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婚禮禮服的變遷,是新與舊的碰撞,是時尚與傳統的對話

2020-12-19 逆風解語

民國是一個璀璨的時代,新舊思想的碰撞,時尚與傳統在這裡交織,「西風東漸」改變了固有的東西,在破與立之中,生活習慣與方式也正在悄悄的發生著變化。

社會的變革就像微風吹皺了一池春水,在人們的生活裡蕩起了一圈圈的漣漪。文化、思想、服飾、妝容,甚至是傳統的婚禮,都接受著一場文明的洗禮。

民國的婚禮也正在中西合璧的趨勢下,變得更加開明,婚禮的服裝也從傳統的鳳冠霞帔,演變成旗袍、婚紗等融合了近代時尚元素的服裝。

一、清末民初的婚服

清代的婚禮服裝大體還是延續了明朝的舊制,基本還是鳳冠霞帔的模式,但是也有了一些不同的地方,就是融合了滿族的一些習俗。

在清末民初之時,女子出嫁的重要頭飾,還是鳳冠,當然這個鳳冠不是指的皇后專有標誌,這個是新娘所佩戴的,彰顯身份的婚禮必備品。鳳冠通體都是耀眼的紅色,這也象徵了婚禮的吉祥。

鳳冠的上半部分綴以紅花、流蘇、珠串等,顯得富麗堂皇,人生的大事,一般的家庭都不會忽略這個大問題,在鳳冠的打造上,也會花很多心思,他們會請專門的匠人去製作打理。

鳳冠之上會團簇很多紅色絨花,周圍點飾小珍珠,只有絨花中間會出現大粒的珍珠,這也是鳳冠的點睛之筆,珍珠的大小也是身份的象徵,鳳冠除了鳳凰為主要裝飾外,還有蝴蝶、花朵等等細小的裝飾。

清代婚服

有了鳳冠,雲肩也是不能少的,雲肩這種飾品出現得比較早,在隋朝就開始有了它的蹤跡,漢代時開始被人們所接受,到宋朝時,雲肩已經被普羅大眾所接納,「飛入尋常百姓家。」明清時,雲肩已經成為了一種時尚,上至宮廷貴婦,下至平民女子,都把雲肩當做一件裝飾品。

十字交叉形狀是雲肩的基礎款式,普遍流行,四合四如意雲頭的形制是雲肩的標配,喻義為四平安穩,祥和如意,這是一種美好願望與服飾的契合。當然服飾也不會全是千篇一律的樣子,在十字交叉為主流款式下,形制也有所變化,審美的不同與發展,使雲肩又有了一字形、放射形兩類,這是根據人的審美喜好來定製的。

在婚禮這種人生大事上,雲肩的款式更加雍容,採用了大雲肩擔當婚禮大事,大雲肩的對角線長度達到了2.5米,工藝精湛,有著古典文化的獨特優雅,雲肩的款式,正好與中國古代的文化相契合,「天人合一」、「自然和諧」的喻義,使得雲肩的款式更加符合傳統意義的審美。

清末的傳統婚禮服裝還是遵循了傳統的服飾審美,女性多以寬袍大袖,下著馬面裙為主,而男性的婚服還是以長袍馬褂,頭戴禮帽為主。

雲肩

到了清朝後期,接近末世之時,婚禮服裝就開始從繁複的工藝裡解脫出來,由於人民生活的動蕩不安,婚禮的服飾也開始有了很多的變化,女性的婚服從寬袍大袖逐漸發展成為窄袖,當然也有少數富貴人家,還是保留著寬袍大袖的傳統禮制。

當清代開始慢慢走向衰亡之時,「西風東漸」的思潮開始漸漸的產生,留洋派也從西方國家學習到很多新的事物,在他們決定變革之時,開始從行為、服飾、思想等等做為切口,與傳統的文化,產生了碰撞的火花。

