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江教育之變丨鄉鎮公辦園實現全覆蓋 農村孩子家門口上好園

2020-09-07 衢江發布
去年以來,衢江區把教育作為「一號工程」來抓,持續深入實施教育改革,堅持向改革要活力,向管理要效益,推進教育現代化和優質均衡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即日起,衢江發布特推出系列報導,展現衢江教育改革成果。

「公辦幼兒園建到了家門口,讓農村孩子也能享受優質的學前教育,我們老百姓很放心!」9月2日下午,在湖南鎮中心幼兒園,前來接孩子的村民吳紅自豪不已。以往鎮裡沒有公辦園,她要將孩子送到23公裡外的廿裡鎮中心幼兒園上學。如今,家門口的公辦園滿足了她對幼兒園規範化、設備現代化、教師專業化的需求。

湖南鎮中心幼兒園由閒置的初中校舍翻新改造,今年9月投入使用,總投資220萬元,電腦一體機、大型戶外玩具、沙水區等設施一應俱全,所有專任教師由區教育局統一招聘。5歲的小朋友王黎昕一入園便愛上了這裡,放學也捨不得走。「家門口就能接受和城裡一樣的教育,孩子在城裡打工的父母再也不用擔心了。」看著孫子快樂的模樣,奶奶笑得合不攏嘴。

近年來,衢江區不斷完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專項投入2.3億元,通過新建、改建一批公辦園實現政府託底,將幼兒園建設與城鎮化建設、新農村建設掛鈎,優先保證財政投入、優先配置公辦園資源,在選址上保障兒童就近入園。2019年,全區公辦園新增5所,增加學位1080個;今年9月,全區新啟用的8所公辦園中,7所為鄉鎮中心園,新增學位2430個。鄉鎮公辦園的全覆蓋,園了農村孩子「家門口上好園」的夢想。

過去10多年,廿裡鎮中心幼兒園不斷擴大規模,從幾個班發展為目前14個班級。隨著當地外來務工人員的不斷湧入,以及脫貧搬遷的新居民到來,該園適齡入園兒童劇增。對此,區教育局聯合鄉鎮各部門啟動了幼兒園異地遷建項目。「新建的廿裡幼兒園可以容納18個班級,有效緩解學位緊張的難題,讓更多的農村孩子在家門口上好園。」看著正在建設的新園區,園長姜燕滿懷憧憬。

在硬體較為完善的基礎上,如何提升內涵發展?衢江區廣納教育人才,狠抓師資隊伍建設。截至目前,全區公辦幼兒園新增教師200餘名,其中赴高校籤約全日制本科以上學歷畢業生57名。為配強鄉鎮公辦園管理隊伍,衢江區還面向全省選聘公辦園園長。「今年新招聘的園長中,有5名來自紹興、麗水等市外地區,為農村學前教育發展注入新鮮血液。」區教育局局長劉俊相告。

上方幼兒園園長邱可暉是在今年的選聘中脫穎而出的,作為男園長,他推行「以體啟德 以體益智 以體促美」的教學理念,讓孩子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開拓思維、健康成長,帶領教師團隊進行師德師風培訓、創設校園文化、探索園本課程建設,校園呈現一派新氣象。

與此同時,衢江區還實施「儲備員額制」,新增儲備員額教師137人,以此突破幼兒園教師編制「只減不增」的束縛。「非編教師可以通過公開招聘成為儲備員額教師,不僅彌補了公辦園教師編制不足的問題,也打通了儲備員額教師的進編通道,提升了這部分教師的待遇。」劉俊介紹。

策劃丨餘慧仙 豐莉莎

文字丨豐莉莎

圖片提供丨區教育局

編輯丨汪雨晨

都是對衢江發布的鼓勵和支持哦!

