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天燈 賞花燈 舞火龍 兩岸同春鬧元宵

2020-12-20 中國日報網

高雄愛河金銀河燈會首創數座絢爛百米隧道燈,吸引民眾拍照取景。柯宗緯攝

上海花燈亮相臺北燈節。本報記者 王 平攝

花燈中央的巨幅LED屏幕滾動播放著上海城市文化旅遊形象宣傳片——《心動上海》和《我們的上海》,展示著上海中心大廈、上海環球金融中心、金茂大廈等天際線以及外灘景色。屏幕上方和周圍分布著「喜豬」和上海旅遊節吉祥物「小鹿樂樂」,它們憨態可掬,喜氣奪人,吸引了許多臺北市民駐足、拍照。

這是近期2019臺北燈節上的場景。隨著農曆正月十五(2月19日)的到來,臺灣多地舉辦燈節、放天燈、舞火龍、鹽水蜂炮等民俗活動,歡度元宵佳節。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大陸團隊也帶著特色文化項目赴臺,為島內民眾鬧元宵助興,共慶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大陸帶來特色展示

「希望透過2019臺北燈節的平臺,把上海美好的景致展示給臺北市民,從而促使兩地市民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交流。」開幕式上,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市場推廣處處長沈超這樣表示。

據了解,這是上海花燈第四次參加臺北燈節,本次亮相臺北燈節的上海花燈主題為「滬上樂迎春,豬歲喜盈門」。上海展區的花燈亮相後,不少臺北市民爭相前來觀賞,彩燈周圍人潮湧動,讚嘆聲、拍照聲此起彼伏,為臺北燈節增添了濃濃的年味。

不只是上海,大陸其他地區也派出代表團赴臺參加元宵節系列活動。應新北市長侯友宜邀請,南京市代表團攜燈組參加2019新北市元宵燈節。「博愛南京」主牌樓燈組、「福滿門」燈柱隧道、「吉祥如意」燈柱隧道、「九龍戲豬」主燈組……一系列富有南京元素的「秦淮燈彩」既氣勢宏大,又匠心獨運,吸引了眾多新北市民前往觀看。在高雄,來自揚州的110隻生肖「小豬」花燈閃耀燈節現場,成為耀眼明星。

八盤熊熊燃燒的火爐圍成一圈,16名赤膊漢子把特製的鐵水奮力拍打到高空中。1200多攝氏度高溫熔化的鐵水飛灑向天空,宛如仙女散花。另外20名赤膊漢子,手持兩條全身噴射煙火的金色巨龍,在火海中上下翻飛、來回穿梭。熾熱的火花、歡騰的龍舞讓現場數萬名臺灣觀眾歡呼不斷。這是2月17日南投燈會上重慶銅梁火龍表演的場景。

元宵節舞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重慶銅梁更是享譽海內外的「中國龍舞之鄉」。從2017年開始,銅梁火龍已連續兩年在元宵節期間赴臺灣展演,深受當地民眾喜愛。今年2月17日至21日,銅梁火龍分別在臺灣南投、彰化縣進行表演。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火龍表演在原有基礎上進行升級,不僅表演時長由9分鐘延長至15分鐘,同時融入川劇元素,開場增加了舞旗表演,在演出中還適時加入火把表演,讓整場演出更具觀賞性。

傳統習俗融入現代科技

2月18日,2019年新北祈福燈會在新北市三重區舉行。新北市三重區宗教文化發展協會理事長李乾龍表示,當地的燈會堅持傳統的制燈方式,這是他們的一大特色。例如今年的主燈叫「五福臨門豬事大吉」,造型是六角形的宮燈,主燈上畫了山水花鳥,很有傳統中華燈彩的味道。另外,去年完工的三重辰光橋在燈會期間將打造成「情人鵲橋」,讓情侶漫步在燈廊下,享受愛情的甜蜜。

相比新北祈福燈會的傳統韻味,臺北燈節則更突出科技與古老的結合。位於燈節現場的臺北北門是當地重要的古建築之一,此次燈節首度以360度四面環繞方式投影雕塑北門,並搭配爵士樂和舞蹈表演,讓北門呈現傳統與現代交融的風格。負責此次展演的臺灣光雕師陳怡潔說,北門深具歷史風華,此次展演加入時尚元素,不僅可以讓古蹟重現魅力,還將發揮對周邊商區的輻射帶動效應。