二、婚禮旗袍閃亮登場

在中國根深蒂固的傳統思想下,女性的服裝往往並不能展示她的曲線以及柔美。

直到1926年,第一批改良旗袍出現在大眾的視野裡,人們驚奇的發現,女性穿上這樣的服裝,其柔美的特性被展示得淋漓盡致,於是一大批思想進步的女性,紛紛穿上經過改良的旗袍走上街頭,成為一道時代的亮麗風景。

隨後改良旗袍也成為了婚禮的一個「常客」,特別是像上海這樣的時尚之都,女性對於摩登裝扮的敏感嗅覺,使得旗袍成為了一種慣常的裝束,民間的婚禮也漸漸的接受以旗袍為禮服。但是這僅僅是局限於城市的接受,對於廣大的農村來說,改良旗袍並沒有普及下去,一是因為確實不適合勞動生產,二是接受度也遠遠沒有達到全方面覆蓋。

直到1927年,一場「文明婚禮」炸開了傳統的堅冰,宋美齡將新式文明婚禮作為範例召告天下,婚紗與新式禮服開始有了雛形。

1929年南京政府頒布《服制條例》,此時,旗袍登上了歷史舞臺,此條制讓女性禮服的清單裡多了旗袍這種款式,打破了清代以來,女性禮服上衣下裙的單一模式,讓旗袍在禮服中大放異彩,旗袍也正式成為女性的「國服」。

民國「文明婚禮」的倡議,使旗袍走進了禮服的殿堂,作為新思想、新文明的產物,它承擔著更重要的意義,是一場女性的自我覺醒,更是新思想的深遠影響。而男性在「文明婚禮」的影響下,禮服的選擇上,也有了更加自由的選擇,他們可以穿上長袍,也可以穿上西裝。

當然這是一場中西方文化的融合,在互相的碰撞中,總會產生一些錯亂,比如胡適與江冬秀的婚禮,就足見當時婚禮在新舊之間的搖擺,新郎胡適身穿西裝,外套禮服,新娘江冬秀穿黑色綢緞衣服,先由賓客致辭,後由新郎致答謝詞,屋裡懸掛著賀聯,縈繞著留聲機播放的音樂。

這一場新舊婚禮的上演,也讓大家管中窺豹,雖然旗袍已經做為了「國服」,但是在城鄉差異性與接受性來說,並沒有普及到廣大的農村。

不論是新式婚禮制度,還是禮服的改變,上海、廣州、武漢等等通商城市,都走在時代的最前沿,成為改革的先驅者,而邊遠山區或者農村還是堅守著傳統的婚姻禮制,寬袍大袖的婚禮服裝依然存在。旗袍這種新興產物不可能被接受,一是不利於生產生活,二是旗袍的高開叉,是不會被傳統思想所接納的。

當然,時代在不斷進步,旗袍終究還是在婚禮中大放異彩,在時代的影像裡留下它的灼灼其華。

三、西式婚紗禮服耀眼生輝

1927年的12月1日,宋美齡女士的大婚現場,就是民國婚紗的開端。

宋美齡女士穿著聖潔的婚紗,手捧康乃馨,笑靨如花,蔣先生穿黑色燕尾服,內著白色襯衫,條紋西褲,銀色領帶。這場豪華的婚禮,把人們從搖曳不定的新舊碰撞裡解脫出來,完美的詮釋了新式婚禮的禮服版本。

從服飾、款式、顏色上都打破了原有的紅色為天下的局面,聖潔的白色從此登上了婚禮的大雅之堂,從排斥到融合,婚紗成為了接受西方文化的標誌之一。

民國婚紗老照片

1935年的2月7日,一場空前絕後的集體婚禮,在上海緊鑼密鼓的籌劃著,上海市社會局在各大公報發表了倡議書,「簡單、經濟、莊嚴」的文明婚禮被提上日程。

同年的4月3日,上海社會局出面舉辦了集體婚禮,當時有60對新人報名參加,最後確定下來57對參加這次集體婚禮。下午第一屆新生活集體婚禮隆重開幕,這次婚禮可以說是異常熱鬧,為了維持現場,出動了大批警察維護秩序。

