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本文標題下面的藍色字體「道次第生命之花」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每天免費收到分享的文章了。每天更新,完全免費。關注後點擊「查看歷史消息」可閱讀之前發送的精彩內容!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農曆七月二十四,大乘佛教創始人、佛陀第二、中國佛教八宗共祖——龍樹菩薩聖誕。
龍樹是公元一世紀左右的人,他是大乘佛教的創始人,他的理論著作很多,有"千部論主"之稱。由於他對佛教進行了系統化的整理工作,對後來影響很大,被稱為"佛陀第二"。而且還被稱為"八宗之祖",佛教中有八個宗派都把龍樹稱為是自己的祖宗。下面就從這幾個方面來對大乘佛教的創始人,龍樹菩薩進行一番探索,以期更好地了解聖龍樹,更好地了解大乘佛教。
龍樹菩薩,又譯龍猛、龍勝,生於佛滅七八百年後的公元四世紀左右。在佛教由小乘向向大乘過渡時期,他繼承了佛陀的緣起思想,開創性地發展出了中觀學說,並且廣造大乘經典注釋,有力地推動大乘佛法發展,是大乘佛教史上的第一位偉大論師。其代表作《中論》闡發緣起性空的深義;《大智度論》採取中道立場來彰顯般若真理;《十住毗婆沙論》則以深遠的見解來宣揚菩薩之大行。
龍樹菩薩名號的由來
《龍樹菩薩傳》中記載:「其母樹下生之。因字阿周陀那。阿周陀那樹名也。以龍成其道。故以龍配字。號曰龍樹也。」意思是,他的母親在樹下生他,因名周那即樹的意思;他的成道與龍族有關,所以號為龍樹。
龍樹菩薩的造像形象
龍樹菩薩的頭上有很多蛇環繞,這不是七條蛇而是一條蛇有七頭,象徵著龍。佛法隱沒時,龍宮即為護持、秘藏佛典的地方,龍樹菩薩由於獲大龍菩薩接入龍宮,開七寶藏,授與諸方等深奧經典方證得無生法忍。
佛對龍樹菩薩的預言授記
龍樹菩薩的出世在佛經《摩訶摩耶經》和《入楞伽經》第八卷中有記。
《摩訶摩耶經》卷下說:「正法於此,便就滅盡。六百歲已,九十六種諸外道等,邪見竟興,破滅佛法,有一比丘名曰馬鳴,善說法要,降伏一切諸外道輩。七百歲已,有比丘名曰龍樹,善說法要,滅邪見幢,燃正法炬。」
《入楞伽經》第八卷中記載:大慧菩薩白佛言:「佛滅度後,是法何人受持?」佛以偈答曰:「於我滅度後,南天竺大國,有大德比丘名龍樹菩薩,住歡喜地,為人說法,能破有無見,往生安養國。」
傳奇人生
龍樹,他的母親在樹下生他,因名周那(arjuna),周那是樹的意思;他的師父是大龍菩薩,他的成道與龍族有關,所以號為龍樹。他最為勇猛,所以玄奘又譯為"龍猛"。龍樹菩薩的出世在佛經《摩訶摩耶經》和《入楞伽經》第八卷中有授記。
在喜瑪拉雅山中的一座佛塔邊,一名老比丘傳給他大乘經典。龍樹在大龍菩薩的引導下,來到龍宮,閱讀諸方等大乘深奧經典,得無量妙法,三個月後,通解甚多,深入無生,二忍具足。這時龍樹就已經達到決定的覺悟了,為了記念引導他的大龍菩薩,他就稱名龍樹了。在龍宮中,龍樹還誦讀了《華嚴經》。
龍樹得道後,就回到南印度弘揚佛教,那裡的國王排斥佛教,龍樹就應徵成為國王的將軍,在很短時內就把軍隊治理得井井有條。國王大喜,就問他是什麼人,龍樹說是"全知者"。龍樹還用神通使國王看到天上正在作戰的神祗和惡魔。國王及婆羅門因此皈依了佛教。佛教在南印度也就得到了弘揚。
龍樹的一生是充滿波折和艱辛的,他的思想傳播與政治也不斷產生衝突,而且與當時社會上的其它思潮更是格格不入,產生了劇烈的衝突。
千部論主
龍樹的著作很多,有"千部論主"之稱。保留到現在,收集在《大藏經》中的就有19種。在藏文譯本中,龍樹的著作有一百一十八種之多,其中許多是關於密教的,而龍樹著作的藏文譯本與漢文譯本重複的只有十一種。
