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兔賽跑的寓言故事大家從小就學習過,但是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卻並是不每個人都真正理解了。
龜兔賽跑
兔子總是嘲笑烏龜行動緩慢,有一天,它想邀請烏龜一起比賽跑步。烏龜本來是不想參加比賽的,但是看到兔子有些傲慢,就答應和兔子比一比。
比賽開始後,只見兔子嗖的一下衝了出去,而烏龜卻緩慢地行進著。不一會兒的功夫,兔子就甩開了烏龜,連個影都看不見了。於是它就想:烏龜那麼慢,恐怕我睡上一大覺,它也贏不了我。於是躺在一個大樹下真的睡著了。烏龜雖然不像兔子那麼快,但是它一直沒有鬆懈,始終朝著目標前進,它知道只有堅持下去才有可能贏。
故事的結局大家也都知道,烏龜先到達了終點,兔子輸掉了比賽。
龜兔賽跑的道理似乎大家都懂,但是在生活中卻很少有人真正做到。
尤其對於個人成長來說,很多人可以在某個階段突然很努力,發狠地學習一兩個月或半年,但是卻無法連續堅持三年、五年、十年甚至一輩子。
成長不在乎你一時有多快,而是看你能夠堅持有多久。我經常說成長比拼的不是短程爆發力,而是遠程持久力。就像龜兔賽跑一樣,兔子速度和爆發力遠強於烏龜,但是沒堅持多久就睡大覺去了,而烏龜雖然沒有那麼強的速度和爆發力,但是貴在堅持和持久,最終卻贏得了比賽的勝利。
成長如果比作跑步運動的話,它是一項長跑項目而不是短跑項目。短跑拼的是爆發力,長跑拼的是你的耐力和持久力。
長跑
還拿跑步運動來說,我們知道跑步鍛鍊能夠減肥而且有益於身體健康。但是如果你每次只是猛跑100米,連汗都沒有出,那麼無論是減肥的效果還是鍛鍊身體的效果都不會很好,而如果你能夠每次跑上個5公裡,即使是慢跑,鍛鍊效果也會完全不一樣。
上面是從單次跑步的長短距離來說的,從跑步堅持的時間長短來說,如果你只是一時興起跑了一兩個月,然後就放棄了,那麼鍛鍊效果同樣也是不會太好。而如果你能夠堅持個一兩年,每周跑步三四次,每次跑5公裡,那麼無論是減肥還是強身健體方面都會帶來極大的效果。
成長其實也一樣,學習是成長最重要的一種方式,但如果你只是心血來潮地學習個一年半載,甚至只有三兩個月,你會發現成長的效果非常有限,而只有長期堅持才能夠有所成。
在任何一個領域,如果你想從普通人成長為該領域的頂尖高手或專家,事實上你都需要長期的刻意練習,五年乃至十年二十年。在這個過程當中沒有捷徑,不是說你拼上個幾個月就能夠成功的,而是需要長期的不懈努力才能做到。
你發現,無論是成長還是學習一項具體的技能,只有長期堅持才能夠有強大的複利效應。就拿讀書來說,不是你一年猛讀個一兩百本書就能夠提升多少,而是需要你哪怕一年少讀些,但是能夠堅持十年二十年,其對你自身的知識水平和認知能力才能夠帶來質的改變,複利效應才更強。
複利曲線
我們知道複利曲線一開始通常是比較平坦的,但只要堅持足夠長的時間終究會迎來迅猛增長的拐點。成長的複利曲線也是一樣,堅持個一兩年可能看不出什麼效果,覺得自己沒有什麼進步,但是堅持個七八年十來年,一旦突破了那個拐點,突然就覺得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這就是成長的複利效應,你必須記住,它需要你堅持足夠長的時間才更有效。
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在默默堅持中耐心等待拐點的到來,如果還沒有來,那就繼續堅持。生活中無論哪個領域裡的成功者,都是忍受寂寞、耐心等待的高手。
以我自己的親身體驗來講,我堅持跑步快兩年了,這一路跑來,從最開始的不到1公裡到現在能夠一次跑8公裡,不僅減掉了近二十斤的贅肉,而且把原來的中度脂肪肝、高血脂全部跑回了正常,可以說無論是體能還是身體健康程度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如果我只堅持半年或三兩個月,其實就不會這麼大的效果和複利效應,而且最為重要的一點是,跑步已經融入了我的生活,成為了我生活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習慣。因為我知道,跑步堅持的時間越長,對你的身體和心理健康的複利效應越大。
03認知和思維的轉變——成長是一輩子的事兒
大家都知道成長很重要,但是卻很少有人能夠堅持一輩子成長,因為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但更難的是一個人的思維與認知的轉變。
如果一個人沒有在認知和思維上真正發生改變,就很難在行動上有所改變。有時候讓人難以自拔的還不是實際的行動上,而是認知上。就像原創媒介理論家馬歇爾·麥克盧漢的那句名言:「我不知道世界上是誰最先發現了水,但肯定不是魚。」
為什麼?因為魚身在水中,已經和水完全融合在一起。事實上它完全感受不到水,因為在它的認知當中,水是一種默認的狀態。
我們也是一樣,如果你對成長的認知始終停留在原地,沒有發生實質性的改變,你就很難堅持一輩子去成長。
亞馬遜的創始人貝索斯曾經問過投資大師巴菲特這樣一個問題:「你的投資體系那麼簡單,為什麼你是全世界第二富有的人,別人不做和你一樣的事情?」
巴菲特回答說:「因為沒有人願意慢慢變富。」
成長就像財富積累一樣,大家總喜歡一夜暴富,卻很少有人喜歡去長期堅持慢慢變富。
事實上,成長是一個人應該用一輩子來參與的一項比賽,比拼的不是一瞬間的爆發力,而是持久力,只有終身成長才能最終勝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