懷裡還抱著孩子,這樣的乘車環境能安全嗎?
在暗訪過程中,記者發現,乘客在搭乘「黑車」前,對車子的車況、司機的素質全然不了解,一旦出事,無法保障乘客的權益。儘管如此,但由於此處「黑車點」位於地鐵口,交通便利,且距離三原方向的高速路口較近,仍吸引著部分乘客搭乘。
為何「黑車」仍有市場
據了解,此處「黑車」單人單程價格為20元,遇到夜間乘車或雨雪天氣時,還會漲到30元。但其實離此處不遠的城北客運站,同樣也可以搭車前往三原,其票價只有14.5元。
為什麼乘客寧願選貴的,也不選便宜的?「我也知道坐『黑車』不安全,但就是圖個方便。」一名乘客向記者透露,「黑車」點往往都在地鐵口附近,便於人們乘坐。
據記者調查,城市公共運輸由於受營運時間、營運路線限制和交通擁堵等方面原因,並不能滿足所有群體的出行需求,而行無定時、無定線的「黑車」也因此就有了市場需求,儘管被嚴厲管制和打擊,且價格也並不比運營車輛低,卻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出行者的歡迎。
此外,開「黑車」門檻低、收入高,許多人紛紛轉向這個行業。同時,由於非法營運整治涉及道路運輸、社會治安、交通安全管理等方方面面,難以常年對「黑車」保持高壓態勢,只能在某個時段集中打擊,治標不治本。「整治—消失—復燃—再整治」的循環已成為相關部門打擊整改黑車的常見情形。
文/西安晚報 記者 康喬娜 圖/西安晚報記者 李安定 攝
編輯:西安報業新媒體中心 司源
審核:荊溪
出品:西安報業傳媒集團新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