這次集體婚禮的服裝是統一配置,全都是亞美織綢廠為這次婚禮特別製作的,新娘統一的長裙曳地,頭戴聖潔的婚紗,胸前是參加活動的章證以及扎花,手捧鮮花,個個笑容燦爛,而新郎則是統一的藍袍黑馬褂。

整個婚禮莊嚴、簡單,自上海開啟了集體婚禮的先河後,各地也開始紛紛效仿,婚紗也成為新式婚禮的首選禮服。

《申報》也曾登載過新人穿著白色婚紗舉行婚禮的新聞,新娘依然是一襲白色婚紗,而新郎還是長袍馬褂,這種新舊交替的碰撞,是時代的過渡,是文明的變遷,也是傳統與時尚的兼容並包,在長袍馬褂與白色婚紗的奇妙組合中,一場文明的對話,開啟了傳遞與接受的新局面。

文明婚禮,不但使得婚禮形式更加浪漫,也更加西式化,婚紗的款式也多種多樣,有長袖、短袖、無袖等款式,婚紗可以長至腳踝,也可以結合旗袍與婚紗的款式,形成一種新的樣式,新娘的白手套也可以量身定做,根據衣袖長度搭配出不同的長短。而男士的禮服多半是黑色燕尾服,一股濃濃的紳士風度,穿越空間,撲面而來。

但是從中國的傳統觀念來看,婚紗的白色是登不得婚禮的大堂的,白色只在喪事中出現,如果出現在婚禮現場,就是一種對婚禮的蔑視,或者是挑戰了傳統思維。

雖然接受了婚紗的樣式,但是顏色上,又讓人難以完全融合,《禮記》記載:「素服以送終也」。就是說,白色是出現在喪事裡的,民間的傳統習俗是強大的,如果身穿白衣舉行婚禮,會被認為是不吉祥的,這種千百年傳承下來的習俗想改變也是非常困難的,所以在很多地方,人們還是不會接受以純白的婚紗作為禮服,只有特別新潮的人士,才會穿上婚紗完成人生大事。

在民國時,上海、廣東、武漢等等地方由於通商口岸的方便,也更加容易吸收到西方的先進思潮,男人或者女人都受到過良好的教育,甚至有很多「留洋」人士,他們都是接受新思想的革新派,所以婚紗,西裝在他們眼裡就是婚禮的標配,這些人接受起來更加的容易。

而內陸以及鄉鎮地區婚禮的服裝變化並不太大,甚至很多地方還是清代的傳統,不容易接受白色的婚紗作為婚禮的吉服,在傳統觀念裡,還是認為大紅色是為吉祥,也不能接受婚紗的款式,旗袍的高開叉,這與教育以及地域有很大的關係。

東西方在婚禮顏色的衝突上,有些矛盾是不可調和的,楊絳先生在《將飲茶》中就提到過這樣矛盾,「一九三五年夏天我結婚,三姑母來吃喜酒,穿了一身白夏布的衣裙和白皮鞋。賀客詫怪,以為她披麻戴孝來了。我倒認為她不過是一般所謂『怪僻』。」

楊絳先生的三姑母,就是楊蔭榆女士,她受過西方的教育,在當時應該是有這新興思想的新女性,所以她穿著白色衣服,白色皮鞋來參加婚禮,對她自己來說,並沒有什麼不妥當,但是在場的賀客卻認為她這樣不合乎規矩。

民國是一個神奇的時代,是新舊思想交替,傳統與時尚相互碰撞的時代,婚紗作為一種新興事物,在通商繁榮之地,作為了當時開明人士的首選禮服,也為後來的婚禮服裝奠定了基礎,特別是現代社會,全球科技共享,思想共存的時代,婚紗更是在時代舞臺上大放異彩。

四、粉色、黃色旗袍,在歷史舞臺綻放另類光彩

20世紀的30年代,是各種思想大混合的時代,傳統的觀念與西方的開放,形成對峙的陣營,在中國人傳統的觀念,也還不能完全接受白色做為婚禮的主角,但是時尚又不喜歡豔麗的大紅色,那麼怎麼辦?