龍樹有六種顯教方面的著作很為人重視,被稱為"六如理聚",它們是:《中論》、《七十空性論》、《六十如理論》、《迥諍論》、《廣破論》、《寶 論》。龍樹的藏文著作可分為三類,一類是讚頌,有18種,一類是密教解釋,有51種,一類是顯教解釋及雜著,有48種。龍樹的著作收集在大藏經中的約有19部,這些著作又可分為宗論部、釋經部、集經部、頌讚部。
(來源:資料圖)
佛陀第二
龍樹在佛陀滅後七百年,非常準確地闡發了佛陀的緣起思想,使人們從新認識到佛教的最根本思想;而且他對佛陀的教法進行了系統化的整理工作,創立了中觀學,在他的理論中他徹底地貫徹佛陀宣講的緣起思想,對後來佛教的發展產生了很大影響,因而被稱為"佛陀第二"。
龍樹的思想主要體現在他的代表作《中論》中,《中論》一書的主要是講"緣起"、"無自性"、"中道"、"二諦"、"涅槃"等思想的。
中觀是對事物的一種看法,這種看法不偏於對立法的任何一邊,所以稱為中觀。所謂對立的兩邊,主要是關於事物的有和無。龍樹認為事物是無自性的,是"空";但事物是由從緣合和而成的,所以也就不是完全"空無"。說它是"空",是否定其"真有",說它是"假",是否定其"真無",能同時看到事物的這兩種屬性,就能得到事物的中道實相了。
八宗之祖
龍樹由於他思想的價值,對後來的佛教發展影響很大,被稱為佛教"八宗之祖",佛教中的俱舍宗、成實宗、律宗、三論宗、法相宗、華嚴宗、天台宗、真言宗,都把龍樹稱為是自己的祖宗。
龍樹菩薩的一生是非常充實和圓滿的,他以火一般的激情,從事著極其清明的理性批判,他繼承了佛陀的緣起思想,以他極其犀利的智能之劍,除去了人們一切的名言戲論,為人們從情思見解中解脫出來開闢了一條道路,這對大乘佛教的發展,對世界文化的發展都是有著重大意義的。
人們只要閱讀龍樹的著作,接觸到他的那如同烈火、如同金剛般的智能,都能深受感染,都能對這個名言世界有一定的超越。龍樹開創了大乘佛教,是八宗之祖,從這種意義上說,稱他為佛陀第二不是最為確當嗎?
龍樹菩薩在佛教中的地位
龍樹菩薩是大乘佛教的創始先導,他在佛陀滅後七百年,對佛陀的教法進行了系統化的整理工作,並且創立了中觀學,非常準確地闡發了佛陀的緣起思想,沿著龍樹菩薩的中觀般若思想,大乘佛教建立了起來。因而被稱為「佛陀第二」;他論著極為豐富,造論之多世所罕見,故被譽為「千部論師」;他的學說由鳩摩羅什大師翻譯、介紹到中國後產生空前影響,被後來的中國大乘八宗奉為「八宗共祖」。
龍樹菩薩對藏傳佛教的影響
密宗最重視法統的師承,傳受密法必須金剛上師(秘密阿梨)灌頂,修持密法的儀軌必須請金剛上師加持,因為金剛上師是由師師相承而來的大日如來的代表,也必是修法有了成就的瑜伽行者。根據密宗教義,密宗是由大日如來(毘盧遮那佛)親授,傳金剛薩埵 (又名金剛手)為付授密法的第二祖。釋尊滅後八百年,有龍樹菩薩出世,開南天鐵塔而親向金剛薩埵面受密乘,為第三祖。……迄今在以密法為核心的藏傳佛教中,龍樹菩薩的中觀思想是藏傳佛教中主導思想,有著不可動搖的地位。
公元3~4世紀,龍樹菩薩的佛學思想至中國,立即在中國佛教界引起了強烈的震動,並且很快左右了中國佛教的發展方向,此後俱舍宗、成實宗、律宗、三論宗、法相宗、華嚴宗、天台宗、真言宗,都把龍樹菩薩視作祖師。龍樹菩薩中觀系典籍翻譯及介紹於中土者,以鳩摩羅什法師為始,後有太虛大師的後人施護法師繼之。
三論宗以龍樹的《中論》、《十二門論》、《大智度論》和龍樹的弟子提婆的《百論》為依據建立自己的體系,而且中國三論的初祖羅什所傳的就是龍樹正統的中觀思想,所以三論宗自然以龍樹為開山祖師了。受三論宗的啟發,智者大師創立天台宗,他上承慧思、慧文之學,而這兩人也是與《中論》、《大智度論》有關的,《摩訶止觀》中記載慧文時說:"文師用心,一依《釋論》。" 而智者大師在《觀心論》中也說自己是"歸命龍樹師。" 因而天台宗也以龍樹為自己的祖宗了。
因龍樹作了《十住毗婆沙論》,對《華嚴經》的《十住品》有注釋,所以華嚴宗人向印度方面尋師承,也就把龍樹看成是自己的祖先了。而且龍樹曾深入龍宮誦讀《華嚴經》,從中悟入無生法忍,並使它流傳於世,因此華嚴宗就把他看是自己的祖宗了。