今年臺北燈節主燈的主角「豬寶」首創使用數字影像技術,全燈以550萬畫素的LED拼組而成,可以自由變換表情。據主辦方介紹,燈節期間每晚舉行的主題秀上,「豬寶」會隨著主題音樂的節奏,時而穿越到未來化身成為機械獸,時而又回到過去戴上舞獅面具。平時的「豬寶」還會有各式各樣的表情,變化萬千。

元宵活動精彩紛呈

作為今年的生肖,以「豬」為型的花燈成為各地燈節的主題燈。各式各樣的豬燈外形圓潤可愛,同時寓示著「諸事順利」「諸事大吉」的好彩頭,很討人喜歡。

與此同時,其他造型的花燈也很豐富,讓人看得眼花繚亂。在高雄愛河邊,絢爛百米隧道燈、獨創頑味迷宮、律動光影華爾茲、傳情萬花筒等大型創意燈飾,以光影變化增加互動性及趣味性,吸引民眾前去感受萬種風情的水岸燈會。在臺中,除主燈「御天飛行豬」外,還有臺中特色的傳統花燈、大型充氣發光創意主題燈、花博石虎家族主題燈及日本睡魔扇形花燈,別具巧思,充滿創意。

在舉辦燈節活動之餘,臺灣部分縣市也有別具一格的慶元宵活動,吸引著島內外民眾前去觀賞體驗。2月16日,新北市舉辦平溪天燈節活動。儘管天空中飄著濛濛細雨,但現場依舊熱鬧非凡。當百盞天燈一起升起時,天空中閃爍著點點星火,如繁星密布一般,景象十分壯觀。大家都期盼著自己寫在天燈上的願望能早日實現。

苗慄舞龍、臺南鹿耳門煙火秀、臺南鹽水蜂炮……豐富的活動一場接一場,展現著島內熱鬧的節慶氛圍。(記者 柴逸扉)