於是在這種思想的碰撞下,粉色旗袍應運而生,在30年代的禮服舞臺上綻放著另類光彩,傳統的大紅色已經被認為是守舊的思想,粉色開始坐上了歷史的馬車。

傳統的婚禮中大紅的顏色是吉祥如意的象徵,更是一種對於新人的祝福之色,鮮少有淡雅的顏色出現在婚禮之中,而淡粉色的出現,打破了紅色的豔俗,白色的寡淡,使得新思想與傳統的對話,更加和諧委婉了一些。

粉色旗袍

30年代的很多上色照片,以及月份牌女郎,都分別出現了以粉色為主的顏色,粉色的旗袍也好,婚紗也罷,都把民國的風情給傳遞了歷史,使得如今的人們依然可以看到那一絲浪漫,在歲月裡沉澱。

西式婚禮崇尚白色的聖潔,認為只有白色才能表達愛情的唯一,主張穿著白色的衣裙禮服,而在中國的傳統意識裡,白色是不能登上婚姻的殿堂的,因為白色代表了悲傷與喪葬,認為這是不祥的顏色,甚至在平常的服裝當中,都很少見白色的身影,除非有重孝在身。

中國傳統的婚禮是重視紅色的,紅色的禮服,紅色的蓋頭,紅色的鞋子,婚禮的主要色調都是以紅色為主。

粉色旗袍的出現,把這兩種顏色都進行了一次整合,粉色的禮服淡雅清爽,繡花也格外精美,摒棄了大紅的耀眼,也沒有大紅色繡花的張揚,粉色旗袍多以小花為點讚,使得新娘更加清麗可人。

30年代的舊上海,是時尚的發源地,那十裡洋場的繁華自是不必贅述,像這種代表的時髦與摩登的服裝,必然會在這裡生根發芽,直到璀璨奪目,零星小花與淡粉色旗袍相得益彰,配上一冠一紗,再手捧鮮花,佳人並立,便是當時的時髦標準了。

粉色旗袍上的小花與底色對比強烈,凹顯出旗袍的亮麗,同時又不搶掉小花的風採,這種粉色旗袍的好處是清新淡雅,和諧平衡。

當然粉色旗袍也不能一統民國婚禮的江山,黃色旗袍也在歷史舞臺上綻放了光彩,黃色在封建王朝存在之時,是老百姓的禁用之色,可是當時光流淌到了民國時,黃色的禁忌被打開,「飛入尋常百姓家」,黃色作為一種明快的顏色,很快受到了時髦女性的熱愛,但是黃色依然沒有成為當時的主流顏色,就像白色一樣,「有人歡喜有人憂。」

五、頭飾的尊崇地位

在婚禮中,頭飾是一個重頭戲,在古代的意識裡,頭飾是一種身份、禮儀的象徵。

同現代的頭飾不同,民國的婚禮頭飾,伴隨著女性的服裝變化而變化,經歷著旗袍、婚紗的進步與衰退。民國的婚禮頭飾主要有以下幾種。

1、花冠披巾

這種花冠與披巾相結合的頭飾,出現在20世紀的中後期,直到30年代的初期。

一冠一巾是這種頭飾的標準形制,早期的花冠色彩淡雅,下垂白色紗巾,像下凡的神女,傳統的味道依然很濃,與新郎的西裝革履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到了後期,時髦人士的頭巾就進步了很多,少了繁複的花冠,也沒有長及地面的白色紗巾,婚禮旗袍在白色頭飾的映襯下若隱若現,顯得相得益彰,雖然還是和新郎的西裝革履有所差距,可是整個造型已經清爽淡雅了許多。