法相宗是源於印度的瑜珈行派,而瑜珈行派是推崇龍樹的中觀思想的。瑜珈行派與後期的中觀學之間有著很深的分歧,但瑜珈行派的學者並不否認龍樹的思想和成就,他們只是認為龍樹的後繼者在論說空時有執著於空的傾向,的惡取空的傾向,認為這種思想傾向對佛教的發展很不利,所以就從萬法惟識的角度講關於宇宙萬有的種種認識。他們也認為自己的思想是源於龍樹的般若思想的,他們認為其重要理論三性思想(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是從龍樹的二諦理論發展而來的,是龍樹思想二諦思想的必然結果。他們又認為瑜珈就是般若,是得到大菩提的最勝方便,兩者是統一的。由於瑜珈行派與龍樹思想之間的淵源關係,所以從瑜珈行派發展而的法相宗也就自然尊龍樹為祖宗了。
龍樹作的《十住毗婆沙論》中有《易行品》一章,說淨土法門,道理簡單,較易實行,是一條快捷方式。因此淨土宗人就龍樹看成自己的祖宗,認為自己是義學以外的快捷方式法門,並把龍樹的話看成是調和淨土思想和義學的依據。
據說龍樹曾開鐵塔,向金剛薩埵菩薩(顯教裡稱為普賢菩薩)請出密法,從而密法才開始在人間流傳的。因而龍樹理所當然的又成了密教的祖宗了。而且開元三大士之一的金剛智,說自己的老師是龍智,並說龍智是龍樹的弟子這樣龍樹與密教的關係就越來越近了。而在以密法為核心的藏傳佛教中,龍樹的中觀思想更是藏傳佛教中主導思想,有著不可動搖的地位。
在南朝,律宗大師僧把龍樹列為律宗的第三十四代宗師。僧 在他的《薩婆多部記》中說:"大聖遷輝,歲紀綿邈,法僧不墮,其唯律乎!初集律藏,一軌共學,中代異執,五部各分。既分五部,則隨師傳習,唯薩婆多部遍行齊土。" 這就是說律藏本來是大迦葉和阿難結集出來的,接下來分為五支,而只有薩婆多部,即說一切有部的律法傳入中土。而龍樹據說是在說一切有部出家的,,與大眾部的僧人多有接觸,,這樣僧也就把龍樹說為是律宗的祖宗之一了,把他列為第三十四代,把提婆列為第三十五代。
小乘俱舍宗和成實宗也都把龍樹視為自己的祖宗,這也是有原因的。俱舍宗是以世親的《俱舍論》為理論依據建立起來的,它講的五位七十法與法相宗講的五位百法是很相近的,因此在大乘佛教興起後,它就附屬於法相宗了,而法相宗與龍樹菩薩的思想是有一定關係的,是把龍樹視為祖宗的,所以俱舍宗自然也會把龍樹視為自己宗派的祖宗了。
成實宗是以《成實論》為理論依據建立起來的,它是鳩摩羅什翻譯到中國來的,成實宗思想與大乘佛教的思想有著相近的地方,當時人們都認為它是大乘經典,後來吉藏等人把它判為小乘。成實宗與三論宗在發展過程中曾有過辯論,成實學者不敵三論學者,最後成實宗也就附屬於三論宗而傳播;而三論宗思想是直接從龍樹傳下來的,與龍樹有著大的淵源,由此成實宗也就自然會以龍樹為自己的祖宗了。
龍樹菩薩的一生是非常充實和圓滿的,他以火一般的激情,從事著極其清明的理性批判,他繼承了佛陀的緣起思想,以他極其犀利的智能之劍,除去了人們一切的名言戲論,為人們從情思見解中解脫出來開闢了一條道路,這對大乘佛教的發展,對世界文化的發展都是有著重大意義的。人們只要閱讀龍樹的著作,接觸到他的那如同烈火、如同金剛般的智能,都能深受感染,都能對這個名言世界有一定的超越。
推薦:往期精彩文章回顧:
▶女子旺夫和男人旺財的秘密!
▶尊貴的大寶法王被認證前的有趣故事
▶雙盤實有不傳之密:原來練雙盤並不需要那麼痛苦!
▶林青霞:恩師的袈裟飛起像浪花
▶一千年前,他預言出今天的手機、微信、瘋狂世界…
▶海濤法師【發財最快的8字咒】
▶學會9個古老咒語,驅動你的幸福能場,轉發增福增慧
▶孩子,外面的世界不會輕易原諒你……(發人深省,深度好文)
▶「佛眼」中的愛情…【索達吉堪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