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的方法多種多樣,但是不管什麼方法,需要遵循的基本原理都一樣。那就是:首先儘量保住本金,然後追求長期穩定收益,最後才是偶爾追逐超額利潤。也就是說,我們必須先活著,才能等待機會和運氣。
股民都知道:10個股民9個虧,其實可能還不止這個數,從長期來看,可能百個股民一個盈,那為什麼股民會虧錢呢?這就要從人性的劣根性說起。
一、不及時止損
很多人不是不懂這個道理,就是心太軟,下不了手。絕對要有停損點,因為你絕不可能知道這隻股票會跌多深。華爾街有一句名言,「市場會想盡一切辦法證明絕大多數人是錯誤的。你能經得起市場的這種種考驗嗎?」為什麼止損總是如此之難?因為執行止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是一個血淋淋的過程,是對人性弱點的挑戰和考驗。價格頻繁的波動會讓人猶豫不決,經常性錯誤的止損會給投資者留下揮之不去的記憶,從而動搖下次止損的決心;僥倖的心理。很多人也知道趨勢上已經破位,但由於過於猶豫,總是想再看一看、等一等,導致自己錯過止損的大好時機;
事實上,每次交易我們都無法確定是正確狀態還是錯誤狀態,即便盈利了,我們也難以決定是立即出場還是持有觀望,更何況是處於被套狀態下。人性追求貪婪的本能會使人不願意少贏幾個點,更不願意多虧幾個點。
二、總想追求利潤最大化,主要表現在以下三方面
1、本來通過基本面、技術面已經選了一隻好股,走勢也可以,只是漲得慢些或在作強勢整理,便耐不住性子,通過聽消息或看盤面,想抓只熱門股先做一下短差,再揀回原來的股票。結果往往是左右挨耳光。這種慢車換快車的操作本身難度就很大,而且必然要冒兩種風險:熱門股被你發現時必定已有一定漲幅,隨時會回落;基本面、技術面較好的股票在經過小幅上漲或強勢整理後,隨時會拉長陽,拋出容易踏空。而一旦短線失敗,又不及時止損,後面的機會必然會錯過。
2、很多人都認識到高拋低吸、滾動操作可獲比較大的利潤,也決心這麼做。可一年下來,卻沒滾動起來,原因就是拋出後沒有耐心靜等其回落,便經不住誘惑又想先去抓一下熱點、做短差,結果同適得其反。
3、一年到頭總是滿倉。股市呈現明顯的波動周期,下跌周期中90%以上的股票沒有獲利機會。可很多股民就是不信這個邪,看著盤面上飄紅的股票就手癢,總報者僥倖心理以為自己也可以買到逆勢走強的股票打短差,天天滿倉。本想提高資金利用率,可往往一買就套—不止損—深度套牢。畢竟能逆勢走強的是少數,而且在下跌周期中經常是今天強明天就弱,很難操作。另外,常滿倉會使人身心疲憊,失去敏銳的市場感覺,錯過真正的良機。許多股民都是這樣,錢在手裡放不住三天,生怕踏空,究其心理就是想追求利潤最大化。這種類型的股民,不論大戶、散戶,無不損失慘重。
其實每年只要抓住幾次機會,一個時期下來收益就相當可觀了,所以巴菲特年均收益才30%就成為大師了。如果一心想追求利潤最大化,就會像熊瞎子掰苞米,最終往往反而利潤最小化。
股市是一個充滿機會、充滿誘惑、也充滿陷阱的地方,一定要學會抵禦誘惑,放棄一些機會,才能抓住一些機會。
「錘子線」與「上吊線」解釋
1、「錘子線」錘子線是指K線型態象一把錘子,下影線很長,沒有或只有很短、可以忽略不計的上影線,開盤價和收盤價價位很接近,看上去就象錘子形狀。錘子線又分為錘子線和倒錘子線。倒錘子線是指倒過來的錘子線,不像前者是錘頭在上,錘柄在下;而是錘頭在下,錘柄在上,上影線很長,沒有下影線或只有很短、可以忽略不計的下影線。錘子線的形態特徵:出現在下跌途中,小實體在K線的頂部,實體顏色(紅、綠)無所謂;下影線的長度應該比實體的長度長得多,一般認為下影線應是實體的兩倍以上。(如圖)
2、「上吊線」上吊線是極為常見的K線形態之一,從字面上看就給人一種陰森可怕感覺,在實戰中常常利用它來製造一些恐怖氣氛,以達到某種目的,因此熟悉上吊線的特徵和內涵對操作股票有一定的意義。 所謂上吊線,顧名思義,就是形狀酷似上吊樣子的K線。它表示一個交易日裡股價低開或平開,然後盤不斷振蕩下挫,只到收盤時才將股價拉起,停在高位留下一根長長的下陰線。一般是見頂的信號。上吊線出現時,後市往往看淡。上吊線的形態特徵:出現在上升途中,小實體在K線的頂部,實體顏色(紅、綠)無所謂;下影線的長度應該比實體的長度長得多,一般認為下影線應是實體的兩倍以上。(如圖)