2、戲裝頭飾

戲裝頭飾,顧名思義,是從傳統的戲劇中過渡而來的,當然不能全盤模仿。

戲裝頭飾被運用到婚禮當中,已經減少了很多繁雜的裝飾,有的結合到花冠上,有的結合到罩紗上,這沒有固定的模式,主要看主人的喜好。

3、西式頭紗

做為西式代表的頭紗,多以白色為主,而與西式頭紗最相得益彰的還是婚紗,和旗袍搭配終究還是有些不倫不類。

多年後,民國的煙塵已經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新娘的華服已經褪色,頭上的花冠的已經沾染塵埃,但是那一抹民國的風情還在風中搖曳,那些照片上身穿婚禮盛裝的新人已經不在,可是從他們留下的歲月痕跡中,我們看到了新舊思想的碰撞,傳統與時尚的對話,民國的禮服,就是一場穿越歷史的華服盛宴,在歷史的膠片中,尋求蛛絲馬跡,窺探那些遠去的秘密。

相關焦點

  • 旗袍,在民國婚禮中,承載了女性對自由、美好的嚮往
    文/壯爺旗袍,作為中國的傳統服飾,在民國達到了鼎盛,民國時期同時也是,婚禮旗袍的發展和鼎盛時期。民國的婚禮旗袍,雖然稱不上隆重華麗,但是婚禮旗袍的出現,一直是帶著它的使命的——中國新娘的嫁衣,由傳統向現代化轉變的過渡形式。
  • 天津社會山文旅港啟幕 民國風情展示歷史變遷
    天津社會山文旅港啟幕 民國風情展示歷史變遷 2018-01-2109:11:50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左盛丹
  • 傳統與當代的交融 在東華大學感受海派時尚的前世與今生
    百餘件服飾參展,感受海派時尚的「古」與「今」 海派時尚歷經一個多世紀的發展,如今再次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本次展覽以歷史與創新的對照,突出新舊變化,讓觀眾直觀地體悟海派時尚「古」與「今」的傳承發展與變遷。
  • 男士結婚時婚禮禮服如何選擇?
    男士結婚時婚禮禮服如何選擇?小編帶大家來了解一下吧1、款式選擇選擇新郎的著裝風格首先要考慮婚禮舉行地點,無論是在教堂、酒店還是戶外。在現代的婚禮上,新娘通常會選擇3-5件禮服,通常是西式的白色婚紗,中式禮服和1-3件禮服。
  • 婚禮當天必備的3套禮服,劉詩詩也不例外,這才是一場體面的婚禮
    婚禮對於每一個女孩子來說,都是一輩子的大事,除了那些傳統禮數之外,現在大家對於禮服也是非常的講究,首先從顏色上來說,紅色是首選,因為紅色對於中國人來說,代表的是喜慶,從古至今沒有變過。其次就是白色了,白色是隨著西方的婚紗流行起來之後,成了婚禮的主色調之一,除了顏色之外,婚禮的過程中,每個階段搭配不一樣的禮服款式也變得非常講究,一般情況下,婚禮當天最少要準備3套禮服。第一套就是出門時穿的婚服,一般都會選擇中式婚服,現在很多新娘都會穿傳統的秀禾服,有紅色,非常的喜慶,也有黃色,很高貴。
  • 趨洋與求新,保守與融合:細說民國初期衣著服飾的特徵與流變!
    有的時髦飾品帶有政治烙印,如上海的女裝,"民國成立後,乃有繡五色旗於衣際者,時人多反對之。惟國貨公司新出一種愛國緞,遍繡交叉五色旗於其上,而其緞又作荷花色,以之製衣,甚為雅觀"。有的也以國微作為衣服上的飾品。到凡此種種,人們多看重其文明形式,而不是文化內涵。
