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國際電影節,至今已舉辦了21屆,每年的金爵獎都是其最大的看點。因此,評選出金爵獎的評委會、尤其是評委會主席的資歷就格外重要了。那麼我們就來盤點盤點,21屆評委會主席都是什麼來頭。
第一屆評委會主席:謝晉——中國導演
中國第三代電影導演的旗幟人物,6部影片獲得「百花獎的記錄至今無人打破。50餘年間,共執導20餘部影片,記載著中國重要歷史時期老百姓的命運,表現與時代同步發展和求新求變的藝術追求,是中國電影的名族魂。
代表作:《紅色娘子軍》、《芙蓉鎮》、《老人與狗》、《鴉片戰爭》
第二屆評委會主席:孫道臨——中國演員
中國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導演,多次獲國內外電影藝術大獎,出任加拿大蒙特婁等國際電影節評委。在近30部電影和電視劇中擔任主角或重要角色,在近10部影視劇中擔任導演,為《王子復仇記》等20餘部外國影片配音,是中國電影的代表人物。
代表作: 《永不消逝的電波》、《早春二月》、《烏鴉與麻雀》。
第三屆評委會主席:石方禹——中國電影編劇
歷任上海電影劇本創作所編劇,上海海燕電影製片廠文學部主任,上海電影製片廠廠長,文化部電影局局長。
代表作品:《天羅地網》、《小足球隊》
第四屆評委會主席:吳貽弓——中國導演
第四代導演的領軍人物,第六屆中國文學藝術聯合會副主席,文藝一級導演。榮獲2011年度中國電影導演協會中國電影終身成就獎、第十五屆上海電影節 「華語電影終身成就」。擅長在電影中注入中國古典詩詞的意境,重視個人情感主義歷史和現代道德話語呈現,成功地將傳統美學和現代電影語言實現了完美結合。
代表作:《巴山夜雨》、《城南舊事》
第五屆評委會主席:朱永德——中國攝影師
朱永德,國家一級攝影師。曾任上海電影製片廠第一創作室主任、製片人辦公室主任,上海電影電視集團公司總經理,上海電影製片廠廠長
代表作:《牧馬人》、《高山下的花環》、《開天闢地》
第六屆評委會主席:李前寬——中國導演
擅長拍攝重大題材的國家一級導演,拍攝影片曾獲得金雞獎、百花獎、華表杯、獲得「美中文化交流特殊貢獻獎,並擔任第2屆中加國際電影節榮譽主席。
代表作:《開國大典》 、《重慶談判》
第七屆評委會主席:丁蔭楠——中國導演
擅長拍攝重要歷史人物的國家級導演,影片《孫中山》,曾榮獲金雞獎」、 百花獎。2014年,丁蔭楠擔任中國國際微電影盛典評委會主席。2015年,獲得第2屆廣東文藝終身成就獎 。
代表作:《孫中山》,《周恩來》,《鄧小平》
第八屆評委會主席:吳天明——中國導演
中國電影的領軍人物,影片都有著較深的內涵和深度,溫厚而樸實,幾乎每部都得了國內或國外大獎。《人生》獲得了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老井》,獲得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變臉》,獲得華表獎最佳對外合拍片獎,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等。
代表作:《人生》、《老井》、《變臉》、《百鳥朝鳳》
第九屆評委會主席:呂克貝松——法國導演
譽為「法國的史匹柏」, 《最後決戰》,影片獲得了阿沃裡亞茲電影節評委會大獎和評論大獎,多部影片獲得凱撒獎提名或其它大獎。2010獲得了第13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傑出電影貢獻獎 。2015年出任第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評委會主席。
代表作:《這個殺手不太冷》、《最後決戰》、《地鐵》、《碧海藍天》
第十屆評委會主席:陳凱歌——中國導演
陳凱歌是中國第五代導演的代表人物之一,善於剖析歷史和傳統的重負對人精神的制約與影響,展現人的複雜性,同時,針砭不合理的非人道的人性弱點。1984年執導電影處女作《黃土地》,該片獲得第38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銀豹獎 。1987年憑藉劇情片《孩子王》獲得第8屆中國電影金雞獎導演特別獎。1993年執導的文藝片《霸王別姬》成為首部獲得坎城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的中國電影等
代表作:《黃土地》、《孩子王》、《霸王別姬》
第十一屆評委會主席:王家衛——中國香港導演
香港殿堂級導演王家衛以別樹一幟的電影觸覺和細膩的感情刻畫寫聞名遐邇。1997年憑《春光乍洩》成為首位法國康城電影節最佳導演獎項的華人導演;憑第二部影片《阿飛正傳》獲得第50屆坎城電影節最佳導演獎。獲香港政府頒授銅紫荊星章。2001年,在法國坎城獲法國政府頒授榮譽軍團騎士級勳章,同年擔任第59屆坎城國際電影節評委會主席。憑《一代宗師》,成為首次獲裡昂盧米埃爾電影節「盧米埃爾大獎」的亞洲導演等等。
代表作:《阿飛正傳》、《春光乍洩》、《一代宗師》
第十二屆評委會主席:丹尼博伊爾——英國導演
憑《貧民窟的百萬富翁》獲奧斯卡獎-最佳導演、金球獎最佳導演,擔任第1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評委會主席,擔任第30屆倫敦奧運會開幕式藝術總監總導演。
代表作:《貧民窟的百萬富翁》、《驚變28天》、《海灘》
第十三屆評委會主席:吳宇森——中國香港導演
