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提前取成活期,銀行算違約嗎?定期這樣存才划算

2020-12-20 四大財子

最近,六大銀行的動作不斷,除了一塊關閉貴金屬新開戶業務,更在12月14日同步發公告:從明年1月1日開始,定期不到期提前取的話,統一按活期結算,取消了靠檔計息,其實之前中小銀行已經先行整頓了一撥。看到不少網友留言,對這一塊完全還是不清楚的狀態,在之前的視頻裡我也推薦過大家存類似靠檔計息的產品,不過隨後網際網路智能存款和靠檔計息產品陸續被叫停,如果之前沒上車的,還是蠻可惜。

今天的文章內容比較簡單通俗,主要適合經常到銀行理財的客戶,主要包括三個部分:

1.取消靠檔計息有什麼影響?2.喜歡到銀行存定期的客戶,面對新變化怎麼存利息會更高?3.銀行定期存款未來的趨勢會怎麼樣?

我們先來說第一個問題,取消靠檔計息有什麼影響?

對客戶來說,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利息可能會變少。靠檔計息的意思是:比如你在銀行存了10萬元5年定期,年利率4%,那麼5年後可以拿2萬元利息。那麼,如果2年後就取呢?銀行可能給你按年息2%結算,你還可以拿4000元利息,雖然不多,但畢竟你沒存夠時間。這就是靠檔計息,白話說就是沒存到期也給利息,但是沒約定的高,存的越久利息越高。而現在取消靠檔計息後,存2年的利息就只能按0.35%(有的銀行比這個還低),差不多能拿700元,這中間的差距還是不小的。當然了,對於沒有存這種產品的客戶來說,實際上是沒影響的。

如果在政策出來之前,已經存了,現在沒到期的客戶怎麼算呢?

答案是,以支取日為標準。

也就是2021年1月1日前支取,靠檔計息。之後取,按活期。所以,如果有朋友當時是按照5年頂格存,但實際上隨時可能支取的客戶,建議在明年之前提前取,還可以拿點利息,然後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存相應的期限。

有人可能會說了,銀行這麼做不算違約嗎?當時說好的事情。

這就涉及到最終解釋權的問題,其實在去年央行就下發了監管文件,要求中小銀行整改靠檔計息的產品,這次6大行集體發聲,必然也是監管的要求,所以銀行完全可以拿存款合同:遇到監管政策調整時,銀行有權更改存款方式和利率來應付客戶。說這個的意思並非是要為銀行開脫,雖然從現實看,以存款當日為界限可能更人性化。但這種要求,加上最近金融領域出現的各種風險來看,監管層明顯已經意識到金融風險越來越大,不能留太多的緩衝時間,各種政策也是密集出臺。

所以,對我們老百姓來說,下一步錢怎麼存才安全,才能拿更多的收益才是重點。

定期怎麼存利息才更高?

靠檔計息的產品沒有了,那麼,有什麼類似的替代產品嗎?目前來看,最接近的產品是可轉讓存單。

其實,這相當於一種變相提前支取。比如你存了5年期限,2年之後如果找銀行取,只能按照活期來算。但是如果這個存單可轉讓,你就可以把他掛到銀行的交易平臺上,就像在閒魚上賣東西,只要有人願意買,你就可以脫手。

舉個例子來講,10萬元存了2年的存單,掛104000元,買家就付你104000,剩下的3年買家繼續持有,到期的利息和本金也回到買家手上,大概類似於買賣記帳式國債。目前不少銀行的理財產品和銀行存單都是支持這種轉讓的,這模式和靠檔計息非常類似,只不過交易的對手從銀行換成了另外一名客戶。這看起來是三方受益的事情,銀行可以長期使用資金,客戶利益不再受損。

但是,這種可轉讓市場同樣面臨著監管的風險。國家取消靠檔計息的目的就是降低資金成本,化解金融系統風險,可轉讓市場和靠檔計息在這方面的作用恰恰是類似的。不過既然現在有這樣的產品存在,抓住就是了,至於監管什麼時候來就不是我們能決定的。