  • 婚禮上媽媽減齡的秘密在這裡,媽媽禮服的配色
    誰說時尚精緻是年輕人的專屬,選對配色,媽媽們也可以秒變少女!今天就來說說媽媽婚禮禮服配色減齡的那些秘密。 >清新脫俗的顏色搭配上簡約的配飾,低調而不失莊重 而頂級的麻緞真絲面料在低調的配色下也難掩華麗 淡雅的禮服,襯得媽媽一身肌膚白皙無比,在婚禮上既得體又不失風韻 簡直是媽媽們的減齡神器!
  • REVERIE睿佛麗婚紗禮服定製館上海店盛大開幕,時尚與藝術的邂逅,不...
    由REVERIE睿佛麗婚紗禮服設計主辦"時尚與藝術之間"品鑑會,亦作為其開業發布會,於 2020年1月6日落下帷幕。回顧當天,品鑑會上的原創設計款婚紗禮服所關聯畫作的畫家姚正予以及時尚界,婚禮界,攝影等多位資深人物蒞臨現場,引起多家媒體熱議。
  • 一封英文情書演繹民國愛情範 瞧!民國結婚證書似現代獎狀 揚州這對...
    1935年10月1日,他們終於在揚州當時頗負盛名的新勝街綠楊旅社舉行婚禮,正式結為夫妻。&nbsp&nbsp&nbsp&nbsp「三媒六證」&nbsp&nbsp&nbsp&nbsp一張婚書鉤沉民國婚禮情況&nbsp&nbsp&nbsp&nbsp昨日,記者看到了丁叔和與黨慶蘭的婚書。
  • 中式禮服的各種「忌」 ,婚禮當天喜氣洋洋的出嫁!
    在現代的婚禮中,一套中式禮服是必不可少的,而中式禮服作為中國傳統嫁衣,在挑選與穿著上有很多講究和禁忌,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講講中式禮服的各種「忌」!一、忌穿小鳳仙1、為什麼不能穿小鳳仙?如果你一定想穿兩次中式禮服,那可以出門或儀式時穿龍鳳褂或秀禾服,敬酒時換成旗袍或改良中式禮服,因為後者不算正統嫁衣,是可以的。2、回門/歸寧時,不能再穿正統中式嫁衣同理,如果你要辦兩次婚禮,最好也只在首場婚禮中穿龍鳳褂或秀禾服,第二場或回門/歸寧宴時就不要再穿了,否則也意味著結了兩次婚,還意味著男方對新媳婦的不接受。
  • 悅時尚 知國潮 風尚婚禮秀亮相金城
    11月29日,一場以「悅知」國潮為主題的風尚婚禮秀在蘭州凱悅酒店亮相,活動現場吸引了近百位準新人們前來參加。下午4時,大廳內人潮湧動,各式潮流婚禮及裝飾布置應接不暇,伴隨著輕柔的音樂,在主持人有條不紊的引領下,活動拉開序幕。
  • 有質感又好看的伴娘禮服哪裡找? 5個優質可靠時尚禮服購物網站!
    伴娘禮服的色彩和款式,是婚禮畫面中相當顯眼的元素。好的禮服不只要讓姊妹們穿得舒適得體,也要能呈現出婚禮的主題和質感。如何在琳琅滿目的選擇中,找到最適合的伴娘禮服? 在網路上購買服飾類商品,總是需要擔心實際收到的產品與圖片有極大落差,又怕修改禮服會趕不上婚禮日期。
  • 「微特稿·娛樂與時尚」疫情致婚禮小型化 更多英國新娘選擇簡潔禮服
    【新華社微特稿】為遏制新冠疫情,英國不少地方限制婚禮人數,婚禮小型化使得越來越多英國新娘放棄傳統白色拖地婚紗,改穿樣式簡潔的套裝或短款禮服裙。專家預測,這一趨勢將持續至明年。婚紗品牌「喵喵新娘」在英國開設多家店鋪。
  • 婚禮習俗,西式婚禮習俗和禁忌,備婚新人須知
