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是什麼?對80後、90後來說,除了鞭炮和大大的「福」字,最鮮明的記憶恐怕屬於壓歲紅包了。這一懷舊情結被微信理財通和支付寶錢包很好地整合到了其新應用「新年紅包」和「新年淘喜」當中,在迎春節的喜慶氛圍中迅速在智慧型手機用戶中風靡。
支付寶一天發出22萬個紅包
「僅一天的時間,我從微信上搶到紅包超過100個,金額超過500元。」「今天我給朋友們發了超過800元的紅包,自己搶到了100多元錢,最大的一個69元,最小的一分錢。」一些網友昨天紛紛在微博、微信上曬自己搶到的「紅包」。
據支付寶方面統計的數據顯示,1月24日「新年討喜」功能上線僅一天時間,就有7.9萬名用戶發起了31萬次「討紅包」,而發出紅包的用戶也高達7.2萬人,一共發出了22萬個紅包,總金額超過1800萬元,平均每個紅包都在80元以上。
「我們的數據顯示,7.9萬名討紅包的用戶中有3.9萬人成功拿到了紅包,成功率高達49.2%,也就是說平均每兩個討紅包的用戶中就有一個能拿到,這個成功率還是非常值得一試的。」支付寶錢包產品經理伍封說。
怎樣才能搶到更多紅包?
其實,微信紅包的玩法極為簡單,它背後是騰訊財付通運營的名為「新年紅包」的公眾號,功能上可以實現發紅包、查收發記錄和提現。關注該帳號後,微信用戶可以發兩種紅包, 一種是「拼手氣群紅包」,用戶設定好總金額以及紅包個數之後,可以生成不同金額的紅包。還有一種是普通的等額紅包。目前最為流行的是前者。
有網友搶紅包搶上「癮」,還總結了「搶紅包」的終極攻略。「要多加好友才行,你要有足夠多的土豪好友,才能儘可能多的搶到紅包。如果你的朋友圈裡都是微信上沒有綁定銀行卡的人,那你是沒什麼機會搶到紅包的。」
「要多進群。除了加好友以外,你還可以多進入土豪聚集的群。一般土豪們在發放紅包之後都會將領取紅包的連結直接發到群裡,看到就猛點,準沒錯!」
手機達人王樂一邊演示一邊告訴記者:「一定要豁出去面子,通訊錄裡從A到Z都發一遍,總能討到幾個的。」
王樂打開手機上的支付寶錢包,點擊進入首頁的「新年討喜」界面後,出現了兩個按鈕,分別是「發紅包」和「討彩頭」,「點這個『討彩頭』,就能向通訊錄裡的親朋好友討紅包啦!」
王樂選擇了「向老闆討紅包」,只要從通訊錄中找到老闆的手機,只要對方綁定了支付寶錢包,就可以免費向他推送消息,沒有綁定的將示意「通過簡訊發送」。
產品設計者:「讓紅包飛起來」
「微信紅包」似乎一夜成名,甚至有人用「病毒一樣的傳播」來形容這款遊戲在短時間的火爆程度。支付寶的「討紅包」也是受到用戶熱捧。
對此,微信紅包開發負責人、騰訊財付通產品總監吳毅說:「春節馬上就要到了,我們希望開發一個好玩、有趣的產品。逗利是、討紅包是中國人過年的傳統習俗,互相之間通過這種習俗讓年味也更加濃厚。微信紅包正是基於這樣的初衷設計的一個好玩的小應用,大家可以在微信裡互相祝福,感受新年的樂趣。」
支付寶錢包產品經理伍封也表示,推出這個產品,就是希望在春節期間讓用戶能夠感受到濃濃的年味,「這是真人版的『讓紅包飛』,我們就是希望大家能夠把這個年過得更有人情味,不再是群發簡訊,哪怕只發了一塊錢的紅包,也更有新意。」
手機「搶紅包」爆紅背後的微信關係鏈
而一些業內人士指出了「搶紅包」短時間如此火爆的三條關鍵元素——「錢+遊戲+社交」。微信紅包裡包的是真金白銀的人民幣,無論大小,都是可以在銀行卡中流轉、可供花銷的。
「關鍵還是社交」,網際網路創業者、原支付寶首席產品設計師白鴉分析,微信紅包火爆的根本原因在於微信6億用戶及其中的帳戶關係,微信最大的殺手鐧就是關係鏈,通過社交關係,微信正在通過其主要的80後、90後用戶,將大量的70後、60後、50後用戶也拉入騰訊社交圈中。
網際網路金融從業人士、貸幫網CEO尹飛表示,原來不會使用微信支付的人都在努力學習開通微信支付。尹飛預測,截至正月十五,微信支付用戶會超過3億,每天交易筆數最高會達到1億筆以上。
搶紅包提示:微信紅包的錢如何提現到銀行卡?
當你成功領取紅包後,帳戶上有錢就可以提現到銀行卡,點擊頁面底部的導航條中的「提現」入口,提現申請提交成功後,資金第二天下午就能到帳。
發出去的紅包沒有派完怎麼辦?
紅包的有效期為3天,超過有效期後,未被領取的紅包金額將原路退回您支付的銀行卡,已經被領取的部分不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