除了可轉讓存單,很多中小銀行的存款同樣可以存,前段時間各銀行網點都貼上了存款保險的標籤,相信大家已經知道了50萬以內存款保險的制度,小銀行是允許倒閉了,但無論小銀行多麼小,他們50萬以內的存款比6大行的理財還是要安全幾萬倍。至於怎麼存,我在之前的文章都有寫過,感興趣的可以往前翻,現在網際網路金融平臺上好產品還有不少。

最後,聊一聊銀行存款的未來趨勢。

利率會越來越低,甚至是沒有利息。我們都知道金融是經濟的晴雨表,一個很簡單的道理,貸款的人賺不到錢,哪裡來的錢給存款人利息呢?90年代我們國家坐高鐵前進,存款的利息10個點以上,2020年我們的GDP增速估計在2%左右。即便疫情結束,想回到10%的增速短期內也是不可能的。央行上個月發布的中國貨幣報告顯示,我們的M2還大量依賴商業銀行的派生存款,如果流動性進一步萎縮,商業銀行的利潤會進一步壓降,甚至對不少中小銀行來說,某些銀行存款就是賠本賺吆喝,加上讓利實體經濟的政策,他們的日子很難過,這些因素也會壓著他們降息。

另外,數字人民幣呼之欲出,這是我們的一個重大戰略,但是數字人民幣是不計息的,這對依賴銀行定期的客戶來說,是個不怎麼好的消息。

最近還有一個消息,11月的CPI是負的,不少人聽到這個消息歡欣鼓舞,錢終於不「毛」了,很多不明真相的營銷號也亂炒作,但是還是有人敢說真話的,樓繼偉的一個講話說到了問題的真相,疫情之下,各國央行都在印鈔票,但是老百姓卻越來越買不起東西了。

為什麼?

因為錢沒到普通老百姓手上,富的人越來越富,窮的更窮了。富人拿到錢後會去多買白菜,多買豬肉嗎?不會,他們會去買樓,會去投資,會去搶買菜大媽的工作。所以,拿豬肉拿麵粉拿CPI衡量我們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沒有太大意義,我們手裡的這點錢即便抵禦了吃喝的通貨膨脹,但抵得過房子醫療教育養老成本的上升嗎?

