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榮譽證書那一刻,冉啟堂老人由衷地感嘆道:「這些小蟲子終於可以擺放在它們應該在的地方,讓更多人了解和學習了。」
中科院上海昆蟲博物館館長說:「這一次,我們特意趕來貴州,一是為冉老多年來堅持收集昆蟲標本的精神致敬,其次,為老人到各地巡展,向眾人科普昆蟲知識的無私奉獻精神所感動,老人的此次捐贈填補了研究貴州片區昆蟲的空白,具有重要意義。」
冉啟堂是從江縣退休幹部。在老人家裡,談起收集昆蟲標本的起因,冉老眼神裡充滿了喜悅,那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歡喜,他說:「我自小時候以來對於昆蟲就有一種特殊的感情,等到我退休了就決定用我所有的時間去研究它、了解它。」
就這樣,多年來,冉啟堂為了收集這些昆蟲標本,足跡踏遍雷公山、月亮山等人跡罕至的山區,採集的昆蟲標本在全國巡展,所指導的學生多次獲得國家級、省級科技創新大獎。因為其收集的昆蟲標本具有很高的科研和觀賞價值,標本量在西南地區個人收集者中首屈一指,被譽為「蝴蝶公公」。
然而,隨著冉啟堂老人收集的昆蟲標本數量越來越多,隊伍越來越龐大時,他的一個決定讓很多人倍感驚訝,那就是將半生心血收集的五萬餘枚共計18個目118科,精心採集和製作的昆蟲標本全部捐獻。
「我現在年紀大了,不能再像以前一樣東奔西跑的辦巡展,向孩子們科普昆蟲知識了,但也總不能把它們一直放在家裡,所以就決定全部捐贈給中國科學院上海昆蟲博物館,讓它們發揮更大的價值,讓感興趣的孩子可以學到更多。」冉老說。
不僅如此,記者在採訪中還了解到,除了捐贈給中科院上海博物館的標本外,冉老在凱裡市第五小學還存放了一批標本供學生學習和研究,真正用行動將自己的心血和熱愛全部無償捐贈。
【來源:黔東南新聞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