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發布會結束後,天津長榮健豪雲印刷科技有限公司收穫不小,既有掌聲,有超過500家印刷廠商表達了合作意向,也有不算微弱的質疑聲。在這場招攬合作方的發布會上,出於避免運營模式等被抄襲的考慮,合作後利益分配等細節並沒有詳細展開。
這場在關鍵問題上「有些曖昧」的發布會結束後,爭議的焦點在於,在長榮健豪主要服務商務印刷的公有雲平臺上,合作企業可以選擇自己加工,也可以將自身無法生產的訂單或自己生產成本較高的訂單交由長榮健豪印刷。一些業內人士對此抱有顧慮,一時間印刷企業將成為「長榮健豪的接單員」「為長榮健豪跑業務」的說法不脛而走。
在這樣的情況下,有業內媒體發出「八問張訓嘉先生」的提問。長榮健豪總經理張訓嘉在回應中再次強調:「長榮健豪無意與合作夥伴產生競爭的原因是,健豪需要這些分布在不同地域的企業為當地市場服務,大陸市場如此巨大,是健豪投資多大規模也無法做到的,只有合作方可解決跨地域生產、跨地域服務的癥結。」《中國新聞出版報》記者6月13日通過微信聯繫身在法國的張訓嘉,他出於保護企業發展模式不受仿冒考慮,表示不能再細說,並回復記者:「我已有30家先行合作夥伴,3個月後即知道。」
多數企業對長榮健豪的模式持肯定態度。「從標準化產品推行到標準化生產,我感覺到健豪平臺軟體的權威性,它能使印刷企業以更低成本發展,從線上到線下提升業務能力。從網際網路思維出發,我相信健豪的流量贏利模式。作為企業,在保持思想獨立的同時應該學習先進生產方式,雲印刷是一種發展趨勢。」鄭州金秋彩色印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鄭偉如是說。
北京易美智迅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郭昊也表示,一定會和健豪合作,但也在和其他平臺提供商聯繫,因為每個系統都有其優勢和劣勢。「雲印刷概念非常寬泛,我國雲印刷業務現在連1%的『蓋頭』還沒掀開,企業應該結合自身優勢,進行各種嘗試。」郭昊說。他進一步分析道,最符合健豪合作需求的是那些有營銷想法的企業,有了營銷思路,即使沒有印刷機器,也能夠利用健豪成熟的系統獲取印刷業務。
商印網執行長李江則認為,最終撬走印刷企業飯碗的是用戶習慣的改變,而不是企業的競爭對手。長榮健豪利用自己的生產優勢、系統優勢、產品優勢切入市場,把傳統來料加工升級為現代服務,是利用技術驅動產業形成競合關係,即用信息系統將中間商與生產商之間的博弈關係變為雲印刷時代的競合關係。
在具體合作方式、利潤分配情況等細節未公布的情況下,長榮健豪如何與合作夥伴推進雲印刷項目,仍需我們拭目以待。不管長榮健豪有怎樣的目標,是否會成功,它所做的事情都是在重新整合印刷業。