這其中最吃虧的,就是只會做銀行定期的人,不但賺錢的時候最難,錢生錢的時候也拿最低的利息。

相關焦點

  • 定期存款存幾年划算 可以提前取出來嗎?
    文/股城網在如今,銀行定期存款由於收益穩定,安全風險較小,仍舊是很多人群投資理財的選擇。根據銀行規定,定期存款是分為多種期限的,從三個月到五年的期限都有,那麼銀行定期存款存幾年划算?定期存款可以提前取出來嗎?
  • 定期存10萬,存哪個銀行最划算?
    作為普通投資者,還是喜歡保守穩健的投資理財,銀行的定存就是風險係數最低的理財產品,屬於銀行理財產品R1等級,而且銀行存款還有50萬元的存款保險制度,就算銀行破產也能夠收到賠付補償的。而R2-R3為中等風險等級,而R4-R5就為高風險等級了。01定期存10萬到什麼銀行存最划算?
  • 錢存銀行定期,怎麼存最划算?
    銀行怎麼存定期存款最划算? 錢存銀行定期,怎麼存最划算,這個需要根據現有的資金量,以及流動性來選擇了。 不同定期類存款產品,期限不同,起存門檻高低不同,利率也不盡相同。
  • 如果有20萬存款,放進銀行存定期,是存3年划算還是5年划算?
    如果有20萬存款,放進銀行存定期,是存3年划算還是5年划算?要想知道這個問題,還是要從兩者的存款利率來看,要是3年定期存款的利率和5年定期存款的利率都是一樣的話,那麼肯定是選擇3年定期存款更划算了,為什麼呢?我們要知道5年的變化要比3年多的多,而且5年不能取錢出來用,要是發生了什麼大事需要錢,取出來就很虧了,就要按活期利率來算了,3年定期存款的靈活性就更強一點。
  • 存10萬元定期存款,到哪家銀行比較划算?
    銀行定期存款就是一種風險性小,年化率高的理財產品,一直深受大家的喜愛和青睞。那麼,最近就有網友遇到這樣的一個問題,面臨10萬塊錢的積蓄,不知道定期到什麼銀行存才是最划算的?其實10萬塊錢在銀行存定期,到哪一個銀行去存都並不是很划算。因為銀行存定期想要獲得很高的年化利息的話,門檻資金基本上是要達到20萬,甚至30萬之多。
  • 還要去銀行存定期嗎?明年起提前支取「靠檔計息」都按活期利率算
    存定期,對於市民張玉琴奶奶而言,是堅持了50多年的習慣。「我這一輩子從年輕時上班第一年開始,就習慣了每年存定期,一年期、三年期都存。」但是,張奶奶昨天卻被銀行工作人員提醒:以後定期存款如果再想提前支取,利息損失就多了,因為沿用多年的提前支取「靠檔計息」從2021年1月1日起就要按照活期利率計息了。
  • 存款達到20萬,還在傻傻存定期?銀行員工:這樣存,利息可以多幾倍
    中國人自古有存錢的習慣,這樣可以等到急需用錢的時候,不用到處找人借。不管古時候還是現在,找人借錢是最難的一件事。可如果你手裡有20萬的閒錢,你會怎麼處理呢?我想多數人會選擇存入銀行,然後選擇定期這樣可以得到一部分利息。當然了也有少部分人會拿去理財,覺得這樣收益更高。其實這兩種都不是最佳存錢方式。銀行員工透露,這樣存利息更高。
  • 銀行普通定期存款,存幾年最划算?
    從利率上看,現在1年定期基準利率為1.5%,2年定期基準利率2.1%,3年期為2.75%,但部分商業銀行在基準利率基礎上上浮40%,上浮後1年定期利率為2.1%,2年定期利率為2.94%,3年為3.85%。如果從利率方面來看,存款時間越長,越划算,可以獲得更高的收益。
  • 在銀行存定期存款,是三年定期好,還是五年定期好?
    有網友提問——「在銀行存定期存款,是三年定期好,還是五年定期好?」,現在理財的方式真的是多種多樣,各種投資機構和P2P項目層出不窮,還有個大保險公司的加入,開發了各式各樣的保險理財。但是最終,不敢怎麼說,老闆姓最信賴的依舊是銀行的理財。
  • 「靈活計息」加入攬儲大戰 彌補提前支取定期存款全部按活期計息的...
    攬儲大戰再度升級,「靈活計息」成為部分銀行的「新式武器」。  近日,記者走訪濟南16家銀行的部分網點,包括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城商行,發現已有部分銀行打破了定期存款提前支取按活期計息的慣例,開始採用靈活的分段計息方式。雖然不同銀行的計息方式不盡相同,但儲戶的利息損失卻將明顯減少。
  • 存款超過20萬還在傻傻存定期?銀行員工:這麼存一年利息近萬元
