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小夥伴們學會了怎麼選擇文章的主題,讓自己的文章能夠吸引讀者的眼球。但是,有小夥伴問了,同樣的主題,我覺得可以寫,其他人當然也會覺得可以寫。
特別是一件熱門事件出現後,這個事件自然而然的,就會成為大家爭相寫的主題。只要在一段時間內打開各個平臺,不用刷就能看到,十篇文章起碼一半是這個選題。
那麼,如何才在眾多同樣選題的文章中,脫穎而出呢?而且很多時候一個熱點文章想要爆,文章出的時間越早就越能獲得流量支持和讀者的關注,而且於此同時,還要能夠吸引讀者打開,讀完後還覺得寫得好,寫得妙呢?
這就是今天我要講的內容,收集素材。
01
什麼是素材?
我上學的時候,最討厭的科目就是理科類的課,為什麼呀?因為很枯燥,全部都是理論,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純乾貨,沒有一點點的趣味和吸引力。
這個就和我們寫文章是相似的道理,如果一篇文章是純乾貨,講的都是理論知識,我相信,除非是技術性的文章,通常讀者即便是被標題吸引後打開了,也很快就會棄文,讀完率更是慘得很。
那麼,什麼樣的文章是有趣的文章,什麼樣的文章能讓讀者一口氣讀完還意猶未盡呢?這個時候素材就粉墨登場了。
如果我們把主題比作一座毛胚房,那麼素材就是裝修材料。
雖然毛胚房都是千篇一律的,但是,最後當主人家入住的時候,體現出來的風格就是五花八門了,簡歐款的,日系款的,美式的,而帶來這一番變化的就是裝修的功勞了。
也只有通過各種裝修材料的一番包裝,才能夠讓毛胚房變化出各種款式的風格。
當然,除了體現各種風格之外,文章素材還有以下幾種優點:
可讀性強
純乾貨文章,讀起來讓人昏昏欲睡,如果加入有趣的素材內容,豐富主題,一篇文章就變得有血有肉,讀起來也更容易讓人接受。
更有說服力
乾貨之所以是乾貨,就是因為它是純粹的理論,沒有人知道這個理論是否真正能夠成立或者在現實中是否真的能夠運用起來,而素材正好就填補了這個空白,讓枯燥的理論變得有血有肉,更有說服力。
吸引讀者
"道理只能贏得辯論,故事可以收服人心"這是世界級故事大師安妮特*西蒙斯的一句話,講好一個故事(素材),能夠讓原來枯燥的數據和理論變得溫柔和有溫度。同時,一個動人的故事(素材),才能夠緊緊抓住讀者的心,讓他欲罷不能。
高效寫作
寫作的時候,如果我們平時就有收集素材的習慣,那麼當相關的主題出現時,我們只要按部就班的把素材填進去,那麼就減少了尋找的麻煩,提高寫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