相關焦點

  • 衢江區鄉鎮公辦園實現全覆蓋
    公辦幼兒園建到了家門口,讓農村孩子也能享受優質的學前教育,我們很放心! 9月2日下午,在衢江區湖南鎮中心幼兒園,前來接孩子的村民吳佳薈高興地說。以往鎮裡沒有公辦園,她只能將孩子送到23公裡外的廿裡鎮中心幼兒園上學。湖南鎮中心幼兒園由閒置的初中校舍翻新改造,今年9月投入使用,總投資220萬元,電腦一體機、大型戶外玩具、沙水區等設施一應俱全,所有專任教師由區教育局統一招聘、分配。
  • 浦江發布丨我縣實現鄉鎮公辦幼兒園全覆蓋
    該項目的完成,標誌鄭家塢鎮公辦幼兒園正式投入使用,同時也意味著我縣每個鄉鎮至少有一所公辦中心幼兒園。(項宅幼兒園)近年來,我縣十分重視學前教育,2018-2020期間,新建、擴建、改建的馬良、月泉、白馬等13所公辦幼兒園(含配套園)建成投入使用,完成投資額3.5億元,新增班額184個,新增學位5520個,實現了鄉鎮公辦幼兒園全覆蓋
  • 五萬農村兒童「無園上」?安排!銅仁七年建2005所山村幼兒園實現全覆蓋
    以前是每天接送孩子去鎮上的幼兒園,自從家門口有了幼兒園以後,黃斌把孩子都轉學回來了。黃斌所說的幼兒園是思南縣甕溪鎮餘林村幼兒園,離黃斌家也就幾分鐘路程。記者在幼兒園看到,這所由以前的村小改建的幼兒園環境優美、空氣清新,軟硬體都不錯。黃斌說,把孩子放在村裡的幼兒園還是更方便些,費用比鎮上的幼兒園節約不少。
  • 陵城:基本實現農村公辦幼兒園全覆蓋
    11月6日,陵城區宋家鎮明德幼兒園今年新入職的幼兒教師陳翠正在給孩子們上遊戲互動課。今年32歲的她,在城區已有14年的幼兒教育經歷,今年通過教師公開招聘考選到宋家鎮明德幼兒園也讓她對農村幼兒教育有了更深地認識。「感覺現在農村的幼兒園跟印象中差別很大,農村的幼兒園在硬體、軟體、師資等各個方面都不比城區的差,確實是環境好、標準高、設施全、師資優。」陳翠深有感觸。
  • ...部門互動」治理完成134所小區配套園宜春公辦園在園幼兒佔比達...
    原標題:「高位推動、市區聯動、部門互動」治理完成134所小區配套園宜春公辦園在園幼兒佔比達51.32%■聚焦小區配套園治理記者日前從江西省宜春市教育部門獲悉,截至2020年11月,該市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88.97%,公辦園在園幼兒佔比達51.32%,全市小區配套園治理完成134所,實現了鄉鎮公辦中心幼兒園和常住人口2000
  • 今秋樂山市中區實現「一鄉一公幼」全覆蓋
    前段時間,市中區石龍鄉要辦一所公辦幼兒園的消息傳了開來,這讓石龍鄉的老百姓高興不已,大家迫不及待地關心起了幼兒園的工期和開園時間。原來,2017年,市中區為全面實現「一鄉一公幼」的教育扶貧攻堅目標,將新增8所鄉鎮公辦幼兒園(含3所附屬園),新增41個教學班,新增在園幼兒1168人。其中,有5所新改建鄉鎮公辦幼兒園將於2017年秋季開園招生,石龍鄉幼兒園便是其中一所。
  • 常山縣:讓鄉鎮幼兒園和城裡的一樣好
    聽說家門口有了公辦園,很多村民都來打聽情況,不少人表示想讓孩子轉園做插班生。 作為麗水人,楊洋在常山並沒有感到孤獨, 學校不僅為我們安排了住宿,在生活上也是處處提供便利。園裡的飲食葷素搭配營養均衡,課程也安排得很合理。 家長王俊受訪時相告,老師每天還會製作美篇向家長介紹孩子們一天的日常, 把孩子交給他們,我們特別放心。讓鄉村孩子入園越來越方便,讓家長越來越放心。
  • 讓孩子們「好入園」「入好園」 ——武岡市大力推進公辦幼兒園建設
    讓孩子們「好入園」「入好園」 ——武岡市大力推進公辦幼兒園建設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餘蓉 通訊員 張二健 武岡市鄧家鋪鎮,是一個擁有6.2萬人的大鎮。但很長時間,鎮裡沒有一所公辦幼兒園。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幼兒園212所,在園幼兒20528人,其中公辦園161所,在園幼兒13185人,佔比為64.27%;普惠性民辦幼兒在園人數5130人,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85.48%。 多措並舉,新增公辦幼兒園學位8000多個 12月3日,記者來到鄧家鋪鎮中心幼兒園。
  • 紅河州年底將實現「一鄉一公辦」幼兒園全覆蓋
    記者從紅河州教育體育局獲悉,7月底,我州實現「一村一幼」全覆蓋。而尚未建有公辦中心幼兒園的20個鄉鎮,將在今年底實現「一鄉一公辦」全覆蓋。2019年,全州共有幼兒園1324所,比2015年增加668所。
  • 省一級幼兒園統領 尖山率先實現優質園全覆蓋
    為了讓適齡兒童有園上、上得起、上得好,尖山新區(黃灣鎮)積極優化學前教育布局,依託中心幼兒園、閘口幼兒園、高點幼兒園以及黃灣幼兒園新園共4所幼兒園,形成學前教育「園等人」的良好局面。日前,又一好消息傳來。高點幼兒園成功創建省二級幼兒園,這標誌著區(鎮)在全市率先實現了優質園全覆蓋。中心園為省一級,下屬3所分園均為省二級,「金字塔結構」為轄區優質學前教育夯實根基。
  • 【邵陽市】讓孩子們「好入園」「入好園」——武岡市大力推進公辦...
    近年來,武岡以「公辦引領,民辦提升」為基本思路,不斷創新理念,加大投入,積極發展學前教育。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幼兒園212所,在園幼兒20528人,其中公辦園161所,在園幼兒13185人,佔比為64.27%;普惠性民辦幼兒在園人數5130人,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85.48%。