    而對於普通的老百姓來說,讓自己的錢保值的理財手段並不是很多,大部分的人第一選擇還是銀行存款。就存款而言,大部分人都會選擇存定期,因為這樣收益相對較高,能夠保證自己的利息收益。但是,自從2015年央行推出大額存單之後,不少存款超過20萬的人開始放棄原本的定期存款方式而選擇大額存單,更是有不少銀行員工表示,大額存單這種存法利息更高,20萬存一年可得利息近萬元。
  • 定期存款提前支取,不再按活期計息
    定期存款提前支取只能算活期的慣例將被打破。據悉,目前有工行、建行、廣發等多家銀行推出特色存款業務,客戶存定期,即使提前支取仍可享受定存利率。業內人士表示,儘管利率市場化還未正式推出,但隨著存款保衛戰的升級,利率市場化已開始局部預演了。
  • 提前支取定期存款明年起只算活期利息
    靠檔計息類產品提前支取規則改變了。12月14日,六大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交通銀行、中國銀行)發布公告,「叫停」靠檔計息產品,稱自2021年1月1日起,對於「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的存款產品,調整提前支取時適用的計息規則。
  • 明年起提前支取定期存款只算活期利息
    如果你有「靠檔計息」的存款,從現在起需要慎重考慮提前支取是否划算的問題了。記者12月21日從多家國有銀行官網公告獲悉,根據人民銀行相關規定,這些銀行將於2021年1月1日起調整「靠檔計息」存款產品計息規則——提前支取計息方式由「靠檔計息」調整為按照支取日人民幣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
  • 重慶明年起提前支取定期存款只算活期利息
    如果你有「靠檔計息」的存款,從現在起需要慎重考慮提前支取是否划算的問題了。記者12月21日從多家國有銀行官網公告獲悉,根據人民銀行相關規定,這些銀行將於2021年1月1日起調整「靠檔計息」存款產品計息規則——提前支取計息方式由「靠檔計息」調整為按照支取日人民幣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
  • 銀行5年定期存款利率5.25%,10萬起存,存款期間不能取,划算嗎
    如果有去銀行存過定期的人都知道,銀行定期存款利率並不高,國有銀行一年定期存款利率只有1.95%,二年定期存款利率2.75%,三年定期存款利率3.5%,五年定期存款利率存在倒掛現象,也是只有3.5%,五年定期存款利率5.25%等於是在央行的基準利率基礎上上浮了90%,已經遠遠超過了銀行自律協會規定的上浮比例,所以這個存款利率是不太可能出現在國有銀行的。那麼五年定期存款利率5.25%,划算嗎?
  • 5年定期存款利率5.2和每年定期利率4.85誰划算?
    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5.2,那確實是相對非常高,但是很可惜的是在目前利率下行的趨勢下這種高利率的定期存款已經沒有了。而每年定期利率4.85的這類存款也是同樣沒有了。但是5年期的4.85存款還是有的,現在一些中小銀行和民營銀行的 APP中還能找到。
  • 銀行定期存款還值得存嗎?銀行員工給出「答案」
    如果說你只是單純的存在銀行,也就是存在銀行活期儲蓄中的話,這甚至可以說不叫「理財」,只能說把錢保管在銀行而已,畢竟收益率實在是太低了。要知道國內現在各大銀行的活期儲蓄利率大部分都是0.35%,存10萬的話一年的利息僅僅只有350元。那不存活期儲蓄存什麼?存定期存款嗎?很多人也許覺得定期存款和活期儲蓄一樣,都是利率很低的產品,不值得存,但真是這樣嗎?
  • 銀行的定期存款,存3年還是5年划算?
    三是銀行類的理財產品不再是保本。以前銀行理財產品最起碼給投資者保證本金,有些產品還會保證最低的收益率。在保本保收益的情況下,還比定期存款高,大家當然願意選擇理財產品。而現在不再兜底了,銀行定期存款反而出現了優勢,特別是對於一些中老年人來說,更傾向於定期存款。什麼是定期存款?
  • 銀行定期存款提前取出利息怎麼算?分3種情況,分別有多少利息
    文/希財網銀行定期存款一直是儲戶的標準選擇,儲戶將自己多餘的資金存入銀行做定期,到期獲得高於活期的利息,那麼如果急需資金,那麼銀行定期存款提前取出利息怎麼算?今天我們就一起看看吧。銀行定期存款提前取出利息怎麼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