來源:人民網

相關焦點

  • 放天燈 賞花燈 舞火龍——兩岸同春鬧元宵
    這是近期2019臺北燈節上的場景。隨著農曆正月十五(2月19日)的到來,臺灣多地舉辦燈節、放天燈、舞火龍、鹽水蜂炮等民俗活動,歡度元宵佳節。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大陸團隊也帶著特色文化項目赴臺,為島內民眾鬧元宵助興,共慶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 兩岸民眾同春鬧元宵 共慶中華民族佳節
    這是近期2019臺北燈節上的場景。隨著農曆正月十五(2月19日)的到來,臺灣多地舉辦燈節、放天燈、舞火龍、鹽水蜂炮等民俗活動,歡度元宵佳節。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大陸團隊也帶著特色文化項目赴臺,為島內民眾鬧元宵助興,共慶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 臺灣各地鬧元宵 重慶銅梁火龍助陣南投燈會
    臺灣各地鬧元宵 重慶銅梁火龍助陣南投燈會 2018-03-02 23應南投縣文化藝術學會邀請,重慶市組織的第二屆「龍耀寶島」中華銅梁火龍展演3月2日起陸續在南投縣展演6場。  當晚7時50分,在南投當地團體演出後,重慶銅梁火龍壓軸登場。「雙龍出洞」「金龍吐火」「快舞龍」……伴隨快節奏的音樂,兩條火龍配合默契,多個套路變化多樣、氣勢恢弘,引來觀眾陣陣歡呼。
  • 到平溪放天燈
    在天燈起飛一瞬間,開心喜悅隨之漾開,因為所有祝願就要升上天際!  中國臺灣網2月16日臺北消息 臨近正月十五,全臺鬧元宵,到平溪放天燈許心願則成為臺灣民眾在這一天最喜愛的傳統活動之一。天燈相傳為諸葛亮發明,亦稱為孔明燈,古時被當作信號燈,近代已演變為平安吉祥的象徵。人們借著緩緩上升的天燈,期望自己心願能上達天庭,無論祈求的是健康、學業、愛情,還是事業。
  • 臺灣鬧元宵:北天燈、南蜂炮、東寒單、西乞龜
    中新社雲林2月11日電 (記者 陳小願 陳林)11日是中華民族傳統的元宵節,臺灣各地鬧元宵:中南部大型「臺灣燈會」外,北天燈、南蜂炮、東寒單、西乞龜也各具特色。  臺灣燈會:主燈「鳳凰來儀」璀璨奪目  已有28年歷史的臺灣燈會規模最大,今年在雲林縣舉辦。
  • 福州鄉村民俗「遊神」鬧元宵
    青海西寧近萬名市民寒風賞花燈3月5日,農曆正月十五,寒風瑟瑟,青海省會西寧近萬名市民在寒風中欣賞花燈。據記者了解,西寧市四區三縣都設置了燈會布點,為市民賞燈提供方便。青海西寧近萬名市民寒風賞花燈3月5日,農曆正月十五,寒風瑟瑟,青海省會西寧近萬名市民在寒風中欣賞花燈。據記者了解,西寧市四區三縣都設置了燈會布點,為市民賞燈提供方便。
  • 兩岸互贈花燈鬧元宵 馬尾35盞花燈啟運赴馬祖
    羅瑞勇滿臉喜悅地說,「兩馬同春鬧元宵」今年已進入第17個年頭,自己也隨著花燈往來於兩岸17年,「連江到馬祖最近的距離只有3海裡,但從前往來並不方便,如今兩岸交流頻繁便捷,來大陸走走逛逛已成為馬祖人最熱衷的娛樂活動之一,每年的元宵燈會更是熱鬧非凡。」
  • 放天燈穿越時空聽心靈低語 逛廟會皮影戲裡看大千世界
    賞花燈,看民間藝人捏麵人、吹糖人,孩子們樂不可支。「快看,天上——」一聲驚嘆,人們抬頭一看,才發現是一盞天燈升上了天空。  周圍的人們直視蒼穹。這盞天燈忽遠忽近,閃閃爍爍,與星月交相輝映,在幽藍的夜空中放射出耀眼的光芒。一時間,人們分不清哪是星星,哪是天燈……快去找放燈的人,可是人們一時不知誰才是放燈之人,這盞天燈承載著大家的美好願望越升越高。
  • 馬祖鄉親點讚「兩馬同春鬧元宵」:燈會一年更比一年好
    馬祖鄉親點讚「兩馬同春鬧元宵」:燈會一年更比一年好 2019-02-16 00:48:38  來源:福州新聞網  作者:謝星星 錢嘉宜 葉欣童 顏瀾萍
  • 鬧元宵!大陸非物質文化遺產亮相臺灣南投燈會……
    其中,被譽為"中華第一龍"的重慶銅梁火龍17日晚在南投首演,與島內民眾一起鬧元宵享年味。16名赤膊漢子把特製的鐵水奮力拍打到空中,超過1200℃融化的鐵水宛如天女散花。這是重慶銅梁火龍第三次在南投進行演出,當晚兩場演出吸引近6萬名觀眾。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火龍表演在原有基礎上進行升級,不僅表演時長由以往的9分鐘延長至15分鐘,還融入了舞旗以及火把表演,讓整場演出更具觀賞性。
