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一則「嬰兒在火鍋店裡噎住,鄰桌女子 40 秒救回」的新聞收穫了網友眾多好評。
7 月 4 日,在一家火鍋店裡,一名 6 個月大的嬰兒突然被「噎住」,已經嘴唇發烏沒有了哭聲,鄰桌正在就餐的一名護士長立即採用急救法,在緊要關頭,挽回了一條幼小的生命:
圖片來源:微博 @封面新聞
網友在為這名護士長點讚的同時,也為這名寶寶感到慶幸,還好旁邊是一名護士,不然,後果將不堪設想……
因為食物造成的氣道梗阻,其實是一個不可預知的危險。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每年因食物、異物所造成的氣道梗阻窒息死亡的孩子近 3000 名。
氣道梗阻多發於 3 歲以下的孩子,是兒童生活中最為常見的致命傷害之一。
可能父母只是轉個身的功夫,孩子被食物卡住氣管窒息的悲劇就會發生!
圖片來源:網絡
而大一點的孩子,甚至是成人,也會有吃東西不注意,造成氣道梗阻的時候。
圖片來源:網絡
被食物噎住的經歷大多數人都有過,任何人都有可能因為不小心把異物吸入氣道,在短時間內發生窒息,甚至導致死亡。
如果當時現場有一個人懂得如何急救,就能夠避免這一起悲劇的發生!
所以,看似簡單但足以救命的兩種急救法,每個人必須都要學會!
關鍵時刻能救命的兩大招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1 歲以下的嬰兒:拍背壓胸急救法
如果孩子是清醒狀態,可以使用拍背壓胸急救法。
1. 拍背
將孩子反轉過來臉部朝下,上半身緊緊貼著你的手臂,孩子的頭部低於他的胸部。
另一隻手的掌根,拍打孩子兩個肩胛骨的中間,以每秒 1 次的頻率,連續拍打 5 次。
2. 壓胸
拍打完後,檢查寶寶嘴巴,看異物是否有排出。
如果沒有排出異物,用一隻手臂託著孩子,另一隻手的食指和中指一起發力,以每秒 1 次的頻率,按壓孩子的胸部(乳頭連線中間點的正下方)5 次。
3. 重複循環
如果一直沒有排出異物,就循環操作,直到異物排出或者嬰兒失去意識。
1 歲以上 & 成人:海姆立克急救法
如果孩子仍能呼吸或咳嗽,鼓勵孩子咳嗽。
當孩子意識清醒仍有反應,但已經不能發聲或呼吸時,撥打120 急救電話,同時立即採用腹部衝擊法(海姆立克急救法)。
1. 背後環抱
如果患者是成人,就站在患者背後,一隻腳放置於患者兩條腿之間。
如果是孩子就緊貼孩子背部,蹲下來用手環住孩子的腹部,找到肚臍眼上方兩指處(圖示位置):
2. 快速衝擊腹部
一手握拳,大拇指收到手掌內以免用力時傷到患者,虎口對準該處,另一隻手抓住握拳的手,快速向後上方用力,衝擊患者腹部。
衝擊 5 次後,檢查是否排出異物。
氣道阻塞急救措施的注意事項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1.海姆立克急救法(腹部衝擊法)對 1 歲以下嬰兒不僅不適用,甚至可能造成傷害。
2. 在孩子用力咳嗽或哭鬧時,應該鼓勵孩子咳嗽;當孩子出現無法咳嗽、說話、哭鬧的情況時,才可以使用急救法。
3. 即使已經通過上述方法排出阻塞物,也需要前往醫院進行檢查,因為急救操作可能會引起風險。
4. 如果無法明確看到咽喉部的異物,不能用手指盲掏,可能會把異物推到更深處。
5. 不管是嬰兒還是幼兒還是成人,如果對方失去意識,就要立即開始心肺復甦。
與死亡賽跑,時間是關鍵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除了急救外,日常也要多加注意:
給孩子或者老人吃的食物,要注意果凍、塊狀火腿腸、硬糖果、花生等堅果、水果塊、肉塊......都有卡住氣道的危險。
切忌邊吃東西邊玩邊逗笑,或在孩子哭鬧時餵飯餵藥,都容易造成嗆咳。
另外,因噎住導致的氣道梗阻,施救的有效時間很短。
美國紅十字會指出,呼吸、心跳停止後將會出現以下風險:
4~6 分鐘:可能引起腦損傷;6~10 分鐘:極可能引起腦損傷;10 分鐘以上:一定會造成不可逆的腦損傷。
一旦發生危險,分秒必爭,就有一線生機!
本文經由 美國心臟協會心血管急救培訓項目 主任導師 張元春,急診科醫師、美國心臟協會急救導師 急診夜鷹 審核
除了異物卡嗆,在日常生活中,孩子還可能會面臨各種各樣的緊急情況:
孩子不小心被燙到了,怎麼辦?寶寶被小動物抓傷、咬傷怎麼處理?寶寶不小心被割傷,怎麼止血怎麼包紮?……
這些問題 孕育百科裡都有答案!提前了解急救知識,才能在意外發生時臨危不慌,希望每位家長都能學會,但永遠用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