3、錘子線與上吊線相同之處實體處於整個價格區間的上端;下影線的長度至少達到實體高度的2-3倍;沒有上影線,即使有上影線,其長度也極短;在快速運動後出現的錘子線或上吊線,一般需要後K線來驗證。4、錘子線與上吊線區別錘子線與上吊線本身是一種圖形,只是出現的位置不同而叫法不同;錘子線一般出現在股價經過一段時間的下跌,要有一定的跌幅,即是階段循環底部,叫錘子線;上吊線出現在股價經過一段時間的上漲有一定的漲幅相對的高位,稱為上吊線。在看漲的錘子線實體是白色其意義更堅挺,在看跌的上吊線實體是黑色其意義更堅挺;判斷錘子線之前必定有一段下降趨勢,上吊線必須出現在一段上升趨勢之後;在雙錘子線中,其收盤價應該一個比一個更高,在雙上吊線中,其收盤價應該一個比一個更低;在大陰線後出現的錘子線或大陽線出現的上吊線,一般都需要後K線的驗證才能構成反轉形態。
錘子線與上吊線形態原理
1、錘子線:市場在做空一段時間後,價格不斷下跌,賣方力量逐步消耗,而買方力量慢慢積聚,在某一交易日,價格大幅下跌,但底部此時以明顯呈現極強的吸納願望,有買家大力將價格上推,一直達到當天最高收市或是接近最高收市價位收市。錘子線,一般處於下跌勢中,表明市場可能見底,如果當天收市價高於開市價(紅色錘子線),對於買方更是利好標誌。
2、上吊線:市場在屢屢做多後,買賣雙方力量達到平衡,在一個交易日內,多方努力將價格上推,創出當天新高后,並無心維持高位,價格大幅下跌,賣方力量勢不可擋,多日來賣方被壓制的能量瞬間釋放,價格大力下挫,但當天收市價仍處於較高位置,接近最高價,形成實體部分相當小。上吊線,一般處於上揚市中,表明市場可能見頂,陰線比陽線效果更好。
案例分析
錘子線:
第一種,出現錘頭線後的第二天,股價跳空高開,這時筆者認為可以開始建底艙;錘頭線本身就是一種見底信號,而第二天的高開,證明主力堅決做多的決心,對於這樣的股票,投資者朋友可以開始積極操作,如圖:
第二種,出現錘頭線後,第二天股價並沒有高開,而是繼續低迷,但是股價卻不再創新低,筆者這裡認為的時間最佳為3天,出現錘頭線後3天不再創新低,可以確認底部信號是成立的,如圖:
上吊線:
第一種,出現上吊線後的第二天,股價跳空高開,這時不但不能賣出股票,還可對於手中股票加碼操作,證明前日的上吊線只是主力的誘空,而並不是真正的見頂信號,股價很有可能會加速上漲,如圖:
第二種,出現上吊線後,第二天股價開在下引線部分,證明股價由強轉弱的概率在加大,這時可以適當拋出部分籌碼,一旦股價跌破上吊線的最低價,及時出局,如圖:
炒股無論是做短線還是做長線,都要善於總結,就如股價的變化並非毫無規律的,如果你能細心觀察,就會發現當中其實也有跡可循,如果你能找到這些規律,並依法去做,想不賺都難。下面繼續給大家介紹一種經典的的穩定獲利的短線選股技巧—看漲吞沒形態。
看漲吞沒是交易市場上的k線形態術語,反映出價格本來處於下降趨勢之中,但是後來出現了一根堅挺的實體,這根實體將它前面的那根實體「抱進懷裡了」或者說把它吞沒了。這種情形說明市場上買進的力道已經壓倒了賣出的力道。
看漲吞沒形態的識別標準:
1、在看漲吞沒形態之前, 價格運動必須處在清晰可辨的下降趨勢之中,哪怕這種趨勢只是短期的;
2、看漲吞沒形態必須由2條 K線組成,其中第二條K線的實體必須覆蓋第一條K線的實體(但不一定需要吞沒第一條的上下影線);
3、看漲吞沒形態的第二個實體必須與第一個實體的顏色相反(這裡就無所謂紅先綠後,還是綠先紅後,只要顏色相反即可)。這一條標準有例外的情況,那就是第一條K線的實體必須非常小,小得幾乎構成了一根十字線(或者它就是一根十字線)。如此一來,在下降趨勢中如果遇到一個小小的實體被一個巨大的紅色實體所吞沒,那麼也能構成底部 反轉形態。
看漲吞沒形態的增強型識別特徵:
作為重要的參考要素,如果看漲吞沒形態具有以下特徵,那麼它們構成反轉信號的可能性就會大大地增強:
1、在看漲吞沒形態中,第一根的K線實體非常小,而第二根的K線實體非常大。這種情況說明原有趨勢的驅動力正在消退,而新趨勢的潛在力量正在壯大;
2、看漲吞沒形態出現在超長期的或者非常急劇的價格運動之後。如果存在超長期的下降趨勢,則價格可能已經朝一個方向走得太遠而容易遭受套牢 平倉頭寸的打擊;如果存在非常急劇的價格運動,在這種情況下的價格運動可能缺少足夠的新空頭,而無力繼續推動價格向下運動;
3、在看漲 吞沒形態中,第二天的實體伴有超額的交易量,這種情形屬於脹爆現象;
4、在看漲吞沒形態中,第二天的實體向前吞沒的實體不止一個。
聲明:本內容由越聲攻略提供,不代表投資快報認可其投資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