  • 福州馬尾交流團赴馬祖參加鬧元宵活動
    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潘力維   中新網福州2月16日電 (許琳晶 繆米米)由中共福州市馬尾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伍南騰率領的馬尾經濟文化交流合作中心團組,16日從馬尾搭乘「金龍輪」赴馬祖,參加第十七屆「兩馬同春鬧元宵
  • 臺灣各地「鬧元宵」 傳統佳節融新意
    臺北燈節「西城嘉年華」的花燈。新華社記者劉歡攝11日全臺灣從北到南有10餘場大型活動慶祝元宵節。頗具新意的臺北燈節、溫暖動人的平溪天燈、2017臺灣燈會主辦地雲林的主燈和新創燈區都甚是吸睛,吸引不少臺灣民眾不畏寒流前往看燈祈福。西區是臺北的老城區,很多民眾趁著燈節,重溫對西門町的回憶。
  • 賞花燈鬧元宵 中國年味兒未減
    (原標題:賞花燈鬧元宵 中國年味兒未減)
  • 在這裡感受水燈星河的璀璨,享受天燈銀河的震撼,不容錯過
    很多人聽說了水燈節之後,查看一些攻略,結果不僅有放水燈的圖片,還出來了很多放天燈的美照,那麼這兩個節日到底是什麼關係呢?簡單來說,水燈節是全國性節日,主要目的為了祈求來年風調雨順。準確來說,水燈節不是一個單獨的節日,我們經常會提到的萬人天燈就是水燈節的一個常規活動。萬人天燈節由於無比壯觀,還被譽為「泰國七大奇蹟」之一。想感受水燈星河的璀璨,又想享受到天燈銀河的震撼,清邁絕對是水燈節最佳體驗目的地。
  • 重慶銅梁火龍赴臺展演在南投「火爆」登場
    新華社臺灣南投2月17日電(記者章利新、林凱)農曆正月十三,臺灣南投燈會主展場上,金色巨龍在火中飛,赤膊漢子在火中舞,熾熱的火花、歡騰的龍舞讓現場數萬名臺灣觀眾歡呼不斷,掌聲起伏。  應臺灣南投、彰化縣邀請,重慶銅梁火龍17日晚在南投「火爆」首演,與島內民眾一同「鬧元宵」享年味。
  • 貼窗花 舞火龍 傳承千年的新春民俗
    而一年中最「重頭戲」的活動,還得數春節時的「燒火龍」。  「歲歲春節燒火龍,煙花遍地樂融融。」在1700多年的歷史沉澱中,「燒火龍」已經成為了黃龍溪古鎮春節期間必不可少的傳統民俗,其實它有著一個更為正式的名字,那就是——火龍燈舞。當夜幕降臨時,色彩亮麗的長龍被上身赤裸的舞龍者在手中舞動出不同的造型,煙花焰火在黑夜中劃出奪目的光亮,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農曆新年,似乎已經不遠。
  • 【中華文學第128期】2021年第11期同題(2)《元宵》
    花燈社火春鋪地,竹板金鉦伴玉簫。歡慶元宵節活動之跑驢(新韻)文/夏同椿假扮新婚見泰山,騎驢樂享丈夫憨。嬌妻媚澀含情笑,坐驥蹄飛湊趣蹁。鬧元宵文/王樹良東園燈秀樂成殷,一比星辰一比雲。北舞花船西耍虎,人間天上共芳芬。辛丑元宵節寄懷文/劉志廣又逢燈節團圓夜,青鳥南來遊子無。
  • 梅州豐順埔寨:火龍騰躍鬧元宵
    「中國民間藝術之鄉」——豐順縣埔寨鎮的火龍煙花藝術名揚海內外。從清乾隆六年 (公元1741年)延續至今,每年元宵之夜都會舉行火龍表演活動,是當地人們為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百業興旺,活動吸引前來觀賞的各地民眾數以萬計。如此盛況幾乎年年如是。
  • 臺灣十分老街「放天燈」,民眾渴望「祖國統一」,網友:民心所向
    近日,一位叫「臺灣小胖哥」的網友,拍下了臺灣民眾放天燈,祈願「祖國統一,開心快樂」的畫面。他說自己的爸爸祖籍福建漳州,媽媽祖籍廣東蕉嶺,雖然自己從小在臺灣長大,但妻子卻是大連人。好多網友看到這一幕稱:祖國統一,是民心所向啊!看到寫有「祖國統一,開心快樂」的中國紅天燈成功飛上天空了,大家都很開心,一直看著它越飄越遠。
  • 重慶銅梁火龍表演亮相臺灣南投燈會 上演火樹銀花不夜天
    【解說】賞花燈、吃美食、看表演。臨近元宵節,臺灣各地都會舉辦大大小小的燈會。近日,中新社記者來到臺中的南投燈會,感受這裡的新春氛圍。  隨著夜幕降臨,盞盞花燈亮起絢麗色彩。每年的南投燈會都會為民眾獻上最為精彩的演出。今年也不例外,重慶銅梁火龍、陝西安塞腰鼓……在水舞廣場的舞臺上,來自大陸的演出團隊為臺灣民眾獻上一場場視覺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