  • 公辦園少民辦園貴 孩子上幼兒園讓家長左右為難
    凌先生說,孩子上的託班一學期的費用大概在3000多塊錢,「保育費、夥食費、還有一些雜費等等,這個價格和周圍其他幼兒園比的確不高。」       為進公辦找盡關係        「不是說孩子要贏在起跑線上嘛。」眼看孩子馬上要上小班了,卻愁壞了劉女士一家,到底要不要給孩子轉學呢?
  • 「福建華安」優質普惠發展,讓孩子「有園上」更「上好園」
    在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的同時,我縣加快學前教育建設步伐,一手抓園區建設,一手抓教育質量,著力實現從「有園上」到「上好園」的轉變,取得明顯的工作成效。目前,我縣有市級示範園4所,縣級示範園7所,全縣學前三年入園率達98.8%,普惠性幼兒園在園幼兒佔比為100%。其中,公辦幼兒園入園生數佔比在全市各縣區中位居第二名。
  • 讓孩子們「好入園」「入好園」——武岡市大力推進公辦幼兒園建設
    近年來,武岡以「公辦引領,民辦提升」為基本思路,不斷創新理念,加大投入,積極發展學前教育。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幼兒園212所,在園幼兒20528人,其中公辦園161所,在園幼兒13185人,佔比為64.27%;普惠性民辦幼兒在園人數5130人,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85.48%。
  • 從「好入園」到「入好園」
    上高檔幼兒園,過去是城裡人才能享受到的。如今,這一切,在南昌市灣裡管理局太平鎮變成了現實。很難想像,這是一所山區鄉鎮中心幼兒園。它的建成開放,標誌著灣裡實現鄉鎮中心幼兒園全覆蓋。從無到有補齊山區學前教育短板太平鎮位於梅嶺國家森林公園和梅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腹地。過去,受各種條件的制約,全鎮沒有一所真正意義上的幼兒園。
  • 明年江西確保公辦幼兒園在園幼兒數佔比達50%!
    2月26日,江西省教育大會在南昌召開。會議上,記者獲悉,2018年,江西啟動鄉鎮公辦中心幼兒園全覆蓋攻堅行動,基本實現每個鄉鎮都有一所公辦中心幼兒園。江西實現全省縣域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成為全國第13個全域通過國家督導評估認定的省份,在江西教育史上書寫了新的裡程碑。確保明年全省公辦幼兒園在園幼兒數佔比達50%在學前教育方面,今年要加快推進農村和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建設,確保2020年全省公辦園在園幼兒數佔比達50%。
  • 濟南已認定普惠性民辦園790處 佔民辦幼兒園總數的68%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1月25日訊 (記者 葛婷婷) 11月25日,記者從濟南市委市政府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十三五」期間,濟南市全面構建「廣覆蓋、保基本」的學前教育服務體系,始終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堅持學前教育的普惠性方向,不斷擴大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覆蓋面,形成了
  • 嶽陽學前教育多措並舉:從「入園難」到「入好園」
    省教育廳下達全市2020年新增公辦園學位任務11840個。自我加壓,全市再增加公辦學位任務20189個。截至9月底,全市共有各類學前教育機構1279個,在園幼兒17.54萬人。公辦園在園幼兒佔比52.07%,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佔比88.04%,學前三年毛入園率91.6%。全市103個鄉鎮實現了公辦幼兒園全覆蓋。
  • 未來三年努力建設「家門口的好學校」
    該計劃針對全區教育發展中義務教育資源不足、優質教育資源不均衡、城鄉校際間差異較大、學校管理隊伍建設滯後、教師隊伍管理機制制約、中學教育質量不高、學前教育入園難入園貴七大突出問題,以推進全區教育綜合改革為抓手,重點實施「七大工程」,落實31項舉措,實現全區教育高質量發展。
  • 一些民辦園順利轉為公辦園或普惠園
    銀川市開發商積極配合移交配套幼兒園隨著銀川幼兒園招生方案的公布,今年家門口的民辦幼兒園是否轉公辦或者普惠性備受廣大家長關注。按照國家加快推進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治理的要求,2020年公辦園要達到「5080」(確保到2020年公辦園在園學生比例達到50%,普惠幼兒佔比達到80%)目標底線。為了解決入園難、入園貴、入園遠等問題,在廣大開發商的積極配合下,我市各項工作有序推進,一些民辦園順利轉為公辦園或普惠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