    今天跟小編一起來看看~~西式婚禮習俗:「有舊、有新、有借、有藍」的西式婚禮習俗已有好幾百年的歷史了,它們都有哪些寓意~~有舊:新娘可以穿著或佩戴一樣舊物來象徵她和她娘家及過去生活之間的歷史紐帶。許多新娘佩戴一件家傳的珠寶飾品作為「有舊」的選擇。有新:穿戴一樣新物是要象徵新娘在新生活和婚姻中擁有成功和希望。一般新娘本人或娘家置辦的新衣服新首飾都算「有新」。有借:從一位已婚幸福的朋友那裡借來的。據說他們的幸福會惠及於你,給你的婚姻帶來長久的美滿。所以新娘會去借來一種衣著用品、一件首飾、一塊手帕或者一個手袋。
  • 東華上海紡博館「海派時尚歷史與創新」系列 看海派時尚前世今生
    由柔性的面料、立體的輪廓曲線與充滿力量的建築感構成的禮服?今天,在東華大學上海紡織服飾博物館舉辦的「海派時尚歷史與創新」系列活動讓人大飽眼福,30餘件近代服裝和70餘件當代作品集體亮相,靜態展、沙龍秀、研討會都散發著海派時尚的魅力。
  • 百年舊痕 | 彭坤:最高級的藍——「陰丹士林藍」
    彭坤大家好 歡迎關注星藝雅集我是彭坤今天我將繼續和大家分享這本有關老北京的書閒雲潭影日悠悠 物轉星移幾度秋隨時間變遷的民國時期婚禮服裝的變化是很大的,初期無論男女都是舊式的中式服裝,比較華貴的是男子著長衫,外罩本色團花緞子馬褂。與常禮服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而新娘則開始戴白色紗巾頭飾,這也是西化的開始。
  • 走進惠吉東廣府傳統婚俗文化館,尋找屬於老廣州的婚禮記憶
    在一排排富有民國風情韻味的小洋樓中,還「藏」著一間剛剛建成不久的廣府傳統婚俗文化館。珍藏老照片、復古老物件、傳統婚俗用品、新穎改良產品等羅列其中,在這裡你既能置身於廣府傳統婚禮的場景中,又能感受到「傳統」與「現代」的交融,「新」與「舊」的碰撞。
  • 傳統漢式婚禮行業包含哪些內容呢?
    中國改革開放以後,婚禮文化和婚禮產業得到了快速蓬勃的發展,西式婚禮藉助西方現代生活方式的引進攻城略地,雖然成為大多數新人婚禮樣式的選擇,但傳統的婚禮文化也得到了一定的挖掘保留。之所以把策劃執行單列出來作為漢式婚禮籌備的重要環節,是因為僅僅有歷史文獻記錄的禮儀制度是不夠的, 在今天的執行中原封不動地照搬行不通,別的且不說,按照《周禮》「不舉樂」這一條就過不去。更不要說大多數新人在酒店舉行婚禮將原本半小時的事情,照搬舊制儀程,折騰兩個小時,賓客餓得都要抗議了。
  • 創意婚禮花費幾何?冰城婚禮時尚:創意進行時
    在婚禮主持人舒緩而柔和的講述中,將現場嘉賓帶進了這個浪漫而溫馨的愛情故事當中。    點評:這是創意婚禮的部分,它可以代替新人,從全新的角度,向來賓詮釋他們愛的心路歷程,這種形式,內斂而不失新意。    第二幕 新郎、新娘從天而降    「下面我要告訴大家的,就是我們的婚禮,我們做主。婚禮也可以很時尚。」
  • 婚禮當天婚紗禮服要選幾套?答案在這兒!
    按照完整的結婚禮儀來說,新娘在婚禮當天,應該準備的婚紗禮服可不止一套哦,婚禮當天新娘需要幾套禮服?從迎親環節到婚禮結束,一份完整的婚紗禮服攻略來啦。結婚當天,新娘的禮服雖然沒有明確的套數規定,但是我們準備得越充分,也算是越重視我們的婚禮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