1986年執導《英雄本色》奠定其暴力美學的電影風格,並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獎 。憑藉《喋血雙雄》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2004年獲得香港政府頒發的銅紫荊星章。2009年獲得上海國際電影節華語電影傑出貢獻獎金爵獎 ;同年憑藉《赤壁》獲得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境外華裔導演獎 。2010年獲得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終身成就獎。2015年獲得第28屆東京國際電影節武士獎。
代表作:《英雄本色》、《喋血雙雄》、《赤壁》
第十四屆評委會主席:巴裡萊文森——美國導演、編劇、製作人
憑藉指導《雨人》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並多部作品提名奧斯卡獎項,1992年,執導劇情片《玩具》,獲得第4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拍攝過的二十多部電影雖題材風格各不相同——劇情、喜劇、科幻、驚悚、傳記,但作品卻總是存在著一股溫淡而獨特的氣場,並時刻保持著常青藤般的新鮮。
代表作:《雨人》、《玩具》、《豪情四海》
第十五屆評委會主席:讓雅克阿諾——法國導演
1976年,編導處女作《高歌勝利》,即獲第4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1981年,執導了奇幻劇情片《火之戰》,由此獲得第7屆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導演;並以後多次獲得凱撒獎項。2015年2月19日,編導劇情片《狼圖騰》獲得第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代表作:《高歌勝利》,《情人》、《狼圖騰》
第十六屆評委會主席:湯姆霍伯——英國導演
執導《伊莉莎白一世》,獲得第58屆艾美獎電視電影類-最佳迷你劇 。憑藉勵志片《國王的演講》獲得第83屆奧斯卡最佳導演獎。2015年,憑藉《丹麥女孩》獲得第19屆好萊塢電影獎最佳導演獎
代表作:《國王的演講》、《悲慘世界》、《丹麥女孩》
第十七屆評委會主席:鞏俐——中國女演員
因主演電影《紅高粱》成名,憑藉《秋菊打官司》獲得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世界影史第二位主演影片包攬歐洲三大電影節最高獎的演員。登上美國《時代周刊》封面, 擔任柏林電影節、威尼斯電影節、東京國際電影節評委會主席。上榜美國《首映》影史百大偉大表演、入選中國電影百年50位有突出貢獻藝術家、上榜美國《時代周刊》60年亞洲英雄和美國《華盛頓郵報》全球年度5位偉大演員。
代表作:《紅高粱》、《活著》、《秋菊打官司》、《霸王別姬》
第十八屆評委會主席:安德烈薩金塞夫——俄羅斯導演
俄羅斯電影的領軍人物,各大獎項的常客,拍攝《回歸》獲得第60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伊蓮娜》,獲得第64屆坎城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一種關注-評審團特別獎執;導的劇情片《利維坦》獲得第67屆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最佳編劇獎 。擅長運用長鏡頭把故事鐫刻在電影語言的細節中。
代表作:《回歸》、《利維坦》
第十九屆評委會主席:埃米爾庫斯圖裡卡——塞爾維亞導演
執導《爸爸出差時》,獲得普拉電影節最佳導演獎;憑藉《流浪者之歌》獲得第42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最佳導演獎。《黑貓白貓》獲得第55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銀獅獎-最佳導演獎。多次提名奧斯卡、坎城、威尼斯、柏林等各大獎項。擔任第58屆坎城電影節評審團主席。
代表作:《爸爸出差時》、《流浪者之歌》
第二十屆評委會主席:克裡斯蒂安蒙吉——羅馬尼亞籍導演
羅馬尼亞的賈樟柯,不僅善於運用鏡頭語言講述故事,題材也都著眼於羅馬尼亞後社會主義現實,聚焦平凡人在特定時期的生活。自編自導劇情片《四月三周兩天》,獲得第60屆坎城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憑藉自編自導劇情片《山之外》,獲得第65屆坎城電影節最佳編劇獎;憑藉犯罪片《畢業會考》獲得第69屆坎城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代表作:《四月三周兩天》、《山之外》、《畢業會考》
第二十一屆評委會主席:姜文——中國演員、導演
24歲即憑藉在《芙蓉鎮》中的表演獲得了1987年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演員,之後的一系列作品也都產生了較大的反響,如《紅高粱》、《北京人在紐約》等。作為導演的姜文擅長在電影中加入特有的幽默風格,並以此反映某些時代現實。自編自導的處女作《陽光燦爛的日子》被《時代周刊》評為「九五年度全世界十大最佳電影」之首;抗戰題材影片《鬼子來了》在2000年第53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上榮獲了評審團大獎;2010年末上映的賀歲電影《讓子彈飛》刷新了國產電影的多項票房紀錄,並斬獲國內大小獎項二十餘個。
代表作:《紅高粱》、《北京人在紐約》、《鬼子來了》、《讓子彈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